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無人駕駛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百一十四章 汽車發展與世博會(《夢想充電站》奔小康之作求關注!)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五百一十四章 汽車發展與世博會(《夢想充電站》奔小康之作求關注!)

無人車的新書《夢想充電站》求收藏!求推薦!

——————————

孫教授笑著說:“嗯!這些細節很有意思!不愧為汽車發展的珍貴歷史!咱們繼續!”

王立志道:

“當140輛五花八門的汽車從波士頓、費城、芝加哥等地風塵僕僕趕來參加1904年聖路易斯世博會,規模宏大的交通館裡開始有了‘汽車家族’的一席之地。

但那時的汽車對米國還談不上任何經濟價值和社會意義。

1906年米蘭世博會上第一次設定了汽車專館,標誌著汽車開始‘自立門戶’。”

李長河接著說:

“而汽車地位的空前提升,是在1909年西雅圖舉辦的阿拉斯加太平洋世博會上。

塔夫特總/統從白宮按下‘金鍵鈕’啟動世博會,這一訊號同時啟動了時代廣場的發令槍,紐約至西雅圖汽車賽成為世博會開幕式的一部分。

這次斜穿米國大陸的比賽只有5輛汽車參加,福特公司的T型車奪取冠軍並贏得2萬美元獎金。

福特的T型車讓全世界汽車行業重新定位,並將米國變成了‘車輪上的國家’。

到1927年,T型車共生產1 500多萬輛,曾經佔全球汽車總量56.6%,創造了單一車型產量的世界最高紀錄。

福特調侃說‘別想超過T型車,因為前面準定還有一輛’。”

孫教授道:“是呀!福特汽車的發展,與世博會密不可分!真有意思!”

沈笑夫道:“好像1915年舊金山世博會上,福特夫婦和愛迪生相約來到交通館,T型汽車的生產流水線每天下午演示3h,每10min組裝1輛整車並現場銷售,世博會期間共生產4 400輛。可以說,世博會直接拉動了福特汽車的生產!”

王立志接著說:

“應該說,福特流水線對元件和程式的標準化,對技術分工的精確化,徹底改變了全社會的生產組織理念。

1900年巴黎世博會期間,一位深諳熱力學的德國工程師狄賽爾展出了一臺全新的內燃機。

這臺全新內燃機,不以汽油為燃料,而使用從花生中提煉的‘柴油’;

不用感應線圈點火,而讓混合油汽在高壓下升溫到著火點自行燃燒。

這便是‘狄賽爾發動機’。

狄賽爾的一大初衷是,希望透過規模化種植油料作物取代石油。

但由於從石油中提煉柴油成本更低,因此‘生物柴油’並未得到發展。

早期柴油機成功用於火車、輪船和大載荷卡車上,使煤炭退出了交通領域。

1933~ 1934年芝加哥世博會適逢米國經濟大蕭條,此時新興的汽車工業凸顯而出,成為世博會的重頭戲和頂樑柱。

底特律“三巨頭”各自設立了規模宏大的展館。

通用汽車公司的雪佛萊流水線上,200名身穿白色制服的工人演示著汽車裝配的全過程,60m的陽臺可容納1 000多人觀摩。

現場買車者能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零件並擔任‘總監制’,跟蹤生產的每個環節直到最後開走。

8歲女孩桃樂茜的參觀券幸運中籤,獎品便是生產線上的第一輛汽車。

福特公司圓形展館內,6m直徑的巨大地球儀靜靜轉動,標記了全世界的分廠和營銷點。

新款福特V 8汽車盡領風騷,福特本人13次來到世博會和公眾見面;

克萊斯勒公司展館裡汽錘轟鳴,把出爐的鋼坯鍛造成車軸。”

李長河說:

“1933~ 1934年芝加哥世博會上,安全玻璃生產的流程也搬進了展館,並邀請參觀者用棒球投擲汽車風擋測試強度。

風洞試驗顯示著不同外型汽車的風阻。

展館外76m的環形車道上,紅極一時的賽車手歐德菲爾德和他的‘魔鬼車隊’每天6次駕駛著克萊斯勒、普利茅斯、迪索託、道奇等新款車進行特技表演,公眾可以坐在車上體驗刺激。

車手有時故意把車開翻以證明全鋼車身的安然無恙。

納什公司則修建了一座24m高的玻璃塔樓,停放的16輛新車迴圈升降招徠觀眾。

還有派卡德公司的鑲金車、通用汽車公司的16缸大排量凱迪拉克車,菲爾斯通公司展出了輪胎生產線。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這是世博會歷史上第一次,汽車成為最熱議的中心話題。”

孫教授也來了興趣,說道:

“1939年紐約世博會的最深遠影響之一,便是汽車對道路的呼喚。

通用汽車公司的‘未來世界’展館每天有近3萬人冒著酷暑排隊參觀,著名設計師基迪斯在3 300m 2展區營造了20年後的米國社會縮影。

坦蕩的高速公路支脈縱橫,層疊的立體交通井然有序,5萬輛模型汽車如魚得水,在現代化城市鄉村間川流不息。

這是對米國公路發展最生動形象的建言獻策,也是對未來決策最深入人心的輿論導向。

20年後,米國真的建成了最發達的州際高速公路網,應記得1939年紐約世博會的先見之明和啟蒙之功。”

沈笑夫道:

“1964年紐約世博會是米國汽車的巔峰時期。

底特律‘三巨頭’仍然充當著世博會頂樑柱。克萊斯勒館展出了一輛空前絕後的超大汽車,長24m,寬15m,僅輪胎就有兩層樓高,坐在1.8m的駕駛席上伸手夠不著方向盤。

人們在這輛超巨型汽車的‘胯下’熙來攘往,俯仰流連,‘以大為美’的社會心理展露無遺。

大排量、高油耗、強動力一直是美國汽車文化的主流價值。

而從廢墟中站起來的歐洲人卻沒有如此鋪張奢華的心情和普遍肥碩的體態,因此寧可選擇小巧節能的車型。

1972年,德國大眾甲殼蟲汽車累計產量超過福特T型車;

1960年日本愛知縣的豐田市與美國底特律結為姐妹城市。

豐田公司當年的生產效率比底特律相差8倍,但仍勃勃雄心,從最低.asxs.向國際汽車市場長驅大進。”

孫教授道:

“從1970年大阪世博會到2000年漢諾威世博會和2005年愛知世博會後,歷史機遇又轉向2010年的滬上。

滬上世博會‘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主題首次將世人的目光聚焦到城市文明上,而汽車則是城市文明發展的重要象徵和推動力。

作為全國‘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範推廣試點工作’的首批試點城市之一,滬上市結合世博科技行動計劃,在2010年世博會期間與科技部合作開展純電動、混合動力、燃料電池等1 017輛各類新能源車輛示範執行。

這是繼京都奧運會後,我國新能源汽車技術和成果的又一次集中展示,是目前世界最大規模的新能源汽車商業運營。”

王立志道:

“上汽集團自主研發的概念車‘葉子'上汽集團作為滬上世博會的戰略合作伙伴,為世博會提供了近千輛新能源汽車,成為國內汽車業第一家規模化研發和量產新能源汽車的企業。

上汽集團-通用汽車企業館推出以‘直達2030’為主題的文化活動更令世人矚目,向社會展現一個‘零排放、零交通事故、遠離對石油的依賴、遠離交通堵塞、實現有趣而又時尚駕駛’的2030年美好城市交通生活。”

孫教授說:“時間差不多了,大家休息!我去開會!晚上我們繼續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