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崇禎十三年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三十三章 火器之先(三)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三十三章 火器之先(三)

先定下基本的技術路線,再來搞技術攻關大會戰。這是我D的優良傳統。

“本世子還聽說個制管之法。有能工巧匠用此法製成的銃管,無一處接縫,渾然天成,堅固異常。故而可多裝火藥,射程可達百步,且精準非常。更有那銃機,無需火繩,戰時掰起龍頭,接敵一扣便能發火。銃口可套刺刀。遠用銃子打,近用刺刀捅,強敵無不驚恐潰散。銃尾有肩託。抵住肩頭發火,便可承受火銃後坐之力!”

朱平槿停了停,盯著下面工匠們那些瞪得溜圓的眼珠,“這制管之法,適才本世子說了兩種,還有一種:就是先用精鐵打成鐵棍,然後用車床直接鑽出銃膛來。鑽完了再鉸光。只要不鑽偏,銃管可一次製成!”

銃管不炸膛,有刺刀,帶銃託。更厲害的是自帶火種,連火繩也免了!

“若能製成此等軍國重器,必能重挫韃子,剿滅流賊!”精神振奮的是右長史鄭安民。

“不用火繩,還有刺刀!這東西好,難怪世子要我們練短矛……”笑逐顏開的是宋振宗。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若是真造出來,我們土司兵也要有!”神采奕奕的是高安泰。他最近在與朱至深朱平檙陳恩劉盡忠反D反 GM集團的鬥爭中,立了大功,得了很多賞賜。

“若是裝填速度更快些,就能取代弓箭了!那弓箭臨敵不過三矢,穿了盔甲就射不死……”一臉期待的是老千戶尹家麟。

“只是朝廷知道了這等利器,必定又是一場官司!朝廷要我等進貢,我等進貢還是不進貢?若是進了貢,那些庸官蠢官在戰場遺失了,又或是被軍兵偷偷拿去賣了,韃子流賊反過來打我們,我們如何應對?”憂心忡忡的是賀有義。

“賀先生所言極是!依朝廷對藩王之蕃禁,世子造出此等利器,恐非蜀王府之福也!”王崑山聽言附和。

只有舒國平和程翔鳳老老實實站在原地,沒有說話。

下面工匠中卻有人倒吸涼氣:“造出這等神兵利器,除非魯班爺爺再世重生。我等凡夫俗子怕是……”

朱平槿冷眼旁觀。各方這些反應不出意料,可那些工匠的不自信,讓他十分不爽。

“有何不妥?速速稟來!”朱平槿提高了聲音,又點了名:“馮氏兄弟,既然你們打製過銃管,可先說來!”

世子有發怒的跡象,馮大便小心翼翼地開口,並儘量使用專業術語。

“……如那鑽孔制管之法,銃管有多長,這鑽頭就要多長。管長三尺多,這鑽頭就長三尺多。那麼長的鑽頭,做直了可是不易!稍有偏差,便要鑽歪。鑽歪了,這鑽頭就易折斷。在精鐵上鑽孔,這鑽頭非得用極硬極韌的墜子鋼,再用生鐵水淋了刃口方可。還有那車床,小人無福,從未見過,不知長得啥模樣。可既然有人做過,那法子定是成的。如今軍中急需,世子開了金口,小人兄弟倆拼了命也要做出來!”

這馮氏兄弟都還知趣,只是提出一大堆困難,沒有一口否定。否則下面的主題就說不下去了。朱平槿露出笑容,手點馮氏兄弟,對一堆匠頭道:

“馮匠頭說得好!做事情就要這樣,先不要急於否定,先試試再說。遇到困難,大家一起想辦法克服嘛!俗話說,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這裡多少人,能抵多少個諸葛亮?別人能做出來,爾等為何不能?難道你們少胳膊少腿?

諸位請細想:精鐵十中取一,算上報廢的,數百斤鐵才能打製一支銃管,太浪費,要改進。穿孔的鐵棍極耐熱,必是加了什麼東西,要摸索!鑽頭要極硬極韌的鋼材,要研製!鑽頭要鑽三尺多的深孔,不能鑽偏,這鑽尖是何形狀,要探索!還有這車床一無所有,更是要從頭造起!

鐵中取精,要極高溫的熔鐵爐,這是冶煉之事!制鋼鑽,這是鐵匠之事!安銃機,這是首飾匠之事!造車床,這是木作與鐵作之事!此外,起作坊,造爐子,還要涉及泥瓦匠、木匠、漆匠、首飾匠等各個匠作。所以這銃管打製,看似簡單,實則複雜異常。

有鑑於此,本世子決定在蜀王府成立一個火器局!這火器局不幹別的,就專制火器。火器局由本世子親自掛帥,數位先生協助,然後抽調各作坊之精兵強將共同組成。本世子要透過這個火器局的成立,啊,來培養一批幹部!要透過這個火器局的成立,啊,來發現一批人才!要透過這個火器局的成立,啊,來帶動火器製造水平,乃至整個四川產業水平之升級換代……”

朱平槿說著說著,又好像回到了當年的維穩會場。面對幾千下崗職工,手按在雪白的桌布上,兩張嘴皮對著伸出的麥克風。神采飛揚,滔滔不絕。三重點五抓手七重視,三個小時不喝一口茶,五個小時不拉一泡尿。說得你們頭昏目眩,瞌睡連天,最後你們憋不住了,只好主動散場。

“世子,這天不早了,您答應王妃娘娘,今晚陪她說話……”李四賢在背後小聲提醒。

忘形了!朱平槿清醒過來。他眼睛一瞟,看見鄭安民正在跟李四賢遞眼色。

“這火器局,本世子就定在城南王莊收租院!彼處乃水陸碼頭,交通方便,與成都距離較近,方便兩邊來往聯絡。王莊外有高牆,利於保密;內有房舍,可供各位管事匠頭休息。本世子要在火器局裡建成一個完整的火器研發生產體系!火器局的管事人選要早些定下來。管事定下來,再來選匠頭,匠頭定下來,再來選工匠。諸位大人、諸位先生,有誰可願主動請纓,來當這個大有前途的管事?”

這個時代的匠頭位卑言輕,憑藉有點手藝,只能比泥腿子混得好一點,自然是沒有這個管事資格的。朱平槿手下的幾個大將,事先都沒有得到通知甚至是暗示,所以他們不會報名的。管事人選無非那幾個沒事做的文官。那麼在場的文官還剩誰呢,大家的眼睛不由自主地盯上了專業對口的王工正。

王工正是個五十多歲的老人,在王府幹了一輩子,總算王爺開恩,為他討了一個八品的小官。喜歡折騰銀錢的王爺一走,他立即閒了下來。他一見自己被眾人盯著,頓時發覺形勢不妙,連忙主動出擊,擺脫困境。

“稟報世子,下官本要來主動請纓的!可是上午王妃下了旨意,要下官將王爺的別院離宮隔出半截來改成錢莊。哎呀,可惜了,那園子剛剛建好,王爺怎就被那些反賊給害了喲!建好又拆,這不是把銀子往河裡扔嗎?羅姑娘上午叫錢莊的邱掌櫃來傳話,說明日她要下官陪同,實地檢視這錢莊的位置。世子您看,這火器局之事,下官實在是……”

老媽和老婆都被這狗東西搬出來了,朱平槿還能說啥?他非常理解地點點頭,王工正迅速退回了文班,臉上若隱若現掛著笑容。

朱平槿再次掃視人群,希望有人主動一點。他已經明了,剛才他一番慷慨激昂的講話,早被手下當成了耳旁風。好好的官不當,跑去當這群匠頭的頭?除非他有病!

沒法,看來以後火器局的事情,自己乾綱獨斷的事情少不了。沒有最高領導的親自督辦,事情就是推不動。他嘆息一聲,點了備胎的名。

“王先生大才,這火器局管事之職,非先生不可也!”

王崑山做夢也沒有想到世子會點他的名。

他投靠世子,是對王爺一夥的愚蠢失望透頂,也是及時抽身避禍於世子。他料定,王爺既要世子和王妃的錢,還要世子的兵,早晚要惹禍上身。三十六計,走為上策。果然沒多久,王爺就出事了。只是完全沒想到,事情的結局竟是這樣。王爺死了,太平王死了,富順王父子、陳恩、劉盡忠、受著千般寵愛的大小劉妃,早晚也是死。!

可以說,王爺身邊的人物,一個不少的落網,就連那些叫不出性命的太監宮女……

能逃出生天者,唯有他王崑山!他半夜時常被噩夢驚醒,想起來越發後怕:若是他沒有及時向世子自首,會不會也是一個滿門抄斬的結局?

這段時間世子既沒有用他,也沒有懲罰他,只是將他的家人從省城遷到了彭山,牢牢控制在了王莊。對於這一切,王崑山沒有絲毫怨言:任誰也不會在一夜之間,對一個過去的對手敞開心扉!他不僅沒有怨言,相反表現得更加謹慎積極。不管世子是否吩咐他做事,他每日都會早早跑來世子府應卯。所以當朱平槿點到他名字時,他是又悲又喜,喜的是終於有正經事情可做了,悲的是恐怕這輩子就要與這些工匠為伍,再也沒機會立身於廟堂之上了!

王崑山不敢猶豫,臉上還得堆出驚喜。他快步出班,跪著謝恩。

王崑山識趣!朱平槿正要說話,見到鄭安民向前一步。

“臣以為,王先生不宜為火器局之管事!”

自王爺昇仙,左長史秦文薦便一病不起。估計朝廷捕拿的聖旨未到,他已進了陰曹地府。長史司目前是鄭安民當家,他若是反對,分量就重了。朱平槿很奇怪,難道他要推薦他自己的什麼人?不過他違反朝廷制度,不稱“下官”,而自稱“臣”,那就應該沒有什麼故意反對的意思。朱平槿目視他,點點頭,讓他開口。

“新式火銃既是軍國重器,這火器局就難免不被心懷不軌之徒盯上!朝廷這些年連連用兵。韃子退了,流賊興起;流賊剿了,韃子又來,餉銀更不知加了多少!若是朝廷也盯上了這等利器,其結果實在難以預測!臣雖待罪在身,上書請辭,然朝廷的旨意一日未下,臣這右長史之職一天難卸。臣為王府外相,正五品文官,奉旨總掌王府庶務與輔相規勸之職,是故地方官府雖視臣為淪棄之物,然終不敢公然相辱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