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崇禎十三年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零一章 套中之套(四)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零一章 套中之套(四)

東門甕城很大,裡面包裹著一個小型的廣場。

早年,甕城裡除了五顯廟之外,還栽種著好幾顆黃桷樹。黃桷樹的樹冠很大,這時節正好拿來遮陰納涼。只可惜,奢安圍城,黃桷樹一顆不剩全被砍掉了。守城官兵怕甕城一破,賊人就會藉著黃桷樹冠的掩護,向東門城樓進攻。

沒了樹蔭遮擋烈日,朱平槿只好面朝城牆,躲在城牆下那狹長的陰涼裡看著那張來之不易的小抄。警衛連的士兵呈半圓形圍著他,把他與鄭安民、宋振宗、賀有義等手下隔開。

秦裔的身份是絕對保密的。朱平槿不是擔心洩密,而是擔心文臣武將們的別樣心思。一旦他們知道,在他們之外,自己還另有一套特務情報系統。文武與宦官之間傳統的不信任就會發酵,進而影響隊伍的團結!

……

看了小抄,朱平槿才恍然大悟。

千算萬算,還是漏算了!

昨晚朱平槿和廖大亨在王府密商,兩人一致認為陳士奇是想搞掉廖大亨,然後取而代之。

事關自身前途,廖大亨今天自然上躥下跳,積極得很。誰知陳士奇兵出險招,將朱廖同盟的突破口由廖大亨換成了朱平槿!

“這是抬棺死諫,不死不休了!”

朱平槿看著小抄,上面寫有自己十大罪行,不由氣得咬牙切齒。除了在大邑縣新場鎮,朱平槿聯手廖大亨坑了陳士奇一次,朱平槿與陳士奇並無多少過節。至於那個鹽茶道御史傅崇奇,朱平槿僅是寥寥數面。

鹽茶兩樣,都是大明的專賣產品,而鹽的利潤甚至還高於茶葉。因為茶葉可以不喝,可鹽卻是人人都要吃的。

大明朝廷計算食鹽的人均年消耗量均以十斤為標準。就算實際消耗少些,每人一年平均七八斤鹽是要的。四川是產鹽大省,所產之鹽被稱為“川鹽”或“井鹽”。井鹽因色白粒細無雜質口感好,所以售價高於海鹽。井鹽可用滷水井伴生的天然氣生火蒸煮,不怕刮風下雨,生產效率遠高於自然晾曬的海鹽。

四川富順的自流井、榮縣的貢井、犍為的五通橋等地都是因鹽而富。漢代即有鹽鐵專賣,大明當然也不會放過鹽茶這塊肥肉。明初,朝廷即開始實行鹽業專營,實施鹽引制度,在四川設立了鹽茶道衙門(注一)主管鹽茶專營。

“觸動了利益群體的蛋糕!”朱平槿判斷。

傅崇奇主動介入生死相博的政爭,這是唯一的原因。

由於制度缺失,官場腐敗,大明鹽茶之稅流失十分嚴重。

以鹽為例。三百年中,全國鹽稅徵收最多的年份不超過二百五十餘萬兩。按全國一年消耗十億斤食鹽概算,平均每斤食鹽分擔的稅額不到三文(注二)。用海水曬鹽的生產成本,一斤成本更不到一文錢!成本加稅收,不過四文。再加上銷售物流成本,十文一斤的零售價不會虧本!

可市面食鹽的銷售價格是多少呢?

市面上的食鹽零售價,最高時曾經達到每斤三錢至四錢白銀!就算是便宜很多的鹽場批發價,每斤也不少於三十文!

可想而知,食鹽流通環節中的利潤高得令人乍舌。

朱平槿未必沒有打過食鹽的主意。但他不願過早過大地觸動利益群體,所以他暫時還沒有走私食鹽。但朱平槿在藏地開設榷場,進行大規模的茶葉走私,已經嚴重威脅到依靠茶稅鹽稅流失而發家致富的利益群體。

而這個利益群體的領頭人,這個利益群體的代言人,無疑便是任職四川鹽茶道二十餘年的傅崇奇。

成都首富,四川首富,乃至大明首富當然是朱平槿。可據說,四川財富排名第二的不是哪位郡王,哪位大學士,哪位鉅商,而是這個傅崇奇。

成都府甚至有傳言,僅白銀一項,鹽道衙門一旁的傅崇奇私宅中便藏有百萬兩之多!

……

到目前為止,朱平槿應對危機的準備還是圍著朱廖勾結來做的,比如護商隊公開亮相,讓廖大亨和劉之勃校閱,都是為了提前消除掉陳士奇對廖大亨的攻擊藉口,並且對劉之勃最終上奏意見的形成產生影響。

但是現在不行了!朱平槿立即感覺到先前各項措施的不足。只要劉之勃就陳士奇的彈劾向朝廷表態,無論是支援還是反對,無論是單獨呈奏還是聯名上奏,陳士奇的彈劾奏疏都會作為正本或者附件轉呈朝廷。即便劉之勃拒絕表態,但因陳士奇和傅崇奇都是四品大員,他們也有權單獨將奏疏上奏朝廷!

朝廷的意見如何姑且不論,但是朱平槿最不願意看見的一件事情定會發生,那就是把自己暴露在朝廷和皇帝關注的視線中。

沉底的老鯊魚做不成,卻變成了聚光燈下的跳樑小醜,這是政治上的大忌!按照崇禎那多疑的性格,他很可能秘密派出北鎮撫司的錦衣衛甚至是東廠的番子前來打探。

那樣一來,自己在川的一舉一動都會上達天聽,以後許多自己想做的事情就做不成了。

必須啟動B計劃!

朱平槿立即決定,要用中國人政治 鬥爭的老辦法,從源頭把陳士奇批倒批臭,讓他永世不得翻身,還要踏上一萬只腳!

若那時陳士奇依然堅持上書,那就動用終極解決方案:

肉體批判!

……

朱平槿控制住自己的心跳,儘量不讓自己內心的激動流露在表情語言上。

“讓各位先生將軍過來!你在外圍警戒,把那兩位大人的視線遮蔽了!” 朱平槿吩咐警衛連長李明史。

李明史連忙將鄭安民、賀有義、鄭安民、程翔鳳、舒國平、孫洪、宋振宗、尹家麟等人叫過來。

情況緊急,現場辦公。

朱平槿言簡意賅說明情況:據可靠消息,四川兵備副使陳士奇和鹽茶御史傅崇奇意欲聯合四川巡按劉之勃彈劾本世子和廖大亨。罪狀十條,最重的是舉兵謀反。另據瀘州急報,高登泰和舒國信殺了圖謀不軌的瀘州衛指揮僉事馬應試父子,以及與馬應試勾結的瀘州秀才任之才等人。

從前日晚間收到瀘州八百裡加急,到昨日皇城壩上的風波,再到今日護商隊第三營突然開到東門接受校閱,朱平槿手下這些人大多只是零星瞭解到一些情況。

如程翔鳳。他是世子辦公廳首席文案,負責聯絡廖大亨和劉先生,又負責準備上奏朝廷的奏疏,所以他知道最近世子有事情與廖大亨有關。至於更深的背景,他就不清楚了。

賀有義比程翔鳳知道多些。他是參謀總長,負責調動軍隊,主管情通局,今天上午又冒充護衛給朱平槿傳遞訊息。他清楚瀘州的事情,也感覺到世子動作背後的深意。

至於鄭安民、宋振宗、舒國平、孫洪等人,知道的就更少了。

當朱平槿將情況簡單擇要講明,幾人立即開始罵娘,其中宋振宗的聲音最大。

“宋將軍,你先不要說話!”朱平槿趕忙制止他。情況火燒眉毛,現在不是發牢騷表忠心的時候。

“程先生與賀先生草擬兩道旨意。第一,令松林山的賀曾柄第一營立即調防左護衛,限明日未時四刻前到達!駐地嗎……”

“就在王陵吧!那裡距離東門不遠,地勢高,還有城牆,易守難攻;任何人等不準隨意進入,容易保守秘密;對外可稱左護衛守陵之軍,外官無可指責;那裡有房子住,補給便宜……”

提出建議的竟然不是總參謀長賀有義,而是右長史鄭安民。

他這個建議明顯是已經考慮成熟的。當朱平槿提及調軍,他立即便能脫口而出,這讓朱平槿對鄭安民又高看了一眼。

當然,這也不怪賀有義。因為到目前為止,賀有義還沒有一個合法身份,能夠隨意進入到王陵中瞭解考察。

“很好!就這樣!”朱平槿停頓了片刻,補充道:“護商隊一、二營進入戰備。左護衛軍士中願入護商隊者,一律編入學兵隊。有多少人報名,就編多少部隊。有一個連,就編一個學兵連;有一個營,就編一個學兵營。學兵之招募和訓練,由一營負責,尹副監軍主管!”

尹家麟在護商隊擔任正式職務後,接受的第一個任務就是在左護衛招兵,這說明世子對左護衛並未徹底失望和放棄。尹家麟心裡明白,這既是他尹家麟的重大機遇,也是左護衛那些世代親兵千載難逢的機會。

“末將建議將五五減租與這次招兵一併進行!軍士感世子大恩,必能踴躍從軍。至於那些冥頑不化之徒,臣建議以軍紀嚴懲之,讓他們都記得君臣大義!”

“好!”朱平槿大贊。他對尹家麟的表態十分滿意,尤其是對那句“君臣大義”非常讚賞。

“鄭長史和舒先生暫為左護衛正副監軍,已為廖撫許可。既然要在左護衛整軍,舒先生便與尹將軍同去。要記著:一定要樹典型,立榜樣!尹將軍是左護衛的老人,人頭熟,要唱黑臉;舒先生雖是監軍,可他畢竟恩義未結,最好唱紅臉!”

舒國平剛剛知道他大兄在瀘州闖禍,心裡震驚,正想著如何向舒師傅說明,猛聽到世子點名,連忙與尹家麟一起應了下來。

朱平槿現在沒有時間寬慰舒國平,他接著吩咐道:

“第二道旨意,調部分護莊隊進王府,與現有王府護衛輪換!

成都府周邊十縣護莊隊,每個基幹連選出一個精銳可靠的排。這些人員到達王府後,逐一政審過關。選拔與政審均由孫先生負責!現有王府議衛,調王陵與左護衛學兵一併整頓!”

成都府周邊本來有灌區十一縣。因華陽縣與左護衛的地盤高度重合,所以根據賀曾柄的建議,華陽縣取消了護莊隊,統一整編到護商隊中。

“臣意暫不調雙流縣之兵。他們守著收租院,責任重大。”賀有義開口建議道:“臣也不知這些調來的兵,從哪個城門入城,以何種理由入城?”

賀有義的問話用義深刻,朱平槿心知肚明。

他立即回答:“準雙流縣之兵暫時不調!護莊隊就近入城,對外名義是王府護衛換防修整!記著,駐北門的天全土司兵也要換防!”

賀有義明白了,又是蜀王府與天全土司的聯合軍事示威!如果世子現在決定動手,不會大張旗鼓。

起草軍事旨意是參謀部的份內工作,程翔鳳不過是稽核用印。於是賀有義立即便向朱平槿告辭。

朱平槿用手勢制止了他。

“這只是預防萬一!”朱平槿道:“重點在……”

朱平槿不得不停下話頭,因為廖大亨、劉之勃和沉雲祚三人正在向這邊走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朱平槿吩咐鄭安民留下陪同應酬,其他人先回府等候。

朱平槿勻勻氣息,大步向廖大亨等人迎去。

注一:故址在現成都鹽道街中學。

注二:按一兩白銀兌一千文銅錢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