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崇禎十三年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零八章 下鄉調研(一)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零八章 下鄉調研(一)

八月九月,是四川農民一年中最忙的時候,俗稱“農忙”。

川諺有雲:八月裡,打穀子、收冬水。蜀地之人習慣將稻子稱為穀子,便將收割脫粒晾曬收倉等一連串工作都叫做打穀子。收冬水是指山田,要儲存夏秋季的雨水河水,為冬季農作物的用水做準備。

都江堰灌區是平壩,農民用不著收冬水。因為乾渠的流水長年不斷,只需把木閘提起或放下,從堰壩截下的水就會自動灌到田裡,輕鬆省力不少。

打了穀子,燒了穀草,糧食還要晾曬收倉,然後緊鑼密鼓便是九月第二輪冬麥夏糧的耕作播種。

按照灌區農民原來的說法,第一季的秋糧是為東家幹,那麼第二季的夏糧就是為自己幹。

一年的租稅在秋收後開始徵收。交了租稅後,秋季的收穫除了種子糧之外幾乎顆粒不剩,所以冬種夏收的第二季夏糧就十分重要。全家人一年所有的口糧要靠夏糧,秋收裡欠了租稅的要靠夏糧。若是想年底有幾個銅錢花,還得靠夏糧。

夏糧一般都是冬麥,其產量遠低於秋糧的稻子。即便在成都平原上這樣肥沃的土地上,在風調雨順的最好年景裡,冬麥的畝產至多只有一石多點。為了應對老天爺降下的災荒,農民在夏糧種植時還要分散風險,即儘可能利用土地資源,增加糧食和作物的品種,免得單一作物受災絕收。所以夏糧除了早稻、冬麥這樣的糧食作物,還要種植一些經濟作物,比如油菜、胡豆(蠶豆)和許多蔬菜品種。

但是,崇禎十四年的情況與往年大不一樣。因為成都與其他地方的王莊都開始實行五五減租,秋糧農民也能落下不少。

……

在農業經濟社會中,所有的事情都要為農忙讓路,不管是官府施政還是百姓的嫁娶。唯一我行我素照樣進行的,也許只有東北的寧錦大戰以及河南湖廣的官賊拉鋸了。

朱平槿在這個重要的農忙時節,也暫時放下了所有的工作,穿了身短打,蓋了頂草帽,大清早跑到巡撫衙門向廖大亨請假,說他要親自到農莊割稻打穀,翻田下種,為蜀地萬民表率。

一國世子,親自下田打穀,堪稱大明三百年的一大壯舉。廖大亨沒有理由不準。他好一陣唏噓,拉著朱平槿嘮叨囑咐:為國保重身體,莫要中了暑熱,更要小心鐮刀把手割破了,染了刀毒。

朱平槿出了衙門,便領著隨從打馬向北而去。走到半路,一名也頭戴草帽身著短打的人牽馬攔住了他的去路。朱平槿定睛一看,這不是巡按劉之勃嗎?

劉之勃自從查抄傅崇奇後,工作重心來了個大轉移。原來以監察地方親民官為主,最近卻集中力量盤查起鹽道衙門殘存的賬目來。

情報局判斷,傅崇奇家中抄出的鉅額財物使劉之勃認識到,鹽務一條線官商勾結、官員貪腐的情況嚴重。劉之勃是想透過查賬,達到既清除貪官,又能從貪官身上抄出錢財的雙重目的。若是能再抄出五十萬兩銀子來,今明兩年的四川財政形勢都會得到極大的改善。

朱平槿對劉之勃在哪兒撈錢不感興趣。按照劉之勃的秉性,撈了再多的錢,最後也是廖大亨在花。但朱平槿對劉之勃堅持充實官軍實力的動向卻高度重視,他已經為此召見了賀有義、高安泰、劉紅婷和劉名升等總參官員,就應對策略進行了討論。

難道劉之勃今天不查帳了?朱平槿好奇,便勒住了韁繩,聽劉之勃要說些什麼。劉之勃施禮畢,便道他要下鄉檢視今年農情,正好路遇世子。

塞了兒子塞老子!朱平槿心裡罵道。

現在劉之勃屬狗皮膏藥了,貼哪兒哪兒便揭不下來。只是朱平槿口中還假裝驚喜,盛情邀請劉之勃同往王莊同吃同住同勞動。劉之勃立即順水推舟,於是兩人一路聊著各色話題,向新繁縣方向而去。

……

朱平槿此去的目標,是他在農業口的聯絡單位——位於新繁縣的崇義莊。

二月底,朱平槿率寧川衛、成都後衛及撫標董卜騎兵輕鬆平息了新繁、彭縣兩地的民亂。此後,他便選定了一個農莊作為直接聯絡單位,以便能實地瞭解農業生產情況,掌握民風民情,並透過這個視窗觀察王府各項農業政策在王莊,乃至整個四川農村的實施效果。所以朱平槿此行,名為下鄉勞動,實為下鄉調研。

蜀地宗室王莊統管後,大莊設在州縣,中莊設在鄉鎮,小莊設在村社。莊戶們為大中小的三級王莊另取了名字,叫做縣莊、鄉莊和村莊。

縣莊是管理和協調機構,小莊實行莊戶自治,莊主自行推舉。而中莊,就是代表王府管理莊戶,收取租子,運輸和倉儲糧食的最基層單位,地位非常重要,是朱平槿王莊管理模式的核心層級。

此外,按照朱平槿“寓兵於民,寓兵於莊,寓兵於左護衛;大頭放在護莊隊,小頭放在王府左護衛和護商隊”的建軍思路,中莊還是各基層護莊中隊的所在地。只是因為這些基層護莊中隊除了少數幾名軍官之外都是不脫產的莊戶,軍事訓練和武器裝備很差,而且還沒有點檢過,所以總參在實力統計時直接將他們忽略了。

崇義莊便是個中莊。在灌區十一縣,這樣的中莊共三百餘個,平均每縣三十個。每個中莊管理土地約六千至八千畝,人口兩千到五千。

崇義莊與省城路程近,莊外有座橋,就叫崇義橋,素有“成都北門之門戶”之稱,水土條件具有成都灌區王莊的典型性,又是年初鬧事的中心區域。還有一點更重要,這裡有位朱平槿認為能說老實話的老熟人。所有這些有利條件,促使他將聯絡單位定在了崇義莊。

……

一大早,楊二叔就在老孃老婆的督促下,在兒子女兒的打趣圍觀下,換了一身乾淨簇新的衣服出了門。

這身衣服,是楊二叔當年娶媳婦時置下的。二十幾年來一直壓在箱底,從沒捨得穿。因為放的時間太久,所以被蟲子舔了好幾個洞。得知世子第二天便要來莊上視察,昨晚他老婆連忙將衣服找了出來,連夜把大洞小洞都補上了。

楊二叔出門不久,便在莊口碰見了從縣裡趕來的曹公公一行。

曹公公名叫曹三順,原是蜀王府出來的,當過郫縣的副莊頭。年初莊戶鬧過之後,新繁縣的大小莊頭都被打跑了,他被派來新繁縣收拾局面。這曹公公面白無須,說話輕言細語,對楊二叔這等莊戶出身的中莊頭倒還客氣。

曹公公今天身著青紗,頭戴三山帽,典型的太監裝束,與平日的員外模樣大不一樣。

“世子親到崇義莊來調研,是我們幾輩子修來的福氣。咱家讓楊莊頭連夜準備,不知道楊莊頭準備如何了?”曹公公見到楊二叔,便從滑竿上直起身來,沒等他跪下,便招手讓他過去回話。

回溯楊二叔當上崇義莊這個中莊的莊頭,整個過程完全既莫名其妙,也充滿了戲劇性。楊二叔二月底下田,路遇世子。回家後他揮舞著世子給他的那張紙到處向人訴說,一個富家大公子親口向他宣佈,從今往後,他們這些苦哈哈的莊戶只交五成的租子了!若是家裡人多,口糧不夠,還可以參加護莊隊,掙回每月二十斤穀子的補貼和年底二兩銀子的例賞。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楊二叔是個老實忠厚的人,會種地,人緣也好。莊上的人聽他說完,以為他在發夢癲,非要到縣上純陽觀給他請個道士驅邪招魂。可跟著出去的年輕人都跳出來作證,說楊二叔沒發昏亂說,莊上的人這才將信將疑。

一名原莊頭的狗腿子建議,能否將紙片送到隔壁莊上找梅先生認一認。大家雖然鄙視這名狗腿子的為人,但是他說得確實有道理。於是莊裡幾百號人一起湧到了隔壁莊上的私塾先生梅先生家。

梅先生突然遇到這事,當即被這陣勢嚇住了。他以為五蠹除完了,現在要將教書先生當第六蠹除了,死活不肯開門。

大家夥急得沒法,有人性急,大叫梅老頭你再不開門,老子就要點火燒房子!

好說歹說加威脅,這才把梅先生嚇了出來。

梅先生給莊戶們念了告示又解釋了意思。莊戶們欣喜之餘,還是覺得不靠譜,於是派遣這事的始作俑者楊二叔到縣城去打聽。

楊二叔受眾人之託,不敢怠慢,連忙帶著數名精壯後生前往縣城。剛走了幾里,便看到縣城方向有許多人往這邊跑。楊二叔攔住一名認識的人詢問,才知道世子親自到了縣城,用箭射進去許多告示,說王莊今後實行五五減租,縣城就降了。世子打發他們登記,然後各自回家好生種田。

這個熟人還說,早知道王莊減租,那他們還鬧個屁!現在減租了,但他們這些人登了記,留了案底,不知道會不會秋後算賬!

楊二叔等人確認訊息無誤,連忙跑回莊子報信。全莊男少爺們一片歡騰。

原來,楊二叔遇見的那位富家大公子便是世子爺本人!

楊二叔能與世子爺本人說話,說明楊二叔有天大的面子!楊二叔能把五五減租的好事帶回莊上,說明楊二叔有天大的福緣!

莊戶楊二立即成了崇義莊的第一紅人。

很快,小莊選莊頭,楊二叔毫無懸念地被大家推選為小莊頭。縣裡大莊的曹公公下來選中莊頭,又點中了楊二叔。

曹公公明面上的理由非常簡單:莊戶楊二是崇義莊的本莊人,人緣好,老實肯幹,瞭解本莊情況。

但他暗地裡的理由便沒有那麼簡單。

為了選出合適的中莊頭,曹公公調查了當天所有見過世子爺的人,詳細詢問了世子說的每一句話,露出的每一個神態。結果曹公公發現:

世子原話中尊稱楊二叔為“大爺”,而且面露微笑,分明十分欣賞。

世子原話中,只有“可以讓你的兒子”一語。即楊二叔的兒子“加入莊裡護莊隊”,而不是所有想進護莊隊的人都可以進去!

於是,曹公公力排眾議,堅決向上面推薦了楊二叔。

楊二叔頓時成了崇義莊這個擁有七八百戶人家的中莊莊頭。

楊二叔在其他莊戶口中的稱呼,從此變成了“楊莊頭”或“楊大爺”。

楊二叔的三個兒子,一個不落地加入了莊裡護莊隊。楊老大甚至還入選了縣城附近的基幹中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