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崇禎十三年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零九章 下鄉調研(二)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零九章 下鄉調研(二)

見著楊二叔,滑竿落了地。曹公公坐在滑竿裡,詳細詢問楊二叔崇義莊的迎駕準備情況。

既然曹公公問起,楊二叔便一一回稟。

一是告知了莊裡所有莊戶,見著世子要跪下答話;

二是各家自行清掃宅院,畜生都牽到莊外餵養,免得燻到世子;

三是莊裡道路已經撒了些淨土,今早還會再撒些水,免得馬匹一踩,塵土飛揚;

四是各家有新衣的都換上。沒有新衣的,各家勻些布頭補一補,免得髒了世子的眼;

五是年初那些參加鬧事的人,世子來了不準出門,只准在家窩著;

六是……

楊二叔憑藉記憶,費力地將一條條事情說出來。好容易說完,他黝黑佈滿皺紋的額頭上已經掛滿了汗水。

曹公公聽完了,微笑著點點頭,表示他還滿意。

他對楊二叔道,世子性簡,最不喜農莊鋪張浪費。莊裡準備的飯食,農家的原味即可,切勿大魚大肉。只是為了表示對世子的歡迎,莊上還是應該組織幾十戶家景殷實、懂事會說話的人出來歡迎,這樣莊口也不至於冷冷清清。如果世子問話,讓他們儘量揀好話說。

楊二叔忙道,昨晚收到縣裡通知,已經連夜安排下去了。他正說著,就見著他的老婆領著一大群女人過來。

他女人很遠就對他喊道:“當家的,大家夥都要出來看世子爺!我攔不住怎麼辦?”

……

從成都北門到崇義莊,不到二十五裡路,而且全是寬闊平坦的大路。朱平槿和劉之勃一行騎著駿馬,時奔時走,時而停下來檢視路邊莊稼的長勢,大約一個時辰便到了崇義莊。

崇義莊在大路東面,距離大路不到兩裡路。朱平槿人熟地熟,馬頭一撥,率先拐進了岔道。剛到莊口,便見大群人密密麻麻擠在莊口,人人翹首以待。

見到朱平槿一身莊戶打扮打扮,那群人明顯傻了。可他們還是很快反應過來。隨著一聲吶喊,鑼鼓震天。所有莊戶都跪在了黃土中。數人前趨數步,跪在了朱平槿的馬前。

見走在頭裡的人是太監。朱平槿便輕盈跳下馬,將韁繩和馬鞭甩給了他。

“你是曹三順?老曹公公的乾兒子?”朱平槿問太監。

“世子爺還記得奴婢?”曹三順的眼睛頓時泛起了大片淚花,“出府十年,奴婢只在年節時見過娘娘和世子爺幾面……”

蜀王府裡外的太監宮女成百上千,朱平槿哪裡還記得這個中年太監?無非是出發之前,他看了辦公室和承奉司準備的材料。下基層搞調研,當然有所準備。

“還記得當年出府的原因嗎?” 朱平槿又問。

“奴婢知錯了!”曹三順撲通又跪下了,“那時奴婢年少不懂事,喝了酒說渾話!”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改了還是好……奴才嘛!老曹公公一生忠心耿耿,有大功於我王府。現在他能頤養天年,既是娘娘賞賜恩德,也是他修來的福報!你要好好學他!曹三保和曹三泰現在都能獨當一面,你也要努力!”

“奴婢一定好好學習乾爹!奴婢一定好好努力!”

“好了!”朱平槿拍著曹三順的肩膀讓他起來,“這位是四川巡按劉大人!你們都過來,參見劉大人!”

……

朱平槿熟悉的調研形式,無非就是聽彙報、看材料等等,俗稱“聽看”。為了掌握農村的真實情況,朱平槿還準備加點“幹”。

朱平槿沒有先聽彙報,也沒有東看西逛,直接叫上了楊二叔,去了他家的佃田。

楊二叔當了中莊管事,只是個半脫產的中下級幹部,每月有一石稻米的補助,依舊有自家的佃田。

穀子熟了。黃燦燦的稻穗託在手心,沉甸甸的。川南氣溫更熱,五天前就開鐮了。

火辣的陽光烘烤著朱平槿的後背,試圖榨乾他身上的水分。他直起身來伸伸腰,頓時滿眼的金色。他揮動手臂,大喊一聲開始。

鐮刀揮舞,稻穗成堆。

楊二叔和他的家人,幫忙的莊戶,警衛連士兵,近百人圍著這塊不大的田往中心推進。挽起袖子大幹的李明史,不停地把高大的身軀暴露在朱平槿的視線中。前面割,後面捆,流水線作業,很快田裡就出現了一堆堆的稻穀。

“人多力量大!”

朱平槿刮下額頭的汗水甩進黃土,對劉之勃笑道,自從蜀王莊推行五五減租之後,逃佃到王莊的人是絡繹不絕。如果那些土豪劣紳不減租,那等著瞧吧,這秋收之後,便會出現大撥逃佃的人潮。欺天欺地難欺人心。農民心裡有桿秤。誰對他們真好,誰對他們假惺惺,他們一清二楚!

朱平槿還道,聽說春天以後,就有漢中和荊襄的流民往四川跑。四川官府要提前儲備些糧食,總得讓這些難民有口粥喝。

劉之勃不置可否,他只是面帶憂色稍稍點頭。在他們身旁,莊戶和士兵們正說笑著飛快擦身而過,兩頭的扁擔尖各叉著一捆稻穀向莊子中的曬場快步走去。

“劉大人,該我們上場了!”朱平槿興致勃勃地跳下田坎,大聲吩咐:“李明史,在田角釘下木杆!張寶恆,扯皮尺!拉直嘍,但不要太緊!李四賢,你來記錄!”

……

這塊田經目測為一個不規則的五邊形。一個五邊形可以分割成三個三角形。在五邊形五個角上各釘上一根細木杆,作為測量的基準點。皮尺測量每根木杆之間的距離,共七段距離。測出距離後,再用海倫公式計算五邊形面積。

朱平槿初進公務員隊伍時,曾經當過三個月巴中市某縣某鄉某村某組扶貧幫困工作組辦公室副主任的駐村聯絡員,這套辦法還是他當年跟著農民伯伯學的。只是海倫公式要用到開方,他手裡既沒有計算器,也不知道古人如何開方,所以只好憑估算來碰運氣。多碰幾次,開方精確度就足夠了。

朱平槿兩腿分叉騎在田坎上,用樹枝當筆,以大地當紙。驗算確認無誤,他這才開口道:“一共等於七十一點六平方丈,六十平方丈為一畝,約合一點二畝。稱出了總重量,再用面積一除,就可以得到準確的單產!”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下官不知世子還會數學幾何之法!世子所用數字,竟然宛若天書!”劉之勃偏著頭歪著下巴,眼珠不停的轉移著,從朱平槿肩、頭、手臂中的縫隙中觀看地上的算式,“下官在京,曾聽說故大學士徐公(注一)也甚好此道。可惜其得意門生孫元化,因登州之變死在了菜市口!”

劉之勃時刻不忘本職,朱平槿只好虛與委蛇。

“此乃三斜求積數,秦九韶《數書九章》裡便有!西方又曰海倫公式。三斜就是大斜、中斜和小斜,即三角形之三條邊。”說到這兒,朱平槿突然將手裡樹枝扔向遠處,不滿問道:“古人說話,就是拗口!簡簡單單三條邊,何必斜來斜去?劉大人,你是進士出身的飽學之士,能否告訴本世子,為什麼古人都喜歡弄個玄而又玄的名字?”

“這……下官實在不知。”劉之勃被朱平槿的神來之問弄得頭大。

“算了!既然他們是古人,本世子就不與他們計較了!”朱平槿一揮手,表示了自己的寬厚大度。

“這數字下官還想請教世子……”

“此乃阿拉伯數字!顧名思義,就是阿拉伯人用的數字。阿拉伯古稱大食,故而又稱大食數字!”朱平槿道。

劉之勃大吃一驚:“世子竟然通曉大食數字!”

“區區大食數字算得什麼?本世子還是英語六級……就是一種夷語。”朱平槿抿抿嘴皮,及時轉移話題:“本世子會的,羅姑娘也會。蜀中女子萬千,本世子為何獨喜一人?”

……

相貌平平的羅姑娘如何專寵於世子,一直是蜀地時髦漂亮女子最熱衷八卦的話題之一,當然八卦者咬牙切齒的居多。但是,她們多熱衷於想象世子連詩那個神秘的夜晚,而對真正的事實視而不見。

人們總是按照自己的想象,不斷主動被動地扭曲事實的真相,直到自己心滿意足為至。這就是娛樂業的規律。

但是朱平槿不是娛樂明星。他是貴族,他是政客,他是謀奪天下力挽狂瀾的穿越者。

這種情況繼續發展下去,就有可能對他的前途產生影響。比如陳士奇竟然把喪期留宿民女淫 亂等文字公然寫進了奏摺,這讓朱平槿對當今蜀地的娛樂業價值導向產生了高度警惕。

劉之勃好像對朱平槿語言背後的深意渾然不知。他只是哦了聲,再沒聲音了。少頃,他終於開口打聽:“不知世子是哪裡學的這些學問?”

舒師傅源頭說,肯定要露餡;商山四皓源頭說,有故意炫耀之意;至於天授源頭之說,更是司馬氏之心,路人皆知。朱平槿內心並不相信這些神鬼之說能為自己帶來政治上的好處。須知這些成本極低的遊戲,你能玩得,別人也玩得。

要提高遊戲的門檻,把絕大部分人都擋在遊戲之外,只能藉助朱平槿得天獨厚的身份優勢。

“王府藏書汗牛充棟,開卷有益也!”

“那羅姑娘……”

完了,還是穿幫了!朱平槿心理素質瞬間遭受了極大的考驗。

劉之勃的本官是御史,而御史的崗位職責之一就是“風聞言事”,也就是拿工資帶級別的官方職業狗仔隊。好在朱平槿經過了大風大浪的鍛鍊,臉皮已經厚如城牆。

他波瀾不驚,笑對職業狗仔隊道:“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本世子與羅姑娘時常互通有無。其天資聰穎,敏而好學,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哉!”

劉之勃又是一聲哦,聲音帶著些許失望。

或許,他的下一個請求便是申請參觀蜀王府圖書館。

朱平槿不會給敵人以機會。他不等劉之勃開口,便從田坎上一躍而起,差點撞歪劉之勃的鼻子。

“劉大人,田地面積測出來了,現在就看糧食產量有多少。如是畝產能達二石五,以此推之,蜀地今年豐收有望矣!吾國之民可飽腹矣!走,同去曬場!”

注一:指上海人徐光啟。他死於崇禎六年,因此稱為“故大學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