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崇禎十三年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一十二章 下鄉調研(五)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一十二章 下鄉調研(五)

楊二叔的彙報,反映出農村農業的兩個突出矛盾。一是農村人力資源嚴重浪費;二是農田基本建設嚴重老化。

農村人力資源的使用特點是季節性、時令性。農忙極度緊張,農閒幾乎空餘。朱平槿的老婆早就發現了這一點,因此提倡大力發展鄉鎮企業。

她不僅說,而且幹。

在雅州,羅雨虹利用范家留下的作坊鋪子,整合了當地士紳的資源,搞了好幾個大型的鄉鎮企業。生產皮甲的雅州皮革局,生產鈔票紙和民用紙的雅州造紙局,生產捲菸的雅州菸草局等。前次她到仁壽彭山,又將仁壽織造局一舉擴大為四川織造總局,而且還新建了一個麵粉作坊,利用山間溪谷的急流推動水力磨坊。一系列組合拳,很快讓雅州、仁壽變成了川西南的工業中心和棉紡中心,成效斐然。

充分利用農村人力資源的另一個好辦法,就是發展農村家庭副業。

“男耕女織”四個字,是中國幾千年來自給自足傳統生產模式的經典描述。本質上來說,這就是農業生產與家庭副業的有機組合。四川農戶人家,早有利用房前屋後、山林水塘來養雞、養鴨、養豬、養牛、養羊、養魚的習俗。富裕人家,也會在家裡添置紡紗機、織布機,解決一家人的穿用。

傳統習俗就是生產力基礎。一旦政策鼓勵,這種傳統習俗就會迸發出巨大的生產力。

仁壽縣的李崇文在飢餓的驅使下,明令仁壽莊戶養殖家禽家畜,皆歸莊戶所有,王莊按市價公平收購或者抵扣租子。種田徵租一半,養殖家禽家畜卻不交租。莊戶很快明白了其中的玄妙,全縣立即掀起了家禽家畜的養殖熱潮。短短半年多,全縣便湧現了十餘家專業養殖大戶。養殖行業的大 躍進拉動了飼料行業的大發展。以前沒人願意要的荒山荒林,因為可用於青飼料生產,都成了極熱的搶手貨。

紡紗、織布是家庭副業,同樣不徵租子。李崇文將織造局的紡紗、織布等活計分給莊戶。如此一來,既增加了莊戶的收入,大幅度增加了紗布的產量,又拉動了紡紗機、織布機的需求。楊能盯上了這個商機,迅速將紡織機械的改進生產排上了機器局的科研創新計劃。

雅州與仁壽縣是山區丘陵區,發展多種經營有獨特的優勢。但崇義莊和它所在的新繁縣,屬於傳統農耕區,出產較仁壽要單純許多。在這裡搞家庭副業,產業方向又是什麼?

朱平槿迅速開動大腦,尋找答案。但他不會在他有限的農村知識中去尋找答案。他是上位者,是領導人。做事先得人,不能事必躬親。這是朱平槿的領導方法,他自己只過問全局性和關鍵性的問題。他尋找答案的方法,就是安排合適的人,去做合適的事。

能不能將洪其惠調到成都?他本人便是地主兼商人,又曾在老婆長期領導下,對於發展鄉鎮企業那一套很熟悉。

可將洪其惠調走,那誰來接任他在雅州的位置?是剛剛結束守制的劉道貞,還是在副手位置上幹了許久的傅元修?

這不僅涉及到重大人事調整,而且關係雅州老巢的穩定和發展。必須與老婆商量,做出各方認可的決定!

朱平槿略一思考,便和藹地對楊二叔道,以後崇義莊要積極開展家庭副業,爭取家家養雞,戶戶養鴨。宅院竹林養雞,秧田稻田養鴨子、魚和蝦子,河邊養白鵝和水牛。這樣既可減少農村的蚊蟲鼠害,又利用了穀糠和麥麩;耕牛很重要,不僅要保護好,還要想法增加數量。兔子繁殖快,又能利用青草。

積肥是豐收的前提,用水是農業安全的保證。關於積肥,王府會在近期下個告示,對各莊積肥提出強制性的要求,各莊都要好生執行。執行好了,莊上和百姓都有獎勵。關於用水,王府會統一規劃,統一組織,從源頭上逐步解決冬季水量不足的問題。

至於開展家庭副業所需銀錢,王府新成立的匯通錢莊會在近期出 臺一個惠農政策,為王莊的莊戶發放低息農業貸款。貸款由莊戶聯保,既可以拿房子抵押,還可以田裡莊稼的未來收成做抵押。

親田是個好事,要重新搞起來,主要作用是選種育秧。

朱平槿還強調,莊上的識字人太少,非常不利於農業政策的推行和農業科技的推廣,所以各個農莊都要請先生。小孩要讀書認字,大人們也要讀書認字。在一莊一縣乃至四川都形成尊重知識、尊重文化的良好氛圍。聽說隔壁莊上的梅先生是個很好的私塾老先生,為什麼不發揮他的特長,把他請到崇義莊來辦學習班呢?除了教書認字,梅先生還可以作為莊上的文書,參與管理,提高農莊的管理水平。

世子之言,楊二叔似懂非懂。種子好莊稼就好,開展家庭副業,積肥,請先生,這些事楊二叔聽得懂。但世子有些話卻讓他雲裡霧裡,如貸款、抵押等等,不知什麼意思。楊二叔正在猶豫,卻聽世子送上了一個發財的金點子,家庭副業,既可以各家各戶單幹,也可以一起幹。如雞蛋鴨蛋鵝蛋都可以集中孵化,然後各家領回去養。只要控制好溫度,並加以翻轉,人工孵化的成功率不比母雞母鴨低。

蛋可以人工孵化?楊二叔的眼睛立即亮了。可他正想再問問,可惜世子已經開始與那個長著劍眉的劉大人說話。

“劉大人,每畝多產五斗糧,僅我們這灌區十一縣,即可多產糧一百餘萬石,足可救活百萬災民!肥是糧之母,水是糧之本,楊大爺今天說得好!”朱平槿在劉大人面前,毫不吝嗇對楊二叔的讚賞,“要水,就離不開都江堰。都江堰是川西命脈!灌區十一縣,乃至整個川西百姓都靠著都江堰分水過活。無水則無糧,無糧則 民不安,民不安則江山社稷不穩!據本世子所知,都江堰歲修已經十幾年不行,內江淤塞嚴重,外江時常氾濫。如今要想多產糧食,這都江堰歲修可是頭等大事!”

都江堰歲修,劉之勃這位秦人一無所知。於是朱平槿詳細地把歲修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說了,並告訴他這是李冰父子定下的規矩,刻在崇德祠(清改名二王廟)的石壁上。過去兩千年遵守了,今後一萬年也得遵守。任何一個自以為是的傻瓜(注一)要擅改,都要遭受天譴。

都江堰歲修當然是好事,只是涉及的人力物力都不是小數。劉之勃是監察官,不是親民官,人和錢兩方面的事情都不能做決定。所以朱平槿的要求,讓劉之勃十分為難。

朱平槿看出了劉之勃的為難。他不露聲色,繼續講述著都江堰歲修的歷史故事。

都江堰歲修,主要工作是清掏內江河床,但清掏深度不能隨意而為。太淺則春灌引水不足,影響糧食產量;太深則引水過量,導致內江灌區洪澇成災。

相傳李冰建堰時就在內江河床下埋放石馬,作為掏灘深淺的標準,後因年久沖蝕難辨。萬曆初年,愛民如子、清廉如水的四川巡按御史郭莊主持歲修。為了確定掏灘深度,郭莊跑遍了都江堰的各個角落,最後終於定下了合理的掏灘深度,並主持鑄造了一根臥鐵,放置在內江的鳳棲窩。後世掏灘深度,便以郭巡按定下的臥鐵為準。

四川百姓是感恩圖報的,不是忘恩負義的。為了永遠紀念這位郭巡按對蜀地的恩德,四川百姓自發集資,在灌口著名的崇德祠塑了這位郭巡按的金身,世代供奉,永受香火。

果然,朱平槿的故事講完,劉之勃的兩張嘴皮就開始蠕動。

蠕動了半天,劉之勃終於開口道,既然這歲修如此重要,那他願意去遊說廖撫和三司。只要省裡定下來了,他可以親自主持這意義重大的都江堰歲修工程。只是這錢糧和力役……目前省裡錢糧相當難辦……如果王府能……。

“既然劉大人肯出面,這歲修之事必成!劉大人留名青史,指日可待!”朱平槿先替劉之勃把事情敲定下來,順便給他帶了頂高帽。

見劉之勃嘴角輕翹,微微頜首,朱平槿馬上又來了實惠:“王莊奉廖公之命在彭山江口設卡盤查獻賊餘孽及土賊,所得之銀兩願全數捐出!如仍不足,我王府願全額補足!如所需力役不足,我王府願調五千莊戶助役!”

劉之勃翹起的嘴角還沒放平,這眼睛已經瞪圓了。

設卡、捐銀兩項,恐怕又是世子所謂的“取之於民用之於民”吧!

事涉廖大亨,廖大亨只好先忍了,回去弄清楚情況再說。

……

朱平槿、劉之勃等人就在公事房裡吃了飯。

楊二叔忠實地執行了上級的指示,沒有美酒佳餚,沒有麗人歌舞,沒有音樂伴奏,沒有肉菜下飯,連剛才朱平槿反覆提及的雞鴨鵝魚都沒有殺上一條半隻。除了白米乾飯管飽,菜只有淡水蘿蔔和紅豆瓣兩樣,湯只有盆一清二白的豆腐煮清菜。楊二叔還向朱平槿特別強調,豆瓣里加了珍貴的鹽漬茱萸加紅辣椒,下飯得很,請世子嚐嚐。

吃完飯,外邊的天已經黑了。曬場上人潮湧動,打穀機和風車正在經受莊裡莊外數千百姓最嚴苛的實際測試。

朱平槿估計,最遲後天,這高碳鋼和青銅製成的軸承,就要換一副新的。好在銅硬鋼軟,即便磨損了,間隙過大,也無需更換銅用做的“軸”,只需把鋼做的“承”換掉即可。一套軸承再貴,兩隻鋼環也值不了多少錢,而且還可回收。相較節省的人力物力與搶出的農忙時間,那是太划算了。

朱平槿叉腰站在公事房門口,滿意地看著聽著那曬場中人聲鼎沸的熱鬧場面。不管糧食產量如何,這次農業調研是非常成功的。得到了一個數字,實驗了一套機器,收穫了一個承諾。以後還要大開調查之風,省得許多王莊的報告裡盡是空話。

把劉之勃忽悠去搞都江堰歲修,則是另一個大收穫。

民以食為天,農業豐則百業興。都江堰灌區的二百八十萬畝自流水澆地,蜀王府實際控制的超過二百萬畝。按平均畝產二石計算,秋糧總產量將達到四百萬石。再把自有和投獻的分開,蜀王府和郡王們各自份額的分開,朱平槿能夠控制的秋糧將達到一百二十萬石。再加上雅州、仁壽、漢州、嘉定州各地王府王莊,控制的的秋糧還將增加四分之一強,超過一百五十萬石糧食。

因為減租政策的全面實施,這個數字並不比去年的收入多。這一百五十萬石糧食,就是朱平槿在今冬明春之前養兵擴軍最重要的物資基礎。

……

微風輕拂,蟲兒吱吱。明日是蜀考之期,絲毫耽擱不得。

朱平槿和劉之勃藉著明亮的月色,踏上了回城之路。兩人心事重重,沒有說話。

劉之勃想著正前往京師的兄嫂侄兒族人,想著他隨軍川北的兒子,想著世子今日的一言一行;而朱平槿想著明天蜀考的細節,想著明日便要派李四賢前往崇德祠,為那位郭巡按捐一座金身。至於要不要派李四賢順道瞧瞧青城山下的媽,朱平槿猶豫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世子一行走了,曹三順卻還沒有走。世子金口玉言,每一句都是令旨。既是令旨,便要句句記錄整理,條條組織落實。

除此之外,他還有個必須完成的任務,那就是在冬季來臨前在全縣挖好硝池。

硝池不難,無非就是個裝土千斤不滲水的池子,底下有口子接滷水;草木灰也不難,曬場上的秸稈堆積如山。

難得是糞尿分離。如有個不開眼的,撒尿時還順帶拉泡屎,那一池硝土可就全毀了!

想到這裡,曹公公不由對在座楊二叔和崇義莊各個小莊的莊頭加重了語氣,“告訴莊戶,明年一斤硝鉀,便可抵五斤糧食!每莊按人頭數,必須完成一人四兩的任務。所以啊,一滴尿都不準撒外頭了!你們各位要帶頭,管好自己的JB!”

注一:據說新世紀的某年某月某日,蜀地高層就出了這樣一位自以為是的傻瓜。最後相關人士敬告他,等他離任出川,蜀地百姓要在二王廟裡鑄一尊他的跪像,面朝李冰父子幾千年,如秦檜跪嶽王例。傻瓜不傻,遂作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