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崇禎十三年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三十七章 相見恨晚(一)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三十七章 相見恨晚(一)

金堂懷口鎮外,賀仇寇巧遇生死兄弟楊維棟。透過楊維棟,羅景雲代表蜀王府與楚軍賈登聯部達成了初步合作意向。

楚軍賈營停止搶掠,年底前將州城以南就食的軍隊全部撤回州城和州城附近的中江和鹽亭兩縣。潼川其餘五縣:射洪、遂寧、蓬溪、樂至和安嶽,防務全部移交給護商隊。在移交前,楚軍要出兵協助蜀王府在潼川州圈佔無主耕地和荒地,在各縣建立王莊。為表楚軍誠意,楊維棟將盤踞在樂至、安嶽兩縣的賈營部將潘一鴻的人頭賣給了護商隊,讓護商隊用來在潼川州立威。

護商隊付出的對價,則是賈營急需的糧草。在朝廷正式軍餉賞銀之外,蜀王府按照賈營三千人的兵額,以每人每月三鬥糧的標準,即大約每月九百石的標準補助賈營。年底另有一筆犒賞。當然,這些補助依舊以王府助餉官軍的名義,透過巡撫衙門行文來正式確認,以免產生政治非議。此外,只要賈營提供協助和支援,護商隊在保寧府的斬首功也送給賈營。

初步合作意向雖然達成,但與所有的政治協議一樣,也是有前提條件和限制因素的。首先賈營仍在四川打仗,沒有回到楚地;其次賈營要剿匪剿賊,不得擾民,更不得搶劫王莊;再次賈營要自行到蜀王府指定的地方領取糧食,兩個月領一次。

當然,還有個更要緊的條件大家心照不宣:賈營必須與蜀王府保持良好的協同關係,把土地圈佔的事情辦好了。假如蜀王府不滿意,立即停了助餉,你楚軍又當如何?難道為此而造反?

這個初步的合作意向達成後,雙方各自送回去報批。沒等王府訊息回來,賈營那邊率先做出了積極的回應。賈登聯與射洪知縣李允義從射洪縣城(明代射洪縣治應在今之金華鎮,而非太和鎮)向南出發,迎出了百餘里地,直到了蓬溪縣境內,這才在涪江邊一個名叫回馬的小鎮截住了護商隊。

雙方見面,賈登聯和射洪知縣竟以下官之禮跪拜羅景雲和陳有福,並獻上了他們帶來的射洪名產——十大罈子射酒。賈登聯見到久聞大名的護商隊,如楊維棟一樣立即被護商隊的豪華裝備驚呆了。

人人披甲!這在官軍中是不可想象的。鎧甲的價格比刀槍更貴,官軍中有甲的一般是軍官和精銳家丁,即便號稱裝備最好的京營和關寧鐵騎也大多如此。

只是既然人人披甲,為什麼護商隊不裝備長槍和大刀?聽說蜀王府有多餘戰馬出售,為什麼不多給軍隊配備呢?

許多問題讓久經戰陣的賈登聯想不明白。他想問又不好問,想從護商隊手裡買些皮甲和馬匹,又不好意思開口。最後,表達進一步合作意向的任務依然落在了匆匆返回的賈營中軍楊維棟頭上。

楊維棟很快帶回了羅監軍的答覆:護商隊現在也很缺乏皮甲和馬匹。士兵身上的甲冑,那是世子強行從王府左護衛身上扒下來的。賈營要是想買,起碼得等上三個月。至於戰馬,很快就會運回一批藏馬,王府可以分出部分賣給賈營,價格可按成都市價九折來算。屆時,賈營可以派人親自到成都府的馬市裡去挑選。

暫時買不到甲冑和戰馬,對賈登聯來說並不是什麼壞消息。賈營新抓的壯丁,在三個月以內絕對不可能出戰。賈登聯關心的是能不能買到,價格多少,以及這些資訊背後隱藏的意味。

戰馬和甲冑都是重要軍資。軍資可出售,則意味著蜀王府將賈營視為了盟友;馬匹可打九折,那甲冑也可少一成。價格少一成,則意味著賈營與蜀王府的關係更近了一成!

楊維棟帶回的訊息,讓賈登聯又驚又喜,立即在心裡給楊維棟報了個斬將奪旗的奇功,同時更加堅定了把他留在自己身邊。

楊維棟這老鬼與世子小舅子和王府大將的關係那麼鐵實,若是放了單飛,那以後王府的好處不是全歸了他嗎?

自己這個將主還能分到多少?

……

護商隊三營大隊在涪江邊的回馬小鎮耽擱了兩天。能找到的渡船不多,只能一點點地把部隊渡過江去。

道路破爛,輜重營徵集了沿途百姓幫助推車,依然遠遠落在大隊之後。

賀永年派來的騎兵已經聯絡上了,運輸船隊就停在順慶府以南二十五裡的嘉陵江 青居渡口。三營從那裡上船,沿水勢平緩、河道彎曲的嘉陵江中游溯江而上,經過蓬州城,就到了行軍終點新政壩。而輜重營需將貨物轉運到船上,才算完成了任務。他們將立即返回松林山基地,準備下一次任務。

羅景雲和李用敬離開回馬鎮的時間比陳有福率領的大隊還晚了三天。

其一要等待世子對合作意向的回覆,這幾天那賈登聯已盼得眼睛發腫了;其二要與射洪知縣懇談一番,轉達蜀王府對封藩百姓的關愛,講明護商隊北上抗賊的偉大意義,申明護商隊鐵的軍紀,爭取糧道上的這位父母官鼎力支持。禮尚往來 ,收了人家十壇酒,也要回贈王府的禮物,比如菸捲、銀鈔紀念冊等;其三要待邱大管事到來,然後將他介紹給賈登聯和射洪知縣。在世子委任的潼川州王莊總管到任之前,邱大管事代表王府,先把楚軍駐防各縣的荒田圈佔下來。

羅景雲很確信,他姐夫一定會批准與賈登聯達成的合作意向。果然,邱大管事的到來,也帶來了護商隊第一營第四連以及世子的回信。

在回信中,世子肯定了羅景雲的臨機處置。建立了與楚軍的統一戰線,極大地擴張了王府在川中的勢力,為川北和川東的抗賊大計奠定了堅實基礎。但是,潼川中江縣正處於潼川、綿州與漢州德陽縣的中心位置,彼此相距不遠,且控制著中江(凱江)這條涪江的重要支流,地理位置非常重要。世子建議雲哥兒與賈登聯繼續協商,爭取楚軍讓出中江縣。作為補償,王府可以適當增加賈營的助餉數量。

在回信中,世子強調接到雲哥兒的信後,他第一時間便命令護商隊一營四連緊急動員,連夜急行軍趕赴射洪縣。楚軍把潘一鴻當作禮物送來,那麼一定要收下,而且收得乾淨漂亮,提升王府在川中官紳和百姓心目中的正面聲望。

世子指示,在賀、劉、林沒有穩定潼川局勢之前,一營四連暫歸羅、陳指揮。如果賀、劉、林大勝,三營二連則作為種子擴編,作為潼川州的地方機動作戰部隊;如果打成對峙,羅、陳可根據情況將一營四連增援上去;若不幸敗了,可讓一營四連掩護賀、劉、林撤下來。此外,蜀王府還會在各部隊抽調軍官和老兵派到潼川,作為各縣護莊大隊的骨幹力量。

世子在信中還道,他已經決定將李崇文先生從仁壽縣調往潼川州負總責。但目前李崇文正在瀘州考察農業,還要回到仁壽縣交代公務,估計要等上一月才能到任。在李先生到任之前,與潼川、順慶、保寧三州府的地方和駐軍交涉,均由羅景雲負總責,陳有福、賀仇寇、李用敬和邱瑞光協助。宣傳隊、情通局等單位隨即將會派出小分隊進駐川中地區。

在信的末尾,世子還專門提到了一人:劉之勃的嗣子劉文鬱。世子強調,劉文鬱作為三營作戰參謀,應當隨同營部軍事主官一起行動。透過考驗、鍛鍊和培養,將他打造成護商隊合格的優秀軍官。

何謂合格?何謂優秀?又如何對一名活生生的人進行考驗、鍛鍊和培養?

劉文鬱隨同三營主力,渡過涪江向順慶府、保寧府開進。三營的高階軍官對劉文鬱的身份心知肚明。而且不知從哪個渠道洩了密,三營幾乎所有的基層軍官和士兵都知道了劉文鬱的身份。

作為劉之勃塞進護商隊的耳目,對劉文鬱的敵意和防範是不可避免的。三營長陳有福更是利用職權,不是讓他寫文章,就是喊他畫地圖;不是讓他規劃行軍路線,就是設定作戰預案,總之就是讓他任何時候都忙著,根本沒有時間去看去聽,甚至去想!

……

收到世子回信不久,土地埡口之戰的捷報不失時機到來了。

護商隊以區區兩百人的兵力,僅付出了一死三傷的代價,便全殲了潘一鴻部,陣斬潘一鴻,俘虜解救人數超過兩千!這個驚人的戰績,讓羅景雲與賈登聯、李允義的三方會談變得很輕鬆。

王府與賈營很快達成了正式的協議:

王府對賈營的助餉增加到每月一千一百石,此外還有三頭一百五十斤以上的豬;

賈營將中江、射洪、遂寧、蓬溪、樂至和安嶽六縣的防務讓給護商隊,全部兵力集中在潼川州城和鹽亭兩縣。楚軍之所以保留鹽亭縣,是因為鹽亭距離新政壩不到三百裡。賈登聯拍著胸脯向羅景雲保證,假如護商隊在新政壩被土暴子圍攻,他將親率騎兵星夜馳援。

射洪知縣李允義稍微麻煩。他對王府在縣域屯墾荒田沒有異議,但王府任意收受百姓投獻,他便不樂意。去年全川大旱,他治下百姓逃籍很多,否則荒田哪有如此之多?王府收了投獻,給他交稅的百姓就更少了。

眼見談判陷入僵局。人老成精的邱大管事立即給羅景雲獻計一策,讓事情有了轉機。邱大管事道,這李允義年不過四十,又是兩榜進士出身,正是功名心最重那類。他在射洪縣任官兩載,欠了一屁股賦稅。眼見三年一考即將到來,他必定擔心烏紗不保。若能給他提供一個合適位置,讓他脫離射洪縣這個苦海,他一定會感恩戴德,為王府所用!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老油條碰上了小精靈,那是半斤對八兩。

羅景雲眼珠一轉,立即就明白了邱大管事的無恥想法:他是想把李允義調到老窩金堂當知縣。

原金堂知縣程大典調去署理漢州,金堂縣正堂的位置一直空著。邱瑞光與縣裡官吏不睦,沒有得到官府支援,投獻一直沒有多大起色。如今他雖借楚軍之力,歪打正著在懷口鎮拿下幾萬畝地,但這些田土與灌區的膏腴差別很大。李允義若能調往金堂,肯定會全力支持王莊。邱瑞光憑藉先前的功勞,進一步那是肯定的。若是再拿下金堂西部灌區田土,再上一步也有可能。

只是這個射洪知縣的位置又由誰來接任呢?羅景雲思索再三,採納了邱大管事的建議,同時請李用敬修書一封,飛呈朱平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