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崇禎十三年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五十四章 天使駕到(二)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五十四章 天使駕到(二)

成都東北二十裡,有一大鎮名曰“天回”。

傳說安祿山造反,逼著唐玄宗倉惶離開長安。半路到了馬嵬坡,陳玄禮兵變,逼著李隆基殺了宰相楊國忠,賜死了楊貴妃。李隆基擺平了自己的親兵,帶著滿腔不能出口的悲憤,繼續撒丫子逃向夢想中的避風港四川。剛到這裡,李隆基突然聽說他又愛又恨又怕的兒子皇帝李亨(注一)收復了長安,便歡天喜地打馬折返。

於是此地取“天子迴鑾之意”,改名天回鎮。天回鎮之南,便是成都府東北面唯一天然屏障的威鳳山(今成都鳳凰山)。過了威鳳山,成都府的北門便在望了。

一位乾瘦的老者端坐在馬車裡,四面窗簾都卷了起來。車子在山路上搖搖晃晃,可他依然手持書卷,嘴裡唸唸有詞。

一位身著飛魚服,騎著高頭大馬的少年軍官笑著把臉湊在了馬車視窗:“老大人每日勤耕不綴,真是羞殺我等這些不學無術的粗人了!”

“李千戶過譽了。老夫生性好書,旅途迢迢,無所事事,唯有讀書自娛爾!”老者淡淡答道。他的口音有些怪。通行京師的南語正音中,既夾雜福建腔、又夾雜廣東腔。

被叫千戶,少年軍官的笑容中立刻有了些陰霾。他不客氣地糾正老者:“副千戶!還是祖宗積德掙的!”

可是,少年軍官的不快很快被眼前的景色驅散了。車馬過坡頂,大片青綠的麥田陳鋪在山腳,好似塊巨大的碧玉。

“您老探出頭來瞧瞧,好漂亮!不愧天府之國,哪是北地之荒涼所能比的!”

老者的目光從書卷中抬起,瞧了一眼,又重新回到書券中:“北地人就是大驚小怪。老夫家鄉潮州,也是一般景色,多看看也就不稀奇了。”

少年一腔激情被潑了冷水,只好緘口不言。老者瞧出了少年的不快,突然面色一肅,鄭重道:“李副千戶,我等此來蜀地,可不是觀山望景的!我等皆為皇上親點之欽差,老夫為正、李大人為副。老夫職司禮部,主宣聖旨,辦理蜀王喪葬諸儀;李大人可是皇城親軍,充為天子耳目,專事偵緝不法。保寧知府張繼孟的血書李大人也看見了。若那蜀世子果真違了祖制,李大人該如何處置?”

“祖制,也要看哪年的祖制!”這位少年軍官輕蔑地笑笑,“萬曆朝的祖制,放在當朝便不好用!我們李家,萬曆朝是何等的威風,可到了本朝……”

老者臉一沉,打斷了少年的牢騷:“李大人,朝廷自有典章,豈可朝令而夕改!蕃禁鬆弛,不過宗學、做官、經商數樣,哪有宗蕃領兵之說?若是宗蕃勾結地方,造了反怎生了得!”

少年冷哼一聲,算是駁了回去:“老大人多慮了吧!蜀王一宗向來以賢名聞天下,說蜀王造反,我敢打賭,天下宗蕃必定不信!他們一定會說,說當今皇帝窮瘋了,剛搶了外戚,又來打宗蕃主意!蜀藩最富,便先拿蜀藩開刀!

再說了,造反的滿天下都是。張獻忠、李自成,哪個不是反賊?有個反賊就拿,我們錦衣衛拿得完嗎?再說了,那個張繼孟我一看就覺得不是好東西!他爹捲入謀逆大案,自掛東南枝,他心中便忌恨藩撫!他若真個有冤,可以自己上書朝廷麼,幹本人鳥事!”

“你們錦衣衛北鎮撫司不是有自行察訪、緝拿不法之權嘛!”

少年的冷哼變成了苦笑:“老大人,我們錦衣衛,就是皇家一條狗!皇上說拿誰,我們就拿誰;皇上沒說拿,我們豈敢擅作主張?你們這些讀書人,總當綈騎無法無天。殊不知我們也是有人管的!”

“那張繼孟的血書你可是看了!若他日蜀藩真的謀反,你可有知情不舉之罪!”

“老大人放心,小爺去了蜀地,便按聖旨所言,把陳士奇、傅崇奇、劉盡忠,還有那對禽獸不如的富順王父子提回京師,交給駱帥一審,這個中隱秘不都出來了?老大人,讀聖賢書是你的本事。這審犯人嗎,就是我們錦衣衛的手藝了!屆時,參不參蜀藩,那是駱帥之事。治不治蜀藩,那是皇帝之事,都不幹小爺半點干係!”

再攀談下去,從這個年輕勳貴嘴裡還不知道會冒出多少大逆不道之言!

老者對這個華服少年毫無辦法,只好搖頭嘆息道:“好好!本官就依李大人!”

……

馬車上的老者,名叫黃錦,字孚元。他前年是禮部侍郎,今年初轉吏部侍郎,任職剛半年,又轉南京禮部尚書。四川宣旨事了,他便去金陵接替去年這個時候去職的南京禮部尚書朱繼祚。

黃錦五十歲登第(注二),二十年在朝。皇帝三次讓他入閣預機務,他都拒絕了。自己的本事幾斤幾兩,他還是知道的。如說談經論史,他不弱任何人。如說公書善畫,他的作品雖不如董其昌有名,在京師也可論尺賣銀子。可要說到剿賊御虜甲兵錢糧,他便袖手無策。從一名新晉的翰林庶常做到二品的南京禮部尚書,他見過了皇帝昏庸,也見過了權奸當道,更知道了大明朝的國運:什麼叫做“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想當年魏忠賢權勢滔天,佞者皆建生祠。唯有他黃錦,敢在國學館門口哈哈大笑曰:“彼豎閹也,吾史官也,吾安能以好官預閹事而貽萬世笑端乎!”

不畏強權,不懼生死,那是何等的英雄氣概!

可如今,天下事事事不順。皇帝動輒拿大臣出氣,早晨拿下一對,晚上廷杖一雙。而大臣們呢,更不是東西!結黨營私,賣官鬻(YU)爵,化國事為私事,又將私事當作國事!

天下糜爛如此,再不從京師那個臭泥潭抽身,恐怕自己的一世清名也要被玷汙了!

“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如今總算回到南方了!

四川雖據廣東尚有數千裡。可過了秦嶺,立即便有了濃郁的南方氣息。等把這裡的公務料理完畢,自己就到南京那個清閒的衙門再當一年半載的朝廷命官,然後就向皇帝奏乞病歸,回故鄉去著書立說!

黃錦想到這兒,嘴角不由微微翹起,露出了一點笑意。他向車窗外望去,到處草木蔥榮,一片生機盎然。李存良這紈絝說的也對,這川西天府之國,沃土千里。雖有連年兵災,但休生養息一載數年,又是番欣欣向榮之相!

想著心事,黃錦不由看了眼那馬上的少年勳貴。

李存良是孝定皇太后(注三)侄曾孫,第三代世襲武清侯李銘誠的庶長孫,李銘誠庶長子李國臣的獨子。他嫡叔李國瑞繼承了武清侯爵位,奪了全部家產,只分給庶兄李國臣一個世襲錦衣衛副千戶的世官。

李存良的爹氣得腦塞,向朝廷上了一道損人不利己的奏摺,說他父親身前有個遺願,要捐四十萬兩銀子給朝廷助餉。當時的首輔薛國觀察言觀色,於是給皇帝出了個扯蛋的餿主意,說天下不是沒錢,錢都在官員和皇親國戚手裡。我去找官員募餉,沒有問題;至於那些勳貴,就得您自己上了。

崇禎皇帝一聽是這理呀,立即開了個四十萬兩銀子的借條,派太監找到現任武清侯李國瑞,說既然你父親有遺願,你就帶個頭。本皇帝會獎勵你五百元的,還會發一個大大的榮譽證書!

武清侯李國瑞不是傻瓜。他在眾勳貴的慫恿下,理所當然做了一毛不拔的鐵公雞。更過分的是,他把房子拆了,拖出家中的罈罈罐罐當街叫賣,來證明自己真的很窮,好像李園(今清華園)不是他李家的一樣。

崇禎皇帝的臉被臣子兼親戚狠狠扇了一巴掌,立即兇性大發。他顧不得宗親之誼,將李國瑞下了詔獄,讓他慘死在裡面。李存良的爹沒有分到李家的錢,這一劫無需躲避。可作為李家與眾勳貴的背叛者,李國臣不久也在李家人與眾勳貴的鄙視唾罵中鬱郁不平死去,只留下一個十六歲的兒子李存良,頂了副千戶名頭在錦衣衛裡廝混。

此番蜀王之死,朝廷理當派出欽差主持喪葬典儀。可不知怎地,皇帝不僅點了黃錦為正使,又點了李存良為副使。開始,黃錦還不明白皇帝的心思,直到離京陛辭,皇帝簡短的幾句話,才讓黃錦恍然大悟:朝廷一文錢都沒有,李存良這個皇親國戚可以代表皇帝向蜀藩解說一二,省得天下宗藩“怨望朝廷”。

“錦衣衛是皇帝親軍,自己管不著。”黃錦在心裡安慰自己,“他們願查則查。如不願查,自己到南京就任後,將張繼孟的血書往朝廷一寄,自己也算不辱使命!”

……

一行人馬從威鳳山的山頂上下來。不多時,便有蜀撫標營的快馬前來接住,稟報說四川巡撫廖大亨已率四川文武在前方三里處迎候。

黃錦面無表情,在車中捋捋花白長鬚,問道:“蜀藩世子可曾出城迎旨?”

“這……末將未曾看見王府車駕。”

“天子有他與百官之旨意。他不出城迎旨,難道要本官到他承運殿再去宣一回旨不成(注四)!”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就是!一個藩王也太託大些!我等好歹有聖命在身!”年輕氣盛的李存良慪氣道。

朝廷制度,天子之旨,藩王在王府門前跪迎即可,諳熟禮儀的南京禮部尚書黃錦當然清楚這一點。他的挑撥離間之計已售,於是假意勸慰道:“李大人!我等不管他。這些地方藩王皆如此!個個愛財如命,魚肉鄉里;欺凌地方,羞辱命官!鄭世子朱翊鍾公然在大街上搶劫民女。地方官出來阻攔,竟然遭到王府賤奴毆打!哎!苦天下者,宗蕃是也!”

沒料想,黃錦此言一出,李存良立即站到了他的對立面。李存良冷冷抵回去:“宗蕃也有好人,外戚也不都是混蛋!太監也有忠臣,讀書人奸佞更多!比如前首輔薛國觀……”

“好了,李大人無需多言。本官自有分寸!”黃錦知道自己說漏了嘴,觸了這少年逆鱗。他偷雞不成蝕把米,只好揮揮手,讓一行人馬繼續前進。

幾里路,馬車在平坦的官道上用不到半刻鐘。不多時,旌旗兩兩對望,鼓樂聲聲震天。黃錦撫衣正冠,正準備下車與廖大亨相見。突然,一大股騎兵像旋風一樣,沿著官道飛奔而來。

為首一名少年,素麻衣、麻梁冠,一根竹棍當馬鞭。身後旗手,手擎一杆飄揚的蜀字大旗,如同一把利刃,劃破了秋日的晨風。

注一:唐肅宗李亨。李亨在李隆基逃難途中,自行於靈武即位,遙尊父親為太上皇。第二年,李亨收復長安、洛陽。

注二:黃錦,廣東饒平人,天啟二年登進士,選入翰林院。

注三:孝定皇太后,史中常稱李太後,萬曆皇帝親媽。在萬曆皇帝親政之前,她是大明的實際控制人。正是她重用首輔張居正與太監馮寶,開創了萬曆朝的新政。

注四:《皇明祖訓》中規定,皇帝宣旨藩王,藩王迎至端禮門既可。但由於晚明藩王政治地位急劇下降,藩王出城迎旨的例子比比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