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崇禎十三年最新章節列表 > 正文 第三百六十九章 永福禪林(一)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正文 第三百六十九章 永福禪林(一)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

天下最美的地方是杭州,而杭州最美的地方在風光如畫的西湖。這個畫,自然是指中國的文人山水畫。

多少春風得意或者仕途坎坷的文人士子,在西湖邊徜徉畫境,流連忘返,在山水草木間尋找自己的精神家園。

西湖的精巧和典雅,成為了許多地方建園營舍的藍本。可她沉澱的人文底蘊和逸事趣聞,又是其他地方的仿製品拍馬難追的。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她完美詮釋了中國傳統風景的定義:人文和自然的完美結合。沒有人文的景緻只能稱為窮山惡水,這樣的自然景觀在朱平槿生活的城市西邊,多不勝數,永遠看不完。她們如同僅有容貌沒有內涵的女人,第一眼令人驚豔,再一眼覺得生厭。

是故,曾任杭州父母官的大文豪蘇軾蘇東坡,在上班時間喝下一大壺黃酒,於眼神迷離身心出軌之際,在包租的豪華遊船上留下了對杭州西湖最深情的記憶,成為西湖之美最貼切的形容:

飲湖上初晴後雨

其二

水光瀲灩晴方好,

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妝濃抹總相宜

……

年節之時,總是人們扶老攜幼舉家出遊之時。

西湖邊北高峰下的靈隱寺,剛剛從前年的火災(注一)之中恢復過來。正旦是其重開山門迎接香客的第一天,因此上香之人特別多。

清晨時分,山門前已經聚集了無數燒香磕頭的善男信女,等待著寺門大開,好衝進去燒頭一炷香。寺僧見香客太多,兼之天寒路滑,為防將人擠進飛來峰摩崖造像下的溪水中,在正旦惹出人命官司,所以不敢貿然開啟山門,反而派出寺僧騎馬向錢塘縣衙報信。

靈隱寺號稱江南禪林之首,在天下眾寺中是響噹噹的。太祖高皇帝曾經召見靈隱寺住持到南京說法,又授以金襤(LAN)袈裟。錢塘知縣接到靈隱寺的報信,不敢耽擱,連忙派出刑房吏員率十幾名衙役趕來維持秩序。

古寺傳鐘聲,山門左右開。

山門大開,兩行寺僧誦唱著經文走出來。等得手腳僵硬的香客們高興起來,看來馬上就會放人入寺了。

就在這時,一位年輕的書生踏著積雪,被一個小童奮力拖拽著,帶著滿身惡臭的酒氣,撞撞跌跌地一頭衝進了剛剛整好次序的香客群中。人群中的女人頓時發出了尖叫,接著便是幾句尖利刻薄的斥罵。那小童連連向周圍道歉,說他家公子醉了,他代公子向大家賠罪。眾人見小童知禮,又見書生一身打扮,知道多半是應試今年秋闈的秀才,所以悻悻移步,讓開一條小道,讓瘟神趕快過去,免得酒臭氣燻到大家。

從靈隱寺山門西去一里多,彎曲的小路將二人引到了一個清淨的小小山門前。

山門上書:“永福禪寺”。

寺前迎客僧見書生走路撞撞跌跌,心中極為不喜,趕忙趁他們未至,率先一步關了山門。等書生和小童趕至,不論如何也拍不開山門了。

這時,一頂暖轎從靈隱寺方向過來,周圍還有幾名身著勁裝的帶刀護衛。小童一見轎子過來,連忙將公子扶坐在山門前的石坎上,自己上前行禮。

轎子落地,出來一位中年大官人。他頭戴絨緞對角方巾,身披狐領裘皮對襟長氅,面目清秀,神色和善,一簇稀疏的鬍子掛在頜下。一見便知,此人非貴即富。

“先生,我家公子昨日與人論詩,多飲了幾杯。寺僧怕公子玷汙佛門清淨,不肯開門。小人怕公子凍著,故煩請先生令人叩門,好讓我家公子進去……”

那先生微笑著聽了,便將一老吏模樣的師爺喚到身邊。那師爺用小童聽不懂的某種方言向先生嘀咕幾句,那先生便點點頭,示意師爺上前叩門。聽聞門外報出姓名,躲在門後的迎客僧連忙開啟一條窄縫。見到不是剛才那醉鬼,便開啟了山門,請貴客上山。可迎客僧轉眼便見到小童將書生扶著,跟在貴客身後混進了山寺。他不好當著貴客之面強行阻擋,便對小童怒目以待。誰知,迎客僧的兩隻怒目卻撞上了小童的一對白眼。

……

普圓靜院左首的客堂中,一位胖臉大和尚笑容滿面,對那儀表不凡的先生敬上一杯香茶。

“聽邱施主口音,想必是蜀中人士?”

“靜昭大師好見識,鄙人正是川人。”

“不知邱施主到鄙寺,是上香否,是理佛否,還是遊賞玩耍?”

“皆不是。學生聽聞永福寺茶好水更好,但求一茶而已。”

哦?靜昭和尚高興了。

和尚也是好茶之人,便笑道:“邱施主有佛緣。茶者,與禪最近。靜心品茶,便是參禪。鄙寺之茶,都是寺僧自種;鄙寺之水,出自寺中金沙、白沙二泉。是故本寺茶水,不沾半點俗塵之氣。不像山下靈隱寺,百姓給佛陀燒個香許個願,也要趁機撈上幾十文的香火錢!”

胖大和尚藉著茶與禪,把隔壁鄰居靈隱寺公然貶損一番,這把邱施主逗笑了。胖大和尚便問道:“聽聞蜀地有位天家貴戚到了杭州,開了一家錢莊。此人好善樂施,在蘇杭以船米濟民……”

“靜昭大師過譽了。學生奉蜀世子之命,護送黃尚書赴任南京。到了南京,便把蜀王府長存米發賣,充作匯通錢莊的本金。誰知一到江南,見眾生困苦如此……哎呀……也就是一石糧少賣了三五錢銀而已……”

“哎呀呀!怠慢了邱施主!”

胖大和尚一臉驚訝,連忙合十施禮,“一石米五錢銀,十萬石便是五萬兩銀!市面上說春荒時糧價要漲到五六兩,故而豪紳家都在捂糧不賣。誰知蜀地宗室倒有這份仁愛之心,萬里之遙將米運來。運費高昂姑且不論,來了倒比本地價還要少五錢!佛曰,慈悲為懷!蜀世子與邱施主仗義疏財、大愛無私,救度一切眾生,此乃南無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之舉也!”

邱施主被和尚說得臉紅,正要回禮,卻聽一聲門響,客堂闖入一人。

此人身著長大棉袍,腰繫一根花錦絛(TAO)帶,吊著一塊玉佩,溼漉漉的頭髮用一圈銀箍扎好。他定睛一看,正是剛才醉酒的書生。於是便笑問道:“書生還醉否?”

書生躬身施禮,有些不好意思。

“學生衝了涼水澡!已然醒了!貿然闖入,只為謝先生開門之恩。擾了先生與大師雅興,還請勿怪!”

書生的口音很怪,有些北地的味道,又有些江浙的味道。邱施主聽不真切,又揮手讓師爺過來翻譯。聽了他笑道:“無妨,書生既來,便是有緣,大家共飲一壺香茗如何?”

……

這位邱施主,就是重慶巴縣秀才,蜀世子朱平槿唯一的親舅舅邱子貢。

九月下旬,邱子貢率領蜀地三百年來最大的一支船隊離開成都,順江向江南駛去。

在離開成都前,邱子貢與他外甥有兩次秘密的深談。他外甥講,他這次下江南,有兩個基本任務:布點和布仁。至於撈取銀子倒是次要又次要的事情。

布點就是把蜀王府的勢力扎入江南各府,伺機而動;布仁就是爭取人心,為將來的大變局做準備。他外甥還講,大明亡國之相盡露,作為大明藩王,他無處可逃,也不準備逃。他要舉全川之力,來挽救自己、家族和國家的命運。他希望邱子貢作為他的至親長輩和他最信任的人,把布點布仁乃至將來經營江南的重任挑起來。

邱子貢就是帶著這樣的希望和囑託離開四川的。穿過兇險萬分的長江三峽,經過多災多難的湖廣江西,來到南直隸的地界。

在安慶江岸碼頭的風雪中,邱子貢見到了成千上萬餓成一把骨頭的幽靈。這些災民多從河南逃來,已經餓了許久。若是不施以援手,他們中的大多數絕對過不了這個冬天。

邱子貢於是開始賣糧,用騰出的空船位將這些可憐的災民 運到夷陵稍事修養,然後讓他們走陸路經三峽到巫山、奉節,再重新上船西運或進行其他安排。

邱子貢知道朱平槿的想法,蜀世子只想要流民中的精壯,垛集為營伍的兵源;又或者是手藝人或書生。這些人到了蜀地,用處大,糧食負擔增加卻不多。然而邱子貢遇到了的外甥在東門人市中一樣的問題。那些災民主動賣身為奴,絲毫不要銀子,唯一哀求的,便是賞口飯吃,並且帶上他們全家甚至同宗同村同裡的幾十號人。

邱子貢看著流民們骨肉分離的慘狀,心中不忍,便大膽替朱平槿做了一回主:身體健康能自己走路的人都要!十餘條三五百石的空船,頂天只能裝載一千人,最後卻硬生生擠上了兩千人。那些人為了早一天到夷陵吃上飽飯,無一例外地要求當櫓手當縴夫!

剩下的災民無船可載,還好有黃錦這位欽差在。

黃老大人對邱子貢此等仁義之舉極為支援,果斷中止行程,親自上岸找了安(慶府)、廬(州府,府治合肥縣)、池(州府)、太(平府,府治當塗縣)巡撫(即後來的安徽巡撫)鄭二陽面談,請求當地官府襄助。

黃尚書出面,鄭巡撫和安慶官府巴不得將這些禍亂之源趕緊運走,立即答應下來,以軍用名義徵用了數十艘大船參與運輸。蜀王府只需給徵用船伕管飯,連租銀都可以不付。當然,為了一路平安,邱子貢還是私下答應船伕在返程前付一點糧食,聊作補償。

長江上的大航船比川江常用的三百石船大得多。大船小者五百石,最大者可達三千,甚至五千。樣式大都是平頭方底的沙船,雙桅最多,三桅、四桅很少。桅杆少的原因,據說是因為朝廷有令,帆船最多雙檣,桅杆多出一根便是造反。所以這些三桅船或四桅船都有個特點,那就是多出那根桅杆可以放倒,甚至可以拆卸。

大船小船齊動手,男女老幼都上船。有了足夠的船,近兩萬人的災民轉瞬間就從安慶府及所屬沿江各縣消失,喜得鄭二陽連聲稱讚黃老大人功德無量。

他告訴黃錦,如果蜀地需流民開荒,他治下的池州、廬州、太平、徽州等州府的流民更多。只要蜀王府願在安徽賣糧,他願意立即飛檄各府州縣,讓當地的官府將流民組織起來,然後由他們負責運到夷陵。當黃錦問鄭二陽流民總數有多少時,鄭巡撫吞吞吐吐,說他無從查實,大約有數萬之數。

數萬之數!

就算天天喝乾粥,一人一年也需三石糧食。數萬人,消耗的糧食便是三個數萬石,這還不包括路上的消耗!

這事太大,黃錦當然不能替朱平槿做主,就連邱子貢也在猶豫。邱子貢答應了鄭二陽賣糧,糧食運來反正要賣的,這裡的糧價也不錯,騰出空船位來正好可以運送流民。但接納更多的流民,邱子貢透過黃錦老大人向安徽官府表示,他不能做主,要請示蜀世子。

一個堅決要給,一個半推半拒。雙方一來一回商談之間,邱子貢的先頭糧船已經到達了池州府和廬州府所轄之無為州。接到手下稟報,邱子貢這時才恍然大悟:

為什麼巡撫鄭二陽及他身後的當地官府,寧願貼錢貼船,也要把流民送給蜀地。

因為他們撒了謊。

流民不是數萬,而是數十萬!

江北的流民,主要來自戰亂之地河南與山東,少量來自鳳陽與廬州;

而江南的流民,卻主要來自富甲一方的徽州!

注一:靈隱寺大火,見於史載。

注二:廬州府治所合肥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