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崇禎十三年最新章節列表 > 正文 第四百一十四章 午夜奇襲(一)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正文 第四百一十四章 午夜奇襲(一)

拿下了嶽池,護國軍第一團很快召開了戰後總結會。

會上,團長賀曾柄高度評價了重後建的第十營第二連在城牆上的堅決突擊,認為他們及時封閉了北門這個嶽池土暴子的主要逃生通道,從心理上摧毀了敵人的抵抗決心,建立了嶽池之戰的頭功。更重要的是,第二連的戰功,挽回了第十營甚至是第一團廣門鋪戰鬥失利造成的惡劣影響,對第十營重新成為護國軍主力營掙回了機會。因此,第十營將優先獲得補充。

有了團長的承諾,第十營第二連和整個營一起,迅速得到了人員和裝備補充。從崇禎十四年臘月二十八到十五年正月二十三,在近一個月的時間裡,第十營重新變得齊裝滿員、生機勃勃。新來的補充兵,既有趙 榮貴部的官兵、也有來自合州的團練,更多的則是嶽池本地被土暴子裹挾的丁壯。

這些丁壯穿上護國軍的軍服後,強烈要求將他們額上或臉上的燒疤去除,但是總監軍部下了一個命令,指出目前去除燒疤,在醫學上、時間上和政治上都不可行。只有等將來全川平定,有了充裕的修整時間,才能大規模地為土暴子曾經裹挾的百姓去除痕跡。目前更重要的事情,是強化練兵,準備迎接新的大規模戰鬥,向土暴子復仇。

除了士兵的補充,第二連還得到了大量幹部的加強。

剛從總監軍部調來一名據說是打過仗的小幹事,名叫姚丞國,擔任了第二連監軍。這位精力充沛的年輕監軍一到連隊,就宣佈他的小名叫姚二娃。士兵叫他大名、小名和職務都可以,他都不在意。但如果士兵貪生怕死、劫掠百姓、違反軍紀,他就非常在意了。

很快,第二連的士兵就知道姚監軍沒有給他們說笑。正月初七,幾天前還是趙部哨總的一名副班長在北門外的城廂買東西,順手拿了一個蒸饃。老闆不依,這副班長兩個大耳刮子打過去,於是事態升級。姚丞國立即採取了行動,他向營部寫了報告,請求組織軍法會審。護國軍副總監軍兼第一團監軍李存良認為此事對嚴肅軍紀很有教育意義,便決定公開審判。

三日後,軍事法庭在嶽池縣北門城樓上隆重開審,第一團建制下的各營連均派代表參見旁聽。嶽池士紳百姓,尤其是來自北門城廂的老少爺們把城牆上站得滿滿的,連城樓下也全是人,許多人甚至爬上了房頂和樹梢瞭望。

軍事法庭由七人組成。團營連三級單位派出軍官士兵各一人擔任法官,護國軍副總監軍兼第一團監軍李存良親自擔任主審。姚丞國作為被告所在單位的監軍,自然充當檢控官。

庭審中,姚丞國指控這名副班長的行為,已經違反了三大軍紀中的第三條:“不得奸 淫擄掠百姓”,按軍法當斬。

如此嚴厲的指控,卻並未讓那犯事的副班長慌神。他辯解道,他並不是有意白拿百姓的吃食,他只是為民除害。這個老闆一貫缺斤短兩,證據便是他攤子上的蒸饃比其他商家的都要小!

其他商家的證詞和老闆本人的說詞也似乎證明了被告的辯解:這老闆從外地買來了一些包穀舂成粉,與米粉摻在一起。嶽池產米,包穀並不常見,因此廉價的包穀粉比米粉還賣得貴。這個老闆靠著這一手,不僅賺了錢,還擠兌了周邊小吃店的生意。

就在李存良擔心一個連監軍的水平能否對付這樣的官軍老兵痞時,姚丞國顯出了他的真本事。

姚丞國大聲指出,軍紀中所謂“擄掠”,就是搶劫;所謂“百姓”,就是守法良民。這個賣蒸饃的老闆明碼標價、依法經營,靠勞動和智慧賺錢,那便是守法良民;而這位副班長拿了老闆的吃食不給錢,那就是搶劫。如果真有所謂“為民除害”的必要,那麼這位副班長應該聽從他的上級——排長、副排長或班長的命令再行動,否則他就違反了軍紀第一條“一切行動聽從軍令”,按軍法一樣問斬。

姚丞國的辯論術並不複雜,可是那位老兵痞卻一下傻在了原地,不知如何回答。

姚丞國乘勝追擊,將連上一名叫牛滿倉的士兵傳來作證。牛滿倉臉上留著大塊燒疤,一上來便向軍事法庭和旁聽的百姓舉報:那副班長一貫仗著手中刀槍欺男霸女。三日前,副班長曾脅迫一名年輕女人交 歡,只因為那女人的男人跟著土暴子跑了。副班長在幹那事時,還強令他在附近望風。

事後,那副班長威脅他,如果敢於說出去,就讓他在戰場上先死。他從過賊,臉上有疤,自覺低人一等,所以未能及時舉報。後經姚監軍開導,明白了護國軍的職責,也明白了護國軍對參加過土暴子的士兵並不歧視,所以他今天勇敢地站出來,要為護國軍除了此害。

真相大白。

那副班長當即被判了斬首,立即執行,姚丞國也在士兵中建立起了威信。可沒等第二連的新兵完成全部訓練科目,第二連就接到了出征的號令。

……

崇禎十五年正月二十二日半夜,第十營二連得到號令,編入世子親率的特遣支隊,立即向保寧府出動,平定王朝陽兵變。

經過緊張的準備,第二日一早,十營二連一百八十名官兵在清冷的晨曦中踏上了出征之路。

因為是秘密行動,他們沒有來得及與全營將士告別,只有營長尹家麟、營監軍朱平杸和第三連連長方鼎鉉三人前來送行。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營裡的小道消息說,三人都升了官。尹家麟本來級別就是正團,這次的新職務是順保護莊總隊副總隊長,兼任廣安大隊大隊長;而朱平杸則升為副團,出任重慶護莊總隊副監軍,給他爹當副職。方鼎鉉升為副營長、代營長,接替尹家麟掌管第十營。

尹家麟和朱平杸對楊天波在嶽池之戰中恢復了第十營的名譽極為感激。他們倆一合計,做出了任內最後一項重大決定:將新配發給第十營的一門虎蹲炮,連同炮組一併配屬給第二連。方鼎鉉雖然捨不得,但是他有一個左護衛的好友在火器局,因此他知道,新式的火炮很快就要發下來。於是,在左護衛裡素以鐵公雞出名的方鼎鉉很大度地支援了尹老大的決定。

崇禎十五年正月二十四日晚上,連續行軍兩天的十營二連順利到達了順慶府江對岸。按照命令,第二連將渡過嘉陵江,在順慶府修整,一面鞏固順慶城防,一面等待後繼部隊。

然而,就在船隊即將離岸之際,原三連副連長、現在特遣支隊指揮馮如豹的一封手令出現在兩位連主官面前。

行軍路線發生了變化。十營二連不過嘉陵江,而是轉向新政壩、土門場和金城鎮;

作戰物件也發生了變化。不再是王朝陽叛軍,而是他們的老對手:土暴子;

任務更發生了變化:作為特遣支隊的先鋒,進軍金城寨,解巴州之圍!

楊天波和姚丞國搞不清怎麼回事,不過他們還是依照馮如豹的命令迅速為士兵們做了動員,然後轉道向蓬州進發。

正月二十六日,十營二連到達蓬州,並為本連和後繼部隊都找好了嚮導。第二天一早,十營二連再次踏上了漫漫征程。

出了蓬州,很長一段路都是沿著嘉陵江的左岸在走。

連長楊天波跟著嚮導走在全連前面,興致勃勃地眺望著兩岸的景色。聽說去年陳有福羅景雲第三營北上新政壩,走的便是此道,他便向嚮導打聽。

嚮導是個頭纏白布,身體很壯實中年漢子。看他一身古銅色的肌肉,便知道長年在江上跑生活。

那嚮導像是個鋸嘴葫蘆,一路上半句話都不說。熬不住楊天波連續追問,這會兒終於吞吞吐吐,冒出一句話來。

“聽我妹子說,你們護商隊改成護國軍了。那些官軍也要改成護國軍,你們和官軍……”

楊天波揮揮手,毫不遲疑地回答。

“護國軍就是護商隊!那是換湯不換藥!官軍不能打,又沒有糧餉,只好讓蜀王府收編。依我看,以後四川就沒有官軍了,只有一支軍隊:護國軍,都歸我們世子統率!”楊天波說著,一臉的自豪。

“那官軍以後就聽世子爺吩咐了?”那嚮導再次確認。

走上來加入對話的連監軍姚丞國明白了嚮導的心思。

“那當然!官軍由蜀王府發餉。不過那是有條件的:他們若是不聽調遣、不守軍紀,便依我們蜀王府的軍紀嚴懲!”

聽到是官軍併入了護國軍,那嚮導頓時連聲不迭。

“那感情好!那感情好!”

“我們監軍是出了名的黑臉包公,若有士兵犯了軍紀,你只管找他!”楊天波指著姚丞國對嚮導笑道。

“我們連長是世子親自培養的戰鬥英雄!”姚丞國也不示弱,“馬上能放銃,又能使長槍。靠著一柄刺刀,便能把七個土暴子趕下城牆摔斷狗腿!”

楊天波與姚丞國互相吹捧,倒讓嚮導使勁點頭。

“你們都是好漢,護商隊的官兵個個不是孬種!我爹去年九月給護商隊拉縴,結果沒想到坐船的與拉縴的一起當苦力。我爹身旁那個拉縴的大高個的兵,後來才知道便是陳營長!在長平山大敗土暴子的陳營長!”

“喔,原來你爹認識陳營長!”姚丞國笑了起來,露出一排潔白光亮的牙齒,“只是陳營長現在是陳團長了!他以後還會是旅長、師長!”

“世子爺選的人,都是張三爺那樣的天兵天將!”

川北的百姓大都崇拜猛將張飛,嚮導也不例外。

“可惜山裡的土暴子太多了,你們這點兵怎麼也殺不完吶!”

“誰說的?”他們身後一個三角眼吊眉毛的軍官叫了一聲,“世子爺教育我們,只要軍民齊上陣,天下一定會太平!”

“黃三星,你也追求進步了!都會背誦世子語錄了!”楊天波大笑起來。

楊天波口中的黃三星,便是在嶽池城牆上獻上丟鞋驚敵之計的那個街痞,大名黃金剛,成都街面上渾名黃三星。因為腦袋滑溜,作戰有功,他被士兵們推選為副排長。不過,也有人對他不服氣。比如另一個士兵在推選會上揭發他,說他某年某月某日,曾經偷看女人洗澡。女人告到衛裡,他被百戶老爺吊打了三天。

楊天波當然知道他的部下原來是群什麼樣的貨色,覺得黃三星也算是人渣中的精品,於是力排眾議,讓他當了一個兵頭將尾。

黃三星沒有在意連長的諷刺,反而很得意地回答:“那是!世子語錄背得好,三天一小步,三月一大步!為啥?世子爺的話,一句頂一萬句!”

“你爹呢?”姚丞國不想與黃三星搭話,便問嚮導。

“我爹……”

被問到爹,嚮導的臉立即垮了下來,一股淚水突然湧出。

“我爹……去年臘月十三,狗日的土暴子突然衝進我們史家村。我爹沒跑脫,被土暴子活埋了!我和娘在山上採桑,這才躲過一劫!”

“是嗎?你家裡的其他人呢?村裡人怎樣?”楊天波關心地問。

“我家除了我爹,都沒事。三個妹子去年進了織造局,在蓬州的織造坊裡上工;兩個弟弟在蓬州護莊隊,聽說開到了渠縣啥地方打土暴子。我老孃腿腳不便,我是老大,只好留在家裡,閒時拉縴,忙時種田和養蠶。可憐村裡的鄉親,一下就死傷幾十個!現在我們史村,丁壯只剩了我一個!”說著,嚮導捏起了拳頭。那拳頭晃動著,彷彿有巨大的力量卻無處著力。

“我們護國軍會為你爹和鄉親們報仇的!”楊天波咬著牙齒道。

“對,血債血償!”姚丞國也恨恨道。

軍隊沿著彎彎曲曲的山路前進。很快道路下方的江岸邊出現一個大鎮。嚮導稱那是斜溪鎮(今蓬安縣金溪鎮),以出產貢酒著稱。只是他也好久沒來過,不知道鎮裡還有人沒有。

楊天波下令全連就地休息,讓黃三星帶上一個組前去偵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