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崇禎十三年最新章節列表 > 正文 第四百四十八章 蜀幣大行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正文 第四百四十八章 蜀幣大行

身背標誌性大刀來到南津關的人,正是蜀王府首席鏢師、順風鏢局榮譽老大呂三。

完成出使六國的任務,大為高興的蜀世子朱平槿一份回信,便將他和朱至瀚都提拔成了副團級。而此時,呂三已身在長沙。

在呂三的人生目標中,當官領俸一直是非常遙遠的夢中之事。然而沒想到,一趟吃苦受累的仁壽之行,便讓他成了正營級;一趟逍遙快活的湖廣之行,讓他瞬間跨入了王府高官的行列。興高采烈的呂三口述了一封給老孃老婆的信,靠訴她們自己的俸祿又漲了,家裡放心吃、大膽喝,千萬別惦記。至於在澧州順手娶了一房小妾的事,呂三當然沒敢在信裡說。

在洞庭湖邊圈佔了幾處垸子之後,呂三和朱至瀚把澧州的事情交給了土著李佐才,然後馬不停蹄地帶著譚奉玄的兵,押著華藩的流動資產趕到長沙的吉王處,把談好的陳糧運走救急。

吉王見到真金白銀,笑得合不攏嘴,蜀吉兩藩的關係立即上升到了一個新的戰略高度。

朱至瀚趁熱打鐵,與吉王府達成了下一步的框架合作協議:追加糧食訂貨,用荊王府搞來的三十萬兩白銀和多得數不清的珍寶,購買吉王府新近徵收的秋糧二十五萬石。

本來這筆交易與以往一樣用現銀,但在簽字畫押的前夕,長沙、善化兩縣的官員突然橫插了一槓子。官府提出了一個讓朱至瀚和呂三大喜過望的要求:改用銀鈔支付!不僅如此,官府還明確暗示,如果朱至瀚和呂三不答應,這二十五萬石糧食,蜀王府一粒都拿不到!就算拿到了,也休想運出兩縣地面!

為什麼這樣的好事會從天而降?兩人百思不得其解。

於是乎,兩人再次展開了行動。朱至瀚在明面上拖延糾纏,而呂三則在背地裡使出了他行走江湖百試不爽的神級大法來打探訊息——行賄、送銀子。很快,呂三就在長沙府衙門的一名年過半百的老師爺身上開啟了突破口。

那日,老師爺躲在某個僻靜酒館的陰影裡對呂三道出了內幕。

自從遼藩給湖廣藩司下了“以鈔折俸”的行文,湖廣的官員們立即發現了銀鈔的妙處。那就是用銀鈔徵稅,鉅額的火耗、押運費用至少可以省下來九成,揣進自己的包包!

湖廣是大明朝的賦稅大省,每年的正稅是四川的兩倍多。折成銀兩後,正稅、三餉、加派、宗祿以及各種各樣叫不出名目的稅費,秋夏兩季過手的白銀超過八百萬兩。

八百萬兩銀子是如何得到的呢?

要得到這些銀子,要從千家萬戶的一文文銅錢和一小塊塊碎銀子開始。縣裡徵齊了,在傾銷店裡進行銀錢兌換,這裡便要產生一道兌換和傾銷費用。

“徵”是一道麻煩,“繳”又是一道麻煩。

縣裡銀子兌齊了,並非一次性上交到府裡,而是按照繳交清冊,到處分繳。比如宗祿一項,雖然附廓長沙縣衙與長沙府府衙近在咫尺,但本縣的吉王、常德的榮王、武岡的岷王、荊州的遼王和惠王五個王府都要分頭繳交銀子。此外還有本地的衛所、府衙,武昌府的藩司,也要運銀子過去。銀子不足成色與分量,又要來回解釋補足。

總之縣裡每年因稅收徵繳而產生的的工作量和費用都海去了。縣裡如此,府裡和藩司也是如此。

尤其是藩司,湖廣的稅收由南京戶部分管。各地稅收到了藩司,藩司須按朝廷的規矩將徵收的銀子統一熔鑄為一錠錠的金花銀才能上繳,這裡面又要產生傾銷與火耗。此外,從武昌府到南京上千里,無論水路、陸路都不太平。若是幾百萬兩銀子在路上出了問題,恐怕藩司的人只有上吊抹脖子才能解脫。

藩司和府州縣的各級官員們對每年兩季的徵收是深惡痛絕,但因是朝廷制度,只好一年又一年硬著頭皮幹下去。可如今有了遍佈於各大城市的錢莊,那就不一樣了。

大額的銀子繳交只需在本地錢莊開出匯票,然後到目的地的錢莊兌換變現即可,只會產生少額的一定比例的匯水。如果目的地衙門同意接受匯票,那麼經過連續背書,匯水就由若干道變成了一道,還要省下不少。較之大額的銀兩匯兌,小額的銀子繳交更為方便,幾張紙片當面點清即可。

錢莊匯兌的好處已經認清,剩下的便是確認安全性。

上月中旬,匯通錢莊的湖廣總號應湖廣藩司要求向其確認,南京那邊匯通錢莊的南直總號,可以承接湖廣一省的秋糧繳交業務。

湖廣藩司得了準信,立即與匯通錢莊的湖廣總號達成一個協議。這個協議規定,湖廣藩司先以銀鈔存入匯通錢莊湖廣總號,湖廣總號將其匯到南直總號。然後藩司的官員再憑匯票到南直總號兌現成現銀,向南京戶部繳交稅銀。湖廣藩司的如意算盤是,他們把該上繳的銀子全部守在藩庫。即便南直總號無法如約兌現,因為他們的銀子一兩都沒出庫,所以根本不怕出問題。

然而,這個看似安全無比的協議,卻給湖廣藩司的所屬各府州縣官員們帶來了大麻煩。

湖廣藩司的翹腳老爺們以為銀鈔與寶鈔一樣,市面上流通著的銀鈔無限豐富,當即行文令各地府州縣官府盤查庫存銀鈔,以便上借藩司供此次秋糧解收匯兌之用。

誰知,各府州縣立即迴文,說庫存銀子若干、糧食若干,但庫存銀鈔一張皆無!

湖廣藩司當即傻眼。苦思無果後,只好派出若干衙中師爺,非正式地拜訪,暗示當地官府秋糧一季上繳銀鈔或銀鈔匯票。前日,一名藩司衙門的師爺剛到長沙府,目前正在與知府堵胤錫協商如何將長沙府去年的秋糧變成匯票。

堵大人是崇禎十年進士出身,先在京師大理寺幹過,後來在南京戶部當主事,掌過錢糧,還管過收稅,是個正宗的財稅專家,據他自己說以前還是個不折不扣的狂生。

這位過去的狂生對同僚感嘆道,這麼方便省事的繳稅法子他也曾想過,但從沒想到竟然會真的實現。

為什麼?因為大明朝三百年,以前沒有那一家錢莊敢於承接一省稅收的匯款和銀錢兌換!就算錢莊敢接,官府也絕對不會交給他們!

首先這些錢莊的本錢太少,數萬兩銀子都要臨時籌借,根本不可能承接數十萬、上百萬的匯兌;其次這些錢莊的網點太少,跨府連州的錢莊規模已經不小了,連跨數省,布店幾百家的錢莊更是聞所未聞!

為此,堵大人還在衙門裡感嘆道:蜀幣一出,天下鈔法為之大變!

那老師爺對呂三道,長沙府銀鈔代秋糧的法子堵大人原則上已經同意了,但還有些疑慮。因為這種做法沒有先例,也沒有省裡的正式行文。將大堆白花花的銀子變成一張匯票,更覺得心裡不踏實。所以昨日堵大人悄悄吩咐下來,讓他們這些師爺去打探匯通錢莊的底細,探明了立即回話。堵大人交代了,三日內必要準信。因為他近期急著在各縣籌集鄉兵去安化、寧鄉剿賊,那裡的山賊越鬧越厲害,已經把進剿的官軍打敗了幾次。

大老爺有吩咐,下頭這些做事的人也只好裝模作樣上街探查。實際上長沙府的人誰人不知誰人不曉:這匯通錢莊的銀鈔就是蜀王府的票子。那銀鈔正面上方一行楷體印得分明:“大明蜀王府匯通錢莊”,右側還有大明太祖高皇帝真容像!

那老師爺還道,長沙縣和善化縣因為是長沙府的附廓縣,率先得知了這一最新政治動向。兩縣一合計,發現這裡面有一條很長的利益鏈,縣、州、府、省四級的官員都可因此落下不少好處。正好他們又得知了蜀王府為災民向吉王府購糧一事,所以當機立斷立即行動起來,要利用這事大做文章。

吉王府在王莊徵的本色不多,主要還是折銀。要吉王府突然間拿出二十五萬石糧食來賣,實際上吉王府也做不到。吉王府的如意算盤是借用蜀王府的銀子,利用吉王府在長沙府的勢力在市面上低價強徵強購,藉此再賺一筆。這樣一來,難免引起民怨。故而蜀王府與吉王府做買賣,與其讓吉王府在中間狠賺一筆,不如直接與長沙縣、善化縣的官府做生意!

那老師爺還建議呂三,如這兩縣的糧食不夠,還可以透過長沙府向湘潭、湘陰、湘鄉、瀏陽等長沙府下面的產糧大縣收購。反正不管早晚,最後官員們都會明白過來:用銀鈔不僅方便,而且還可以落下不少好處!

呂三打探到準確訊息,讓朱至瀚欣喜若狂。

兩人一合計,立即定下了三件事:

第一件是他要給世子和邱子貢寫信,告訴他們這匯通錢莊的銀鈔比真刀真槍還厲害。它們就像真的銀子一樣,可以亮花眼睛,擾亂心智;可以攻城拔寨,橫掃千軍。所以他建議,要儘快地在湖廣全省布點。爭取像蜀地一樣,達到一州縣一錢莊的密度。除此之外,江南各省也要加快佈局,讓“銀鈔永遠走在軍隊的前頭,軍隊則緊跟錢莊!”。

第二件是這位堵大人對鈔票的深刻認識讓朱至瀚很感興趣。朱至瀚決定以荊湖錢莊總號掌櫃的名頭親自求見堵大人,講明他個人的蜀藩宗室身份以及匯通錢莊的來歷,打消堵胤錫的顧慮,並且表達與長沙官府進一步深度合作的願望。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什麼深度合作呢?就是透過長沙官府長期購糧,多少皆不論,總之有糧便購,儘可能緩解目前流民入川帶來的糧食危機,並藉此建立起蜀王府與長沙官府之間良好的互信。為此,如果堵大人用鄉兵剿匪有困難,他還可以贊助些銀子和一兩員“功勳卓著”的大將。當然,蜀地特產的馬匹、甲冑、刀劍、軍服等經過實戰考驗的軍資也可以優惠價格賣給他們。

至於第三件事,便是官府要合作,與吉王府達成的協議也照簽不誤,以後還要爭取與榮王、衡王、岷王達成協議。

朱至瀚對呂三感嘆道,二十五萬石糧食可以養流民十萬或軍隊五萬。有了這些人,他即便給出去了真金白銀,那些給出去的銀子和財寶遲早都會回來。如果吉王府真的為了這批糧食而激起當地民怨,那更好,因為銀子和財寶還會自己長腿跑回來!

……

南津關守備衙門裡。

聽完某人一通海侃神吹,陳有福感慨地對官服在身的朱至瀚拱手道:“想不到朱公子一遭六國之行,便能為百姓籌集這麼多的救命糧,真是功德無量!有了糧食,我們便可以放手招兵!蘄州府帶著荊王逃跑,半個營一個連夠了,否則船隻、馬匹和車輛都不易籌集。

荊州不像蘄州,是座大城,一個營鎮守顯然太少。只是目前駐兵荊州,恐怕並不合適。本將之意,還是先在南津關招兵練兵。一旦有事,我們便迅速船運援兵到荊州、岳陽等地佈防。

至於武昌府,只好等林言和李公公有了結果再說。

可澧州那裡已經到了數萬百姓,以後還要幫著夷陵這邊分人安置,徵兵和訓練要馬上開始。本將之意,明日便分出兩個幹部營到澧州,由副團長李明史和參謀長賀桓率領!”

陳有福的話便是軍令。副團長李明史還在山下流民堆裡,賀桓便站起來替李明史接令。

“令行禁止,蜀府軍勝之官軍多矣,是則守必固,戰必勝。如是,國事家事皆有望矣!”

沒有扯皮推諉的官場文化,也沒有你來我往的肚皮官司,無論大小事務,皆是眾人會商,然後主將一言以決。見此情形,頭戴大帽的朱術雅感嘆道。他此番前來南津關,押來遼王一宗籌措的三萬石糧食。交卸了糧食,他還要代表遼藩到蜀地去拜見蜀世子朱平槿,理由嘛,是蜀遼兩藩間的禮尚往來。

陳有福對遼王府的貴人不熟,只是對朱術桂微微頜首,以示禮貌。他對文養正道:“老文,招兵明早辰時開始。注意,百姓中的讀書人、手藝人都要單獨甄別登記!尤其是郎中,我們馬上便要用到!”

佈置了徵兵事宜,陳有福轉向呂三:“世子旨意,荊湖蜀王府駐軍實行軍民一元化指揮。你可知現在聽我指揮?”

“陳團長,小人就是個走鏢的,你就放心吩咐吧……”呂三大大咧咧站起來接令。

“這裡的流民越聚越多,本將擔心出事。徵兵明早開始,百姓同時編隊。時間倉促,到了蜀地再甄別。三五百人左右編一隊,每隊派出一名隊長,後天一早便出發!魏總隊長會派人從夔州方向來接應。記著,最好是一家一族、一鄉一里編成一隊,編好一隊便走一隊!出發前每人至少要攜帶十五斤糧食!王府運糧船,大多只能開到夔門。三峽的北道陸路,一路上山高路險,全是無糧區。若是路上斷糧,那就糟了!”

“陳團長說得極是!”呂三笑道,“去年初在仁壽,我們差點餓死……!”

“在下還要謝謝呂頭,如不是呂頭從成都要來了糧食,護國軍三成以上軍官的爹孃老婆娃兒都要餓死!”

在座的人們笑語盈盈。他們議論明天的招兵,展望著流民的未來。朱至瀚突然有些忐忑,他不知道世子會透過陳有福給他一份什麼旨意。一元化指揮,單從字面上理解,是否荊湖地區只能有一個上官?那他這個無兵無將之人又將何以自處?

他正糾纏著心事,卻見那位進房來便坐得遠遠的青年書生站了起來:“陳團長,除了走北道到夔門,學生還知道一條南道入川之路。此道山緩坡平,途中還可借水道運糧!至於路上嚮導,也是不愁的!今日學生檢視水情,發現長江之水陡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