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崇禎十三年最新章節列表 > 正文 第四百五十二章 保安隊長(二)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正文 第四百五十二章 保安隊長(二)

狗蛋以前就是莊上的一個渾小子,因為偷吃田裡的麥子,還被莊裡人吊在老槐樹下胖揍過一頓。但正因為他渾,所以他的身體比其他的後生都結實。這次招保安,狗蛋立即就被招了進去,併成了宋浩的四個手下之一。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宋浩與狗蛋不太親近,因為宋浩剛到宋家莊時,狗蛋見著他老實,便總想找機會欺負他。但老實的人並不一定就笨。宋浩早就防著狗蛋,加之他的個子太有威懾力,所以他也沒有吃過虧。如今老宋頭突然把狗蛋打探回來的訊息與自己的婚事結合在一起,宋浩立即有了一個不好的預感。

“爹,咋回事?別著急,慢慢說。”

“咋能慢呢!”老宋頭著急地說,“後面那個第五隊,出發時差了俺們半天。這幾日已經追了上來,現在只有二三裡遠。他們在山下喊話的聲音,俺們都能聽得真切!”

看來老丈人是真的急了。宋浩知道老丈人的脾性,所以乾脆不說話,等老李頭自己說。反正老李頭最後憋不住,總會來個竹筒倒豆子。

“鄉親們給你張羅媳婦,是怕你當了官,就一本正經起來。真的有事,你胳膊肘向外拐!”老李頭終於能條理清晰地將事情的由來說清楚了,“你想想,俺們千里迢迢走到蜀地,又是爬山,又是過河,腳板都走爛了,不就是為了到蜀地後,能過上一陣安穩日子嗎?”

老丈人說話有理,宋浩只能默默點頭。

“要過上安穩日子,沒一片好地怎麼行?”老李頭見宋浩首肯,聲音愈發大了起來:“你知道,俺們新蔡的地,夠大夠平,就是太瘠!啥積肥的法子都用上了,一年辛苦下來,麥子還是黃不啦嘰,打不出多少來!俺可聽說了,蜀地的地肥得很,一捏能攥出油來!你瞧瞧,這還沒到蜀地呢,山上的林子長得多綠多密!哪像俺們那兒的林子,開春了才能見著幾片嫩葉……”

老李頭嘮嘮叨叨,宋浩只管點頭。他心想,你知足吧!上了遼東那些島子,你才知道什麼是荒涼!可是老李頭說了半天,也沒說到他關心的媳婦問題上,所以他不得不提醒老李頭,讓他趕快說重點:“爹,這分地的事跟俺成親有啥關聯?”

“浩娃子,你這一輩子就吃虧在老實上!”老李頭厲聲教訓宋浩,“先到先分,天經地義!俺們先瞧上的好田,誰還敢拿走?到時鄉親們湊上幾個孝敬,說幾句軟話,說不定蜀地的上官看著俺們可憐,對了,還有你這保安隊長的面子上,心頭一軟,拿著小弓換大弓……那時俺們可就賺了!”

“爹,那您的意思是……”

“俺們是第幾隊?”

“俺們最先出發,當然是第一隊。”

“就是嚒!”老李頭恨不得給宋浩腦門一巴掌,把他整個人拍醒,可惜他人不高,有心也無力。

“俺們是第一隊,就是說俺們就該最先到達蜀地!整個蜀地都由著俺們隨便挑!”

老李頭說著,渾濁的眼睛冒出了火光,可是轉瞬間,他的眼神又帶上了些許怨毒:“可後面的第五隊不認命哩!他們趕得這麼快,一定也是得到了訊息!所以,鄉親們幾個商量了半天,終於想出了個萬全的法子,保準讓他們慢下來!”

“爹你說說看!”宋浩道。

“那你得先選個媳婦!反正隊裡剩下的女娃你都認識,你就隨便選一個!”倔強的老李頭並不鬆口。

宋浩腹誹著,隨便,選媳婦能隨便嗎?難道莊裡那傻妞也成?爹孃死光了還成日裡沒心沒肺地歡笑?就在這時,正在拾級而上的隊伍中閃出一雙明亮的大眼睛,那大眼睛一晃而過,好像從來沒有出現過。

“俺生來命苦,怕給人家招來厄運。爹您瞧,俺與秀姑好上了,家裡就死了三口,莊上的人也沒落下好……爹,不瞞您說,俺早看上了一人……”

“俺知道,你心好,不願連累別人家。”老李頭連忙打斷宋浩,不讓宋浩繼續說下去。他深深嘆了口氣,像是做出了很大的犧牲:“俺們老李家,該走的都走了,也斷了後,什麼厄運都不怕了。這樣吧,既然你不願連累別人家,那好!爹做主,親上加親,你把春姑給娶了,算是續絃!”

“春妹子願意嫁給俺?”好消息來得太快,宋浩有些不信。

“要不然俺給你磨嘰個啥?”盯著宋浩欣喜的神情,老李頭知道事情成了。可轉眼間他便懊悔起來。自己實在太衝動,如果讓宋浩主動說出來,那時自己就可以再拿捏宋浩一把,讓他以後在自己面前更老實更孝順。

“那好!”宋浩連忙應承。但是他來不急詢問春姑為啥不來親自找他說話,隨即便問老宋頭道:“爹,你們打算怎樣讓五隊慢下來?俺們剛剛入了蜀王府,做事千萬不要過了火,傷了大家的情面!”

人逢喜事精神爽,這時的老李頭已經甩開大步走在了前面。他只是隨意朝天揮揮手,讓宋浩先不要管。

他道:“到了野三關再說!你是隊長,是官!這等小事,就讓狗蛋他們這些下人去做!你呢,就等著看好戲吧!到時候,你喉嚨裡哼哼就成!”

老李頭這一瀟灑的揮手不要緊,流民隊伍中某個一直悄悄盯著前方的長辮子大眼睛女孩頓時五雷轟頂,哇地一聲大哭出來。

……

野三關坐落在一個群山環抱的平壩中央。群山不高,平壩不大,集鎮也很小。這裡之所以稱其為“關”,不是因為它的險,而是因為它的地理位置重要。

野三關正當幾條峽谷和河流的正中,是西入施州和建始;東下長陽、宜都和夷陵;北達巴東和歸州,南至清江河谷的水陸要衝,正所謂軍學上的咽喉鎖匙之地。

商業上的選擇與軍事上的選擇往往驚人的一致,大量漢地來的馬幫經過野三關與土家人做生意,在小鎮上催生出了十幾家大大小小的客棧和酒肆。

野三關本屬荊州府巴東縣所轄,與更南邊的連天關一樣,是距離巴東縣城最遠的市集之一。因為距離縣治太遠,而且一路上荊棘叢生,根本沒有一條可以肉眼分辨的路,所以巴東縣對野三關地區的管轄總是若有若無。隆慶年後,野三關與連天關一樣設了巡檢司。但因這裡的百姓多為土家人,所以這裡的主人明面上是漢家官府,實際上是容美土司。

容美土司所轄之水濜司在這裡私委了一名總旗土官,名叫唐定邦,是水濜司主唐鎮邦的族弟。不過容美土司與朝廷的關係親近,所以土司並未將漢官趕出此地。雙方的默契是,漢官管漢民,土官管土人,總之就是各管各。

總旗土官唐定邦剛剛趕回野三關。

唐定邦是個剛滿二十的年輕人,穿著一身白色的蜀緞繡花袍,頭戴書生樣式的雲巾,腰間還垂掛著香囊、玉珏等各式玩意兒。他這身行頭,據說是漢地目前最流行的款式和服色,所以他亦步亦趨地緊跟在流行時尚的後面。或許正因為這身漢家行頭和刻意表現出來的漢家做派,他回來前還被老爵爺特地表揚了一番,說他說漢話穿漢服、“知書達理、聲教暢達”,是一個可雕之材。

老爵爺的當眾表揚,並沒有讓唐定邦的心情變得輕鬆。

柔軟的滑竿在山道上一搖一悠,熟悉的景物在眼前一晃一閃,讓唐定邦沉鬱的心情逐漸轉好。街口的土人和漢人,無論是商人還是行人,都在向他垂首致意,不敢有絲毫的不敬。土人和漢人,從衣著上便能一眼分清。土家男人身上花花綠綠的,漢家男人取笑說那是“衣女”,也就是穿女人的衣服。漢家男人更喜歡穿素色的衣服,只是他們的衣服都是下等的雜色,服緋衣紫的人根本沒有。

轉過前面的三叉路口,自己的家就要到了。滑竿大幅度向下傾斜著,因為這裡是下坡。唐定邦收回心神,讓身體躺回竹椅。

流民過境一事,若真如老爵爺所言,今後一兩個月,每天都有幾百上千人甚至更多的人湧進這小小的野三關。這樣多的人若是出了亂子,那自己的腦袋能否保住都是問題。不過若是自己做好了,懇請爵爺在這野三關私設一個副長官司也是可能的。到那時,就像南面玉江、麻慄、施都三個私設的長官司一樣,自己也能為水濜唐家添一塊地盤。

怎麼對付過境的流民,唐定邦的大腦快速運轉起來。

丟給漢家的巡檢司?

唐定邦立即否定了這個念頭。

那個老巡檢彷彿被京師的朝廷遺忘了,每日裡躺在後衙的床上咳嗽不斷,如同個活死人。

可自己來幹,又應該怎麼辦呢?這裡如同世外桃源,而自己就是這世外桃源裡的土皇帝。自己只會兩件事:寫詩唱和與作威作福。至於其他的事情,自己不會幹也不想幹。

糧食、住宿、衣物和士兵,或許再加上雨具,唐定邦試著把要做的事情一項項在心中列出來。可是不久,心中一團亂麻的他便決定把所有事情交給手下旗長唐黑來做。

天已經快黑透了,家也快到了,唐定邦急於把事情交代完,然後做出一首好詩來,明日派人送文先生點評。文先生原是朝廷大官,將來還可能起復,現在則是老爵爺的座上貴客。若自己的詩作能夠得到文先生的點評,那是多大的面子!

“唐黑!叫唐黑過來!”唐定邦躺在滑竿上喊道。

“總旗主!”

不多久,一名身背大號獵弓,腰挎寬刃短刀的中年男人從隊伍前方跑到唐定邦近前。

“漢地流民都安排好了?”

“總旗主,都安排住下了。先頭流民有兩隊,前一隊大約四五百,後一隊要少些,只有三百多。兩個隊長道,今兒只有兩隊,明後日有幾隊他們也不知。他們急著趕路,明兒一早就走。我讓兩隊人各住一個馬店。馬店地方大,敞得開,可以生火取暖。至於鍋碗瓢盆,馬店裡也是現成的。屬下還騰空了幾個客棧,明日多來五隊流民也不在話下!”

馬店就是馬幫客棧。野三關的馬店都建在鎮外。因為進棧後大量的馬匹需要餵養和卸貨裝貨,所以裡面地方大,能住很多人。馬店裡的客房自然不會讓這些叫花子一般的流民居住。可馬店裡還有喂馬的竹棚,一樣可以躲風避雨。

想到這裡,唐定邦滿意地點點頭:“爵爺當面吩咐,從野三關到建始縣地界,都是我們總旗管事。既然老爵爺要我們做,我們就做好!這次做好了,你們都有升賞!”

“謝總旗主!”唐黑只是微微一拱手,臉上沒有一絲受寵若驚的表情。

這個唐黑呀!唐定邦心裡搖搖頭。若他除了舞刀弄槍開大弓的本事外,還會溜鬚拍馬,還會吟詩唱和,憑他的戰功豈會只是個小小的旗長?

想到這裡,唐定邦對手下這個人才感到一陣惋惜。不過,他可不會將惋惜表現在臉上,而是更加嚴厲地吩咐唐黑:“老爵爺吩咐,每隊流民都要派出嚮導!二十裡安排一處接應!還有何難處,你可現在當面報來!”

“嚮導接應之事都不難,難的是糧食!流民每人只背了十五斤米,三百裡路卻走了十二天。兩個隊長道,好些人已經將糧食吃完,剩下的糧食寥寥無幾。此去施州衛還有三百裡路,屬下擔心他們路上斷糧……”

“把總旗的存糧放給他們,讓他們的隊長簽字畫押!老爵爺說了,以後蜀王府會補給我們的!蜀王府可是天下諸藩首富,區區一點糧食有何難處……”

“可是總旗的存糧也不夠哩!”唐黑把手一攤,滿臉為難,“若是一天三千人,一人放十五斤,我們總旗的存糧最多隻夠十天!”

唐定邦從來不知道總旗的存糧數。但他知道,若唐黑為難,那是真的為難了。

“那先把兵調上去彈壓住,千萬不能讓他們在這裡鬧出亂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