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崇禎十三年最新章節列表 > 正文 第四百六十二章 古觀疑雲(三)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正文 第四百六十二章 古觀疑雲(三)

金紫觀倚山而建,殿宇層層疊疊,像畫中的仙宮一樣,籠罩在青翠與雲霧之中。

山間充沛的雨水彙集到山谷下的溪流中,清冽的溪水衝擊著散落在河道的巨石,發出嘩嘩的聲響。這聲響一點不拉地鑽入一位長髯眯眼的道人耳中,卻絲毫沒有干擾到他的修行。這長髯道人盤腿端坐於金紫觀一座突出於山崖外的平臺上,身下有麻草編成的蒲團,蒲團下壓著黑白兩色石子拼成的八卦圖案。

長髯道人道號青雲子,是金紫觀的管事人,也是這金紫觀的住持、百姓人稱老神仙的金玄真人的大徒弟。

每次打坐練氣,青雲子都會到選擇這處風景絕好的地方來。不僅位置不變,而且方位也不變。同門師弟以為他練氣的法門是八卦方位。而他自己才知道,他練氣的法門是屁股。為何,因為他的兩瓣屁股下,正好壓著太極八卦陰陽的兩個魚眼!

一名身材中等、體格健壯的道人急匆匆地從平臺下的石階爬上來,抬眼看到青雲子正在練功,腳下猶豫了片刻,還是走了過來。

“大師兄,王府兵又上山了!”

青雲子深深吸了一口天地的靈氣,緩緩蘊入丹田。等到氣息勻了,這才緩緩睜開眼睛。這時,他的雙手指尖突然在盤起的雙膝上一點,身體陡然長高三尺,從蒲團上直接站了起來。

青雲子漂亮地露了一手,卻沒有讓師弟發出驚歎。

“大師兄,這些王府兵來回搜山,還是不肯罷手哩!”師弟的聲音有些急迫。

“三師弟,不妨事,既然金紫觀開始就保了你們,那就不可半途而廢,總要全始全終方可!”

青雲子說得肯定,沉穩得像沒事人一樣。瞥見師弟神色略有慌亂,他不禁輕聲呵斥:“汝既經授籙(LU),便入道門;一入道門,便學道法。俗務之事,最移心性。事情既然做完了,便不要再想,只管修真練氣為好!”

“是!大師兄。只是……”道人還想再說點別的什麼,卻見青雲子重新迷上了雙眼,只好作揖告退。

天地入我轂矣!

一口清冽的空氣入胸,青雲子頓覺身輕如燕,彷彿漂浮於太虛之中。良久,這種異樣的感覺才消失,雙腳重新站回了地面。難道自己的功力已臻大成,要先於師父飛昇不成?青雲子欣喜之餘,又有些遺憾。他想起討厭的王府兵,又想起師父,只好怏怏收起了架勢,走下了平臺。

青雲子繞過幾座偏殿來到開闊的前院,從三清殿邊門直入天師殿,又從天師殿邊門右拐,鑽進一條深邃的廊道。轉了兩個彎,到了廊道盡頭,眼前豁然開朗,原來是個精美雅緻的庭院。庭院中奇花異草,異香撲鼻;奇石嶙峋,通透陰陽。背靠青翠的山崖,建有三間白牆黑瓦的精舍。精舍的主人,便是青雲子的師父金玄真人。

青雲子走入小院,朝精舍撇去。花石掩映之下,精舍門戶緊閉,非但如此,內中還有女人痛苦的浪聲在陣陣襲來。見到青雲子前來,院中的小道童連忙上前,朝精舍裡面努努嘴,示意師父正在修煉,不可打擾。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青雲子跟了金玄真人三十幾年,自然知道師父的日常修煉之法。他向小童一點頭,小童連忙附耳上來,將師父近日裡的情況一一稟來。匆匆聽完,青雲子賞了小道童一個笑臉,囑咐兩句,便放緩腳步,假作欣賞起花草奇石來。王府兵正在吭哧吭哧地爬山,沒大半個時辰上不來,一時半會兒也不著急。

很快,精舍中的動靜停止了。

青雲子卻不動聲色。他走到花叢邊,用指尖輕輕一夾,一朵鮮花便平擱於掌上。看著嬌豔欲滴的花朵,青雲子平靜的心終於掠起一絲波瀾。

師父陰陽雙修之法雖然合了自然天道人倫,不過也太費力了些。倒不如自己,屁股一坐,這陰陽之氣便源源不斷灌入體內,豈不省事!

如此這般,自己的道行修為超過師父,也不過是早晚之事!

青雲子正在神遊九天,道童過來稽首道:“大師兄,師父喚你呢!”

青雲子正正頭上的九梁巾,抖抖身上的青藍袍,拂塵一揚,鎮定自若地向精舍走去。未進門檻,他便看見一個半身赤裸的雪白胴 體雲鬢散亂,蜷縮在地板上,身上覆著一床猩紅絲被。他的師父則半敞衣襟端坐於地,一縷長及胸口的白鬚微微顫動,紅潤通亮的臉上似有怒容。

“師父,雙修可是不順?”青雲子關心地問道。

“豈是不順!”金玄真人的臉上煞氣四溢,“本想著採陰補陽。誰知她陰氣虛空,陰陽一和,還要本道用陽氣來補她!”

“哎呀!”青雲子大驚失色,“難道師父您陽氣有損?”

金玄真人沒有回答,只是重重一哼。

“既然這樣,師父您……”青雲子暗示道。

“你先下去!”金玄真人厲聲喝道。那女人怯生生爬起來,裹著絲被赤腳跑出了精舍。

“外丹之藥,補腎益精,調劑陰陽,可萬萬少不得!”青雲子說著,便向門外努努嘴,小聲建議道:“既然陰涸,便成藥渣,師父不如早棄之!”

金玄真人滿意地向青雲子點點頭。這個徒兒向來懂事,最知師父心事。

“嗯!你去辦吧!”

“師父放心!徒兒還有一事稟報:這王府兵又來了!徒兒尋思,既然那王府兵不肯罷手,這王高、王光興二人留著早晚都是禍害,不如……”

“他們那些手下可曾留下痕跡?”金玄真人問道。

“絕無痕跡!”青雲子言之鑿鑿。

“二王入山時乃是深夜,路上所遇之人盡殺之,故知曉之人全無。他們的手下躲入盤絲洞(注一),乃是徒兒親自引路,再無外人知道。兩日後徒兒率人送去毒酒毒菜,二百零七人,一個沒有少,全部死在了盤絲洞。洞外馬匹一併殺了,馬肉充作肉食。馬骨移之於洞內,以土石填埋洞口。既無馬匹嘶鳴誤事之憂,又無日久腐爛招引蛇蟲之患。徒兒回來前,還順便將溪谷索橋的老藤斬斷。閒人樵夫,怎麼出入……”

說到這裡,青雲子忍不住露出一絲神秘的微笑。

“王府兵算著義軍有兩百多人馬,人吃馬嚼之數每日定然不少,沒有道觀暗中收留,他們不可能久藏深山,故而老是盯著各家道觀不放……

可俗話說的好,人算不如天算。他們無論如何都想不到:兩百多人馬,如今只剩了二王兩頭領!”

“你向來做事精細。本道思來想去,唯有馬肉一項是破綻……”

“師父,去年這二王大鬧嶽池,萬畝觀田只收上來不到兩千石租子。幾千難民躲入後山,白吃白喝一個月,轉眼間便吃掉千餘石!沒有馬肉貼補,恐怕觀裡存糧早晚耗空……師父放心,徒兒知道師父素來不食惡食,早令人專為師父膳食。雞鴨魚肉這些平常菜蔬自然是不會少的!山裡若有不足,徒兒便會令人到順慶府採購,三日一去,六日一回……”

老神仙捋捋雪白的長鬚,微笑起來。自從這個大徒兒掌了道門俗事,自己便可專心修煉。年歲見長,精神反而更好了。既然他處事如此緊密,想來也不會有什麼紕漏。於是金玄真人小聲問道:“那批銀子下落……二王可曾得知?”

“依舊藏在盤絲洞近旁之錦雲洞,不曾動用。觀裡除了師父與徒兒兩人外,更無人知曉。”

趁著師父查問,青雲子湊近稟道:“徒兒還是擔心二王。如今王府兵日日搜山,他們心中惶恐,只得故作恭順,不敢有所放肆。只是這等狡黠(XIA)亡命之徒,留著終是禍患!若他日王府兵一走,他們得知真相……故徒兒以為……”

青雲子話音未落,卻被老神仙輕搖的銀白長鬚打斷了:

“本道留著他們,與收留那些佃戶難民是一般道理!

若是王府兵佔了上風,本道救了百姓,便是落下了好名聲。王府那邊,自然會有回報。不然那些個王府兵進觀,何以對本道恭敬有加?

若是義軍佔了上風,本道冒死保下了兩位頭領的性命,也落了幾分薄面不是?就算知道我們殺了他倆的人,那也是為救他倆迫不得已!至於銀兩,那更是他們的買命錢!現如今王府兵蒐購愈急,只要我們能將他倆安全送出去,他倆是不會開口討要的!

青雲,你記著:天下之事,起起伏伏。陰陽相濟,天之道也。今日你上朝,明日他登臺。禍兮福兮,天機難窺。如那王光興,他本是小秦王王光恩之親弟。王光恩前年便降了朝廷,綬官一營,守備鄖陽。據說王光恩曾手書其弟相招,可王光興依舊我行我素,燒殺劫掠,不改義軍本色。

何也,你當真以為是兄弟闔牆不成?

真也?假也!

他兄弟二人亦是兩頭下注,與我等之所想別無二致!”

老神仙一番諄諄教導,讓青雲子佩服得五體投地。他忽然明白,自己與師父之間的差距,不是什麼道行修為的高低,而是這份人情世故的深淺!

“師父老謀深算,徒兒不及也!只是徒兒近日聽山下回來的人說,王府兵在巴州大勝義軍,闖食王、奪食王、馬超、陳琳都死了,整齊王張顯重傷,生死不知;行十萬、震天王和順虎混天星大敗,不知所蹤。巴山義軍十三家,能全身而退者,僅有爭天王袁韜和搖天動白無常兩位。依著徒兒愚見,恐怕這義軍兩三年內怕是回不來了!”

訊息讓老神仙半信半疑:“當真如此?王朝陽這才就撫幾天,怎麼著義軍也不該敗得這麼快!”

“千真萬確!百姓傳說,官軍先是在巴州放了一通大炮,轟死了闖食王,然後又在漁溪場放了一把火,把王友進燒化了……聽說那小世子高興之餘,令王府兵那個宣傳隊在保寧府連著唱了三天大戲!百姓人山人海,爭相一睹……以徒兒看,這訊息不會假的!”

“看來,這小世子果真有些本事!難怪成都青羊宮的紫陽老道傳下檄文,相約一省道家給那小世子上個尊號!”

上尊號之事倒是不急,該急的是二王如何處置。可此時,青雲子對師父正確決斷的能力已經沒了疑心。

“事急則亂……先過了這幾日的風頭再說。”老神仙果然胸有成竹,“過些日子,將兩人悄悄處置了,把屍身腐蝕了送去,就說是餓死病死隨意發現的。”

注一:金城山當真有個盤絲洞,不是響木杜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