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崇禎十三年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百一十一章 潛流暗湧(六)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五百一十一章 潛流暗湧(六)

紅杏樓三層的雅間中,三人已經停下了手中的筷子。

兩人在聽,一人在說。

郭世喻完全被幼弟的主意驚呆了。不是因為郭世驤的主意新奇獨特,而是因為這主意的宏大壯觀。

“當今社會,什麼最值錢?”

郭世驤像說書一般,手掌在飯桌上重重一拍,發出砰的一聲。

“創意!

知道世子的一個打穀機創意賣了多少錢麼?

一萬兩!整整一萬兩!

拿到羅姑娘一支鵝毛筆,楊能便搞了個制筆公司,去年僅僅幾個月便賺了多少?除去他自己所得一半,他還能分給羅姑娘五千兩!

楊能那貨也是賊膽大,竟然與羅姑娘掰條件,說除了他的制筆公司以外,任何人都不能生產鵝毛筆,連羅姑娘自己也不能,這叫做獨佔許可!羅姑娘除了賣創意,還要以蜀王府的名義,督促官府查處那些非法制筆的商號。之所以羅姑娘的創意比世子的賣得貴,就是因為有這些附加條件!

安文思和王工正造的大馬車,外面想偷設計的人可以從承運門經端禮門,一直排到中和門!聽說世子曾想將馬車賜給舒師傅,以示尊師重道,後來卻莫名其妙收回了成命。我猜,這一定與創意銀子有關……”

郭世喻恍然大悟。

“你費盡心思鑽進機器局研究院當個不拿薪水的小助理,原來是想做偷創意的賊!”

“還是大賊、商賊!”宋顯珠落井下石道。

郭世驤大言不慚:“讀書人的那點破事,怎能叫做偷!不過為後世留一段佳話而已!”

見兩大哥又要嘲笑,郭世驤連忙補充道:“這可不是小弟胡謅的,那是世子真言!宋大哥,幾家郡王府揹著大宗在新都和雙流開了兩個沙發作坊,你的木器號不是也有股份嗎?”

彼此間把老底戳破,三人大笑一回,共飲一杯,話題便轉到了今日商議的正事上。

“環城軌道馬車,三弟這創意倒是不錯。只是一細想,又覺得很懸……

在城牆外修一截軌道,比如百丈,花不了多少錢,自己湊湊就能幹。再造一輛又寬又長的馬車,裝十至二十人,以雙馬或四馬拉拽,省時省力,車價也便宜……

只是成都府環城可非百丈,那是二十二裡,要用多少的銀子才能建成?

從南北東西有幾條大河:錦江、沙河、摸底河,還有數不清的溝渠!

……木軌過河,非得架橋不可。若須保證航船通行,那橋不得建成拱形?馬車能不能拉過拱橋去?

軌道馬車不能轉彎調頭,那馬車是繞城順轉還是逆轉為好……

其實我最擔心的,還是蜀王府和官府。若是我們費盡心力修好,那王府和官府一紙文告,便生生奪去,那我們……”

“二兄,你做事就是這般瞻前顧後!”

郭世喻的一連串擔心明顯引起了他三弟的不滿。

“銀子不夠,我們可以四處化緣。那幾家郡王府搞的沙發作坊、石灰作坊,還不是幾家湊錢?萬不得已,我們還可以申請發行股票公開籌資嘛!至於架橋修路,那是王府歷來鼓勵的,怎會反對

?二兄你瞧,世子正在整修懷口鎮到順慶府的大路,何豬頭和徐扒皮的人都上了,護國軍在川北俘虜的上萬土暴子也要送去修路。

聽說世子曾經放出狂言,以後護國軍打到哪兒,這大路就要修到哪兒!

以小弟看,成都這城太小了,穿城不過十里。蜀王府一家就佔了兩裡,還有那幾家郡王府、二臺三司府縣各級官府、寺廟、官倉,城裡能放下幾雙腳?城外,才是土地升值潛力最大的地方……”

“世驤說得有理!”宋顯珠趁機幫腔,“太祖高皇帝曾有言:蜀之為邦,在西南一隅,羌戎所瞻仰,非壯麗無以示威儀!”

“對呀!對呀!”郭世驤高興地鼓起掌來,“世子言必稱太

祖高皇帝,我們就來個……”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郭世喻對他三弟翻了個白眼。

“二兄真乃狀元之才!”郭世驤嬉皮笑臉地來拉手,結果被他二兄打了回去。

兩兄弟鬧騰,宋顯珠只是淡淡笑看,並不插言。等到兩人的目光齊齊轉向他,他才笑道:

“世驤創意確是不錯。如今省城百業興盛,人多商號多,這城裡早晚爆滿。為兄從南川王府中打探得一個訊息,說某次羅姑娘大發牢騷,罵這成都府小得如同煎鍋……”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怕不是嫂妹之功吧!”郭世喻打趣道。

郭世喻大嫂的妹妹,即宋顯珠的夫人李氏,與南川王長子妃尤氏同是成都西城人,是手帕之交的閨密。宋顯珠能夠擠進王府的生意,還能與幾家郡王府合夥做生意,李氏功不可沒。

宋顯珠沒有正面回應郭世喻的挪喻,只是略帶神秘的笑容道:“世子和羅姑娘都是見過大世面的神仙轉世……別問鄙人如何知道的……只是告訴爾等,這成都府太小了,早晚要擴大……”

“拆城新建,恐怕勞民傷財!”郭世喻書生氣上來,便插言道。

“誰說要拆城?現在護國軍橫掃川北,誰還敢窺視蜀都?”宋顯珠嗤了一聲,壓低了聲音:

“建設部已經向羅姑娘提交了規劃,就在府南河外,圍著城牆造一圈新城。新城之中有一條環形的大道,兩邊各空出兩裡半。你們想想:五里寬,二十二裡長,得有多大面積?這樣一來,成都府怕會擴大一倍!聽說羅姑娘已經給這條環形大道起好了名字,就叫一環路!”

嘶!郭氏兄弟同時吸了一口涼氣。一條環形大道,這不把武侯祠和青羊宮這等城外的名勝也包了進去?

“有了一環,肯定還有二環……”

郭世驤反應極快,脫口而出。然而在宋顯珠凌厲的眼神下,他立即剎住了後半截話。因為跑堂的正拎著茶壺站在門口。

等到茶博士走了,郭世喻起身關好門,這才對宋顯珠道:

“崇禎年來,成都府被奢安和闖獻逆賊圍了三次。東南西北四城外房屋完好的十存四五,遍地都是草草搭就的泥牆草屋,住的多是窮困潦倒之人。去年王府趁著地價低廉,在城外收了不少好地,現今建一座新城倒也不難。可近來地價飛漲,城郭地一畝皮骨合計超過了四十兩,回瀾塔南機器局那邊已經漲到了九十兩!等我們在新城建環城軌道,那地價費銀……”

“路邊地價幾何?巷中地價又幾何?”宋顯珠躺倒官帽椅上,哈哈笑問道。

郭世喻畢竟是聰明人。宋顯珠反問,他略微一怔,立即想到了一種可能。

“明白了!”郭世驤也笑起來,“誘王府以土地入股。這樣了買地銀子,還把王府拉下了水!這就像匯通錢莊和機器局,憑啥王府也不會作難自己的生意!”

“郭家表舅劉先生不能忘了!”宋顯珠提醒道。

“好!把廖大亨和官府也拉下水!”兩兄弟大笑道。

“還有軌道兩邊的上好土地!既然我們修軌造車,誰是道邊好地我們最清楚!等到軌道建成,一畝地可不至四十兩了!”

宋顯珠說的是實情。如今城內半畝地大小的宅院,根本是有價無市,出價幾千兩未必能買到。

巨大而充滿誘惑的經濟前景,讓郭世喻暫時忘記了秋闈那一檔子煩心之事,三人專心討論起修建木軌馬車的各種細節來。

軌道技術並不複雜,機器局有現成的可做參考。規格也很簡單,就是沿用機器局的軌道標準。軌距五尺,車寬一丈。據說這五尺的軌距與安文思和王工正造的大馬車一模一樣,是所謂“標準化”的結果。

環城雙軌,一條正轉,一條反轉,百姓可以便捷搭乘。

拱橋兩端加上較長較緩的引橋,既可讓馬車輕鬆上下,也可方便航船通行。馬車四周設上車跳板,可以讓路人在行駛中自由上下車。

三人埋頭於新的事業,全然不知時光飛逝。轉眼間天色變暗,跑堂的藉著摻茶機會進來提醒,三人這才覺得腹中飢餓,於是又叫上幾樣清粥小菜大快朵頤。

三人吃著,便聊到了最現實的資金籌集和專案啟動上。

宋顯珠道:“鄙人明日便將機器局的股票全部出手!奶奶的,如今一股超過十二兩,實在有些高處不勝寒!賣了股票,這修路的銀子便有了著落!”

郭世驤也嚷道:“我家的那萬畝水田也可以抵押給匯通錢莊,光是田皮一項,也可籌集十數萬!”

“也省得我倆夏秋兩季去收租了,倒落了個清閒快活!”郭世喻一面往嘴裡塞飯,一面咕嚕著嘲笑他三弟。

不過,郭世喻的嘲笑並沒有引來回應。等他悄悄抬起頭來,才發現另外兩人正在用眼色激烈地交鋒。

怎麼了?兩個大男人還搞眉目傳情?

他三弟終於熬不過宋顯珠的堅持,把臉轉向了他二兄:“二兄,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如何將王府拉下水,你……”

“莫不是讓本秀才求見李崇文吧?”郭世喻說完,繼續埋頭吃飯。

“正是!二兄,他是王府的副總理……”郭世驤眼巴巴地望著他哥。

郭世喻明白他小弟死纏爛打的德行,於是假裝矜持道:

“去見李崇文,倒是無甚難處。他還欠著本秀才的人情呢!上次在仁壽縣,他說請我吃馬肉。結果呢,馬肉沒吃二兩,馬腿骨倒是啃了一根!只是聽說他政務繁忙,正在忠州公幹……”

“郭兄有言,不妨明說。”宋顯珠放下碗碟,正色道,“鄙人是生意人,我們親兄弟明算賬!”

“錢財分賬,自有父兄做主。只是吾有一事不明:宋兄於蜀藩宗親也是熟人,何必借吾一用?再說表舅乃廖撫姻親,我們何必捨近求遠?”

一聽這話,宋顯珠的臉色頓時沉下數分。

“郭兄不暗內情,吾固知也!世子為君,廖撫為臣,以臣謀君,為臣者大忌也……至於個別蜀藩宗親,近日……恐有大難!”

“為何?”郭世驤好奇地追問。

“聽見什麼聲音沒有?”宋顯珠問道。

外面的聲音倒是不小。

窗外是街面的喧鬧,門外則是跑堂的腳步。隔著一堵青磚厚牆,還能聽見隔壁酒客猜拳行令的嘻嘻哈哈。

“南邊文翁石室那邊的聲音越來越大,難道你們聽不見?”

“我是真的沒聽見!”郭世驤鬧道。

“宋兄之意,乃是你想聽便聽得見!若不想聽,那麼等於捂住耳朵當聾子!”郭世喻恍然大悟道。

宋顯珠還沒有來得及答覆,就聽見門外走廊傳來了急促的呼喊:“二少爺!二少爺!”

是自己書童的聲音。郭世喻離座拉開了雅間的門。

“二少爺!”那書童滿頭大汗,看見郭世喻,像是見到了救星,“二少爺,趕緊回府!老爺……老爺……”

“我爹怎的?慢慢說!”郭世驤閃出房間,衝著書童嚷道。

“原來小少爺也在!”那書童松了一口氣道:“舒師傅殺到了我們府上,說二少爺跑到府學鬧事。老爺夫人一聽就急了,分遣家人來四處尋你。小的尋到了這南瀆廟池邊,方才在樓下見到了府中馬車……”

“舒師傅來的正好!”郭世驤大喜道,“這事不如請二兄向舒師傅通融。世子尊師重道,想必舒師傅的話,比李崇文的話還管用……”

“二少爺、小少爺!”那書童著急地打斷了郭世驤的話,一臉後怕的樣子,“你們千萬別承認去了文翁石室!知道舒師傅的臉色嗎?沉得直掉冰渣……知道老爺的臉色嗎?家法已經請到了前院!”

書童口中的郭府家法,乃是根祖傳的五尺長的蘸水皮鞭。

“你無須多言,本公子自有分寸!”

蘸水皮鞭沒有嚇住郭世喻。他突然信心百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