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崇禎十三年最新章節列表 > 正文 第五百七十一章 大隱於朝(四)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正文 第五百七十一章 大隱於朝(四)

溫如珍和楊國棟匆匆聯袂趕來,不用開口說話,莫崇文也能猜到與那護國軍聯絡官龍啟勝有關。

龍啟勝送來的信,中間還夾帶著張一萬兩的匯票,說是賈登聯的心意。

一張薄薄的紙,裝在個小信封裡。若換成銀子,要十個人才能扛動。

賈登聯的家底莫崇文當然清楚。若是賈登聯家資上萬,他當年何必幹這刀口舔血的營生?想來這必是那蜀世子朱平槿給的買命錢。

莫崇文缺錢,很缺錢。當小兵缺錢,當了大將還是缺錢。但這萬輛銀票他不敢收,害怕將來株連九族;也不願收,不願自己的人品和手下將士的性命與這不乾不淨的銀子畫上等號。

賈登聯尚在四川,不好送回去。莫崇文只好派人將感謝信和那萬兩匯票裝在一起,送給夷陵的陳有福,請他轉交。

自己沒收,但保不住別人沒收,比如眼前這位楊國棟。

楊國棟的老家在成都府北的新都縣。莫崇文在川征戰多年,新都縣幾進幾齣,那是熟悉得很。

崇禎十年,新都縣被進攻成都的闖賊一把火焚了,除了城外著名的寶光寺,全城無一間完宅。

崇禎十三年底,莫崇文和賈登聯追擊獻賊再度經過新都縣,親眼所見全城百姓都在住窩棚,城中恢復起來的宅子十中無一。

楊國棟對外到處傳揚,他賣掉了祖宅換來銀子發軍餉。

那是騙鬼呢!十有八九是收了蜀世子的銀鈔!不過他將收來的銀鈔花在士卒身上,也說明他良知未泯。

莫崇文的眼睛不經意地在楊國棟掃過,落在了溫如珍身上。

難道溫如珍也收了蜀世子的銀鈔?

溫如珍乃是總兵。若是他收了銀鈔,強令自己臨陣後撤,自己該怎麼辦?難道違抗軍令,越級上告?

莫崇文的眼睛越過溫如珍,又掃到自己身邊的姚克明和楊天福,心裡咯噔一下。

蜀世子能給自己送銀子,難道就不能給自己的手下送銀子?

龍啟勝平時便與姚克明、楊天福以及自己的一干親兵親將打得火熱。若是他們也得了蜀王府不少的好處,那自己這員主將該怎麼辦!

想到了副將親兵,莫崇文又想到了自己的續絃李氏和獨子莫雲弟。她們身在夷陵,那正是蜀軍的地盤……

怎麼辦?莫崇文心中悲憤萬千。

自己一生光明磊落、忠義為人,卻萬萬沒有想到大戰將至竟會眾叛親離!上官、兄弟、戰友、部下、親兵、心腹,甚至還可能包括自己的老婆和族人,全部背叛了自己!而自己唯一的血脈,竟然落入別人之掌心!

就在莫崇文心如刀絞之際,他聽到溫如珍如老者般威嚴地吩咐姚克明:拿幾根馬紮來,我等三人坐下說事!你和其他人帶著兵,繼續前行!

三人面對面攤牌。

莫崇文心想,好呀!該來的總會來!

烈日當空,萬里無雲。我們正好在這太陽底下,把一杆子說不清道不明的事情攤出來晾曬一番!

……

三員大將背靠土磚窯密商未來大計,按理說不會有第四人知道。但在許多日子後,三人的談話內容還是洩露了出來。

有好事者猜測,洩漏者可能就藏身於骯髒的土磚窯裡,而三人都忽視了對窯內的搜查。

還有好事者猜測,根據洩漏版的文章格式,分明經過了文化人之手。而巧合的是,三員大將中莫將軍和楊將軍都是能文能武的儒將,就是他們自己故意洩露出來的也說不定!

據洩漏版記載,三人談話內容大致如下:

溫如珍對莫崇文直言相問:你是否懷疑本將和楊將軍收了蜀王府的好處?

莫崇文沉臉答曰,是!溫如珍再問莫崇文,你是否懷疑你的副將和親兵也收了蜀王府的好處?

莫崇文再答曰,是!

溫如珍與楊國棟相視而笑曰:

不錯,本將與楊將軍確實收了蜀王府好處!

楊將軍收了銀鈔萬兩,為士卒備齊糧秣衣甲;本將也得了萬兩銀鈔。可惜拿得太晚,確山亦無可購之物,故而還留在軍中。不過,你的副將和親兵們還是忠誠於你的。

你這位主將不收,他們也未敢擅取,你無需質疑!

莫崇文便道:如此說來,他們是想收而不敢收,所以未免加恨於末將?

溫如珍與楊國棟再笑曰:這是自然!不僅如此,他們還恨你把他們帶出蜀地,帶到這無糧無水的死地來拼命!

溫如珍又道:你的副將和親兵們雖然沒收蜀王府好處,但是你的大部分士兵卻收了。你乃領兵之人,可知為何?

莫崇文答曰,莫營在川日久,營中士卒八成以上皆為川人。但不知他們收取了蜀王府多少銀鈔?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莫崇文此問,讓溫如珍和楊國棟大笑不止。

楊國棟嘲笑道:好處者,非金銀蜀幣是也!

蜀王府招流民開荒種地,一人五畝。流民尚可分地五畝,川人豈無地分?此等仁政,天下皆知,將軍不知乎?

蜀王府以府財入護國安民基金,廣賜川人基金份額。凡護國軍將士家眷及持有黃卡之蜀民,人人有份。此等恩德,天下皆知,將軍不知乎?

蜀王府眾建王莊,生有所養,老有所依,死有所葬,蜀民同蒙雨露。此等善舉,天下皆知,將軍不知乎?

文王行仁義而王天下(注一),桀紂行無道而亡天下,天下皆知,將軍亦不知乎?

莫崇文聞言又驚又懼,憤然而起曰:如此說來,該收不收,倒是本將倒行逆施?

楊國棟頷首稱是。

溫如珍則道,他早在興安時便聽說蜀王府製作了一種避瘟神藥,名曰肥皂。可惜那時溫營衣食不濟,哪有餘銀購買?若他那時早下決斷,堅不入豫,何至於眾多將士染疾而拋屍路途?

溫營過襄陽時龍聯絡官便登門拜訪,若他那時便收了銀子,溫營將士何至於像叫花子一般衣不遮體食不果腹還要上陣搏命?

一錯再錯,悔之晚也!如今他一心所想,便是把這剩下的八百兒郎活蹦亂跳地帶回去,免得他們在九泉之下找他索命!

莫崇文默然良久,搖頭嘆曰:如此說來,末將違拂將士之意,必有性命之憂?

楊國棟笑曰,龍聯絡官尚在營中,何人敢擅動刀兵加害主將?

況蜀世子這般掛記將軍,何人敢擅做主張取代將軍?況且你的家丁親兵皆是沅陵貴州子弟。縱有不軌之徒意欲加害,胡能近身?

莫崇文慨嘆曰:本將一時衝動,險些釀成大錯!幸好溫總兵與楊將軍及時前來,點撥在下,這才有了轉圜餘地!

溫如珍與楊國棟再笑曰:非吾等之功也!姚克明、楊天福二將與將軍一眾親兵,素知將軍忠義勇敢,故在出征前便與吾等說好:若你為忠義虛名所惑,吾等便拍馬趕來,善加誘導!

原來如此!

莫崇文默然無語,良久愧謝曰:蜀世子預測援汴之戰必敗,可如今大軍已動,奈之若何?

楊國棟急曰:既然蜀世子稱此戰必敗,那如何在大戰中保全三營,便是當今之要務!

二將請溫總兵示下,溫如珍則出地圖以示二將曰:

如今大軍十八萬,首尾相連,呈一字長蛇。頭在尉氏縣城,尾在鄢陵縣城,腰跨洧(WEI)水(今雙洎河)、西鄰賈魯河,前後綿延八十餘裡,足足相隔兩天腳程。

蛇首為左軍前鋒馬進忠、王允成諸營,蛇頸為方國安部,蛇腰為丁啟睿、左良玉之標營和諸親營,蛇腹為外系楚營,蛇尾為楊文嶽之標營及虎大威和楊德政營。

尉氏北至朱仙鎮五十裡,距開封百里。按照平常用兵之法,官軍必先取朱仙鎮,控制賈魯河,以水道從鄢陵運糧濟軍,然後聯絡開封守軍,南北夾擊闖曹二賊,以解開封之圍。即便戰之不勝,形成對峙,也可吸引流賊主力,讓河北官軍趁機渡河,接濟城內軍民……

可大家都看見了,如今正值酷暑,洧水乾涸為溝,人馬無從飲水;賈魯河雖有餘水,但水淺河窄,難載糧船。將士長途行軍十餘日,人馬疲憊。諸軍貿然前出朱仙鎮,前有賊寇大隊阻擋,後無糧草軍餉接濟,那便是自尋死路……

若本將猜測無誤,以左平賊之老於戎事,必不願貿然前進,猝然決戰。

大軍不如留待尉氏鄢陵一線,休整人馬、探查敵蹤。若探知賊寇大隊來攻,則諸軍依次後撤至鄢陵,依託洧水與鄢陵城垣防守;若是賊寇小隊騷擾,則以前鋒遊騎逐之。總之,大軍決戰,以持重為上,以不敗為佳……

可那丁啟睿身負皇命,手捧上方,未必會讓左平賊隨意用兵。而以左平賊之倨傲,楊嗣昌尚且九檄不至,丁啟睿標兵數百,又豈能輕易調遣……

本將最擔心之事,便是左、丁二人鬧翻,左平賊不辭而別,將丁啟睿扔給闖賊,讓其重蹈傅、汪二督之覆轍……

楊國棟插言道,左平賊出身關寧軍,而關寧軍逃起來比秦軍還狠,不僅丟了督師洪承疇,而且還丟了秦軍曹變蛟……

將士們都知道,此番出征,北援汴京為假,決戰闖賊為真。

將士們也都知道,輜重滯留鄢陵不前。如今軍中謠傳紛紛,說丁督師和左平賊合夥侵吞了朝廷發下的五十萬兩犒賞銀子。那些輜重車上堆積的糧包裡,全是穀草。輕若羽翼,道無轍痕…………

此時莫崇文突然對溫、楊二將耳語道,他有一計,或可使三營將士脫了此厄……

莫崇文講完,溫、楊二將皆稱善。

楊國棟拍腿大喜曰:此乃金蟬脫殼之計!

溫如珍則曰:蜀世子雖有撤往長江之濱的的旨意,但沒說何時去,也沒說走哪條路去。目前湖廣去不得,去則必受朝廷羈縻,早晚還是個死。不如我們……

……

崇禎十三年五月十三日,十八萬援汴大軍經過十餘天的艱苦跋涉,在督師丁啟睿、保督楊文嶽和平賊將軍左良玉的率領下,進至開封以南百里的尉氏縣城一帶,且有繼續前進的模樣。

該日晚間,流賊的探馬奔入位於開封城東南二十裡外的閻李寨(注二),將官軍的行蹤告知了在大明朝聲名可使嬰兒止啼的人物:闖賊李自成。很快,又有騎士衝出了闖賊老營,直向西邊的橫地鋪(注三)奔去。橫地鋪,便是綽號曹操的義軍將領羅汝才的中軍。

當晚,有疲憊不堪的數千官兵進至鄢陵以北的賈魯河西岸紮營過夜。

在夜深人靜將士們紛紛入夢之時,一彪騎兵悄然出營,渡過了水深及膝的賈魯河,向東方無窮無盡的黑暗疾馳而去。

注一:出自《韓非子五蠹》

注二:閻李寨,今開封市祥符區汪屯鄉閻李寨村(地圖又標為閆裡寨),位於古汴河(今惠濟河)邊,鄰近不遠便是“屠府墳村”。從地理上看,此地控制了汴河與支流馬家河,可以同時監視開封城的東、南兩面,亦可很容易轉兵佔領開封南面的要點禹王臺。這從一個方面,說明了李自成卓越的軍事才能。

有網文稱閻李寨在開封城西,響木很困惑。請有興趣的書友自行考證。

注三:橫地鋪,今開封市龍亭區橫地鋪村,在開封城的西南角外,正好與閻李寨一東一西,將開封夾死在黃河以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