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崇禎十三年最新章節列表 > 正文 第五百八十章 河淮驚變(三)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正文 第五百八十章 河淮驚變(三)

劉紅婷怎麼會出現在運河邊的淮安府呢?

說來話長。

自從辭別心上人,沒等保寧重臣會議開始,劉紅婷便乘船東下。一路上有驚無險,來到了南京應天府。

邱子貢於錢莊生意上是一把熟手,很快就將匯通錢莊開遍了南京、鎮江、常州、蘇州、松江、杭州、湖州和紹興等江南的名州大府。

不過,蜀王府利用十萬石長存米在受災的江南積攢的一點善緣福報,也就到此為止。

江南富甲天下,人文薈萃,士紳豪族到處都有,高官顯貴滿地行走,很有點朱平槿前世中“廳級一走廊、處級一禮堂,科級一操場”的意味。一個邊遠省份來開的錢莊,即便有藩王的背景,也沒被別人放在眼裡。

好幾個月下來,南京總莊匯攏的存銀總數不過百萬兩,明顯低於所有人的預期。

更讓人頭痛的是,地方的黑惡勢力也找上門來。幾個月以來,貸款放出去收不回來官司還打輸的情況屢有發生,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勢。

最嚴重的地方首推劉紅婷的老家松江府,那裡有一群惡奴藉口鬧事,竟然砸了匯通錢莊的招牌。

劉紅婷到南京後,邱子貢給她留下的護衛頭領陳瀛將情況細細一說,劉紅婷立即就明白了自己面臨的形勢有多麼複雜,自己肩上的擔子有多重。

不過呢,經過了仁壽、彭山和織造局等等一檔子爛事的鍛鍊,劉紅婷這位官宦家的小姐同樣成熟起來。她很快明白了問題的根源:那就是蜀王府在江南的根子太淺,既沒有震懾力,也沒有多少資源和利益可供交換,所以江南的權貴不僅不買賬,而且還打著咬一口的心思。

問題的根源找準了,那麼對策便會有的放矢。

在南京的風景名勝玄武湖畔,劉紅婷召集江南各府錢莊掌櫃開了一個小會。

在會上,她根據南京總莊襄理楊正色的建議,提出了匯通錢莊在南直隸發展的新思路。

這個新思路的要點是:

在江南各地,保證銀鈔的暢行流通是重點,賺錢可以先緩緩。因此江南各府分莊全面收縮信貸業務,除了普通的銀鈔匯兌以及風險等級很低的貸款業務,其餘貸款業務一律暫停。

在江北各地,由於戰亂、流民和自然災害的影響,大量的黃金白銀需要尋找一個安全的避風港,匯通錢莊所獨有的銀鈔互兌與大額匯票異地匯兌業務正好可以大顯身手。所以,南直隸錢莊的總體布局首先應該在江北而不是江南展開。

沿著江北大運河的走向,在運河兩岸的揚州、淮安和徐州等地開設分莊,提前佔領這個北地流民南下的大通道。運河佈局完成,繼而在淮河之濱的鳳陽,在長江以北的滁州、和州(今和縣)、廬州等地開設分莊。

總之,儘可能地透過錢莊這個吸金器,將江北各地的財富為我所用。

至於江南所屬的太平府(府治當塗縣)、寧國府(府治宣城縣)、池州府(府治貴池縣)、徽州府(府治歙縣)以及廣德州(州治廣德縣),因為相對蘇松等地較為貧窮,所以開設錢莊的工作暫放在第三階段。

唯獨江北的安慶府是南直流民入川的重要出發地或中轉站,所以必須馬上設立錢莊。南京總號襄理楊正色立即交接工作,前往安慶府擔任安慶分號掌櫃。

會議定了方向,安排了人手,分配了資源,就等著開花結果。會議結束,劉紅婷便清閒下來。於是她的懶病再度發作,乾脆痛痛快快耍了半個月。

在這半個月中,劉紅婷拜會了若幹位已經嫁人的閨密,遊玩了幾處南京的名勝古蹟。唯一幹的正事,便是給朱平槿夫婦寫了封加密的奏疏。

半個月之後,劉紅婷的懶病痊癒。於是她帶著陳瀛等護衛,過了長江到了揚州,再沿著運河到了淮安。

幹嘛呢?以檢查工作為名,行遊山玩水之實。

揚州的銷金窖瘦西湖、淮安鹽商的私家園林和水磨調的戲班子,劉紅婷一個也沒落下。

美豔不可方物的外貌,瀟灑有如男兒的風格,再加上多金的腰包和神秘的背景,讓劉紅婷在揚州、淮安兩地很是紅了一把。

在揚州,劉紅婷在一場堂會中便笑納情詩豔詞二十餘首,詩詞作者不乏名宦之子、鉅富之族。

在淮安,匯通錢莊開業時收的賀禮堆了半間屋子,存入的銀子當日便高達數十萬兩。那些身著女衣的鹽商公子們眼巴巴送了大禮,所得的只是美人銷魂蝕骨的回眸一笑。

護衛首領兼南直隸軍政委員會委員陳瀛是窮苦流民出身,自從出川後便呆在邱國舅身邊,至今已有不少日子。

雖然對大明朝上流社會的奢靡生活有所見識,但陳瀛還是被劉紅婷紙醉金迷的生活所激怒了。

邱國舅有世子親舅的顯貴身份,花的錢也是他自己的錢,所以陳瀛即便看不慣,也不好說什麼。

但是劉紅婷與邱國舅不一樣。

劉紅婷是鄒先生的未婚妻,當過老一連的上官,還當過護國軍的副總參謀長,是正兒八經出生於護商隊的老人。按理應該像世子為人表率的那樣,與窮兄弟們同吃同住同勞動。怎麼她離開了世子身邊,就蛻變成了一個利用公款吃喝玩樂的腐敗分子了呢?

於是,忍無可忍的陳瀛終於找了個機會,向劉紅婷提出召開軍政會議,討論劉紅婷的公款吃喝問題。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對於陳瀛的發難,劉紅婷好像早有準備,不僅沒惱,反而很大方地對陳瀛說,現在南直隸軍政委員會副主任李用敬可能還在江船上,其他到任的軍政委員們都散在各處公幹,既然你有意見,不如我們按照世子提出的思想改造方法——“批評與自我批評”,進行當面交心。

論起嘴皮子交鋒,陳瀛哪裡是劉紅婷的對手。

批評與自我批評,變成了劉紅婷批評,陳瀛自我批評。

首先,劉紅婷有羅姑娘的撐腰。

羅姑娘指示,南北兩直不同於四川,金融攬儲要突出有財力的重點人群,即大客戶。

什麼是大客戶,當然是那些有錢有權的上層人物。

劉紅婷反駁陳瀛道,跟這些上層人物打交道,爭取他們的支援,難道不應該符合他們的審美、貼近他們的情趣、把握他們的思維模式嗎?

其次,劉紅婷開的是錢莊,不是農莊。

錢莊的本錢是什麼,不是庫存的銀子多少,而是在社會上的聲譽好壞。

你出手闊綽,就表明你的資金雄厚。若是你表現寒酸,誰會放心把銀子存進來?

因此,在必要時花公款乃是工作需要,萬萬省不得。不僅要花,而且還要大手大腳地花!當然,不該花的時候就一分不能花!

再次,劉紅婷的職務不僅是匯通錢莊南直隸總莊的大掌櫃,而且還是蜀王府在南直隸的總代表,是蜀王府在南直隸軍政各單位的首腦。

劉紅婷的任務,不僅要把匯通錢莊做大做強,還要想方設法將大明朝最富庶地區的財力物力以及其他有用的資源都聚集起來,轉用於實現蜀世子朱平槿“護國安民、天下太平”的偉大事業,讓蜀王府的勢力在南直隸地區埋下種子、生根發芽。

如何才能做到這一切?

是騙,是搶,還是公然造反?都不是。

那是什麼?就是世子反復強調的“統一戰線”。

世子曾道,“護國安民、天下太平”的偉大事業,不是他一個人的事業,而是大明朝所有人的事業。不僅應包括蜀藩宗室,蜀王府和護國軍的幹部士卒,還應包括天下所有的帝室宗蕃、流民百姓、官紳士族和學子武人。

世子還曾道,絕不能因為一個人出身的家庭地位,擁有的財產多寡,個人的籍貫、師承、履歷乃至於興趣、愛好,就簡單地將他排除在“統一戰線”之外。

總之,“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人”,就是統一戰線工作的精髓!

要團結人,總要吃頓飯嘛,不花點錢怎麼行?

看著陳瀛已經被自己打焉了,最後劉紅婷對老部下陳瀛和緩了語氣,既是嚴厲告誡,又是幫助教育,說他的腦子裡有嚴重的“農民英雄主義”,說他因為大明朝個別官員士紳的腐敗墮落,就不分青紅皂白地否定了整個群體的價值。

劉紅婷用邱國舅代表蜀王府邀請江南名士訪川這件陳瀛親手參與經辦的事情來舉例,說明世子和羅姑娘對大明朝的官紳是非常重視的,大明朝官紳對“護國安民、天下太平”偉大事業的最終實現也是非常重要的。

羅姑娘說話了,世子爺也說話了;“統一戰線”抬出來了,“護國安民、天下太平”也抬出來了。

陳瀛不知道花公款還有這麼多的講究和名堂,只好吃了個啞巴虧。

不過劉紅婷說話硬氣,與她實實在在的業績有很大關係。邱國舅幾個月才拉了百多萬存銀,人家一個女流之輩半天便是七十萬!不服氣也不行呀!

當然,陳瀛冒著得罪上司的風險進行對話交心,收穫的也並非全是批評與自我批評。

首先,他誠懇的態度得到了劉紅婷的高度肯定,認為他做人忠誠坦蕩,做事光明磊落,有“古君子之風”,是個堂堂正正的男子漢;

其次,劉紅婷毫無保留地接受了他的兩個建議:一是在淮安府外設立粥棚,救助那些逃難於此的山東河南流民,藉此宣揚蜀王府仁德廣佈於四海;二是像世子當年在碧峰峽白手起家一樣,在南直隸建立一支蜀王府能夠掌控的武裝力量,徹底扭轉目前在南直隸做事需求人看臉色的被動局面。

設立粥棚相對簡單,無非是花銀子買糧食,起碼沒有硬性指標;

可在南直建立武裝力量可就敏感多了。

這裡地勢平坦,人煙稠密,可沒有碧峰峽那種深藏在大山裡的隱秘之處。

劉紅婷原準備利用在湖州收購的一個小鏢局為掩護練兵,誰知沒過一天,就有一樁大生意主動送上門來。

只是這樁大生意並不好做。劉紅婷遭遇的難題,比她在仁壽和李崇文面臨的困境更難:

好幾千配刀帶槍的人在千里之外沒有飯吃。

這個問題如果深入研究,那麼就會牽出更深層的問題:

應不應該給他們飯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