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亮劍:開局收了黑雲寨最新章節列表 > 403 新思路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403 新思路

“食品廠的事情跟我們提了一個醒。原先我們堅持的專業人士來做專業的事情,在軍工生產那一方面都沒有出任何問題。早前一批公司的運營,也秉承公司合營的原則運作良好。

但是現在我們在大規模開往新工廠以後。因為是全新開辦的工廠,我們在選取廠領導班子的時候忽略了專業人士管廠的原則,導致一大批不懂業務,不懂科學管理的軍事幹部轉業成為工廠領導班子。

現在導致了一些工廠在生產管理方面陷入了無序狀態,生產線工藝流程標準都隨意更換,根本沒有質量意識、標準化生產意識。

這樣的一個不好苗頭,如果我們不堅決剎住的話,將會給我們的工業發展帶來巨大的倒退。

大家討論一下怎麼才能徹底解決這個問題,同志們,我們不能頭疼醫頭,腳疼醫腳,這樣我們的工作就很難正常開展下去。”

處理完食品廠的事情,高建武並沒有就此結束,而是順帶著走訪了幾十家新開的各種類型工廠,發現食品廠這種現象並非偶然。

由於這一階段工廠上馬較多,各個根據地都按照工業規劃雨後春筍一般開辦工廠,高建武主要關注點在上面公司架構和融資以及技術方面,對於底下的生產工廠沒有去關心怎麼選人用人,大都是地方根據地方面調配人手。

他們自然還是以軍隊打仗那一套思維來管理工廠,導致一批新的廠長、副廠長甚至車間主任都是軍隊出身,對於工廠技術不說一竅不通也差不離。

出現了大批外行領導內行。

如果不是布魯斯威利事件爆發,高建武還得被矇在鼓裡,等著產品大批量爛掉口碑後才能發現,那樣付出的代價就難以估量,特別是這批新建設的工廠大部分面向外貿,在海外市場如果口碑崩掉,那高建武哭都找不到地方去哭。

所以回去後就召開了部裡的專題會議。

“高部長。我認為工廠的人事整頓刻不容緩,特別是工廠領導層事關一個廠的全域性發展,一旦出現問題,對於一個工廠來說是災難性的。當前上級組織指派這個方式很容易產生弊端,將不合適的人放在一個工廠領導崗位上。

我建議要出臺一個工廠管理層的人才選拔制度。”部裡有人很快跟上了高建武的思想,大膽建議道。

“付子豪同志這個建議不錯,我們要改指派為選派,遴選出來合適的管理人才後將他們聘為管理層。不過怎麼遴選,得大家拿出來一個可以操作的制度。”高建武點頭表示認可。

他這一表態,啟用了場中的其他同志,大家開始群策群力獻計,把如何遴選人才方方面面都提出來了不少有益的建議和意見。

但是問題也不少,因為高建武現在建設的好多種類的工廠對於根據地來說都比較新,根據地裡面做過這類工作的人自然極少,甚至一個大根據地都找不出來。

所以單獨在某個根據地範圍內遴選都不行,得著眼對外。

這樣的用人觀念就完全突破狹隘地域限制。

高建武等著大家談論差不多了,才開始總結。

“大家剛剛說的都不錯,接下來,部裡負責組織工作的同志,必須拿出來一個關於工廠管理層的選派聘任制度和任職能力審查制度,凡是部裡統籌的工廠,不管他在哪一個根據地,都必須按照這個制度統一執行。如果在當地選拔不出合適的人才,那麼就跨區域進行選聘。

這是我們要解決的第一個問題。”

“第二個問題就是產品質量問題。

產品的出廠質量檢測現在必須提到議事日程。現在看來把產品的出廠質量檢測放在工廠內部管理是不行的,這樣缺乏客觀性,很容易導致工程內部質量檢測流於形式,根本沒有起到質量控制。

我們必須成立一個第三方的質量檢測體系。在抽檢產品的時候採取三盲方式。即參與質量檢測人員臨時抽選;需要進行質量檢測的產品去掉包裝進行盲檢;抽檢產品的時間隨機不確定,抽檢產品也是隨機抽選。

特別是出口產品,在出口之前還要增加一道抽檢程式。

我們必須確保出口產品的質量完全符合我們的生產標準要求,不能讓我們的產品質量成為未來產品銷售的攔路虎。”

高建武說的這個問題,底下倒是很多人都深有感觸,他們之中有不少人是高建武從海外找回來的人才,對於國內和國外現在產品質量控制方面,大家遇到的糟心事實在太多了。

因此,高建武提出這個問題後,大家七嘴八舌更加熱烈,對於產品質量的控制提出來了不少的措施,相對於選人來說產品質量控制需要考慮的方面要少很多。

啟用了大家的思路後,高建武把這倆項任務交代下去,讓部裡把這兩件事立即操作起來,高建武這一頓操作,讓部裡忙得翻天覆地。

雖然難免有些人發出怨言,對於高建武這個要求表示不理解,但是他們的意見沒有什麼作用,哪怕是反映到更高層面。以高建武現在的影響力,根本都不會得到受理。

開玩笑,現在高建武在工業發展上面起的作用,現在誰敢說能替代高建武來做這件事情?他們很多人甚至都想象不到高建武現在做出來如此眾多的工廠。

所以在部裡高建武一言而決。

...

經過一段時間的折騰,兩項制度如期出臺並頒佈下去,很快啟動了第一次二十種主要工業品的產品質量第三方盲檢,結果讓高建武大跌眼鏡。

產品合格率不到20%!

這個結果,其實在高建武視察各個工廠的時候,早就有所心理準備,只不過沒想到最終的結果比想象還要更加糟糕!

幸虧現在試產階段的產品還沒有說拿出來出口,如果這樣的產品真的賣到國際上,恐怕要不了三個月東方製造的名聲就徹底爛大街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當初委託民營加工服裝的時候,由於擔心民營企業良莠不齊,專門有一個質量檢查團隊一方面駐廠檢查工藝流程,另外在成品的時候還要抽查質量,一旦發現不合格,整批服裝都會退回。

靠著這樣的雙重嚴格質量控制,使得出口服裝的質量在水準之上,質量加上款式時尚雙重因素才一炮打響,短期佔據了海外中低端服裝的主流。

誰知道新的工廠自己辦,自己人控制,還不如人家民營代工來得硬。

這大企業還沒有成長起來,大企業病倒是病得不輕了。

...

鄂豫皖根據地。

“同志們,丟人啊。在我們開辦的十五家新工廠中,十二家都沒有透過工業部的產品質量驗收,”鄂豫皖根據地的大旅長拍著桌子,盯著下面的一群工廠廠長和副廠長,恨鐵不成鋼地吼道。

“可笑的是,你們當中,還有人好意思跑到我跟前來告狀,說人家的質量驗收標準太高了,生產出來的產品明明能用,怎麼就質量低劣了。”

“我就問大家一句,人家的產品質量驗收標準你們看得懂嗎?同你們工廠產品出廠標準有衝突嗎?”

“同志們,不會不要緊,虛心接受意見,不斷鑽研改進,一直把心眼放在產品質量提升上面,那總歸有成長起來的一天。

但是現在看看你們,一個個只會抱怨第三方質量檢查嚴格了,一點改進的動靜都沒有,這像什麼樣!”

大旅長越說越氣。

“不說了,說再多不想聽的還是不會聽。

我宣佈,這次產品質量檢查中,所有產品不合格的工廠廠長和副廠長,從今天起全部免職,商場如戰場,我們不允許一個無能的指揮者繼續呆在這些關鍵的崗位上,拖住工廠發展的後腿。”大旅長一句話,現場的絕大部分廠長和副廠長一下子打回原形。

頓時,許多人臉色一片蒼白。

但是又無可奈何。

機會是給了他們,但是自己沒本事把握不住啊。

大旅長對於高建武這邊的安排,一向不折不扣,其實當高建武把制度公佈出來後,一直關注著工廠發展的大旅長就知道事情不妙,但凡工廠發展順利,高建武那邊不得出臺如此有針對性的新制度。

果然一檢驗,是騾子是馬大家都顯出原形來。

倉促上馬、技術和管理底子薄的弊端一下子都暴露出來了。

好在高建武發現早,這個問題還沒有拖到積重難返。

...

按照結果論英雄的簡單粗暴方法,工業部這邊建議各個根據地擼掉了將近八成不合格的廠長,然後開啟了全國範圍內的工廠廠長海選招聘工作。

把工廠崗位要求登在報刊上面,不管是根據地還是大後方,不少城市裡面幹同類工廠的中高層們不少就開始心動了。

雖然對於這些人來說都是打工,但是根據地辦的這些工廠明顯規模更大,動輒都是上千工人的規模,比起很多民營工廠來說,實力差異顯而易見,何況高建武還特意公佈這些工廠將是外向型,做出口產品的工廠!

一下子把工廠的前途和逼格提升高大上起來。

要知道這個時候做進口替代都是了不起的事情,洋貨幾乎統治著國內工業品市場,洋釘洋火都成為專有產品名,現在高建武要搞外向型出口,這簡直是商界一股泥石流。

如果換一個人搞,那真是沒有幾個人會相信,偏偏高建武剛剛才創造了幾百萬件服裝出口的光輝戰績,這就讓真正的業內人士動心了。

畢竟在高建武之前,誰敢說出口成衣都是以百萬件起步的?

創造了商業奇蹟的高建武,現在在商界的聲譽也非常驚人,雖然說現在高建武沒有商界的XX之王稱號,但是對於業內來說,他就是商界的無冕之王了!

所以用高建武作為背書的招聘比選公告,很快就吸引了一大批真正有才能的經營者報名參加比選。

...

秦大河是江南某食品廠副廠長,已經從事食品加工行業超過20年,但是由於自己服務的這家企業是家族企業,廠長一向是家族嫡系才有資格染指,副廠長職位就已經是秦大河的天花板了。

絕無可能再上步。

對於一般人來說,副廠長已經是非常不錯的選擇了,起碼秦大河可以用一個人的薪水把一家五口人都養得挺好。

但是秦大河是有抱負的人,不甘心做一些面向江南這一片內地客戶的糖果生意就止步了。

他希望東家能繼續投入到新產品研究中,爭取做到國內食品行業的前列去,這樣才能有著更好的競爭力。

但是誰都不支援他這個想法,哪怕是貴為老闆親生兒子的廠長,也對他的計劃百般質疑,毫無冒險投入研發的打算。

這就讓秦大河大受打擊,開始了得過且過的日子。

但是現在,高建武的全國比選找廠長,不限制候選人出身。這就讓秦大河看到了一線曙光!

他毫不猶豫地投遞了簡歷上去。

不管成不成,秦大河也要豁出去參與一把。

誰知道簡歷投遞出來一週時間後,對方就拍來了電報,告訴他已經入圍候選!某日某地參加現場比選,分為筆試和面試兩關!

這個訊息讓秦大河有點懵了。

雖然說是抱著一些小心思去報名的,但是考試這會兒必須是真才實學才能過關,事到臨頭這去還是不去,秦大河原本是有些糾結的。

但是電報中,指明了路費食宿全包!

這就讓秦大河忍不住了。

高低必須去拼一把啊。

要不這輩子都不甘心了。雖然他並不知道有多少人入圍,考試考些什麼內容,競爭對手究竟是哪些人,但是秦大河幹了二十年食品廠,自認為在這方面自己還是有點水平的。

如果競爭不過那些高手,自己也認了。

因此,秦大河特意找東家請了幾天假,說是要休息一下,其實趁著這個假去幾百公裡外比選。

秦大河並不知道,同他一樣心思的人,高達二百多人,他們將競爭第一批食品廠和紡織廠不到25個職位!

而對於這些人,高建武的要求是,如果選不出滿意的人選,寧可不選擇!

不要怕零錄取丟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