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帝國將軍回憶錄最新章節列表 > 戰爭之外的往事 第一五一章 被解救的姜哥(1)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戰爭之外的往事 第一五一章 被解救的姜哥(1)

當姜哥被起床號從床上叫醒時,天色還沒有完全放亮。

說是起床號,其實也並不副實。以姜哥的經驗,這種發出深沉響聲的樂器,應該是一種軍號。用來客串起床號,實在有些殺雞用牛刀了。

不過,姜哥也能理解為什麼是用軍號來叫人起床。之前的正規的起床號,雖然能讓船上的水手和海軍立刻從床鋪上彈起來,卻無法喚醒被暈船折磨得頭暈腦脹的遼民們。船上的司號長試驗了幾天,最終確定必須使用軍號在走廊裡吹響,才能把所有遼民從船艙裡趕出來。

聽到號角聲落下後,姜哥立刻翻身從床上跳下來,精準地踩在船艙的地板上。他雙手飛快地在下鋪的兩張床上一掀,兩床被子就被直接掀飛。“快起來!”他低吼著拍打舍友的臉頰,自已抓起褲子就扯到腰上,靈活的雙手扯了幾下,就把腰帶繫好。

他的兩個舍友——一個叫張忠旗,正藍旗人,在建奴手下當了好幾年的奴才;還有一個叫黃善,前主子在遼南被澳宋天兵打死,他就被分到張忠旗所在的那個村子,認了個新主子。這兩人暈船暈得極為慘烈,每晚都是撐到半夜才勉強睡去,因而在早晨就很難醒來,每次都要姜哥動手去喚醒。

等到姜哥穿好鞋子後,張忠旗才剛剛穿好棉衣。姜哥嘆了口氣,心知這兩人又把自己連累了。不出意料,幾分鐘後船艙的房門就被敲響。他打開門,一個高大的海兵就走進來:“1408,怎麼又是你們晚了?”

姜哥和海兵處得還行,就苦笑著說:“馬大哥,張忠旗和黃善兩個也是沒辦法,現在還是暈船,每天早上都起不來。”

海兵皺著眉頭看了臉色慘敗的張、黃兩人一樣,擺擺手。“行了,我也不是要罵你們。實在吐得難受,就找醫生開點阿片,大不了到了地兒就去隔離幾日,少點吃不會上癮的。”

他又對著姜哥說:“這些日子也是辛苦你,我給上面說說,看看能不能把你們調去上面點的艙室,好歹多吹吹海風,也能緩一緩暈船。”

姜哥千恩萬謝地把海兵送走,自己幫兩個舍友穿好衣服,帶著他們走出船艙。此時這一層艙室裡的人已經全部上了上層去洗漱,只有他們三個還在晃悠悠地扶牆前行。

上到甲板上,清晨的第一抹陽光已經灑在海面上,整個東方的洋麵都被橙紅色的陽光照亮,正對著陽光的海面呈現出一條金光粼粼的斑斕破碎的光路。今天是極好的晴天,尚處於白晝與夜間交匯的天空沒有一絲雲彩。半個天空是由橙紅到淡黃的漸變色,而另半個天空則由淺白慢慢變成藏青,還有幾個星辰在陽光暫未涉及的領域輕輕放出光來。

深吸一口帶著寒意的海風,姜哥的精神頓乎振奮起來。他領著張、黃二人走到甲板邊緣的護欄處,拿著牙刷牙缸找專職的衛生員取了牙粉,就蹲在護欄下開始刷牙。在他們的前方,一處鋼筋混凝土建成的海港已經在陽光下清晰可見,幾面青底白啟明星的海軍旗正迎風飄揚。

午10點許,船隊緩緩駛入江戶灣。這支船隊從旅順出發,在濟州島、釜山、長崎分別停留補充給養,也放船上的遼民到陸地上緩口氣。江戶是船隊在漫長的橫跨太平洋的旅途中,最後停留的一個亞洲港口。下一次遼民們見到陸地,就要到檀香山了——那有可能已經到了1630年。

在船隊停駐完成後,姜哥像上次在長崎時一樣,在訓導官處領取了身份牌,用別針固定在左胸前。這是識別遼民的重要依據,丟失了肯定要被關幾天禁閉。

安好身份牌後,姜哥又小心翼翼地把訓導官發給他的零花錢藏進貼身的口袋,這才跟著大部隊從船板上走下運輸船。剛剛下到港口的水泥地上,他下意識地搖晃了一下,彷彿踩在雲朵上一樣混不著力。這是在船上待了太久後形成的習慣,他前幾次下船時都這樣,這次好歹沒有直接軟倒在地上。

等身子適應了堅實的陸地,他才邁開步子往前走。很快,他便深深愛上了腳踩大地的感覺。

沿著被護欄劃分出的通道往前走,一群群穿著統一樣式的棉衣的遼人透過檢查口。穿著藏青色制服的海港工作人員一個一個核查他們的身份牌,然後揮手放他們出去。在檢查口旁還豎起一座2米高的塔樓,一人舉著鐵皮卷的喇叭在向姜哥們喊話,讓他們注意回到海港的時間。

走出港區後,姜哥立刻被迥異於遼東的日本風情迷昏了腦袋:身邊經過的倭人,身高最高的也不到一米五,很多都是一米四左右,這讓姜哥彷彿看到了一群半大的孩童;幾乎每個在港區扛活的倭人都是光頭或者留著澳宋式樣的短髮,穿著澳宋式的修身棉服,看起來比港區外的那些野生倭人——姜哥習慣這樣稱呼那些不為澳宋人工作的蠻夷——精神了無數;入耳的再也不是熟悉的遼東官話或者澳宋人的普通話,而是一堆嘰裡呱啦的倭話,只有在和自己面對面交流時,那些小矮子才會艱難地說出幾句發音不準的普通話。

姜哥終於明白過來,他已經不在大明了。

當他想明白這一點時,他頓時進入了有些恍惚的精神狀態,比剛被解救時喝了半斤白酒後的恍惚還要嚴重。“已經不在大明了啊。”他這樣想著。

雖然澳宋人在剛把自己帶出來時就說,會送自己去海那邊的美洲,去新的家園,自己也無限喜悅地答應下來,還對那片傳說中有著一望無際的黑土地和漫山遍野的野牛的富饒之地充滿幻想。但一旦意識到自己已經完全離開了祖輩上千年生活著的大明,這個來自撫順的秀才還是陷入沉默。

在遠離家鄉,前往未知的遠方所帶來的衝擊下,姜哥漫無目的地行走在港區外的日式城區裡,直到他發現自己已經坐在了一家餐館中。他搖晃一下腦袋,把那些莫名的複雜情緒甩出大腦。環顧四周,餐館裡已經坐滿了穿著和自己一樣衣服的遼民們。

熟悉的鄉音暫時沖淡了他心中的悲傷。幾個素未謀面的老鄉坐在他身旁,大聲地叫喚店小二過來上菜。他們熱情地攬著姜哥的肩膀,把選單往他手上一塞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讓他來點菜。

姜哥感激地笑了笑。思鄉歸思鄉,吃飯還是不能拖延的。他嘴裡快速地吐出一長串菜名,那個站著和自己坐著時一樣高的倭人小二馬上在紙上記下名字。不一會兒,一盤接一盤的蔬菜便率先被端上來。幹煸豇豆,雜魚菠菜湯,小炒白菜,涼拌黃瓜,手撕包菜......

在船上的日子,魚乾和生鮮海產品是不缺的。只是由於大量的艙位都用來裝遼東運來日本的商品,隨船攜帶的蔬菜極為有限。在船上的這些日子,只有澳宋水手和海軍能保證足額蔬菜供應,他們這些普通遼民,每日除了綠豆芽就是黃豆芽,能喝點檸檬幹泡水都是病號的待遇。在上船之前,姜哥從未想過有一天,自己竟希望滿桌的烤魚煮魚蒸魚能換成最普通的大白菜。

每次下船修整,能吃一大桌綠油油的青菜就是所有遼民共同的願望。除了點了青菜,姜哥還點了一些雞鴨:陸地上的動物也是常常出現在遼民夢裡的美食。

每上來一道菜,無論是葷還是素,一雙雙筷子都會飛快地伸出,在轉眼間將盤子裡的食物夾得乾乾淨淨。店小二已經忙得飛起,一張張澳宋元被塞進他的腰包,為海岸町的發展注入充足的活力。正在忙著收拾餐盤,店小二忽然看到幾個穿著灰色軍裝的宋人走進來,趕忙過去招待。

姜哥正忙著把拌黃瓜的醋倒進自己的碗裡,面前忽然被放上一大塊烤得發黑的豬排。他呆呆地抬起頭,正看到一對被灰色軍裝覆蓋著的胳膊正抓著小刀,沿著豬排的骨架縫隙將烤肉切開。

盤子裡被放入一塊灑滿椒鹽和孜然的烤豬肉,姜哥下意識地咽了口唾沫。一個高大的澳宋軍官正坐在他身側,笑著朝同桌的遼民點頭,開口就說出熟悉的遼東話:“是去美洲的吧?請各位吃些好的。”

同桌的遼人轟然叫好。放下的門簾隔開了冬日的寒意,烤豬排的香氣拉進了人們的距離。姜哥一把將豬排塞進嘴裡,來不及細細咀嚼就把它吞進肚裡。他大著膽子問:“軍爺,你也是遼人嗎?”

“我在遼東打過仗。”軍人很和氣地回答,“9月後就被調到日本來。”

店內的氣氛更加熱烈起來。每個遼人都站了起來,深深地向軍官鞠躬,還有些人直接跪下,讓軍官和他的副官都連忙站起,把人們給扶起來。

“同志們,同志們,不用這樣!”軍官把下跪的人們託到椅子上,環顧四周大聲道,“打敗建奴是我國防軍的應有之義,解救所有陷於敵人奴役的漢人,也是我大宋、我國防軍天然的神聖使命!我國憲法已經規定,‘漢兒不為奴’!普天之下的漢人,不管是不是澳宋國公民,我們都有義務確保他們享受自由,享受尊嚴,永遠不被人奴役!”

在響徹屋頂的歡呼聲和掌聲裡,姜哥一口將碗裡的醋喝掉,五官被酸得緊緊皺在一起。他把碗放回到桌子上,碗底與桌面碰撞發出一聲悶響。

“漢兒不為奴,漢兒不為奴...”姜哥低聲重複著,已然淚流滿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