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帝國將軍回憶錄最新章節列表 > 戰爭之外的往事 第一五二章 被解救的姜哥(2)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戰爭之外的往事 第一五二章 被解救的姜哥(2)

姜哥祖籍撫順,先祖在紅巾軍龍鳳北伐時來到遼東,曾經跟隨潘誠一路攻入高麗首都開城。在潘誠所部兵敗高麗後,姜哥的先祖就離開隊伍,向北隱藏到遼東的山林裡,逃過了潘誠餘部在遼陽被殲滅的厄運。等到朱元璋麾下的老明軍光復遼東後,姜哥的先祖才定居撫順,一直傳承到他這一輩。

在姜哥的回憶裡,一直到他考上秀才,他的家庭一直是撫順所數得上號的大戶人家,肥沃的黑土地,等閒也有七八百畝。一切都是向好發展,特別是在他成為一名享有特權的士子後。

直到萬曆四十六年(注1)的四月八日,他的命運瞬忽間開始急轉直下。一開始他並沒有注意撫順城內發生了什麼,只聽到下人們說起城內有女真蠻子鬧事,被城中的駐軍抓去拷打。但問起相熟的百戶,又說沒有這種事。又過了幾天,宰賽、暖兔等24部蒙古人簇擁到撫順來討賞錢,城中的王命印千總出去應付,不知怎地發生衝突,在東門外打成一片。

那時候姜哥還在城牆處看熱鬧,覺得沒什麼不對。而他的老爹卻感到不安,開始收拾些細軟,準備一有異常就去瀋陽避一避。

姜哥老爹的謹慎救了姜哥一命。

四月十五日清晨,上萬名女真兵突然出現在撫順城下,激烈的戰爭立刻爆發。

十五日上午,出城還擊的千總王命印、把總王學道、唐鑰順戰死,上千明軍被皇太極所部圍殲。

十五日中午,撫順南門被攻破,遊擊將軍李永芳投降。

十五日下午,全城被佔領,中軍趙一鶴投降。奴爾哈赤下令停止屠城,城內軍民已死亡兩萬餘。

扼守遼東通往遼中平原的撫順,四千多明軍駐紮的城池,只要一個白天就失守。

所幸姜哥並沒有被女真人抓走。他的老爹在上午就帶著他和兩個弟弟從西面逃出城,沿著渾河一路向瀋陽逃去,並在兩天後逃入城中。當他們進城的時候,城內百姓甚至都不知道撫順已經被攻破、建州女真對明國宣戰。

姜哥那時還沒意識到,撫順在半天內失陷意味著什麼。在他過往的經歷裡,也沒少聽說山西那邊的縣城被蒙古人打破,但從未聽說蒙古韃子能佔領哪個縣城的。那時的姜哥覺得,女真人進了撫順,搶掠一把浮財就該走了。丟一點金銀布匹,雖然心痛,但也不會傷及根本,至少城外的幾百畝田地,女真人就不可能搶走。

他的這種想法在四月二十二日正式宣告破產。

廣寧總兵張承蔭,遼陽副將頗廷相,海州參將蒲世芳率軍上萬,進抵撫順關東部時,被女真-蒙古聯軍團團包圍。蒙古宰賽、暖兔各營仍集扎於遼河西岸;察哈爾丹汗的兵馬抵達西面,炒花部屯兵鎮靜堡外,奴爾哈赤親率大軍擋在撫順關東面。二十一日時大戰爆發,戰場上揚起大風,狂沙向西撲面而來,明軍陷入混亂。隨著右營遊擊劉遇

節臨戰逃跑,女真軍一鼓作氣攻破明軍軍陣,隨後就是一邊倒的大屠殺。

張承蔭、頗廷相、蒲世芳、梁汝貴,以及其餘50多名把總以上軍官戰死,女真軍一路追殺40裡,明軍陣亡近2萬,光繳獲的馬匹就有9千匹。

訊息傳來,瀋陽內頓時陷入大規模混亂。女真,這個當了幾百年大明的狗的民族,忽然對它的主人露出了獠牙,並毫不客氣地吞噬著主人的血肉。

姜哥和他老爹不得不放下了迴歸撫順的念頭。但是他們依然覺得,女真人只是短暫地取得勝利罷了。等到朝廷調集天兵入遼,必能一戰全滅建州,為死難的數萬軍民報仇。在這種思想的主導下,姜哥一家就在瀋陽內安頓下來。

沒有人能預見到,在之後的兩年裡,他們收到了接連不斷的噩耗。萬曆四十七年二月,朝廷調集11萬大軍進剿後金——此時姜哥已經知道女真人建國了。

當年三月二日,山海關總兵杜松、保定總兵王宣、原任總兵趙夢麟陣亡,明帝國西集團軍全軍覆沒;三月三日,遼東總兵馬林逃亡,龔念遂、李希泌、潘宗顏等戰死,北集團軍被殲滅;三月六日,劉綎戰死,東集團軍滅亡。

不到一週的時間裡,四萬六千名明軍戰死在薩爾滸附近的戰場上。明帝國在遼東的機動兵力為之一空,在撫順到山海關之間的上千里土地上,帝國連一個千總的野戰兵力都無法抽出。

在那個時候,姜哥已經震驚得說不出話來了。為什麼明軍這樣脆弱不堪?為什麼建奴這樣驍勇善戰?姜哥想不通。

一直到天啟元年,姜哥一家都處於一種壓抑灰暗的氣氛裡。撫順、撫順,他每晚都在想著自己還在東邊數百裡外的那座城時的生活。好在他很快就不用想象為什麼明軍會打敗仗了,他親眼看到了數萬明軍的崩潰。

天啟元年三月初十日,奴爾哈赤大軍抵達沈陽城下。十一日,瀋陽守軍7萬人被擊潰,總兵賀世賢、尤世功等戰死。十四日,遼陽總兵陳策、奉集堡總兵李秉誠等來援,戰死。十五日,渾河南大營被攻破,副將董仲貴、參將張大鬥等戰死。

十萬大軍又在一週內被殲滅。姜哥已經麻木了,那一週他沒有一晚睡著,每天夜裡一閉上眼,彷彿就看到凶神惡煞的後金大兵揮舞大刀朝他撲來。瀋陽城內一片毀滅在即的恐慌氣氛,上到達官顯貴,下到乞丐流氓,無一人不處在城破後被屠城的恐懼裡。

所幸姜哥依然沒有被俘獲。他的老爹帶著他走通了明軍的門路,在十七日的夜裡用繩子從城牆處逃出瀋陽,摸黑朝西面逃去,竟奇跡般地穿過了建奴的封鎖線。只是,他的兩個弟弟在黑夜中走散,後面就再也沒有他們的訊息。

“後來呢?”

姜哥抬起頭,看著身旁的澳宋軍官。他伸手抹了一把臉上的淚水,抿著嘴巴。屋內的人們都在看著他,一片沉默。原先那種

大吃大喝的痛快氛圍已經消失不見,被刻意埋藏在心底的悲傷和恐懼遭到喚起。每個人都一聲不吭地坐著,思緒隨著姜哥接下來的講述一起回到在遼東時的絕望歲月。

“後來,我和爹到了廣寧。”姜哥又開口,低沉地講起他的故事。

廣寧、廣寧。這座城市的名字,我在黃斯通的嘴裡聽過許多次。這是黃斯通軍旅生涯的起點,卻是姜哥自由生涯的終點。

天啟二年正月,天大寒,風雪不絕。偽後金大汗奴爾哈赤發兵進攻廣寧。沙嶺會戰,遊擊將軍孫得功叛變並率先逃亡,引發明軍陣線崩潰。當時黃斯通便在孫得功身邊,亂軍之中拔刀擊殺孫氏,卻無力阻擋明軍潰散。沙嶺之戰,“死者鋪滿大地,一層疊一層。站在戰場中央,放眼環顧四周,明軍將士的屍體根本看不到盡頭。我蒐集了一些倖存的明軍士兵,讓他們剝下屍體的裝備,竟一下子組織起了上百人的裝備精良的軍隊。”(注2)

設法回到廣寧後,黃斯通一度控制了局勢,準備依靠王化貞的支援保住廣寧——黃斯通甚至直言,他有控制廣寧做軍閥的念頭。可惜的是,王化貞這個該死的無能的軟弱的可恥的遼東巡撫,竟在廣寧已經基本恢復秩序後悄然逃走。這個訊息傳出後,黃斯通付出的所有努力便白費了。

廣寧守不住了,人心散了。

在王化貞逃走後,黃斯通便率領願意跟隨自己的騎兵們一路向南,展開了穿越後金封鎖前往東江鎮的長征,開始了他威震遼南的傳奇之旅。而我們的主角姜哥,卻只能絕望地在混亂中的廣寧等死。

他終於失去了自由,淪為後金正藍旗某部的包衣,和他的老爹一起做了女真人的奴隸。

從1622年到1629年,7年半的時間裡,他一直生活在瀋陽南面的白塔鋪。作為一個包衣,能在這樣艱苦的環境裡生存如此長的時間,實在是不容易。姜哥沒有說起他在這7年多歲月裡的艱難生活,我也沒有問。只是,在一些被解救的遼東文人們——由於有文化,這些文人雖然也是包衣,但相對受到重視——出版的回憶錄裡,我們能粗淺地看到包衣們的痛苦生活。

“包衣們每天早上4點多就要爬起來。他們住的房子只是一些草草搭建的茅草屋,在冬日裡,每週都有包衣被凍死。這些包衣從早上開始幹活,鋤地、割草、喂馬、給建奴主子幹活。稍有不足就要被鞭打,打死打殘的包衣為數眾多。包衣只能吃最劣質的雜糧和野菜,常常要偷吃給馬匹吃的黑豆才能生存。”(注3)

注1:即西元1618年。

注2:原文引自黃斯通的回憶錄《從帝國到共和國:黃斯通回憶錄》第一卷《遼南戰爭》,鳳凰書社1657年版。

注3:引自《苦難歲月:天啟年代回憶》,遼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644年版。內容是根據我的記憶寫的,並非原文引用。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