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問鼎記(全)最新章節列表 > 問鼎記.2_第三十六章 議事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問鼎記.2_第三十六章 議事

“本王若再不挺身而出,只管自己自在不管百姓死活,百年之後,無顏再見太祖皇帝!”景王又緩緩坐下,臉色瞬間變換,恢復了雲淡風輕的從容,“是以本王請諸位前來,是想和諸位商議一番,要如何才能阻止奸臣繼續閉塞聖聽,讓皇上可以親眼得見民間疾苦,知道新法之禍,禍及江山。”

連若涵原本以為今日父親會當面逼婚,不想竟是商議朝政大事,她心中大定的同時,又微有擔憂,父親雖是清河崔氏家主,卻是布衣之身,既無功名也無官職,此時貿然介入朝堂紛爭,且站在景王一方,萬一景王失利,清河崔氏將會遭受滅頂之災。

不過又一想,大王爺景王、三王爺星王和四王爺慶王、五王爺雲王,四位王爺之中,三王爺和雲王關係莫逆,慶王獨來獨往,景王也是獨善其身,如今四位王爺爭權,總要依附一人才行。景王雖年紀稍大,卻有見王相助,是最有實力和三王爺、雲王抗衡之人。

宋超度緩緩點頭,起身說道:“聽金甲先生說,皇上病情因得了藥椅藥床之助,大有好轉。本來金甲先生想讓皇上繼續使用藥椅藥床,以鞏固療效。不想皇上聽信了候平磐的讒言,認為藥椅藥床並無典籍記載,是江湖郎中的把戲,恐怕會有後患,就棄之不用了,又開始服用葉木平的金丹。才不用幾日,就病情復發,現在又臥床不起了。”

原來皇上再次病情加重了,連若涵心情莫名沉重。雖說她從未見過皇上,卻對當今皇上的雄才大略十分讚賞,認為皇上是可比秦皇漢武的一代明君。儘管皇上重用候平磐推行新法,導致民不聊生,卻也並非完全是他的過錯。新法本身也是為了富民強國,只可惜被候平磐當成了排除異己的工具,被地方官吏當成了強取豪奪的藉口。

平心而論,連若涵希望皇上病情好轉,重振朝綱。在她看來,景王年紀過大,難以接任皇位。慶王閒散慣了,未必是帝王之材。雲王過於年輕,在朝中全無根基。見王更不用說,輕浮、浮誇,既無王爺之尊,更無帝王之威。

只有三王爺最為適合繼承大寶,只是三王爺心機過深,又和候平磐沆瀣一氣,他若是當上皇上,絕非大夏之幸、百姓之福。

“皇上太信任候平磐這個奸臣了,事事聽從他的提議,候平磐不除,大夏不興。”李鼎善重重地一拍桌子,憤憤不平地說道,“如今皇上身邊全是候平磐和三王爺的親信。朝中大臣自不用說,幾乎全部唯候平磐馬首是瞻,就是內宮之中的內侍,也全是三王爺的人。”

“還有二人除外……”連若涵忽然想起了二人,插話道,“一個是金甲先生,另一個是——葉木平!”

“金甲先生和葉木平是皇上最信任的二人,一人為皇上調養身體,尋醫問藥;一人為皇上談玄說妙,煉製金丹。”景王微有疑惑之意,“金甲先生與人交往,率性而為,既不過近也不過遠,他和星王確實沒有太多往來,卻也不被星王猜疑。葉木平獨來獨往,以方外之人自居,也和星王並無交情。只是……諸位誰和金甲先生熟識?葉木平就更不用說了,據本王所知,在座諸位和葉木平都無交情,非但沒有交情,恐怕都對葉木平有不滿。”

宋超度點頭不語,李鼎善淡淡一笑,曹用果默然不語,崔何也是一臉漠然。

連若涵自是知道在座幾人都是深受儒家思想影響,對於黃老之說、神仙之道向來嗤之以鼻,不屑與之交往,於是淺淺一笑:“夏縣尊和金甲先生交情莫逆,是忘年交。小女子有一友人,名叫盧之月,和葉木平有交往。他二人出面,可以和金甲先生、葉木平成為至交也並非沒有可能。”

“盧之月?”崔何自從連若涵進來之後,始終一言不發,聽連若涵說到盧之月,才微微皺眉,“之月越來越不像話了,不好好讀書考試,非要和什麼方外之人交友,莫非他也想問道尋仙?哼,不學無術,朽木不可雕也!”

“話也不能這麼說,崔公,人各有志,不可強求。考取功名,入仕為官,若是一身正氣還好,可為國為民。若是只為升官發財,不顧原則立場,還會禍國殃民。”景王以前也是無比推崇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但眼下許多進士出身的官員,為了升遷不惜依附候平磐,早將氣節拋到了腦後。反倒是金甲和葉木平,並非讀書人出身,從事的也是被士子看不起的賤業,卻能在非此即彼的站隊中,保持獨立的人格和獨來獨往的節操,著實難能可貴。

“連娘子,你可有把握讓夏祥和盧之月為本王所用?”景王現今顧不上許多了,事情緊急,只好死馬當活馬醫,哪怕再是迂迴曲折,也只能如此了,“本王只求皇上龍體康復,再有讓皇上知道新法在地方上

如同瘟疫一般為害百姓,長此下去,百姓民不聊生,大夏江山不保。”

李鼎善表面上不動聲色,心中卻是大為欣慰。夏祥沒有辜負他數年的教誨,初入仕途,便打下了良好的根基,不說夏祥和張厚、沈包結下的同窗同年之誼,也不說夏祥和曹姝璃、曹殊雋、連若涵的情義,只說夏祥和金甲的忘年交,就足以讓他對夏祥的為人處世充滿了信心。

夏祥深得他的處世精髓,君子和而不同。夏祥雖然讀的是聖賢書,學的是道德文章,卻並不輕視他人,士農工商在他眼中一視同仁,只要都有一顆為國為民之心,不管出身怎樣,不管職業高低,他都可以引為至交好友。而哪怕一人再是身居高位,呼風喚雨,只要全是為了一己之私,沒有大義,沒有大局,他也不會和其同流合汙。

李鼎善忽然生髮了無邊感慨,他早年過於書生意氣,後來又過於激憤,直到經歷了諸多事情之後,體會到了世態炎涼、人情冷暖,再險些被三王爺誅殺,才收斂了激昂之心,多了沉穩和低調。

他是經歷了諸多磨難之後才有了現在的氣度,夏祥如此年輕就有如此胸襟,前景必定不可限量。儘管夏祥在真定,上有三王爺、候平磐在朝中把持朝政,一手遮天,中有崔象以及四大世家在真定佈局,下有許和光、柳長亭、謝華蓋等人處處牽制,但李鼎善還是堅信,夏祥在真定最終會脫困而出,直飛雲霄。

“對於盧之月,小女子有十足把握,對於夏祥夏縣尊,只有六成。”連若涵將目光投向了李鼎善,“由李先生出面,夏縣尊必定滿口答應。”

“由本王出面,夏祥也會一口應下,本王和他……嘿嘿,也算有幾分交情。”見王冷不防嘿嘿一笑,插話說道,“父王,兒臣就說連娘子非同尋常,會為我們帶來驚喜,還真是如此。崔公,本王尚未娶親,連娘子尚未嫁人,不如我們兩家結為秦晉之好,如何?”

李鼎善頓時愕然,從上次見王和夏祥當街衝突之事他就知道見王為人輕浮,遇事喜好率性而為,卻沒想到居然當面向崔何提親,也太不合禮數了,更不用說見王以王爺之尊親自提親有失身份和王家威嚴了。

崔何平靜地看了景王一眼,見景王無動於衷,他呵呵一笑:“承蒙見王殿下抬愛,看得起小女,只是小女已經許配人家了。”

“不算,不算數的。”見王連連擺手,輕笑幾聲,“連娘子和夏祥私訂終身,既無媒妁之言又無父母之命,怎麼能當真?”

“自然不能當真。”崔何搖頭說道,“見王殿下,小女是和範陽盧氏盧之月指腹為婚,何曾和夏祥私訂終身?方才崔某也說過此事,事關小女名譽,萬萬不可亂說。”

“連娘子,你和夏祥私訂終身到底是真是假?”見王也糊塗了,他揹著雙手來到連若涵面前,笑得既開心又幸災樂禍,“多半是為了騙過本王才隨口一說的假話,是吧?不管你是和夏祥私訂終身,還是和盧之月指腹為婚,本王就一句話,都和他們一刀兩斷,只有本王才是你的最佳良配。”

景王一臉笑眯眯的神情,並不開口阻止見王。他倒想看看,崔何是什麼想法,連若涵又該如何應對。

宋超度意味深長地看向了李鼎善,李鼎善知道宋超度是什麼想法,微微一笑,搖頭說道:“夏祥的婚姻大事,由他自己做主,我也不便過問太多。”

宋超度哈哈一笑:“一家有女百家求,李兄身為夏祥授業恩師,師徒情深,我相信你還是願意夏祥和連娘子喜結連理的。”

李鼎善卻看向了曹用果,朝曹用果點頭一笑:“曹侍郎也是曹家有女初長成,聽說夏祥和令郎令愛關係也是非同一般?”

曹用果淡然一笑,不慌不忙地說道:“夏祥初來京城,第一天就認識了犬子和小女。想起夏祥第一次到曹府,還和我有過一次爭論,呵呵,有趣,有趣得很。夏祥和犬子一見如故,成為至交好友。和小女,也算是頗為投機。”

“這不就得了,就這麼定了,本王娶連娘子為妻,夏祥娶曹姝璃為妻,皆大歡喜。”見王也還記得曹姝璃溫婉如琉璃的美貌,不過相比之下,他還是更喜歡落落大方並且端莊得體的連若涵,也是他性子之中多有叛逆精神,不喜歡曹姝璃的賢淑,反倒是連若涵的敢作敢為、敢愛敢恨,是他見過的眾多女子中,最讓人眼前一亮的。

“咳咳,先兒,你只管自己的婚姻便好,夏祥的婚姻,自有他自己做主。哎呀,本王倒是忘了一件事情,蒙古國一心想和大夏和親,願將公主嫁與大夏,皇上膝下無子,曾說過要將蒙古國的公主許你為妻。”景王輕咳幾聲,微有幾分尷尬,他這個世子,有時性情直爽讓人

喜歡,有時又過於自我讓人反感,不過也好,倒是少招惹了很多麻煩,不管是和星王、慶王還是雲王,關係都不錯,也是這些王爺都對他沒有提防之故。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兒臣當時就回絕了皇上,皇上也沒再逼兒臣非娶蒙古國公主不可。”見王一臉不滿,譏笑一聲,“誰要娶蒙古國的公主,長得又醜,又沒教養,還不懂禮節,且不識字,拿來當一個丫鬟都嫌笨手笨腳,還當兒臣之妻?父王,兒臣擔心娶了之後,生出一群傻瓜孩子,可就麻煩大了。想要退回蒙古,也晚了。”

“哈哈……”

眾人大笑,都被見王什麼都敢說的性格逗笑了。

“先兒,莫要胡說,皇上後來是沒有再逼你娶蒙古公主,卻還是答應了蒙古國和親的要求,又封你為見王,你以為皇上為何封你為見王?”景王比見王夏存先看事情透徹多了,他淡淡地說道,“皇上封你為一字王,是無上的榮耀,也是皇上深謀遠慮的伏筆。你是同輩中唯一的一字親王,其他人都是兩字郡王,甚至還不曾封王,你可知道原因?”

見王原地轉了一圈,歪頭想了一想:“估計是因為兒臣比起同輩都要英俊瀟灑幾分。”

“哧……”連若涵忍俊不禁,笑出聲來,見王身為王爺,大夏僅有的五位一字王之一,卻如此沒有王爺風範,反倒如說書藝人一般滑稽,真是讓人無語。

景王老臉一紅,也是大感臉上無光,哼了一聲:“不許胡鬧。皇上此舉,用意有二,大夏除了本王、星王、慶王和雲王之外,再沒有一字親王。皇上卻格外開恩,特封你為一字親王,一是皇上生病之後,不想幾位王爺因繼承皇位之事你爭我搶而兄弟不和,就封你為一字親王,讓星王、慶王、雲王猜不透皇上到底想傳位給哪位王爺,轉移他們的視線,不至於兄弟相殘……二是你以親王之尊迎娶蒙古國的公主,也算是和蒙古國公主門當戶對了。”

“什麼,皇上還是想讓兒臣娶蒙古公主?不娶,打死也不娶。連娘子,若是皇上傳位於本王,本王當了皇上,你就是皇后了。”見王得意地哈哈一笑,“你嫁的可是儲君。”

李鼎善忍住笑,不想讓景王太過難堪。他和景王是莫逆關係,景王對他也有知遇之恩,且景王為人淳厚寬容,是個值得追隨的王爺。只不過見王夏存先太淺薄,太不可造就,別說皇上不會選中見王,退一萬步講,萬一皇上真的要傳位於見王,以見王胡鬧的性格,上臺不久,定會有王爺起兵造反。倫常乖舛,立見消亡;德不配位,必有災殃。

宋超度置若罔聞,輕輕搖了搖頭。崔何卻是不動聲色,就如什麼都沒有聽見一般。曹用果無奈一笑。

景王搖頭苦笑,本想提點一下世子,不想他毫無頭腦,不由得暗想皇上的一番苦心怕是要白費了。別說多疑多慮的星王了,就連慶王和雲王也不會認為皇上真要傳位給見王。

“皇上怎會傳位給你?先兒,你不要痴心妄想了。皇上英明超絕,神目如電,誰是大材誰是無用之材,心知肚明。父王也知道,你不是帝王之材。”景王並非有意貶低自己的兒子,而是對夏存先的性情再是清楚不過。皇上寶座雖人人嚮往,但若是無能無德之人得之,非但不會成就不世偉業,反倒會引來滅頂之災。

見王絲毫沒有因父王說他不是帝王之材而傷心難過,相反,卻擺了擺手,無所謂地說道:“兒臣對於是不是當皇上並無興致,若是只有當皇上才能娶了連娘子,就去當了也無妨。若是不當皇上也能娶了連娘子,就不去當了,當皇上也是苦惱得很。不當皇上,本王也是一字王,不用操心誰對本王不忠,不用擔心誰對本王不利,每天嬉笑怒罵,遊山玩水,一樣可保連娘子一輩子的榮華富貴。”

連若涵心中莫名一動,不得不說,見王的一番話是她迄今為止聽到的最動聽的情話,也是最大膽、最大逆不道的表白。但不知何故,她眼前總是浮現出夏祥七分淡然三分邪性的笑容,彷彿夏祥就站在她的面前對她陰陽怪氣地說道:“遇到這樣肯為你敢把皇上拉下馬的郎君,還不趕緊嫁了?”

“閉嘴。”見王越說越不像話,不愛江山愛美人的話都說了出來,傳了出去,皇上就算真有意把皇位傳給見王,也不會再傳。景王心中惱火,好在在座諸位都是可靠之人,無人傳話。不過即使如此,夏存先的話也是大逆不道之言。他冷哼一聲:“連娘子已經許配人家,你就不要多想了。等皇上聖旨一下,你安心地迎娶公主就是了。”

“皇上若是非要讓兒臣迎娶公主,兒臣寧願不要這個一字王,也要逃婚。”見王神色傲然,神情堅決,“到時還請父王成全孩兒,讓孩兒遠走高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