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問鼎記(全)最新章節列表 > 問鼎記.2_第三十七章 背水一戰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問鼎記.2_第三十七章 背水一戰

“好了好了,不要說了,此事以後再議。”景王擺了擺手,不想在還沒有發生的事情上糾纏,便回到了正事之上。“既然夏祥和盧之月二人與金甲、葉木平交好,就煩勞連娘子、李先生促成此事。另外,本王有意請李先生再次入仕,準備向皇上上書,推舉李先生為御史,李先生已然答應,不知各位還有什麼想法?”

曹用果站了起來:“曹某多謝景王殿下的提拔之恩,讓曹某從鴻臚寺少卿上任禮部侍郎。曹某和宋侍郎同為侍郎,在朝中勢單力薄,每次上朝談到新法,都是一片讚揚之聲。曹某和宋侍郎位卑言輕,就算反對也無人理會。若是李先生可以擔任御史,和我二人互為呼應,也好多一些聲勢。”

宋超度也起身說道:“宋某也贊同景王殿下提議,李先生若為御史,會助長我方氣勢。前些時日三王爺想要除掉李先生,現在局勢和當初大不相同,李先生走到臺前,站在三王爺的眼皮底下,三王爺反倒不好向他暗下殺手。”

“崔某並無異議。”崔何謹慎而剋制地點頭說道,“景王殿下深謀遠慮,我等自當大力配合就是。”

“既如此,本王的奏摺就遞上去了。”景王點了點頭,看向了李鼎善,“除了讓先生走到臺上擔任御史之外,如何在朝堂之上和星王、候平磐周旋,先生還有何高見?”

李鼎善起身,負手而立,深思片刻:“景王殿下,我聽說朝中有一名新任御史名叫滕正元,為人剛正不阿,敢於抨擊任何不公之事,立場公正,不依附任何人。對於新法,他雖還沒有明確反對,相信他也是沒有親眼所見之故。滕正元和夏祥是同年進士,二人也有交情,或許可以為我所用。另外還有沈包、張厚、吳永旺三人也和夏祥是同年進士,也和夏祥有過交往。沈包和吳永旺現為翰林院編修,二人一個狀元一個榜眼,前程不可限量。張厚現為熱河知縣,此人雖有才華,卻頗為自負,他曾和夏祥、沈包一起入住全有客棧,不過在夏祥落榜之事上,沈包鼎力相助,張厚卻無動於衷。”

“如此說來,滕正元、沈包和吳永旺是可用之人,張厚就暫且不管了。”景王點頭,很是讚賞李鼎善清晰的思路。幾人之中,曹用果老成持重有餘,進取不足;宋超度運籌帷幄有餘,進退有度,卻咄咄逼人之勢不足;至於崔何,過於謹慎,只可守城不可進攻;只有李鼎善,進可攻退可守,又有綜觀全盤之才,可堪大用。

“倒也未必,張厚此人雖頗為自負,卻也不是趨炎附勢之人,若是時機合適,或許也會加入我方陣營。”李鼎善微一思忖,心中有了主意,“以上幾人,都和夏祥多少有些交情,此事還要落在夏祥身上才行。”

“啊,還要夏縣尊出面?他已經夠忙夠累了,剛到真定就遇到了一樁大案,真定又有崔象、許和光互為掎角夾擊他,他能夠自保就不錯了。”連若涵一聽又要讓夏祥承擔此事,忙為夏祥叫苦,“夏縣尊一人的精力畢竟有限,李先生應當愛惜他,不要讓他過於操勞了。”

曹用果眼神微微一動,心中微有觸動。女兒傾情於夏祥,他心裡清楚,若不是夏祥得罪了三王爺,他也想榜下捉婿將夏祥搶來與女兒成親。夏祥不管是才學還是相貌,自是一等一的人才。只是和三王爺有了過節,又被三王爺有意發落到真定,顯然三王爺是想讓夏祥困死在真定。

夏祥上任之後,女兒和兒子都想前去真定探望,被他制止了。女兒和兒子因此都大為不滿,他也是頗為無奈。並非他不想女兒和兒子再與夏祥來往,而是在眼下的非常時期,還是和夏祥保持距離為好,一來明哲保身,二來也不為夏祥添亂。

現在看到連若涵如此維護夏祥,他心中五味雜陳。連若涵對夏祥的心意或許沒有女兒強烈,但她對夏祥的好卻是十分直接,若是夏祥在女兒和連若涵之間選擇其一的話,必定是連若涵。

“哈哈,多謝連娘子對夏祥的關心愛護。李某是夏祥的先生,對夏祥再是熟悉不過,此事對他來說不是勞累,反倒是可以成就大事的助力。”李鼎善開懷大笑,和曹姝璃相比,他更喜歡連若涵的率真性情和敢愛敢恨,“若讓夏祥知道連娘子對他如此關愛有加,他定當銘記在心,感念連娘子的情意。”

崔何聽出了不對,臉色一變:“涵兒,你和夏縣尊到底有沒有私訂終身?”

“崔公,連娘子和夏祥有

過私訂終身,不過不算數。”見王忙上前一步,想要說個清楚,“上次本王在全有客棧和連娘子見面,她自稱和夏祥私訂終身。之前本王也曾問到曹娘子,曹娘子也說和夏祥私訂終身。可見夏祥行為不端,處處留情,經常調戲女子……”

本是他調戲曹姝璃和連若涵,卻說成夏祥調戲,見王顛倒黑白的水平也非同一般。

曹用果心中喟嘆一聲,想說什麼卻又覺得無話可說,就假裝沒有聽見,閉目養神。

連若涵見見王步步緊逼,又說夏祥調戲女子,心中惱怒,索性將心一橫:“爹爹,女兒是說過和夏縣尊私訂終身的話。見王殿下,夏縣尊並未調戲過小女子,是小女子對夏縣尊一見鍾情。”

話一出口,連若涵自己也大感意外,她怎會如此膽大?雖然她也知道方才之話多半有賭氣成分,卻也說得坦蕩自然,難不成她在內心深處對夏祥的情意真到了非他不嫁的地步?

雖說大夏風氣開明,但女子主動說出和男子私訂終身,也是了不得的大事,就如當年卓文君跟司馬相如私奔一樣,是為家門之辱。崔何氣得臉色鐵青:“你、你身為女子,怎麼如此不知禮儀,你讓崔氏門風何在?你讓為父顏面無存!”

連若涵反倒鎮定了下來,一攏秀髮,神情淡定從容,多年來積攢在心中的不滿和委屈此刻全部爆發出來:“爹爹,自從女兒改為連姓後,就不以清河崔氏自居了。女兒創立的好景常在,也沒有藉助崔氏之力。女兒現今早已自立門戶,不管是與夏祥私訂終身,還是嫁與夏祥為妻,都是女兒自己的事情。”

說著,連若涵拿出一封書信,遞到崔何手中:“爹爹,女兒已經和盧之月解除了婚約,從此以後,女兒和盧之月再無干係。”

崔何氣得說不出話來,卻還是顫抖著開啟了書信。雖說女兒從小叛逆,從不聽話,向來和他對著幹,今日卻是當著景王、見王和眾人之面與他撇清關係,讓他無比難堪、無地自容,不由得惱羞成怒。

更讓他怒不可遏的是,連若涵轉交的是盧之月的親筆信。盧之月在信上說,連若涵並不喜歡自己,喜歡的是別人,他也另外有了意中人,所以他和連若涵商議之後一致同意解除婚約,從此連若涵和他互不相干,各自自由。

“反了,簡直是反了天了。”崔何將信重重地拍在桌子上,衝連若涵怒道,“此事我決不同意。”

“爹爹是否同意,女兒並不在意,只要女兒和盧之月同意,我和他的婚約就不復存在了。”連若涵態度雖然恭敬,恭敬中卻有一絲不會退讓的堅定,“女兒從小離家,一個人生活慣了,凡事也習慣了自己做主,爹爹就當沒有生過我這個女兒好了。”

“兒大不由人,崔公不必生氣,連娘子自強獨立,倒也是好事。”李鼎善見狀,忙出面圓場。他差不多認定了連若涵和夏祥私訂終身的關係,再看連若涵時,目光中就多了慈愛,“夏祥雖出身平民,卻有功名在身,如今年紀輕輕就是一縣之尊,日後也會前程似錦,連娘子嫁與夏祥,也是郎才女貌,天作之合。”

“不行!”崔何拍案而起,“崔氏之女不嫁平民之後。”

又意識到了是在景王府中,忙施禮說道:“景王殿下見諒,我一時氣憤,失禮之處,請多多包涵。”

景王也沒想到會上演一出父女相爭的大戲,畢竟是崔何的家務事,他就算身為王爺也不好介入,只好呵呵一笑:“無妨,無妨。一家人有事要好好商量,不要吵架,更不要傷了和氣。”

“父王,父王……”見王上前一拉景王的衣袖,眼神在連若涵身上打轉,急得不行,“機不可失,失不再來,快向崔公提親,保準一提就成。”

“要以大局為重,你只能娶蒙古國公主為妻。就算連娘子肯嫁你,也只能是側妃。”景王一直十分寵愛見王,換了別的兒子,他早就不耐煩了,一拍見王的肩膀,“何況連娘子已經有了意中人,你就不要再胡思亂想了。”

“就算私訂終身了也不怕,只要還沒有成親,連娘子就可以再嫁別人。”見王是鐵了心要娶連若涵,他是真心喜歡連若涵,也是爭強好勝之心作祟,非要搶了原本屬於夏祥的娘子才有成就感。

按說他一堂堂的王爺,身份尊貴,夏祥遠無法和他相比,他卻非當夏祥是對手,實是有自貶身份之嫌。不過見王並非

心思細膩之人,他才不會多想他和夏祥爭奪連若涵,其實是高抬了夏祥,他只想抱得美人歸。

崔何是一個凡事都恪守原則之人,既然連若涵和盧之月指腹為婚,即使盧之月長得歪瓜裂棗,他也不會反悔。一言九鼎才是君子之道,只是萬萬沒想到,女兒如此叛逆,竟當眾悔婚,且還有盧之月的親筆書信為憑,他怒火攻心,一時按捺不住,反正女兒嫁與見王總比嫁什麼夏祥強了何止百倍,當即說道:“景王殿下,承蒙見王殿下厚愛,想娶小女為妃,崔某……同意!”

一語既出,四座皆驚。

李鼎善眼神跳動,和宋超度對視一眼,二人眼中都閃過無奈和苦笑之意。如此父女,也真是罕見,只是苦了連若涵。二人都很清楚,連若涵和見王並非一路人,二人結為夫妻,不是良緣。

李鼎善想得更多一些。在他看來,夏祥和連若涵更般配,二人結合,相得益彰。雖說曹姝璃溫婉賢淑,但夏祥在官場之上勢單力薄,急需助力和智囊,連若涵的好景常在有龐大的財力自不用說,她的聰慧和智謀也可以助夏祥在仕途之上更得心應手。

只是連若涵的婚姻大事是家事,他是外人,不便多說什麼,只好幹坐一旁,焦急地靜觀事態發展。

曹用果不動聲色,心中卻是暗暗一喜。連若涵嫁與見王為妃,女兒就少了一個最強有力的競爭對手,相信沒有了選擇的夏祥會不再猶豫地娶女兒為妻。果真如此的話,他是否也能不再顧慮三王爺的權勢而讓女兒嫁與夏祥?

誰能想到,連若涵的婚姻之事竟然攪動各人心思,在座各位心思各異,各有打算。也難怪眾人如此,歷來聯姻是一件大事,各大世家以及高官權貴,都十分重視姻親。就連國與國之間,有時也以和親維護和平。若是連若涵是一般女子也就算了,不提她富可敵國的財富,就是她顯赫的身世以及遠超常人的聰慧,就會讓無數人趨之若鶩,更不用說她驚人的美貌了。

崔何話一出口,景王默然不語,見王喜出望外,鼓掌叫好:“好,太好了,本王見過岳父。”

說話間,見王就要朝崔何施禮。

“見王殿下不要著急,我不同意。”連若涵臉色淡然,反倒微微一笑,她努力掩飾內心的激動和不安,一咬牙,心一橫,既然父親步步緊逼,既然見王非要以勢壓人,她只有最後一搏了,“爹爹,女兒已經不再是崔氏之人,爹爹的話,女兒不必服從。再者,女兒和夏縣尊不但私訂終身,還已經有了肌膚之親,女兒非他不嫁。小女子感謝見王殿下錯愛,只可惜你我今生無緣。”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連若涵心中喟嘆一聲,形勢所迫,她將一生的幸福寄託在夏祥身上,夏祥若是不肯娶她,她算是所託非人,怕是要孤獨終老了。

崔何臉色大變。

“什麼什麼?”見王勃然大怒,“夏祥如此無恥,本王要向皇上上書,彈劾他一個淫亂之罪!氣死本王了,本王要殺了他。”

見王從旁邊的案几上抽出一把寶劍,就要奪門而出。

“站住!”景王是何許人也,他早就看出了連若涵還是處子之身,又冰清玉潔,必是潔身自好之人,怎會和夏祥沒有成親就肌膚相親?如此奇女子,敢當眾自辱,可見其性格是何等倔強和不屈,也是說明連若涵寧死不嫁見王。

既如此,何必強人所難?況且他和崔何還有更大的事情要謀劃,豈能因為兒女婚姻之事而因小失大?先兒已經被皇上內定為和親的不二人選,他非要娶了連若涵,也會惹得皇上大為不喜。既然兩邊不落好,何必非要為之?他揮了揮手,以不容置疑的口氣說道:“先兒,連娘子和夏祥情投意合,你就不要再掠人之美了。退下!”

“父王!”見王不肯就此認輸,“兒臣是堂堂的一字王……”

“夠了,退下!”景王不耐煩地揮了揮手,“再敢多嘴,罰你禁足一個月。”

“是。”見王雖是一字王,卻還是對父王言聽計從,只得恨恨地瞪了連若涵一眼,轉身走了。

“今日之事,讓諸位見笑了。”崔何從未在人前受過如此奇恥大辱,臉色鐵青,幾乎難以自抑,他朝幾人叉手施禮,“崔某從此和連若涵一刀兩斷,既不再有父女之情,也不再有家族之義,請諸位見證。景王殿下,崔某就此告辭。”

崔何無顏再待下去,告辭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