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問鼎記(全)最新章節列表 > 問鼎記.2_第三十八章 女子無才便是德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問鼎記.2_第三十八章 女子無才便是德

氣氛不免有幾分尷尬和沉悶。

宋超度暗暗吃驚,大夏女子比起前朝確實開放許多,但如連若涵一般敢愛敢恨者,十分少見。他除了暗自讚歎連若涵的大膽熱烈之外,不由得又替夏祥擔心,夏祥何其無辜,平白又多了崔何一個勁敵以及見王殿下一個情敵。

倒是李鼎善樂見此事,很為夏祥感到高興。他也是十分瞭解夏祥的為人,成親之前,斷然不會和連若涵有什麼出格之舉。且他也看了出來連若涵還是處子之身,正是因此,他才更敬佩連若涵的格局和魄力。不管是曹姝璃還是肖葭,或許二人的溫婉、堅強都可以和連若涵有一比,但若論到叛逆精神和大無畏的氣概,二人就都差了不少。

曹用果心中泛起一陣苦澀,女兒和夏祥的婚姻基本無望了,連若涵如此激進,如此大無畏,不但大大出乎他的意外,也讓他更加佩服。夏祥得連若涵為妻,當真是三生有幸。

“待連娘子和夏祥成親之時,本王定當送上一份薄禮。”景王還有求於連若涵,他很清楚,若是三王爺繼承了皇位,不但他的景王之位難保,就連見王也會被貶為平民,“金甲和葉木平之事,就拜託連娘子了。”

“景王殿下不必客氣,此事也是小女子的分內之事。”連若涵朝景王福了一禮,也告辭而去。

李鼎善送出了門外,他是有話要和連若涵說。

站在景王府門口,李鼎善遠望河邊的一棵高大的銀杏樹。銀杏樹的葉子已經金黃,有幾片葉子飄落在安定河上,漂浮在水面之上,隨波逐流,不知將會漂向何方。

人生在世,大多時候和水面的落葉並無兩樣,誰也不知道下一步會漂到什麼地方。李鼎善心中微有幾分感慨,也有不少欣慰。他知道,到了和連若涵說明真相的時候了。連若涵再堅強,也是女子,需要友情和親情。

“連娘子,從今以後,你我便是一家人了。”李鼎善負手而立,淡然一笑,“老夫平生最得意的兩個學生,一個從政,是和你有終身之約的夏祥;另一個經商,是幫你打理生意的……肖葭。”

連若涵當眾頂撞父親,出了一口惡氣,心中還是微有幾分失落,李鼎善和父親差不多年紀,卻比父親和善慈祥多了,他身上的淡然之氣和從容氣度,以及他身為夏祥授業恩師的身份,讓她大感親切。再聽到他居然還是肖葭的先生,更是在吃驚之餘,忽然有了一種親人般的溫情。

連若涵斂容正形,鄭重其事地朝李鼎善福了一禮:“小女子從此以後也是先生的學生。”

果然是一個聰明絕頂的女子,李鼎善哈哈一笑,雙手虛扶:“連娘子不必多禮,老夫在有生之年,能看到你和夏祥相親相愛,成就一番大事,生幾個孩子,看到你和葭兒相扶相助,打下一片江山,讓好景常在遍佈大夏和南海諸國,也就死而無憾了。”

連若涵臉一紅,用低低的聲音說道:“不瞞先生,涵兒和夏縣尊並未……”

“老夫心裡有數,知道你的苦衷。”李鼎善不等連若涵說完,笑道,“既然你以後也是老夫的學生,老夫就先做主,替夏祥應了這門親事。他若是不同意,老夫不會饒過他。”

“不要,我不想他迫不得已或是因為愧疚而和我成親。”連若涵心高氣傲,身邊追求者無數,才不會讓夏祥以為自己非他不嫁,也不想他為任何不得已的原因而娶她,“此事還請先生代為保密,我想繼續和夏縣尊像以前一樣相處。”

李鼎善豈能不知連若涵心中所想,如此高高在上的女子,必然不想讓夏祥認為她一心非要嫁他為妻,她有她的自尊和高傲。

“好,老夫一定保密。”李鼎善神秘一笑,“葭兒在你身邊之事,尋個機會告訴夏祥也無妨。還有老夫在景王府中行走,他也該知道了。”

“知道了。”連若涵並不多問李鼎善為何要瞞著夏祥,她也能猜出李鼎善之前隱身是為夏祥著想。她告別李鼎善,和令兒回到了觀心閣。

一路上令兒悶悶不樂,到了觀心閣,為連若涵上了茶,才將憋了一路的話一股腦兒說了出來:“娘子,不能就這麼便宜了夏祥,他不費吹灰之力就想娶了娘子,門兒都沒有!”

“令兒,我累了,先休息一下再說。”連若涵不想再提及此事。

“是,娘子。”令兒跟隨連若涵多年,知道她的脾氣,當下也不再多說,轉身出去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次日醒來,連若涵依然心緒難平,吃過早飯,回到書房,研墨鋪紙,微一沉思,寫了一首詩:“借問吹簫向紫煙,曾經學舞度芳年。得成比目何辭死,願作鴛鴦不羨

仙。比目鴛鴦真可羨,雙去雙來君不見?生憎帳額繡孤鸞,好取門簾帖雙燕……”

是初唐詩人盧照鄰的《長安古意》。

左右看了幾眼,放下筆。連若涵推開窗戶,窗外秋意正濃,如一幅潑墨的山水畫,遠山近水,就連西部的太行山也依稀可見。正是上京最美的季節,若是前往西山,不管是燕山還是西山,此時應該是秋葉正紅之時。紅葉漫山遍野,無比燦爛。

記得去年此時,她和令兒以及幾名友人一起登山望遠,心情就如藍天一樣潔淨湛藍。而此時此刻,她心中卻是莫名地不安和煩躁。不安是因為和父親以及家族的決裂,煩躁則是因為夏祥。

相信夏祥遠在真定也會大呼冤枉。

連若涵從小到大,向來喜歡特立獨行,個性雖要強,卻並不自私,也不會因為一己之私而讓別人事事遷就於她。她只是努力做好自己,事事力求完美。雖苦些累些難些,卻也樂在其中。

只有婚姻一事,讓她一直糾結。婚姻一事,是她一怒之下改姓的主要原因。父親與母親就是指腹為婚,二人長大之後,遵循長輩之命成親。成親之後,形同陌路,有時一月都不會見上一面、說上一句話。

父親納妾之後,更是對母親無比冷淡,時常半年也不見母親一面。母親一人住在一個小院之中,鬱鬱寡歡,甚至在母親得了重病之後,父親也不看望一次。直到母親病逝,父親才露了一面。在她幼年的記憶中,父親對母親的冷酷,比起對一個陌生人還要無情。

母親死時,連若涵才十歲,弟弟連若缺也才五歲。父親對她和弟弟倒是喜愛有加,只是她無論如何也接受不了父親的關愛,一見到父親就想起了母親孤苦伶仃的一生。雖然她對父親無比冷漠,父親卻還是耐心地關心她、愛護她,希望她可以聽話,可以按照他的意願嫁與盧之月。

她以為父親對她的關愛是出於愧疚,不想父親還是當她是聯姻工具。母親作為聯姻工具,一生悲慘,毫無幸福可言,對自己的命運沒有任何的自主性,完全被別人擺佈。她不要再和母親一樣成為命運的棋子,也不會嫁一個像父親一樣的男子,一生孤苦無依。

她要堅強,要自立,要不依附男子!

但女子不能參加科舉,無法透過考取功名改變自身,也不能為官,那麼只有一條路可走——經商。連若涵用三年時間謀劃,再用兩年時間釐清了崔氏的人脈,在十五歲時留下一封書信給父親,然後不辭而別,用三年時間創立了好景常在龐大的基業。

三年來,她和父親雖時有聯絡,卻不多,見面更少。有限的幾次見面,父親不是催婚就是讓她回家,並不關心她所做的事情,即使知道她創立的好景常在有望成為大夏第一商行之後,依然是淡淡的表情,因為在他看來,女子無才便是德,基業再大,也不如嫁一個好人家。

連若涵就和父親漸行漸遠。

不過她也不是為了和父親賭氣而不願意嫁與盧之月,也是她確實對盧之月無愛。盧之月性格軟弱,喜歡求仙問道,不想功名,不求為官,只求自己逍遙自在,和曹殊雋十分相似。不同的是,曹殊雋幸運地遇到了夏祥,且還有一技之長。盧之月就不同了,沾染了世家子弟所有的毛病,更讓她受不了的是,盧之月胸無大志。

今日當眾向父親拿出盧之月解除婚約的書信,連若涵也是早有準備,要的就是沒有迴旋的餘地。卻沒想到,父親為了顏面竟退而求其次,將她許配給見王,情急之下,她拿夏祥當了擋箭牌,也是萬不得已的一步死棋。

寧肯死在夏祥的棋局裡,也不能死在見王和盧之月的棋局裡。連若涵恨恨地想:夏祥你不要得意,本娘子並不是非你不嫁,而是相比之下,你多少還比盧之月有志向,比見王英俊三分罷了。

不過相信夏祥會一臉苦笑地回應:拜託,本官招誰惹誰了,被你當了擋箭牌不說,還要被你拿來踩上幾腳,本官才是最冤枉的一個。

連若涵一時想得入神了,不停地在想若是夏祥真知道了此事會是嘲笑她調戲她還是無動於衷,不拿她當一回事兒。正想得糾結難安時,忽然令兒推門進來了。

“娘子,曹娘子和曹郎君來訪。”

曹姝璃和曹殊雋來了?好快。連若涵起身,迎到了門外。

門外的滴水簷下,站著曹姝璃和曹殊雋二人。曹姝璃瘦了少許,清瘦的臉頰上多了思念,少了天真爛漫。曹殊雋倒還是老樣子,眉飛色舞,彷彿是得了糖果的孩子。

見過禮後,連若涵領二人進屋。曹殊雋猶如到了自家一般

,大大咧咧地坐在了椅子上,喝了一口茶說道:“連娘子,自從你和夏郎君走後,我就搬出了觀心閣。一個人住著太空曠太空虛寂寞冷了,不如自家熱鬧有人氣。主要是觀心閣沒了你和夏郎君,還怎麼觀心?”

和曹殊雋的神采飛揚相比,曹姝璃端坐椅子之上,秀眉不展,微有憂色,一言不發。

曹殊雋卻並不在意曹姝璃的落寞,繼續滔滔不絕地說道:“連娘子你有所不知,自從你和夏郎君走後,我夜以繼日一刻不停,雕出了十幾枚玉連環,今日來得匆忙,忘了帶在身上,等明日取來,請你驗貨。對了,忘了問,夏郎君是否一切安好?其實也不是忘了問,是想留給姐姐來問。可是姐姐憂思滿懷,想問也不願問了。”

連若涵猜到定是曹用果回家之後,將景王府發生的事情告訴了曹姝璃,是以曹姝璃才愁眉不展。她輕聲問道:“曹娘子,可是掛念夏縣尊?”

“夏……縣尊?”曹姝璃如夢方醒,愣了一愣,才自嘲一笑,“是了,他現在是一縣之尊了,比起以前不可同日而語。他……還好嗎?”

“好,事事安好。”連若涵才不會告訴她夏祥在真定危機重重,除了讓她擔驚受怕之外,並無益處,不如不說,“夏縣尊剛到真定,就開啟了局面,現在將真定縣治理得井井有條,人稱‘夏青天’。”

“他的才識不管到了哪裡,都會事事順利。”曹姝璃點了點頭,神情間的憂色稍緩了幾分,“夏縣尊初到真定,又是初次擔任知縣,諸多地方要倚仗連娘子,還請連娘子多多幫助。”

話一說完,才知失言,忙又歉然一笑:“連娘子和夏縣尊本是一家人,互幫互助本是分內之事,要我這個外人多嘴,失禮,失禮。”

“姐姐,你也不必這樣。夏郎君和連娘子喜結連理是好事,你看我以前也是心儀連娘子,不也坦然接受了一切?”曹殊雋並非不再喜歡連若涵,而是知道事已至此,多想無益,還會徒增煩惱,不如放下,他將手中扇子一放,“退一步講,夏郎君可是一肩挑兩門,他可以娶兩房娘子。”

一句話驚醒夢中人,曹姝璃瞬間眼前一亮,她和夏祥之間並非緣分已盡,頓時心頭的陰雲一飄而散,展顏一笑:“讓連娘子見笑了,我也是關心則亂。近來無事,繡了一個香囊,小小心意,不成敬意。”

連若涵接過曹姝璃的香囊,香囊精美無比,一針一線都細緻入微,笑道:“多謝曹娘子,我記得夏縣尊已有一個香囊,是你相贈的吧?”

“是的,香囊上還繡了一首詩。”曹姝璃的臉上微有一絲嬌羞,“是一首《越人歌》。”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你的一番心意夏縣尊怎會不知?他去了真定之後,對你念念不忘。”連若涵此話就說得違心了,夏祥是否對曹姝璃念念不忘她才不知道,也從未聽夏祥提起過曹姝璃。當然,她和夏祥相處的時間也不多,所談大多是正事,不過她願意相信夏祥對曹姝璃掛念在心,只不過不想當著她的面說出來而已。

“真的?”曹姝璃一臉驚喜,微微低頭,“連娘子又在騙我,他當了知縣,事務繁忙,哪裡會有時間記得我?又有連娘子在他身邊,京城的事情,他估計都忘了。”

“夏郎君忘了誰也不會忘了我,忘不了我,就肯定忘不了你。姐姐,你就不必胡亂猜測了,真要想知道夏郎君的心意,到真定縣向他當面問個清楚豈不簡單?”曹殊雋又上下打量了連若涵一眼,“連娘子,有一件事情我想不明白,為什麼你不選見王,不選盧之月,不選我,非要選夏郎君,他比我們好在哪裡?”

連若涵本來心情不太舒暢,曹殊雋的話就如一股清風,瞬間讓她心中雲開霧散,她撲哧一笑:“見王是堂堂的王爺,小女子高攀不起;盧之月和曹郎君一樣,生性好玩,求仙問道,胸無大志;只有夏縣尊一心為國為民,有大丈夫氣概,不選他選誰?不過我也只是選他,並非一定嫁他。”

曹殊雋翻了翻白眼,很是不滿地說道:“我哪裡胸無大志了?盧之月怎能和我相提並論?我是京城第一英俊少年郎。哼,連娘子你太小瞧人了,夏郎君不過是動動口,剩下的事情都是由我動手操作,若沒有我的雕刻大師的手藝,哪裡有玉連環和若爾?盧之月會制扇嗎?會雕玉嗎?除了眼高手低之外,他有何才能?”

連若涵笑得更開心了:“盧郎君若是聽了你這番話,非要和你拼命不可。盧郎君雖不會制扇,不會雕玉,現在卻有了志向,有心於仕途。夏縣尊已經推舉他為真定縣主簿了,而且他還和葉木平交情莫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