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問鼎記(全)最新章節列表 > 問鼎記.2_第二十章 鄭氏子弟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問鼎記.2_第二十章 鄭氏子弟

崔象倒也坦然,呵呵一笑:“許縣丞是本官妻弟,常來府衙,習慣了事事自己動手,夏縣尊勿怪。”

“不會,不會。”夏祥微微張大嘴巴,故作驚訝之態,“原來許縣丞是崔府尊妻弟,如此說來,下官和崔府尊也算是一家人了?”

“一家人,一家人。”崔象見夏祥並不見外,話又十分到位,心中不免欣喜,“和光在夏縣尊手下為官,他有不足之處,夏縣尊要多加鞭撻,多加指正。”

“許縣丞辦事大方得體,深得本官之心。”夏祥瞥了一眼坐在他對面的鄭好,見鄭好眼觀鼻鼻觀心,一副置身事外的漠然,不由得暗暗一笑,說道,“本官早該來府衙拜會崔府尊,只是一到真定就出了一樁命案,著實抽不開身,才拖到今日,還請崔府尊見諒。”

“說的哪裡話,拜會本官,隨時都可以,審理命案,越快越好。夏縣尊一心為民,本官還要在皇上面前為你美言幾句。”崔象一臉和藹的笑容,如若不是他臉色蠟黃,神情萎靡,還真有慈眉善目的一面,只不過他臉色極差,還不時輕咳幾聲,“咳、咳,本官身體一向不好,本想告老還鄉,皇上一直不準,只好拖著病體,肯將衰朽惜殘年……”

鄭好在一旁沉默不語,此時忽然插了一句:“夏縣尊所審的命案,可是董現投河自盡一案?”

“正是。”夏祥不知為何鄭好突然有此一問,又一想,明白了什麼,“此案,下官正要向崔府尊稟報一二。”

此時許和光拎著茶壺進來,以縣丞之尊做下人之事,他面不改色,反倒神態自若。也是在座各位都比他位高權重,他親自服侍眾人也不算什麼。

許和光依次為崔象、夏祥和鄭好倒上茶水,說道:“這是上好的臨江玉津,雖不如夏縣尊的龍團勝雪,也算是真定縣內所能見到的一等一的好茶了。”

聽到“龍團勝雪”,崔象和鄭好都微有訝色地看了夏祥一眼,夏祥也不解釋,抿了一口茶,連聲讚道:“好茶,水甜美潤口,茶清香怡人,火候也掌握得恰到好處。許縣丞,沒想到你竟是泡茶高手,失敬,失敬。”

“不敢,不敢。”許和光忙客氣幾句。

“夏縣尊,董現一案本官也略有耳聞,到底有何隱情?”崔象放下茶杯,只輕輕沾了一下嘴唇,並未入口。

夏祥心裡清楚,崔象正在服藥,茶水有解藥之效,故不能喝茶。

夏祥將董現一案的始末原原本本地向崔象說了一遍,崔象自始至終神色不變,倒是一旁的鄭好微有激憤之色。

“付科只是受人指使行兇殺人,幕後還有真兇尚未查明,下官正在全力追查,一定要將真兇繩之以法。”夏祥朝崔象和鄭好拱手施禮。

鄭好並不說話,微露思索之意。崔象捻鬚沉吟,忽然開口說道:“既然董現、馬小三夫婦三人是被付科毒殺而死,付科就是殺人兇手,判他斬監候結案即可。”

“下官也正有此意。”許和光一臉凝重地說道,“昨晚審案時,下官出於一時義憤,贊同夏縣尊對幕後真兇追查到底的做法。後來仔細一想,才覺得此事大大不妥。”

夏祥的目光在許和光的臉上一掃而過,心想:許和光到底是聽到崔象所說而見風使舵,還是在背後發現了什麼而改變了主意?

“哪裡不妥?”鄭好替夏祥問出了疑問,“追查真兇乃是為官者分內之事,殺了付科,真兇還逍遙法外,豈不有違聖賢教誨,有負皇上之託?”

“話不能這麼說,鄭通判,付科殺人一案,過於複雜,萬一涉及皇親國戚,查了出來,不是有損天威?既然真兇落網了,哪裡還有什麼幕後真兇?”許和光自得地一笑,“殺了付科,替董現和馬小三夫婦償命,董斷也算沉冤得雪,皆大歡喜,何苦再勞神費力查下去?”

夏祥沒有說話,用徵詢的目光看向了崔象。

崔象沉默片刻,忽然猛烈地咳嗽幾聲,許和光忙上前為崔象捶背,崔象擺了擺手:“無妨,無妨,老毛病了,好不了也死不了。夏縣尊,依本官之見,付科一案就此結案,對大家都好。”

“下官並不贊同。”鄭好站了起來,臉微微漲紅,“既然夏縣尊已經查到付科一案幕後另有真兇,為何壓下此事?下官鬥膽敢問崔府尊,可是知道付科的幕後真兇是誰?”

鄭好如此年輕氣盛,倒是出乎夏祥意外。按說身為通判,多是老成持重之人,畢竟通判一職是制衡和監察知府之用,通常會派為官多年的京官擔任,鄭好以新晉進士之身就任職通判,本來就大異常理,他又如此激憤,看來他上任真定府通判,是有人故意為之。

此話一出,許和光怫然變色,厲聲說道:“鄭通判不要亂說。”

“不要緊,不要緊。”崔象非但不惱,反倒輕描淡寫地擺了擺手,笑了,“鄭通判正

是血氣方剛的年紀,一時激憤情有可原。本官並不知道付科案的幕後真兇是誰,也可以說,只要不追查下去,付科案就沒有幕後真兇。本官問你,鄭通判,付科是不是毒殺董現和馬小三夫婦的兇手?”

“是。”鄭好餘怒未消。

“殺人償命,殺了付科,是不是可以讓死者安息,讓生者安慰?”

“是。”鄭好氣勢不減。

“若是付科的背後還有真兇,揪出真兇,將真兇也繩之以法,是不是還是一樣讓死者安息,讓生者安慰?”崔象一副久經滄海老神在在的樣子。

“是。”

“既然如此,何必非要揪出什麼幕後真兇,既勞民傷財不說,還讓生者承受更多的仇恨。找到了真兇,將真兇抓獲還好。找不到真兇,如何向生者交代?再者萬一找到了真兇,卻又不能將真兇繩之以法,又如何讓生者安心?”崔象端起茶杯,用茶蓋輕輕撥動茶沫,笑了,“兩害相權取其輕,兩利相權取其重,與其多事,不如少事。”

夏祥無語,不得不佩服崔象方才的一番話,似是而非,雖無理,卻偏偏讓人感覺有可取之處。不愧為久經官場浮沉的老人,看透的不是世態炎涼,而是各種利害關係,步步趨利避害,不以公正論是非,只問利益算得失。

“好一個兩害相權取其輕,兩利相權取其重!”鄭好忍不住冷笑,他的臉色因為氣憤而漲得通紅,“真兇逍遙法外,大夏律法何在?世間公義何在?人心向背何在?崔府尊,古人有‘朝聞道,夕死可矣’的氣概,也有‘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的胸懷。我等既然為官,當上無愧天地和皇上,下不負蒼生……”

“呵呵,呵呵……”崔象用一陣不以為然的笑聲打斷了鄭好的慷慨陳詞,他用手一指屏風之上的畫說道,“鄭通判可知此畫是何人在何時所畫?”

夏祥方才一進門就留意到了屏風之上的圖畫,當時還微微驚奇,竟是淵明歸隱圖,不過和曹家的淵明歸隱圖並非出自同一人之手。

鄭好凝視淵明歸隱圖片刻,搖頭說道:“不知。”

“此畫是三王爺在三年前所畫。”崔象右手捻鬚,哂然一笑,“當時候相公正在力推新法,皇上春秋正盛,三王爺卻畫了一幅歸隱圖,送與本官的時候,他嘆息說道,與其渾渾噩噩人在朝堂,不如明明白白歸隱田園。以三王爺之尊,也有了歸隱之心,可見朝堂險惡,世事艱難,只憑一腔書生意氣,早晚會碰得頭破血流。”

“那又怎樣?”鄭好依然不為所動,“下官身為真定府通判,不能容忍真定之內有如此冤案,本官定當竭盡全力查明幕後真兇。”

崔象乾笑一聲,並不接話,卻轉頭問夏祥:“夏縣尊也是要一查到底嗎?”

鄭好一雙眼睛期盼而又滿懷希望地看向了夏祥,夏祥沉吟片刻,搖頭一笑:“此事本官說了不算,鄭通判說了也不算……”

“誰說了算?”鄭好按捺不住,馬上問出了口。

“董斷說了算。”夏祥輕巧地將皮球踢到了董斷腳下,反正董斷也不在場,“若是殺了付科,董斷覺得大仇得報大冤得雪,本官也就不再追查下去。若是董斷不依不饒,非要讓幕後真兇也一併伏法,本官也不能不顧民情就此結案。”

崔象心中一跳,好一個夏祥,他自己本想追查下去,卻拿董斷說事,讓人無話可說。此子雖然年輕,卻深諳官場之道,且很善於以退為進,是一個難得的奇才。怪不得在科場之上,憑一介白衣之身就扳倒了文昌舉,讓三王爺折損了一員大將。

許和光心中著急,他今日一早得知了一些訊息,知道付科一案不能再追查下去,才提前暗中告知崔象,讓崔象壓下夏祥想要繼續追查下去的想法,不想意外遇到了支援繼續追查的鄭好。

真要查到了幕後真兇,夏祥是玩火自焚,也可能會因城門失火殃及池魚,說不定還要連累崔象,如此嚴重的後果,他必須阻止夏祥不知天高地厚的所謂為民請命。

“夏縣尊,此事萬萬不可意氣用事……”許和光悄然朝崔象使了一個眼色,繼續說道,“董斷只是一介平民,他哪裡知道事情的輕重深淺,朝廷命官辦案,怎能聽從於一個無知小民?”

崔象卻並不理會許和光的眼神,慢條斯理地說道:“夏縣尊,為官一任造福一方,一樁命案和治理一縣相比,孰輕孰重,要分得清楚。”

“下官分得清楚。”夏祥恭敬地回應一句,見鄭好還是一臉憤憤不平之色,忽然笑了,“鄭通判不必過於氣憤此事,付科只是隨口一說他的幕後還另有他人指使,但是否真有其人,還不好說。”

鄭好臉色一變:“夏縣尊是想以此為藉口敷衍過去,此事就不了了之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夏祥心中暗歎一聲:鄭好怎麼就這麼計較表面上

的一時得失?他又不好明說,正想著怎樣回答時,忽然有人來報徐望山和馬清源來訪。

夏祥起身:“崔府尊有客人前來,下官就此告辭。”

“夏縣尊留下便是,中午在府中吃個便飯。”崔象朝管家微一點頭,管家會意,轉身出去迎接。

片刻之後,徐望山和馬清源進來,二人見夏祥也在,先是一愣,隨後相視一笑。分別見禮之後,二人坐在了下首。

“崔府尊、夏縣尊,今日我二人前來拜訪,是為了真定上千名商人和十餘萬百姓,懇請府縣廢除新法!”徐望山起身,深鞠一躬,言語懇切,眼中流露出無限期待之意。

馬清源也起身施禮:“懇請府縣廢除新法!”

崔象不動聲色地笑了笑:“你二人如此反對新法,無非是因為糧倉和種糧,不如這樣,你二人的糧倉和種糧,本官讓他人接手,如何?”

夏祥不由得暗笑,崔象果然是為官多年的老人,深知避重就輕之道,只輕輕一撥弄,就讓徐馬二人的著力點沒有了。

“夏縣尊……”徐望山眼巴巴地看著夏祥,想讓夏祥當著崔象之面表態。

夏祥也不生氣,他還真有話要說:“廢除新法一事,事關重大,不能兒戲。本官也贊同崔府尊所說,你二人的糧倉和種糧,讓他人接手了便是。”

徐望山和馬清源對視一眼,二人想笑卻沒有笑出來,過了少許,馬清源上前半步說道:“不只是糧倉和種糧的問題,實在是新法為害百姓,我二人不忍再看到百姓流離失所,所以才向崔府尊和夏縣尊請求廢除新法。長此下去,真定城外將會哀鴻遍野。”

“馬員外危言聳聽了。”崔象絲毫不為所動,輕描淡寫地笑了笑,“本官前日出城遊玩,城外景色優美,百姓安居樂業,哪裡有百姓流離失所?哪裡有哀鴻遍野?一片盛世景象,正是皇上的文治武功和候相公的新法,才有了如此太平氣象。”

“崔府尊……”徐望山還想再說什麼,夏祥卻笑了一聲,打斷了徐望山的話。

“徐員外,既然崔府尊說了,你照辦就是了。”夏祥朝徐望山投去了意味深長的一瞥,又衝崔象說道,“不知糧倉和種糧事宜交由何人接手?崔府尊可是已有了人選?”

糧倉和種糧事宜是真定縣管轄範圍之事,崔象才不會貿然插手,否則有越位之嫌,他搖頭一笑:“夏縣尊莫要偷懶,你的分內之事,本官可不替你分擔,呵呵。”卻又口風一轉,“本官只是覺得柳長亭和謝華蓋還不錯,為人可靠,又有為官府分憂之心……”

徐望山和馬清源二人一聽柳、謝的名字,臉色為之一變。鄭好卻是一臉茫然,不知崔象為何要將糧食和種糧生意轉給二人。

果然是柳長亭和謝華蓋,在崔象提出讓別人接手徐望山和馬清源的糧倉和種糧生意時,夏祥當即就想到了柳、謝二人。現在親耳聽到崔象提到二人,知道柳、謝二人在真定隱身多年的佈局接近完成,現在要浮出水面了。

“許縣丞,本官才到真定不久,還不知道柳長亭和謝華蓋是什麼人物,你覺得二人接手徐員外和馬員外的糧倉、種糧生意,可是合適?”夏祥有意將難題拋給了許和光。

許和光當即說道:“再合適不過,柳長亭和謝華蓋二人不管是財力還是為人,放眼真定縣內,當屬第一。不,就是整個真定府,也是無人可比。下官完全贊成崔府尊的提名。”

鄭好雖不明白崔象和許和光一唱一和提名柳、謝二人的真正用意,卻是看不慣二人對夏祥的前後夾擊,當即冷笑一聲:“上有府尊下有縣丞,夏縣尊夾在中間,當真為難得很,本官都忍不住替你捏一把汗了。”

此話嘲諷之意過於明顯,崔象也忍不住咳嗽一聲,臉色一寒:“鄭通判說的是什麼話?本官只是覺得夏縣尊才來真定不久,人情世故還不太熟悉,才有意提一提柳長亭和謝華蓋,只是想幫他一幫,扶他一程。怎麼在你看來本官和許縣丞的一片好心卻成了挾持?”

鄭好也是臉色一冷:“崔府尊,難道不是嗎?”

“崔府尊、鄭通判,息怒,息怒。”夏祥不得不出面打圓場了,“此等小事,不值得一爭。只要徐員外和馬員外願意放手糧倉和種糧生意,只要柳長亭和謝華蓋願意為官府分憂,就由他二人接手,有何不可?”

“小民願意!”

徐望山和馬清源異口同聲當即表態。

鄭好實在無法忍受了,站了起來:“夏縣尊,本官因滕正元滕兄和你相識,原以為你是一心為民的好官,不想竟是一個左右搖擺沒有原則的昏官,本官就此和你割袍斷義。”

話一說完,他冷哼一聲,拂袖而去。

夏祥望著鄭好的背影,啞然失笑:“未曾同席讀書,何來割袍斷義?鄭通判真是好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