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洪武生存指南最新章節列表 > 第171章:軍校的問題(2)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71章:軍校的問題(2)

“先說具體如何篩選學子,”朱塬聽到老朱問題,回答道:“祖上,還有大家,我認為,還是辦學初期,應該分等級。”

老朱不解:“等級?”

眾人也疑惑看過來。

朱塬點頭:“比如說……我的意思是,後續還需要斟酌,就是大概思路。各軍指揮是一級,或許也可以算上同知、副使、僉事,這一批人,專門開一些指揮班。再往下,就是千戶、百戶的一般等級學子。指揮班並不一定是長期存在的,我的思路是,即使已經打了很多年的丈,能升到指揮級別,都不會是普通人,但……還是應該適當學習的。而且,等開國的一批指揮學習完了,後續人才也形成了生生不息的良性循環,指揮班就可以取消了。”

“這,甚好,”老朱點頭:“恰巧了,接下幾年戰事會少些,就讓各位那些個指揮使、指揮同知、指揮副使、指揮僉事……都來這軍事大學學一些學問。”

常遇春道:“主公,怕是不能一起來吧?”

“自是要輪流的。”

朱塬補充道:“而且,不一定要學滿四年,看情況,短則三五月,長則一兩年,都是可以。當然,若有人願意在大學裡學滿四年,我覺得,祖上也是該大家鼓勵的。”

“對呵,就是要這……靈活一些。”老朱點頭,又道:“若真有那願意學滿四年的,又確保學好了,俺也不吝重用。”

朱塬看了眼其他幾個,見常遇春等人沒有補充,便繼續:“再就是正常的普通班,千戶、百戶、總旗甚至非常出色的小旗,都可以進來,學制是四年,還是按照學分制,只要能順利畢業,並且成績出色,我認為,走出校門的時候,就可以有所提升。關於學生篩選,一方面,各軍都是有軍功記錄的,另一方面,就是各軍主動推薦……這一方面,為了確保儘可能公平,操作起來就要複雜一些,比如,軍官推薦、士卒提舉和武舉考試,相互結合。軍官推薦容易理解。士卒提舉……就是讓底層士卒也參與進來,聯名舉薦他們認可的將校,最後,武舉考試,這是門檻,不過,具體細節,還是要後續大家詳細討論了,既然是為新時代做準備,就不能只考騎射武藝。同時,考慮到很多底層將校可能不識字,這也不能作為硬性門檻,因此,對武略的考試,也要靈活。不識字的話,嗯……可以進行面試。”

常遇春聽得很認真,到了這裡,抓到一個詞彙:“平章,何為‘面試’?”

“就是一種對不識字考生的權益之法,”朱塬道:“具體怎麼考,大將軍肯定比我知道更多,到時候,專門準備一些戰陣上相關的問題。這個……我是軍盲啊,就瞎說一下,比如,詢問考生自己帶了500騎兵,遇到了敵人同樣的500騎兵,再設定一定的場景,詢問對方如何應對,如此之類。”

說著又想了下,朱塬道:“這部分,可以用上沙盤。”

同樣堪稱穿越金手指的‘沙盤’,朱塬也早在明州時就隨意丟了出來。

常遇春當然知曉,稍微琢磨,便點頭,又笑起來:“平章,這500騎兵對上500騎兵的事情,戰陣上可不常有,大家都是把斥候放得遠遠的,隔了十幾裡就能得了訊息,何況兩軍旗鼓相當,若是沒有將帥嚴令,都不會憨傻著直衝撞上,不值當。此等情形,要麼,兩邊都是誘餌,需要更放開了斥候去探查,若確認不是誘餌,就趕緊了讓人請援,湊個兩三倍兵力,再想著把對方吃掉。”

“大將軍是懂行的,我都說了,一點不懂,”朱塬說著,又笑道:“面試的思路就是這樣,將軍可以問考生這500騎兵的問題,看他反應。若是想到了這500騎兵可能是誘餌,說明這考生就是不錯的。若是想不到誘餌的問題……就不太合格了。嗯,這麼說,太籠統了,還是要量化一下。比如,面試總計100分,這道題算10分,那麼,考生若是能想到誘餌的問題,就算5分,若是能想到後續的合理應對,再加5分,大概就是這樣。然後,其他各種題目問完,計算總分,按照資料排列,哪些考生能夠入選,也就一目瞭然了。”

常遇春感覺通透起來,頻頻點頭:“好呵,真真是……好。”

鄧愈等幾人也都露出讚賞表情。

朱塬看向上首也是認真聽著的老朱,總結道:“總之,因為才是開國,很多事情都不成規章,咱們挑選學子的時候,就要繁瑣一些,也是為了儘可能挑選出優秀的將校種子出來。”

老朱看了眼會議桌一旁的記錄官,確認對方在認真記載,點點頭,看向常遇春、鄧愈等人:“塬兒說這些,可都要記得了。俺當初領軍,什麼都不懂,那是一點點靠人命堆將出來。今日塬兒這些個金玉良言,可是能讓咱大明將來不知少死多少將士的。”

現場除了朱塬,其他幾個都是恭敬領命。

老朱又轉過來:“再說說那……專業。”

“祖上,這件事……不能照本宣科,”朱塬道:“金陵大學和國立大學都是十多個專業,之所以多,是因為咱們需要,其中沒有一個是多餘的,甚至,一些同樣需求的專業,都還沒來得及加進去。”

老朱想了下,笑起來:“這個……俺從你那總是強調‘務本’的思路上……唔,就是……咱們需要什麼專業,就設定什麼專業,這軍事大學,也是一樣,可是對麼?”

“祖上英明。”

“莫要拍馬,快說吧?”

“祖上,還是想要強調,我是軍盲,因此,只是提供思路,大家稍後詳細討論,不要照搬,”朱塬又宣告了一下,才繼續,說道:“關於專業,其實,金陵大學那邊,我本來是希望設定成更高階的學院的,比如數學專業,實際上,應該是數學學院,但因為是辦學初期,為了簡化,才沒有這樣。不過,軍事大學這邊,我覺得可以這麼做。先按照軍種劃分,騎軍學院,步軍學院,海軍學院……呵,若是祖上覺得有必要,還可以加一個空軍學院。”

老朱聽到最後,立刻想到了大都之戰時立了奇功的那只熱氣球。

空軍……

倒是貼切。

不過,這個再說,今日之事初步討論,老朱微微點著頭,倒是想起:“你說要把大明軍隊帶入那熱武器時代,可是少了一個……類似學院吧?”

“這就是另外的分類標準了,將來無論是騎軍、步軍還是空軍,肯定都要向熱武器時代轉化的,”朱塬道:“關於這個,要設立的……嗯,可以是軍工學院。”

嘖。

靈感這就來了。

《重生大明:開啟軍工寡頭之路》。

軍工加商戰,還是寡頭流,這可比朱塬一天天的講道理打嘴炮強多了啊。

拿去拿去!

會議室內。

大家也很容易就理解了‘軍工’兩個字,倒是比‘兵器’、‘軍械’聽起來更順耳一些。而且,更深入思考,不用朱塬細說也能知道,這應該是研究製作各種新式武器的學院。

“這軍工學院,也要記下了,”老朱朝其他人提醒一句,又示意會議開始後一直沒怎麼開口的錦衣衛指揮使陳賒:“塬兒,這錦衣衛……你那情報專業……說說,該設個什麼學院?”

朱塬看了眼長相普通很適合當間諜的陳賒,想了下,說道:“特種學院吧。”

這次是常遇春接了話:“特種學院?”

朱塬道:“軍隊裡,除了常見的步兵、騎兵之類,我認為,還應該有一些從事特別任務的兵種,比如探聽敵情,比如斬首刺殺,比如……呵,塗霄他們在戰前趕去北方進行的那些事情。總之,這些人……每一個都應該是大軍中的尖子裡的尖子,因此,可以叫做特種兵。嗯……現階段,空軍學院是沒必要的,但,軍中專門運作熱氣球的士卒,也可以歸類到特種兵行列。綜上,培養各種數量相對不多但都非常緊要的特殊士兵的學院,當然就是特種學院,而特種學院中,情報專業肯定是其中很重要的一個。”

朱塬說完,其他人還在斟酌,鄧愈卻是道:“這等學院,即使在這軍事大學裡……俺就想著,也該更加機密一些。”

“是啊,相比其他大學,軍事大學肯定要有相當的保密等級,”朱塬道:“而在這種保密等級之上,特種學院,保密等級還要更高。比如情報專業,培養的是秘諜,那麼,即使同學的相互之間,也不能太過於知根知底,我比較傾向將來入學後,情報專業的學生……嗯,儘可能用假名,掩飾身份。”

老朱這次卻不太贊同:“塬兒,這就太過了一些吧?”

雖然很早就希望用秘諜,但,老朱覺得,自己人之間,卻也沒必要如此謹慎。太過於瞻前顧後,怕是連好的學生都培養不出。

“只是初步的想法,”朱塬又想了想,記起一些事情,笑著道:“或者,另外一種方法也可以,就是……在學子入學後,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情報專業的學生,情報學院謹慎挑選目標,透過四年的時間,不斷考察,也不斷進行針對性的培養,等對方畢業,再發出招攬,並且,這件事也不能勉強,若是願意,就進行一定時間的強化訓練,若是不願意,那就還放到軍中,走原本的路。”

老朱琢磨了下,說道:“這倒是……可行。”

常遇春也來了靈感:“若是如此,或也可從其他大學裡招攬這合適的秘諜吧?”

“對啊。”

朱塬點著頭。

想起了一個秘諜,學律法的,浮浮沉沉了很多年,一朝崛起,成了一代大帝。

老朱也很受啟發:“從那其他大學裡挑選,倒也是個更好的想法。”

鄧愈卻又不太贊成:“主公,那其他大學裡的學子,怕也不會太情願從軍吧?”

當下,即使開國勇武之氣正盛,從軍也不是什麼好出路。

就比如逃卒問題,一直是讓老朱都有些頭疼的一件事。

老朱看向朱塬。

朱塬道:“觀念是要慢慢改變的,還有待遇,這些都是長期的問題。”

又想起了某個秘諜。

開始的開始,對方是把成為秘諜當成很崇高的一個目標去追求的。

老朱一聽也就明白朱塬的思路。

還是要提高士卒的待遇和地位,其中相關,朱塬以前和他講過。

這麼繼續討論著,金陵軍事大學的框架基本確定下來,初步會有五個學院,騎軍學院,步軍學院,海軍學院、軍工學院和特種學院。

然後是最後一個問題。

各種都齊了之後,該怎麼展開教學呢?

對此,朱塬反而不用怎麼想,直接道:“這個……還是參照金陵大學的模式,先確定一些基礎的課程,比如,兵家聖典,《孫子兵法》,我覺得,將來只要是個將領,都應該能夠流暢背誦全篇。”

老朱聽到這個,神色動了動,想想又放棄。

歷朝歷代,對兵法可都是有著嚴格限制的。

不過,想想自家寶貝二十三世孫描繪的那全新時代若是到來,槍啊炮啊,飛機啊輪船啊……如此之類,那小小一本《孫子兵法》,也就無所謂了。

將來的戰爭,那天塗霄在這邊講解繪圖的時候,自家寶貝二十三世孫就說起過,將會非常復雜,複雜到一般人看不懂聽不懂的程度。

朱塬注意到了老朱的欲言又止,等了下,見自家祖上沒說話,便接著道:“然後,就是初期的……研究型學習,大家一邊學習,一邊結合軍事典籍和現實桉例,編寫各種各樣的教材。”

鄧愈聽到這裡,說道:“如此,倒也要招一些儒生進來,以作文筆幕僚。”

鄧愈這話倒是給了提醒,朱塬點頭:“不能只是幕僚,可以直接招收一批學子進入軍事大學……至於願不願意的問題,給的待遇好一些,附帶條件寬鬆些,肯定會有人願意。呵,就像鄭遜。”

鄧愈笑著點頭。

老朱也沒有忘記某個少年:“那鄭遜……那篇軍略,倒是不錯……又是殉國的忠烈之後,爾等可要多上心些。”

現場連常遇春都已經見過一同參與籌備軍事大學的鄭遜,觀感也是很好,當下自然又是一起答應。

老朱交代完,又示意自家寶貝二十三世孫:“塬兒,你接著說。”

朱塬繼續道:“編寫各種標準教材的同時,還要研究歷朝歷代的真實戰例,這也是我認為最有必要的一個學習方向。其他不說,只是咱大明,開國前後的一系列戰役,全部做出來,就足夠學子們研究很多年了。

這一次,老朱、常遇春、鄧愈三個都是很有感覺地一起點頭。

還不由想起了這些年。

混跡除州的時候,大家都是草莽。

轉戰和縣,自立門戶。

收服巢湖水師,太平渡江。

攻佔集慶。

與張士誠的拉鋸。

陳友諒氣勢洶洶而來的龍灣之戰。

分歧中的北援安豐。

洪都,洪都!

鄱陽湖之戰。

平江鎖城。

北伐……

這一切,好像都是昨天才剛剛發生。然而,回過神,大家就坐在了這裡,金陵的皇城,還開創了一個國家,叫大明。

恍如隔世啊!

曾經的那些種種,當然要記下,好好的記下。

老朱越想還越有些激動,指點著下方自家寶貝二十三世孫道:“塬兒,那些個戰事,你親自操心著些,一個個的,好好的給俺編撰出來,若是有什麼不懂,問俺,還有遇春他們,都是可以,一定要好好做出來。”

朱塬點頭,又笑道:“祖上若是想要,其實也可以編寫一本戰史,專門記載我朝開國前後的各種戰事,還有其間的各種英烈。類似史書一樣,而不是相對太過於學術性的軍事教材。嗯,這本書如果完成,也是該作為軍事大學的必修,既讓後輩不忘開國之艱難,也要激勵他們繼往開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老朱很是贊成:“該是如此,該是如此。”

對面常遇春道:“到時候也來問問俺,俺也是有許多可說的。”

朱塬點頭。

知道。

你這可傳奇了,在路邊睡覺時做了個夢,夢到自己要遇到明主了,醒了之後,就見了老朱。

納頭便拜。

這件事……

嗯。

朱塬覺得像編的,但,這世界上,實在有太多說不清道不明的事情。就說曾經,走得越高的人,越迷信,這總不可能說是一種偶然。

因此,還是不能太武斷。

如此又說了幾句,關於金陵軍事大學如何展開的事情,基本敲定。

大家又針對各種細節聊了聊,各抒己見,不知不覺,時間也來到了中午。再次被老朱留下一起吃午飯,這次卻不只祖孫兩個,還有常遇春和鄧愈,幾人邊吃邊聊,倒也盡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