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卑鄙的聖人:曹操(大全集)最新章節列表 > 卑鄙的聖人:曹操.第2部_第十章 皇帝賣官,曹嵩出價一個億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卑鄙的聖人:曹操.第2部_第十章 皇帝賣官,曹嵩出價一個億

第十章 皇帝賣官,曹嵩出價一個億

買官風波

中平四年(公元187年)十一月,由於暴發了漁陽張純、張舉的大叛亂,剛剛上任五個多月的太尉崔烈成了替罪羊,劉宏藉口其失職將之罷免。但接下來的事情卻令曹操兄弟咋舌——老爹爹曹嵩承諾出資一億錢買太尉一官!

此事一出何止洛陽、沛國兩地,全天下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州郡縣鄉大街小巷無不議論紛紛:曹巨高本為宦官養子奸豎遺醜,位列九卿把持朝堂,黨附閹人恬不知恥,竟以億萬家財賄賂小人取媚昏君,換取上公之位,譁天下之大然!再說兩千石俸祿的人,億萬家資又從何而來?無非貪贓枉法巧取豪奪,欺壓良善狠榨民財。崔烈買官出自無奈,他曹巨高奸詐小人不擇手段,譁眾取寵毫無廉恥……

士林同僚無不齒冷,黎民百姓無不唾罵!

老曹嵩一封要錢的文書打到譙縣家鄉,曹操、曹德、曹純羞得家中一坐,連門都沒臉出了。

“哼!這可真是天要下雨,爹要買官呀!”曹操氣得不知道說什麼好了。

“他偏要買咱也攔不住。”曹德耷拉著臉,“既要錢,開啟庫房拿給他吧!《孝經》有云‘謹身節用,以事父母’,咱們兄弟把心盡到就是了。”

“你說的是庶人之孝,非士人之孝!”曹純插話了,“父有爭子,則身不陷於不義。故當不義,則子不可以不爭於父。”

“不對,《孝經》還說……”

“行啦!行啦!”曹操聽不下去了,“什麼節骨眼兒?你們倆還有心思辯經……”

曹純把嘴撇得高高的:“我還沒出仕呢,先攤上這麼一檔子窩心事,有這麼個伯父,將來同僚百官怎麼看我呀?”

“你這孝廉誰給的?”曹操白了他一眼,“他是你伯父,他更是我親爹!我們倆當兒子的能怎麼辦?事情已經出了就別計較誰對誰錯了,先解決問題才是真的!”

曹德雖然滿口表示應承,但心裡也很不滿:且不說買官一事對錯,單這億萬家財,不少錢是他辛苦操持家業才有的,雖說是老爹伸手多少都該給,但豈能事先連個招呼都不打。人言隨心不越矩,老子用兒子情理得當,但也得為兒孫留些福祿、存些陰德呀!想到這裡便坦然道:“我看沒什麼問題,咱們的錢糧、絹繒庫裡本就有不少,再把這倆月的開支控制一些,老爺子京裡還有不少梯己,湊一湊就夠了。咱家還不至於砸鍋賣鐵!”

“你說得可真輕巧,”曹操見他沒明白自己的意思,“錢不難湊,可是怎麼給他送呀?”

這一言可把曹德點醒了:對呀!現在是什麼年月?強盜橫行匪患猖獗,這億萬財產拉開隊伍有幾十車,現如今此事天下皆知,多少亡命徒沿路等著這筆財呀!這麼一想,曹德汗下來了,拍著腦門道:“不好辦……這該如何是好?”

曹純也嚇了一跳:“這數目太顯眼了。”

“爹爹糊塗呀!”曹操一拍大腿,“如今這年月萬不可露財!這個名聲嚷嚷出去,誰人不知咱曹家有錢?窮朋友要伸手,鄉裡鄉親更得求賙濟。賊人就是不偷不搶還得惦記咱呢,更何況天下盡是亡命徒。從此以後,咱曹氏一門多事矣!”

曹德唏噓不已:“遠的顧不上,眼前這事兒可怎麼辦呢?答應了不給錢,宦官豈能善罷甘休,皇上還不得抄了咱的家?都換成金銀細軟成不成?”

“那肯定不行!”曹純先給否決了,“小小譙縣有什麼寶物?你把丁斐的金庫換空了也沒多少東西,一億錢吶!那得多少東西?再說金銀在咱們這裡稀罕,在京師之地就不算什麼了,到了洛陽一準兒換不出這麼多,要是那麼幹咱們賠大方了。依我說,找郡將老爺借兵護送。”

“沒聽說過!”曹德簡直氣樂了,“哪兒有國家的兵替財主押運東西的?”

曹純到這會兒也滿不在乎了:“咱也別顧那麼多,乾脆我也豁出我這孝廉的臉面不要了,憨著臉去找郡將試試吧。”

“咱不要臉,人家還要臉呢!”曹德頭上汗涔涔的,“袁忠是個什麼人,你心裡不清楚?他把名聲看得比性命都重,因為耿直與同族的袁逢、袁隗都絕交了,豈會幫咱辦這種事?”

曹純眉頭擰成個大疙瘩:“那咱找夏侯家、丁家多湊點人?大不了咱再出點兒錢就是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這不是多少錢的問題,”曹德連連擺手,“人家也是有臉面的,夏侯惇一方名士,丁斐的族叔丁宮如今也是九卿之位了。就是人家肯幫忙,你好意思折人家的臉面嗎?這事不光彩,越是好朋友越不能牽扯進來。”他這麼一說曹純也沒主意了,哥倆默默無言都盯著曹操。

曹操一拍巴掌:“咱自己運!”

“什麼!?”哥倆嚇一跳。

“沒問題的。子和,你去把樓異找來。”

曹德見曹純猶猶豫豫地去了,問道:“阿瞞,你真的有把握嗎?咱家的僕僮都去才多少?種地的佃戶不頂用的。”

“哼!”曹操冷笑一聲,“已經露了財,乾脆咱學孟嘗君吧!莊門口豎起大旗招募家兵,咱家也當土豪啦!不管是流民、逃犯,只要有力氣咱就收。”

曹德是老實人,眼睛都瞪圓了:“這成何體統?”

“你以為這趟子事完了就天下太平嗎?咱家從此得有個防備,以後這些人就給咱家護院啦!此為長久打算,這年頭你不強硬人家就要吃你,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啊!”曹操講到這裡突然有些興奮,“等人招來,我選出幾百強悍人物,帶著他們押運財物進京。就這麼定了。”

說話間樓異匆匆忙忙來了:“大爺您有何吩咐?”

“帶人豎起旗幟,招募窮苦之人和流民。好酒好肉招待他們!”

“諾。”樓異只管應承,不敢多問。

“再有,你還記得轅車、突車嗎?”

樓異低頭想了想:“是什麼東西?”

曹操提醒他:“當初在皇甫嵩營裡……”

“哦!小的知道,守城之物,佈置轅門、突門之用。”

“就是這個!你……”曹操回頭看弟弟,“德兒,你說這些財貨得有多少車?”

“若都換成四出、五銖不易,恐怕還得有些絹帛,差不多有三十多車吧?”

“樓異!”曹操一轉臉,“你去找匠人,也把會幹木工活的人全動員起來,打造五十輛轅車、八輛大的突車,備好二十丈粗麻繩。”

樓異嚇得一哆嗦:“您這是要打仗啊!”

“對嘍!押著這麼多財貨,豈不就是打仗?”曹操拍拍他的肩膀,“多找些刀槍棍棒,天冷準備厚衣服,告訴廚下置備炒麥口糧。押運的人你去選,挑胖的挑壯的,先選三百人。走吧!”

“諾。”樓異一溜煙去了。

曹德不禁感嘆:“我們都不成,還是哥哥你能辦事!”

豎起招兵旗,自有吃糧的。十里八村沒著落的漢子全來了,曹家的莊院比集市都熱鬧,只要選上了二話不說先給一斗糧一匹布。樓異站在大車上一邊招呼選人,一邊催木匠幹活。三天下來該置備的也算差不多了,樓異的嗓子也喊啞了。

臨出發的前一晚,在曹家莊院裡擺開了流水席,三百壯士連同家人僕僮都開了葷。夏侯家拉來的牛羊一口氣宰了三十多頭,又把丁衝藏的好酒賒來幾十壇,大冬天在院子裡外燒起火堆,這些粗人吆五喝六甩開腮幫子這通吃呀!都是餓久了的,見了酒肉比見了爹都親。

曹德、曹純坐在主家席上看得直哆嗦,曹昂、曹安民倆孩子嚇得不敢出家門。左右當家的夏侯廉、丁斐都不願意來。倒是夏侯淵、丁衝來了,一個是大老粗、一個是有酒就來,倆人倒很受用。

氣氛太亂,曹操扯著脖子對弟弟喊:“子疾,你是當家的,對大家講兩句吧!”他豈敢發一聲,只道:“大哥,你來吧!”

曹操便不推辭,邁腿站到了桌案上,開口便嚷道:“肉肥不肥?”

“肥!”這一句話就把窮漢們的注意力集中過來。

曹操作了個羅圈揖:“列位兄弟,我曹某人請客,是想請大家幫個忙!我家老爺子如今當了太尉了!”他說到這兒故意提高了聲音,“但是他媽狗閹人要勒索我爹的錢財,若不然就要把我們家刀刀斬盡刃刃誅絕,搶劫一空!”

曹德身子都木了:阿瞞的瞎話怎麼張嘴就來呢?哆哆嗦嗦拿起酒來呷了一口,卻聽到不知誰喊了一句“那咱反了吧!”嚇得他一口酒全噴了出來。

“反不得!反不得!”曹操直擺手,“我老爹的命還攥在人家手裡呢!現如今老爹叫人家關起來了,連塊餅子都吃不上,十常侍倒是大魚大肉。我得拿錢換老爹的命呀!我從小沒娘,是我爹一把屎一把尿把我們兄弟拉扯大的,當年沒錢讀書我爹把褲子都賣了。所以我要對得起良心,咱實話實說……”

曹純把頭扎到桌案下面偷著樂:你有一句實話嗎?

“兄弟們!”曹操端起一碗酒,“明天,大家跟著我到洛陽送錢。為了咱老爹,一路上要是有強盜咱就跟他們玩命!我先幹為敬。”大夥吵吵嚷嚷都把酒灌下去,卻聽曹操話鋒一轉,“但是醜話我也得說在前頭,這錢是救我爹命的!送到了洛陽,回來我還請大家吃肉喝酒,還給你們糧食。若有誰趁火打劫,敢偷敢搶……”

他話未說完,只見窮人堆裡站起一個大個子,嚷道:“那誰他媽是狗娘養的!曹老爺對俺不薄,誰敢偷錢俺第一個跟他沒完!人家財主跟咱講良心,俺們也得跟人家講良心,對不對啊?”

“對!對!”所有人都隨聲附和。

曹純一看喊話的是秦邵,不禁又是狂笑。這必定是事先安排好的。

“好!”曹操又端起一碗酒,“只要大家幫我這個忙,以後大家的困難我也幫!缺房子、缺地、缺錢、缺老婆都有我呢!我給大家唱個曲,助助大家的酒興,明天一早咱就出發!”說罷回頭招呼曹德、曹純、呂昭,“一塊唱一塊唱!”

“唱什麼呀?我們哪兒會呀?”仨人面面相覷,卻聽曹操已經扯開了嗓子:“倬彼甫田,歲取十千。我取其陳,食我農人……”

“是《甫田》!”呂昭拍著手笑了,“咱們跟著唱吧!”

四人放開了嗓子,越唱越高興:

倬彼甫田,歲取十千。我取其陳,食我農人。自古有年。

今適南畝,或耘或耔。黍稷薿薿,攸介攸止,烝我髦士。

以我齊明,與我犧羊,以社以方。我田既臧,農夫之慶。

琴瑟擊鼓,以御田祖。以祈甘雨,以介我稷黍,以谷我士女。

曾孫來止,以其婦子。饁彼南畝,田畯至喜。攘其左右,嘗其旨否。

禾易長畝,終善且有。曾孫不怒,農夫克敏。

曾孫之稼,如茨如梁。曾孫之庾,如坻如京。

乃求千斯倉,乃求萬斯箱。黍稷稻粱,農夫之慶。報以介福,萬壽無疆。

“田畝大無邊,收糧萬萬千,倉中取積穀,供與我農夫……有田有糧有兒孫。”一首《詩經?甫田》唱出了窮漢們共同的期盼。真唱得那些鐵錚錚的漢子們熱淚盈眶,唱得他們頓足捶胸,唱得他們推杯換盞,不知不覺間也把這幫人對曹家的親近感唱出來了!

丁衝早醉得不成樣子了,兩眼發直呆愣愣坐在那裡,模糊不清地喊道:“喝酒!”

“喝!”所有人都端起了碗——玩命灌吧!

這場酒直鬧到亥時才散去。曹孟德長出一口氣,回頭對弟弟道:“這幫人現在能用了。”

曹德歎服得五體投地,作揖道:“哥!從今往後,這個家你來當吧!小弟心悅誠服。”

“非常之時非常之用,弟弟你還是一家之主。”曹操說到這兒有些感傷,“為了咱爹……不論是非對錯……咱倆……”

“咱倆且愚孝一次。”曹德笑著接過話茬。從小相依為命,可謂心有靈犀。“阿瞞,明天上路,你早些休息吧。”待兄長走了,曹德卻帶著家丁收拾東西,把餘燼的火星一處一處踩滅……

曹操回到丁氏房裡,見她還在織布,便帶著醉意從後面抱住她:“夫人,別忙了。”

丁氏今晚卻很高興,微笑顯得格外燦爛,平庸的相貌在燈下更覺朦朧:“你今天終於笑出來了。你知道自己多長時間沒笑過了嗎?”

曹操嘆了口氣,沒說話。

“你是個俗得不能再俗的人,”丁氏依舊推著織機,“當隱士,你想都不要想。”

“那可未必。”曹操一聳鼻子,“此行不過是事到臨頭不能不管罷了。子疾是個書呆子,子和還小,其他族裡兄弟都是廢物,不指望我還能指望誰?”

“你看看,你還是捨不得家吧?”

“但我捨得國。”

丁氏一轉身:“捨不得家的人自然捨不得國!”

曹操在她額角吻了一下:“咱們歇息吧!”

“你去妹妹那邊吧。”

“我偏不!”曹操在她胸前摩挲著。

丁氏推了他一把:“你去陪陪她吧,生了兒子都不給人家一個笑臉。她跟我哭了多少次了,你還有個當爹的樣兒嗎?”

曹操停下了手:“那我……”

“去吧去吧!”

“我去去就來……”說著他便匆匆忙忙走了。

丁氏手中的梭子不動了,自言自語道:“說得好聽,到了那邊你怎麼還能回來……”

廢帝陰謀

轉天清早,三百壯士列隊齊整,每人一條棗木棍。曹家心腹家丁趕出拉財貨的馬車,馬車後面再掛轅車、突車。曹操、樓異各自乘馬佩劍,剛要出發,夏侯淵帶著幾個人趕來了,還說若不是丁衝喝多了叫不醒也會去的。曹操千恩萬謝,總算是離了家園。

沛國與洛陽相隔一千二百裡,曹操不知走過多少次,但只有這一次最遲緩而緊張。雖照舊取道柘杞之地,可這樣繁複的隊伍拉開了足有半里地,步行護送緩慢得很,加之冬日天短,一天走不了多遠。更要緊的是人多貨多,一路上絕不可能入城休息,驛站也收容不了,唯一的辦法就是露宿。

曹德已經提前為大家備好充足的乾糧,到了夜晚曹操止住隊伍,喊一聲:“落馱打盤,安營紮寨!”三十輛馬車圍一個圈,牲口解下來單栓,這樣就是有人行搶都不可能整車帶走了。然後將五十輛轅車解下,在外面再圍一個大圈,這就成了一座流動的營寨,東南西北讓出四道門,以麻繩綁縛突車豎起,就又有了四座突門。裡面的人汲水遛馬自由出入,外人想要進來,突門邊卻有專人把著。夜深人靜時,另有值夜之人,只要點上火把爬上轅車一坐就可以了。

夏侯淵看得咋舌:“這簡直像是座營寨。”

“這就是營寨,”曹操笑了,“只不過是古人之法,如今打仗不用戰車了,這樣的車營也就不常見了。不過咱們用來保護財物卻是再合適不過。”

“你跟誰學的?”

“墨子。”曹操搖頭晃腦。

“磨子?還碾子呢?”

樓異都笑了:“您可真是個白地,我都知道墨翟,兼愛、非攻嘛!”曹操連連點頭:“不錯,墨子其人雖倡‘非攻’,卻是格外善守。這車營之法就是他留下來的。”

就這樣,白天大家舉著棍子護衛,晚上扎下車營休息。如此安排可謂針插不透。夜晚也確有勘視的匪人,無奈望營興嘆鎩羽而去。隊伍行了六天,總算是平平安安到了豫州,待過了中牟,至河南之地,曹操便不讓那三百漢子再往前走了。一來河南之地天子腳下怕惹是非,二來更是怕他們到京看見太尉府,那編的瞎話可就被戳穿了!

夏侯淵先帶著三百漢子迴轉,曹操、樓異則率領心腹家丁繼續前進。入了關就不必再擔心賊人了,沒了步下之人,馬車也可以放開些腳程,第二天晚上就趕到了都亭驛。再往前十里就是洛陽城了,但這一路行來人困馬乏,夜晚又關了城門,大家只好再露宿一夜。

轉日天還未亮,曹操就起來了,他把大家都叫醒,吩咐將所有的轅車、突車都燒了。

“為什麼?留著以後還可以用呢。”樓異不解。

“冕弁兵革,藏於私家,非禮也。此是謂脅君也。”曹操說著跨上了馬,“快燒了吧,叫人看見是要惹麻煩的。”

“諾。”

“咱們自己人這幾日受累更多,你就帶他們在洛陽多休養幾天,不忙著往回趕。”曹操抖開韁繩調轉馬頭。

“大爺,您不同我們進城嗎?”

曹操搖搖頭,望了一眼十里外那巍峨的京師城郭:“洛陽城我不想再去了。趁著天色未明我趕緊走,免得遇見熟人。”

“難道您都不去見見老爺嗎?”

“爹爹已經如願以償問鼎三公了。你替我轉告他老人家,億萬家財已盡,叫他好自為之吧。”說罷曹操在大宛馬身上狠著一鞭,奔東南而去。回家的路上,完成護送的喜悅感漸漸褪盡,隨之而來的,那種難耐的空虛又一次侵佔了他的心緒。

曹操一路上都在想,自己究竟想不想回到洛陽呢?難道當初辭官的選擇錯了?多少次他想駁回馬頭,但還是忍耐住了。丁氏說他是個俗人當不了隱士,在崔鈞面前他又大話說盡覆水難收,這樣灰頭土臉地跑回洛陽,臉面又置於何地呢?最後他還是下定決心不回去,既然有了選擇就不能夠再回頭……他不停地縱馬狂奔,一定要追上夏侯淵他們,生怕沒有人同行他會忍不住再改變主意。

到家後的第二天,忽有天使駕到,朝廷徵他入朝為官。

曹操躲在夏侯家不肯面見,心中暗暗咒罵崔鈞多事。

待天使走後,他才回到家中。曹德笑嘻嘻地問:“阿瞞,你還真像個隱士,即便不肯應徵,面總是要見的。”

“見什麼?不見心裡更踏實。”

“你知道朝廷調你當什麼官嗎?”

“不想知道。”曹操賭氣道。

“典軍校尉。”

“什麼什麼?”曹操聽了一愣,“你再說一遍?”

“典軍校尉。”曹德一字一頓道。

“怪哉!有司隸校尉,北軍五個校尉,步兵、越騎、屯騎、長水、射聲,哪兒來的什麼典軍校尉。這是個什麼官呀?”

“典軍的唄!”曹德湊到他跟前,“大哥,您就去吧!領兵典軍不正合您的脾氣嗎?”

曹操扭頭不理他。

曹德卻道:“哥,有件事我一直想問你,那日你給侄兒起名字,為什麼把那個丕字寫成……”

曹操立刻打斷:“我一時不慎寫錯了,不行嗎?”

“行!”曹德見他一把年紀竟耍起小孩子脾氣,暗自覺得好笑,也不與他爭辯,徑自去了。

一個人靜下來曹操越發覺得難耐,想要回到草廬,卻見卞氏抱著孩子倚在馬廄前。

“你抱著兒子在這裡幹什麼?”

“怕你跑了!”卞氏嬌嗔道,“你又想回你那個草廬了吧?”

“嗯。”曹操低下頭。

“我也想去,你再等一年好嗎?等咱丕兒大些,我陪著你,咱們一起去住。”說著她將孩子塞到丈夫懷裡,“你看看,小家夥多胖呀。”

曹操抱上兒子心就軟了,還不待說什麼,就聽身後傳來丁氏的聲音:“你走吧,永遠別回來。這個家裝不下你啦!天天給我們臉色看,我們哪一點兒對不住你了?去你那個鳥不生蛋的地方,編你那個沒人看的破書去吧!兒子你也別要啦!”

“姐姐也別轟他走,”卞氏笑著接過話茬,“不就是為了編書嘛,叫他在家編。家裡還有竹子,明兒咱們一起削些竹簡,好不好?”

“我無所謂,你問他呀!”丁氏拋了個媚眼。

這姐倆一問一答,曹操苦笑不已。他對兩個老婆各有不同,怕丁氏來硬的,更怕卞氏來軟的。這兩個夫人串通一氣同時使出看家本領,就只能百依百順了。他心裡清楚,弟弟也好,妻子也好,都是希望他打起精神來,便支吾道:“好,我不去了,不去了。”

於是第二天,丁氏不再織布,卞氏也把孩子託給了奶孃,兩位夫人親自為他削竹簡,卞秉和呂昭也放下自己的事來幫忙。四個人都是有說有笑的,排遣了曹操不少鬱悶。

大家正幹得起勁的時候,樓異自前院跑來說有故人求見,並說此人是他回來時在途中碰見的。曹操頗為詫異,忙叫大家散去,少時間卻見樓異引來一位四十多歲的人,模樣像個老書生,卻相貌生疏並不相識。

“敢問閣下是……”

那人頗為謙恭,拱手肅然道:“吾與曹大人並不相識,乃有故人之信相送。”

“莫稱大人,在下現是鄉野村夫。快請!”曹操將其讓入客堂落座,“敢問書信何在?”

那人緩緩搖頭:“並無書信。”

曹操一皺眉:莫非此人戲耍我?還是另有圖謀?

“此事干係重大不敢落筆,因此在下特來口授。”

“哦?”曹操倒有點兒好奇了,“不知是何人口信。”

那人捋髯道:“南陽許攸、沛國周旌二人。”

曹操大為詫異:許攸乃橋公門生,京師之友;周旌乃師遷外甥,家鄉舊交。這兩個人怎麼會同時差他來送口信呢?

那人微微一笑:“許攸在京師謀刺十常侍,事洩而逃,現得冀州刺史王芬保護。周旌自昔日師遷被王甫陷害,一族蒙難,輾轉流落,現也在王使君處任從事。二人在高邑相識。”

“那閣下一定也是王使君麾下嘍?”曹操覺得這事詭異,“敢問先生名姓。”

那人低頭謙恭道:“在下汝南陳逸。”

“原來是陳……”汝南陳逸?曹操突然意識到這人是誰了,趕忙起身離座大禮相見,“不知陳先生駕到有失遠迎。”

陳逸雙手攙起曹操,反給他施了一個大禮:“孟德賢弟為家父昭雪才不得不棄官,逸深感大德,今日一為送信,二是特意登門道謝。逸來得唐突,望賢弟海涵。”汝南陳逸就是老太傅陳蕃之子。當年陳家滿門被王甫、曹節害死,只他一人在陳留名士朱震的保護下逃出洛陽,事後朱震一家因此被害。多少條人命才換了這陳家的唯一骨血。曹操自濟南辭官,直接原因也是因為想給陳蕃翻案。

曹操又連忙攙他:“陳先生,我可當不起您這一拜。”

身份已明確,曹操便放心了,忙問:“先生與許週二人有何事要操效勞?”

陳逸道出來意後,可把曹操嚇壞了:

當今天子劉宏本是河間王一脈,在翻修南宮之後,竟要擴建昔日河間王府,命冀州刺史王芬辦理此事,卻是工費自籌。如今冀州民不聊生,王芬數諫,皇上不從,竟還要北巡迴舊宅居住。冀州吏民無不激憤,因此王芬與許攸、周旌、陳逸歃血為盟,要借昏君北巡之際將其扣留,另立宗室合肥侯為帝。現聞朝廷欲徵曹操典軍,特意來請他加入,以為內應,同謀廢立之事。

“孟德賢弟,正因此事機密他們才不能親自前來。世人多知你與他們相識,可你我二人素未謀面,我來不會有人懷疑。你可願與我等同為此謀?”陳逸迫切地望著他。

曹操從驚詫中清醒過來,起身踱了幾步道:“恕小弟不能從命。”

“啊?”陳逸似乎沒有想到這個結果,“莫非孟德對我還有什麼懷疑?”說著他從懷裡掏出一卷書簡遞給曹操,“在下卻是子遠差來,此物你必識得。”

曹操展開一看,不由感慨萬千:此物豈能不識得,這是橋公家學,昔日親筆所寫的《禮記章句》啊!看見橋玄的筆跡,曹操一陣哽噎。

陳逸見狀忙趁熱打鐵:“孟德,此乃橋公賜予許子遠之物,你看在橋公之面可否相助?”

曹操閉上眼搖了搖頭:“橋公若知,必不肯縱容子遠為此無父無君之事。”陳逸又道:“那周旌呢?當年你為爭一婢打死人命,周旌與你不過一面之交,竟上下打點。沛國相師遷獲罪亦與此事有幹,如此厚重的恩德,你都不念嗎?”

曹操心頭又是一震,嘆息道:“此婢現乃小弟內子。小弟自當感念周旌之德,但師郡將一代耿介之臣,若在天有靈,定不會同意私自廢立之事。”陳逸見此二人無用,忙起身再揖:“此二人不論,在下之父名揚海內,為一代士人之尊。終被昏君閹豎所害,孟德請念家父之冤,憐在下之孝,解天下黎民之倒懸。”

曹操心緒更亂,只得攙扶道:“陳兄執迷不悟,令尊為鬥奸人三貶三復,幾曾有過廢立之心?當年他有太傅之尊,竇武有國丈之威,二人忠心報國只除奸佞未有僭越。兄如今所為對得起令尊嗎?對得起朱震一門捨命相救嗎?”

陳逸反被他問得啞口無言了,只得仰天長嘆:“唉……人各有志不得強求。因愚忠失此良機,天下百姓還要受苦。大義當前,大義當前啊!竟不念伊尹、霍光之義哉?”說罷就要走。

“陳兄請留步。”

陳逸回過頭來:“孟德回心轉意否?”

曹操依舊是搖頭:“你們太痴了!此事絕難功成,小弟試為汝等解析,可否?”

“願聞其詳。”

“夫廢立之事,天下之至不祥也。古人有權成敗、計輕重而行之者,如兄所言伊尹、霍光。伊尹懷至忠之誠,據宰臣之位,處官司之上,故能進退廢置,計從事立。至於霍光,他受孝武帝託國之任,乃是外戚之人。內有太后居宮中秉政決策,外有群卿處朝堂隨聲附和,加之昌邑王即位日淺,未有貴寵,朝乏黨臣,議出密近,故能廢立於掌握,事成如摧朽。”曹操走到陳逸面前,拉著他的手,“陳兄,今諸君徒見昔日之易,未睹當今之難吶!您好好想想,結眾連黨,串通諸侯,這何異於當年的七國之亂?以合肥侯之貴,難道比得上吳王劉濞、楚王劉戊嗎?行此非常之事,慾望必克,豈不危乎!”

可謂一言點醒夢中人,陳逸不禁悚然:“這、這……”

“你勸我回心轉意,我勸你回頭才是!兄速速迴轉冀州,對王使君曉以利害,勸他不可行此凶事。”

“晚矣!晚矣!”陳逸頓足失色,“王芬已借黑山之事上疏請兵,恐怕現已在軍中安插親信了。”

曹操拍拍他的手:“縱然是不可解,陳兄當設法營救許週二人。”

陳逸失魂落魄往外走:“彌足深陷不可返矣。”

“那陳兄你去哪兒?”

“我說你而來,事不得成有何顏面見王使君?又豈能反說許攸、周旌?出了你的家門,我便四海漂流再待天時……”陳逸回頭略一拱手,“孟德,有緣再會吧。”說罷踉踉蹌蹌而去。

曹操望著他的背影心裡越發不是滋味:雖然自己有理有據,卻將許攸、周旌一幹故人也得罪了!秦宜祿替何苗拉攏我被我騙了,崔鈞請我出山被我駁了,陳逸替故友來求我又被我拒絕了,朝廷的徵召也躲了……我這是怎麼了?人緣都傷盡了!就為了當這個鄉野隱士割捨了那麼多,可是我為什麼還不滿足呢?

踱了幾個圈子之後,曹操越發心中惱恨無以排遣,眼瞅每一樣東西都不順眼。氣急敗壞出了客堂,看見院子裡丁氏、卞氏、呂昭、卞秉又回來削竹簡,走上前一腳把堆好的竹片子踢了個滿天飛!

“你幹什麼?”丁氏蹙眉站了起來。

曹操也不理睬,繼續踢。卞秉忙一把拉住他,笑嘻嘻道:“姐夫!姐夫!消消氣兒,你這是跟誰生氣呀?”

曹操這會兒已經不講理了:“我、我……我跟你們生氣!”

四個人面面相覷。曹操低頭拾起一條竹片子,借題發揮:“你們是幹什麼吃的?竹簡能削這麼寬嗎?沒讀過書還沒見過書嗎?這些竹片削得這麼寬,怎麼穿成簡!”

卞秉也真好性子,明知不寬,拿過來把玩道:“沒關係,前面的不要了,我後面的削窄些。”

“別削啦!”曹操指著他鼻子吼道,“我老曹家的錢是大風刮來的嗎?剛花出去一億錢,還由得你這麼浪費!說不要就不要了,你去給我種竹子嗎?”

小呂昭過來要勸:“大爺,我們……”

不待他說話,曹操就衝他嚷道:“閉嘴!你算哪棵蔥?不好好讀書,跟著起什麼哄?走走走,讀書去!”

丁氏氣大了,把手中刀子一扔:“你這老冤家,平白無故拿我們撒邪火!知道你心裡不痛快,我們大人孩子一直哄著你。原本指望你別拉那張驢臉,你可倒好,越哄越來勁了!”

“我用不著你們哄!”

丁氏氣得一擺手:“走走走!咱都走,誰也別理他!沒他更自在,咱姐們就當守活寡了。沒人理你,瘋子!”

眼見得四人散去,曹操在院裡來回踱著步,最後嚷道:“你們走……我也走!官都不當了,這家我也不要了!”到馬廄尋得大宛,跨上就往外催。縱馬出了莊園,正遇見樓異:“大爺!您去哪兒?天冷披件衣裳……”

曹操看都沒看他一眼,縱馬狂奔,半個時辰間就到了草廬。拴住馬,把柴門用力一推——只見屋內竹簡遍地,衣物散亂,一切還是曹丕降生那天的樣子。嚴冬的寒風凜凜,茅舍漏風,几案上落了一層土,硯臺裡的墨都結了冰。

“難道這就是我曹孟德所期之歸宿嗎?”他悵然坐倒,順手取過硯臺哈了一口熱氣,邊想邊以手指沾著墨在桌上寫道:

粒米不足舂,寸布不足縫。

罌中無鬥儲,發篋無尺繒。

友人與我貸,不知所以應。

“又何止是友人,如今家人也不理我了……”曹操將寫字的手指在衣服上蹭了蹭,隨後往寒冷的草廬裡一躺,默默聽著外面呼嘯的北風。

也不知過了多久,又有馬車的聲音,緊接著聽到弟弟的喊聲:“哥!你出來。”

“我不出去。”曹操翻過身背對著柴門。

“出來看看吧

,有朋友來了。”

“我沒朋友!我曹孟德不懂得交朋友,不配有人來看我!”

曹德再沒有答話。突然響起一陣清脆悅耳的琴聲,那韻律沁人心脾,在這嚴寒之日如送來一陣暖風,那麼悠揚脫俗。曹操不由得站了起來,輕輕開啟柴門。

只見外面已經飄雪花了。在蒼穹之下,籬笆之外,曹德和卞秉趕車而來,樓異在車前插手侍立。而在一旁,赫然坐著個白衣文士,身披白狐裘,頭頂文生巾,罩著狐裘帽。那相貌溫雅俊秀,超凡脫俗,白淨的臉膛生著修長的三綹墨須,在風中飄逸而動,好似神仙。就是他合著雙目,信手撥弄著瑤琴。

“你是……”曹操不敢認了,“子文……是你嗎?”

來者正是王儁。他停下手,睜開眼笑道:“孟德,你不拿我當朋友了嗎?”

曹操臉一紅:“豈會?豈會?咱們十年沒見了,外面冷,快請進……”他倏然而止,茅舍裡面也沒個火。

曹德笑道:“你這個鬼地方有什麼?”說著招呼卞秉、樓異從車上搬東西,炭盆、燈油、裘皮、香爐,還有幾樣酒具和菜餚,所有該準備的都帶來了。

少時間三個人就把草廬打掃得乾乾淨淨。暖呼呼的炭盆點上,毛茸茸的裘皮鋪好,篩好酒擺上菜,曹操與王儁相對而坐,曹德、卞秉一旁作陪。王儁一進屋就注意到曹操剛寫的那首小詩,笑道:“既然有酒有食,何言‘不知所以應’?你太無病呻吟了吧。”

“遊戲之作,遊戲之作。”曹操嘿嘿一笑,敬了他一盞酒,“橋公可好?”

“老人家已經故去兩年多了。”

“唉……”聽他這麼一說,曹操無意飲酒了,“他老人家的恩德我再無機會報答了。”

“你不必掛懷,師傅生性開朗,從不想讓任何人掛懷。他是壽終正寢無疾而終,我一直守在他身邊。”王儁說著回敬了一盞,“橋羽兄離官奔喪,師傅家無餘財,是他侄子橋瑁發動睢陽士人,幫忙置辦的棺槨。清白而來清白而去也好,不過大橋、小橋二位妹子可憐啊。”

“他們現在如何?”

“喪葬已畢趕上黃巾事起,橋羽兄妹離鄉躲避,聽說是到江東去了。我在睢陽答謝了一番,到揚州之地又尋不到他們蹤影,於是各處漂泊、四海為家。”

“你不還鄉嗎?”

王儁慘然一笑:“父母仙逝,無有兄弟,族人離散,家產凋敝。我走到哪裡,哪裡就是我家。”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曹操有些同情:“你還是不肯為官嗎?”

“你呢?”王儁輕輕反問,卻把曹操噎住了,“你這樣的都不做官,我何必去趟渾水?四海為家,書琴相伴,也是逍遙自在。”

“肉食者鄙,蔬食者明。我很羨慕你這種日子啊!”

王儁笑道:“我上無父母,下無妻兒,煢煢孑立,形單影隻。而你呢?”曹德聽他提到這裡,怕老哥再犯脾氣,連王子文都一併得罪了,忙舉起盞來:“子文兄,昔日相見之時小弟還在總角(童年),那時便覺得您瀟灑俊雅,如今王兄更添幾分飄逸,小弟仰慕得緊呀!請……”

“不敢當。”王儁飲了一口,又道,“我到濟南,聽說孟德辭官,特意來探望。想我等如今皆是巖居之客,必有共通之處嘍!”

曹操滿面害羞:自己這個隱士跟人家怎麼比?

卞秉卻插嘴道:“小弟唐突,願與王兄合奏一曲。”說著掏出形影不離的笛子。王儁也不推辭,一個撥琴、一個吹笛,歡快的曲子躍然而出。猶若陽春的小鳥嘰嘰喳喳,又似風舞柳條蕩蕩飄飄。

少時奏罷,卞秉一抹嘴:“哈哈!我是俗人一個,只會這等曲子。難登大雅之堂,王兄見笑。”

“大俗亦是大雅,你之所奏頗有風雅之韻。”

曹操笑道:“內弟原是賣唱的,其實也靠《詩經》吃飯。”

“這就難怪了,”王儁頻頻點頭,“世俗之物皆是風雅,何必攻乎異端,逃避世俗?”

曹操知道他話裡有話,卻裝作沒聽出來,笑道:“我不會彈琴吹笛,為你們唱支曲子吧!”說罷清了清嗓子,唱道:

明明上天,照臨下土。

我徵徂西,至於艽野。

二月初吉,載離寒暑。

心之憂矣,其毒大苦。

念彼共人,涕零如雨。

豈不懷歸,畏此罪罟。

這首《詩經?小明》第一闕未完,王儁就笑道:“你所懷之歸竟是何處?可是此間?”

曹操不唱了:“即是為此小弟才還鄉的。”

“哦?”王儁捋了捋俊美的長鬚站了起來,在屋中環顧一遭,先指了指牆上掛的弓箭,突然探手在曹操腿間摸了一把,問道:“箭弩尚在,髀肉未生,既已閉戶怎弓馬未棄?”

“閒來射獵無非健體。”

“也有你這麼一說。”王儁一笑,又自地上拾起一卷書,“《兵法節要》,可是孟德大作?”

曹操也不謙虛:“正是。”

“兵者,兇也。你一個鄉間隱士,為何在此玩味兇險之事?”

曹操默然無語了。

“孟德,你不想過這樣的日子。”王儁又坐了下來;曹德、卞秉盡皆點頭,這一年來誰都看得明白。

曹操嘆了口氣:“即便我曹某人一心仕途,可是朝廷未清局勢未明,我豈可捨身入虎口?”

“哼!”王儁冷笑一聲,“你總算說了一句良心話。”

曹操也笑了,便把崔鈞造訪、朝廷徵召典軍校尉、陳逸替許攸等傳信,還有父親億萬家資換太尉之事盡皆道出,最後從懷裡掏出那捲《禮記章句》交與王儁。

王儁看見這卷書很意外:“哎呀,許攸竟拿師傅之書當做表記。這套《禮記章句》共六十六卷,散佚各處。老師去世時餘下三十餘卷,皆留於兩位妹子收藏,另外我和子伯、子遠處各有幾卷。”說罷展開來看,第一眼就瞅見孔夫子論道,便念了出來,“大道之行也,與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人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這些都是士人皆知的。”曹操也隨之背誦道,“今大道既隱,天下為家。各親其親,各子其子。貨、力為己。大人世及以為禮,城郭溝池以為固,禮義以為紀;以正君臣、以睦兄弟,以和夫婦,發設制度,以立田裡,以賢勇智,以功為己。故謀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湯、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選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謹於禮者也。以著其義,以考其信。著有過,刑仁講讓,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勢者去,眾以為殃。是謂小康……不錯吧?”

“孟德真是好記性啊,不過師傅的東西,我可要收走囉。”王儁卷了起來,“孟德既然能背,還在這裡耗什麼光陰,可以為官去了。”

“你勸我出仕,你為何不為官?”曹操反詰。

“你剛才未悟到嗎?吾乃大同之士,爾乃小康之臣。”

“你真自信。”

“非是自信。”王儁眼神炯炯,“人各有志,棄功名利祿於身外,我王某人做得到,而你曹孟德……恐怕放不開手吧?”

曹操的頭終於低下了。

卞秉見狀拍手:“哎呀!總算有一個治得了他的人來啦!”

這時樓異走了進來:“舅爺,外面的雪下大啦。”

“那咱快回家吧。”卞秉立刻起身,“天色不早,二哥還不隨我回家嗎?”

“我不走!”曹德一拍大腿,“我哥不回家,那我也不回去了。”

“你跟著攪什麼亂呀?”曹操道。

曹德笑道:“哥,你這話就不對了,當隱士我比你有資格,至少我連官都沒當過。”

曹操一點兒辦法都沒有,看看王儁。王儁卻道:“我今天本就打算與孟德共宿一晚。”

“好好好,咱仨一塊兒在這裡隱居了。”曹德笑道。

“我看這裡只有一位真隱士,其他兩個都是裝著玩的。咱不多說,我得走了。”卞秉說著披上裘衣,“一家子連大帶小都得罪盡了,我得回去哄他們。是不是,姐夫?咱不多說了。”

“你這閒話就不少了!”曹操白了他一眼。卞秉隨樓異這一去,連馬車都趕走了。外面又下了大雪,曹德與王儁轟都轟不走了。曹操往榻上一躺,不再理會他們。

曹德與王儁也不管他,飲酒吃菜談笑唱曲。天黑了點上燈,倆人繼續唱《詩經》,什麼《無衣》、《瞻彼洛矣》、《兔罝》、《破斧》,除了戰歌就是唱建功立業的。唱得曹操腦袋都大了,蒙著頭忍受。不知過了多久,才恍惚睡去……

一陣寒風襲到曹操身上,他睜開眼睛才發現,原來天已經亮了,坐起來見屋中杯盤狼藉,弟弟與自己抵足而眠。王儁呢?

曹操忙開門,只見大雪把世界染成了白色,銀裝素裹一般,空氣凜冽,沁人心脾。在厚厚的積雪上留下一條連綿的腳印,王儁披狐裘背瑤琴正向遠方而去。

“子文!子文!你去哪兒?”

王儁回首喊道:“我該走了……去找橋羽兄和大橋、小橋妹妹。”

“那你要是找不到他們呢?”

“找不到就繼續找,直到累了,就尋一處地方隨便住下。”

曹操現在才意識到,隱士的追求離自己是如此遙遠,這一去還能不能再見面啊?他呼喊道:“子文!你多保重啊……你沒有腳力,我的馬你騎去吧。”

王儁已經走得很遠,嚷道:“千里良駒當效力疆場!不能沉淪於鄉野……”說完這一句,他突然又提高了聲音,“曹孟德!當年許子將的評議你還記不記得?治世之能臣做不了,你還有另一條路!”

亂世之奸雄!曹孟德心中一凜,抬頭再看,只見王儁慌張轉回,忙問:“怎麼了?”

王儁定下腳步喊道:“孟德,我幾乎忘記一事。許子遠雖智謀精奇,然貪而好利;樓子伯剛毅俊傑,然未免倔強耿介。此二人與我同門,若有一日得罪於你,望孟德多多容讓。”說罷一揖。

“我知道了,我一定會關照他們。”曹操此刻信誓旦旦!

王儁似乎感嘆了些什麼,欲言又止,但還是轉身而去。他一襲白色裘衣,不多時就融入了冰天雪地之中,再也尋不見了,只留下一條孤寂的腳印……

“哥,外面冷,快進屋吧。”曹德醒了。

曹操長嘆一聲坐下,木訥良久,才道:“我打算應徵為官!”

“早知道會是如此。”曹德拿起筆來,在桌上寫了一個丕字,末尾一橫卻下拉了一個拐彎,“你看看,這就是你那天寫的那個字。你或許早就想給侄兒取‘丕’字,而腦子裡想的卻是‘否’,倉促之間手自隨心,才會拉出一個拐彎。”

曹操點點頭。

“丕與否同音形近,意義大不相同。否者,兇也。《易經》所謂‘否極泰來’。你根本不快樂,這種隱居也不是你想要的。在你心裡現在是‘否’,是你生來最倒黴的時候。你一直在自欺欺人!我早就想與你談談了。”

曹操不得不點頭:“從小到大在一處,我的心思你最清楚。”

“我不清楚!”曹德將筆一扔,“我不知道你還會誆騙鄉人,不知道你還有招兵聚眾的心!更沒想到你會以此為喜、以此為能,你這一年最高興的事竟然是領兵押運!那時候我就想到,你快要走了……”

曹操嘆了口氣:“我欲做能臣,世人逼我為奸雄。”

“天生地長賴不得別人。你少要裝模作樣,自小到大坑騙之人還數得過來嗎?你又不是今天才奸的!”曹德起身收拾東西,“走吧!這世道正適合你,我是個只會說不會做的窩囊廢,而光耀我曹家門庭……就靠哥哥你啦!”

“弟弟!”曹操一把將他攬入懷中。

兄弟二人一馬雙跨趕回家中,當即命樓異置備車馬禮物,來日拜謁使君袁忠。得了個空子,曹操又竄到丁氏房中。

丁氏見丈夫進來,理都不理,只顧推著織機。

“妻啊,別生氣啦!”

丁氏瞧都不瞧他一眼。

曹操撫摸她的背,道:“你跟我說句話呀。”

她依舊充耳不聞。

曹操按住她的手:“大奶奶,從明天起,我叫下人每天給您預備十根竹子,您愛怎麼削就怎麼削!”丁氏“撲哧”一笑,在他頭上戳了一下:“我呀,這輩子就毀在你這張嘴上了。”

“嘿嘿,您笑了就好。”

“要走了吧?我早想到了,按理也應該如此。到了京裡見了公公多說些好話,以後好好謀你的仕途。等咱昂兒大了……”

“好啦好啦,你省省心吧,又來了。”

“不說這些了。”丁氏上下打量他,“你還有什麼事要說吧?”

“不愧我妻。”

“什麼事?”

“我是想……嗯……”曹操手捻衣襟腹中措辭,“我是好意啊!我想帶著她們娘倆進京,也好有個人伺候爹爹。昂兒大了出去耽誤學業,丕兒還小,正好哄爹爹一個高興……我沒別的意思。”

“哼!我幾時吃過醋,要帶你就帶著,何必找這麼多藉口呢。俗話說三十如狼四十如虎,有一個看著你的也好,省得你不安分,香的臭的亂來。”

“那我就叫環兒跟他們準備去了。”

“等等!”丁氏聽出毛病來了,“你是惦記大的還是惦記小的?”

“孩子大人我都惦記。”曹操憨笑道。

丁氏冷笑一聲:“少裝傻!你知道我問的是誰。你又惦記上環兒了,對不對?剛把氣喘順溜,就又得寸進尺了。”

“怎麼會呢?環兒還是個小丫鬟。”

“怎麼不會呢?當初昂兒的親孃怎麼被你收了房的?你呀,災星未退色心又起,就是雞鳴狗盜有才華!環兒的事情你可得想好了,她和阿秉那麼好,你可別弄得大家都不好看。”丁氏正色道。

“環兒和阿秉不合適,她是那邊的義妹,論起來跟阿秉也是幹兄妹,兄妹成親成什麼了?”

“我算是把你看透了!兄妹成親不合適,你就想來個親上加親。”丁氏不看他,繼續織布,“反正我管不了你,你自己看著辦吧。”

“那我就看著辦了。”曹操壞笑道,“我去忙了,今晚我一定過來!”說完興沖沖去了。

丁氏把梭子一丟,眼淚簌簌而下:“我是心太善,還是太傻呀……”這時門一響,曹昂蹦蹦跳跳跑進來,好奇地問道:“娘,您怎麼了?”丁氏緊緊摟住兒子,哽咽道:“昂兒……娘誰都可以不要,但是你要好好讀書,將來得為娘爭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