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卑鄙的聖人:曹操(大全集)最新章節列表 > 卑鄙的聖人:曹操.第2部_第十六章 皇宮大屠殺,新皇帝嚇得逃進荒山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卑鄙的聖人:曹操.第2部_第十六章 皇宮大屠殺,新皇帝嚇得逃進荒山

背後陰謀

就在太后許諾逐宦官出宮的轉天,袁紹晉升為司隸校尉、假節,王允也被任命為河南尹,兩道鐵網罩到了宦官頭上。

大將軍修了一份奏章彈劾宦官貪賄、請求將他們遷出皇宮,太后也在朝會上當著文武群臣點頭同意。這只不過是一個冠冕堂皇的過場,兄妹之間的妥協早已經達成。

雖然朝堂上彬彬儒雅,可是洛陽的守備卻不輕鬆。原先就來了丁原的三千幷州軍,如今董卓的三千涼州軍也到河南邊上了。他們的部卒多是羌胡、匈奴、屠格,不似漢人服管教。所以只要有這兩支軍隊在,京師的防衛就不能有一刻鬆懈。

若不是曹操一再提醒,何進還沒有想過西園校尉的部署。他將五校尉招到幕府,在曹操的幫助下進行了一番指派,淳於瓊、馮芳的兵馬在洛陽以東駐防,趙融、夏牟的兵力在洛陽以西駐防,曹操則與伍宕、許涼率領的幕府直屬兵馬在城南屯守,洛陽城北是邙山不必設防。按理說,這樣佈置應該不會出問題了。

從幕府出來,五校尉各歸其營調兵。曹操回他的典軍校尉營裡,仔仔細細將全軍上下巡察了一番。大體上還說得過去,至少在他不太專注軍營的日子裡,營司馬將部下約束得很嚴格。曹操親自帶隊將兵馬遷至城南,按照計劃好的部署與伍宕的軍兵組成一道嚴實的屏障。安營已畢,又把營司馬、別部司馬都召集起來,叮嚀囑咐了許久,直到天色漸黑,他才離開軍營回府休息。

到家別的都顧不上,曹操先命人打一盆熱水燙腳。這些日子太累了,準確點兒說,自從他出任典軍校尉那天起就一直沒有輕鬆過。先是跟蹇碩鬥智鬥勇,後是忙先帝大喪,又因為宦官的事跟何進著急,如今終於一切定音,總算是可以睡個踏實覺了。隨著心裡的輕鬆,身體也鬆弛下來,曹操雙腳泡在熱水裡,竟坐在胡床上睡著了。

“阿瞞,有人要拜見你。”卞氏親自晃醒了他。

曹操閉著眼睛,連頭都懶得抬:“少來煩我,不見不見!”

“你快醒醒吧,好像有要緊事。”

曹操打了個哈欠,揉了揉惺忪的睡眼,皺眉道:“誰這麼討厭啊?大晚上串門子,還讓不讓人睡覺?”

卞氏勸他不要惱,把一份特大的青竹名刺遞到他手裡。曹操使勁搓了搓臉,才聚攏眼神在燈下觀瞧那名刺——南陽袁次陽。

“咕咚!”曹操手一哆嗦,青竹名刺掉在了洗腳盆裡,趕緊趨身撈出來:“了不得!這可是當朝太傅袁隗的名刺,我哪兒敢留下?快拿布來。”卞氏也慌了,兩口子忙活半天總算把那名刺擦乾淨,再仔細看看,似乎墨跡淺了一點兒。

“這不要緊吧?”

“沒事沒事!黑燈瞎火的,我遞回去他也看不出來。”曹操的盹兒算是徹底醒了,“袁老爺子親自來了嗎?”

“人家是太傅,你當自己是誰呀?打發來一個僕人而已。”

“大晚上差一個僕人遞他的名刺,這是什麼意思?”曹操滿腹狐疑,但衝著太傅的面子,還是仔細整理衣冠,親自迎了出去。來者只有一人,是個普普通通的家丁,見曹操恭敬施禮:“小的拜見曹大人,奉我家老爺之命,請曹大人過府議事。”

“袁公夤夜相請,有何要事?”

“小的只是奉命前來相請,並不知是何要事。”不愧是袁隗調教出來的手下,講話頗為含蓄,口稱“不知”,卻點名是“要事”。那人說罷又深施一禮,“時辰不早了,請曹大人速速隨我前往吧。”

太傅曖昧相召,曹操不敢不去,忙吩咐樓異備車。那袁府僕役見了忙阻攔:“大人切莫乘車而行,此事甚是機密衝要,我家老爺再三囑咐,所請之人皆不可乘車,以免引人耳目。”他很用力地說出那個“皆”字,明顯是要告訴曹操,所請絕不只他一人。

曹操連連點頭,隨便披了件外衣,牽了大宛馬跟著他去了。那人手裡打著小燈籠,一聲不響地在前面走,曹操在後面騎馬緊隨,氣氛甚是詭異。說來也怪,京師之地即便是夜晚也應該巡查森嚴,可今夜自出家門一直到袁府,曹操連半個巡夜的兵丁都沒看見,細想之下方悟其理——看來,老袁隗已將城東之地的巡夜兵設法撤去了。

那僕役恭敬地接過韁繩,將曹操讓進府門。又有二門上的人垂首相迎,不入正堂,卻把他引入側院,指著一間燈光閃閃的屋子讓他進去。那僕役自己卻不再跟著,默默無語退出院子去了。

曹操心裡有些打鼓,但又一琢磨,自己與袁隗無冤無仇,他一個太傅也不會害到一個校尉的頭上。於是緊走兩步,故意在窗前咳嗽一聲,推開了房門。

這門一開,明亮的燈光直刺眼。曹操衣袖遮光,才見裡面高朋滿座,朝中不少大臣皆在其列。司徒丁宮、司空劉弘、衛尉趙謨、大司農周忠,還有崔烈、朱儁、王允、桓典等一干有威望的大臣各自端坐不語。與他同輩分的,有何顒、鄭泰、崔鈞、孔融等人;除了他之外的那四個西園校尉早已經就座。太傅袁隗白髮蒼蒼,穿著一身便衣坐在正當中,他左右離得最近的,卻是奉車都尉董旻與執金吾丁原。袁紹在他身後,卻沒有坐席。

“下官拜見太傅!”

“孟德請坐。”袁隗並不多言。

“下官拜見諸位大人!”曹操作了個羅圈揖,便坐了早已給他留好的位子。所有人都似泥胎偶像不發一言,氣氛十分凝重,彷彿是在肅穆的朝堂之上。

袁紹的三叔袁隗雖然官拜太傅,參錄尚書事,但自新皇帝繼位以來,他臥病在家,不參與任何政務,所有事情皆由何進一人處置。可今天一見,他精神矍鑠,二目有神,哪裡像個有病之人?曹操猛然想起父親的預言,事情到了最後,果然是袁隗這個老狐狸要現身了。

“既然人已到齊,老朽就直說了吧。”袁隗的嗓門不高,但聲音很厚重,“宦官與外戚乃我朝兩大弊政!今日宦官勢微,將不久於朝堂。我想請各位大人與老朽協力,再把何氏兄弟一併剪除。”

曹操心中一凜,雖然朦朦朧朧已想到這一層了,但是親耳聽袁隗說出來,還是覺得有點驚心動魄。他看看身邊的人,雖有少數變顏變色的,但與自己一樣緘口不言,竟無一人反駁!

袁隗點點頭:“既然大家都心領神會,那就聽聽老朽的計劃!首先,我小侄本初已有假節之權,專斷擊伐,由他與王子師蒐集宦官贓罪,盡皆處置。”他頓了一會兒,見大家沒有異議,又道,“宦官族滅後,小侄公路以三署之人進駐皇宮,隔絕何後與何進、何苗的聯絡。”

所有人依舊盡皆不語,袁隗欣慰地笑了:“好!下一步,因宦官所得財貨多賄賂於何苗,咱們參他收受賄賂、結黨營私、有不軌之心。老朽錄尚書之事,一概准奏,將其捉拿下獄草草治死。”

眾人依舊是沉默。

“然後,”袁隗望著曹操,“請孟德等五位校尉統領人馬控制何進之兵,將其黨羽伍宕、許涼、吳匡、張璋等人拿下。咱們逐何進出朝堂,將其殺之。”

這一次,曹操心有不忍,插嘴道:“何遂高乃一無能之人,逐出朝堂即可,何必取他性命?”

對面坐的王允冷笑道:“哼!百足之蟲死而不僵,不殺了他,將來讓皇上想起他還有這麼一個舅舅也是麻煩,死灰可以復燃的。”

“沒錯。”袁隗連連點頭,“何進要殺,不殺則不可以警後人,不殺則不可以樹皇威!”

曹操明白了:政治就是這麼個破玩意。即便你懦弱、無能、與人為善,但只要站了你不該站的地方,到時候就會有人要你的命。政治不允許懦弱和無能的出現,更不因為你的與人為善就手下留情。

袁隗見他不再干預了,又向身邊的丁原、董旻道:“最後,請兩路勤王之師上表逼何後還政,以後再做理會。”

今晚這個密議已經很可怕了,但當他說出“再做理會”四個字的時候,所有人都不禁悚然。這四個字的含義如何解釋,因為她袒護宦官,就將她趕出皇宮嗎?還是要軟禁起來?或者……

袁隗見大家表情驚愕,朗朗道:“我朝自光武爺中興以來,宦官、外戚皆擅幹國政,皇帝不能乾綱獨斷。權移於外戚之家,寵被近習之豎,親其黨羽,用其私人,內盈京師,外部州郡,顛倒愚賢,侵擾百姓!此二種不除,則我大漢社稷必危矣!今日之機千載難逢,我們將其一並剷除,日後明修法令,以為朝廷定製。凡閹人不得給事宮中,凡外戚不得參領朝政。大漢復興自本朝開始,自列位大人開始。以後咱們共保皇帝決斷國事,不準奸邪玷汙朝堂。”

董卓之弟奉車都尉董旻拱手道:“我家兄長乃老太傅之故吏,素仰慕您老四世三公之貴。想必由您老人家輔佐皇上,當今天子必可以為一代明君。我兄弟願效犬馬之勞。”曹操不知什麼緣故,一直覺得這個董旻很討厭,一舉一動都顯得很做作。

袁隗一擺手:“我都已經這把年紀了,又做出以疏間親之事,將來必定不見容於天子。待此事做成,諸位大人共立朝堂,國事萬不可再出於一人之心。”

袁紹卻接過他叔父的話:“天不可以不剛,不剛則三光不明。王不可以不強,不強則宰牧縱橫。列位大人,如若天子不剛咱們一起叫他剛。今後,咱們……”嘩啦!一個小廝推開門闖了進來。

“什麼事?這麼慌里慌張的!”袁隗捋著鬍子大為不悅。

“回稟老爺,大將軍被宦官殺了!”

“何進死了!?”在座之人一片大亂。

“死了!”報事之人又道,“公路少爺帶兵攻打皇宮,要殺宦官呢……”

袁隗氣不長出面不改色,只是冷笑道:“沒關係,宦官外戚都要殺,只不過先後順序顛倒了而已。”

“沒關係?”曹操起身白了他一眼,“老人家!宮中禍起,皇帝若有安危閃失,則天下亂矣!您還扶何人親政治國呀?您這等保國的主意,實在是殺雞取卵!”說罷拂袖而走,出袁府策馬直奔皇宮而去……

血洗皇宮

大將軍何進在袁紹等人的煽動下決心誅殺宦官,於宮外佈置了司隸校尉與河南尹兩層鐵網,並且借四方之兵脅迫其妹何太後遣出宦官。

在這種情況下,以十常侍為首的宦官被逼上了絕路,他們決定與何進同歸於盡!

張讓率領段珪、畢嵐等數十人埋伏宮中,假傳太后詔命,令何進夜晚入宮。待其入宮後,宦官將所有宮門緊閉,就在漢靈帝晏駕的德陽殿前將何進斬首。事後,張讓矯詔以侍中樊陵為司隸校尉、少府許相為河南尹,妄圖奪回京畿兵權。宮外大將軍部曲吳匡、張璋見何進久不出宮,便在外呼喊,守宮門宦官竟將何進的頭顱擲出,高喊:“大將軍何進謀反,現已伏誅!”吳張二人懷抱頭顱,不禁大怒,聯合虎賁中郎將袁術率兵攻打皇宮,欲誅殺宦官為何進報仇。

當曹操單人獨騎趕到時,火把已經照亮了皇宮。大老遠就看見袁術指揮著百十名虎賁士衝撞皇宮的九龍門,雖說袁術是虎賁中郎將,名義上管著一千多人,但虎賁軍是良家子弟充任的宿衛,只有在朝會儀仗的時候才會湊齊,他臨時只找到這些人,而且攻打皇宮豈是尋常的事情,這些人都不甚出力。真正衝在最前面的是吳匡和他帶來的大將軍侍衛,吳匡像一頭被激怒的獅子般,呼號著撲向大門。無奈皇宮龐大的九龍門乃是千年古樹所造,不但沉重而且堅硬,莫說衝撞不起作用,就是用利刃猛砍也只能留下一道淺淺的痕跡。

“公路!”曹操焦急地催馬喊道,“不要再攻啦!”

袁術回頭道:“人太少,快去帶你的兵來!”

“興兵攻闕如同造反!”

“他媽的!何進都叫人家宰啦!咱們若不問不究,何苗和那幫宦官就要合謀主政了。”

曹操聞此言猛省,若是十常侍復起,幕府的士人都要蒙難。正在猶豫間,忽然“嗖”地一枝冷箭不知從何處飛了過來。曹操情知不好,忙伏在馬上躲避,只聽“咔”的一聲響,那箭正射中他的武冠上。抬頭再看諸兵士,已有十多人中箭。他趕緊勒馬後退。

袁術立刻趴下,來個就地十八滾,直翻到曹操馬前,顧不得爬起來,抬胳膊指到:“在那裡!”——原來是宮門右邊的樓閣。

諸人盡皆發現。眼瞅著樓上十幾個黃門搭弓在手還要再射,可身在樓下,還隔著宮牆,一點兒還擊的辦法都沒有。聰明的立刻貼到宮牆上,還有的蹲在宮門邊閃躲;沒有經驗的轉身就跑,其中五六個人連中數箭栽倒在地。緊接著,宮門左側的樓閣也登上了敵人,那邊又是一陣狂射,又有七八個人措手不及被射倒。

眾兵士再也不敢在宮門前駐足了,眼瞅著弓箭不停地射,倒地的十多個人兀自在地上爬行掙扎,最後統統被射死了。

死了十多個人,剩下的不是退

出一箭之地,就是緊貼著宮牆不敢動彈,吳匡貼著九龍門氣得拿腦袋往上撞。袁術在後面跳著腳罵:“這幫狗娘養的閹賊,竟私開武庫掠奪兵器,看我衝進去將你們全殺光!”曹操沒有想到宦官敢負隅頑抗,早知如此他就該先去城外搬兵。

這時候就聽身後一陣大亂,平陽門已然開啟,遠處無數的步卒高舉著刀劍和火把向皇宮衝來。

“包圍皇宮給我殺!給大將軍報仇啊!”何進的司馬許涼縱馬奔到前面,後面緊跟著張璋與伍宕。原來吳匡、袁術攻門,張璋奔出城外調兵。曹操仔細一看,就連自己的隊伍都被他們稀裡糊塗拉來了。

這些軍兵都是久經沙場的,況且又系何進的嫡系人馬,哪管有沒有弓箭,玩命向前衝,舉著刀槍就往九龍門上招呼。無奈就是撞不開宮門。這會兒裡面的敵人也越來越多,沿著宮牆所有的閣樓都攀上了黃門和內侍,箭如飛蝗一般撲向官軍。

皇宮的外牆既堅硬又龐大,而且地處在城中,四圍還有不少其他建築,一兩千人的隊伍根本形成不了包圍之勢。不但攻不進去,而且死傷了更多的人。袁紹見狀還要再招其他營的兵,曹操立刻攔住:“這樣不行!再這麼硬拼下去也是白費力。”

突然,一個舉著火把指揮的兵頭被冷箭射中咽喉,死屍栽倒在地,手中火把燒著了其他人的衣服,人擠人頓時燒了一片,眾兵丁紛紛扔下武器就地打滾。曹操眼睛一亮,高喊道:“大家用火燒宮門!”

袁術這會兒也豁出去了,第一個舉起火把,冒著箭雨就往九龍門上扔。一個扔全都扔,九龍門頃刻間被整個點著。有人見此法管用,也隔著牆向一座座閣樓扔火把。那些閣樓都是木結構的,比之宮門更容易起火,轉眼間就都躥起了火舌。眾軍兵這時齊退出一箭之地,靜等著大火焚燒宮門。

那九龍門兩側的閣樓最倒黴,不僅自身著了火,還被宮門的火焰燎到,頃刻間變成兩個大火團,那些阻擊的黃門根本來不及下樓就被火海困住了。上天無路入地無門,有的被燒成了焦炭,有的從閣樓跳下,活活摔死。後來只聽轟隆轟隆兩聲巨響,高大的木閣樓被徹底燒塌。右邊的閣樓竟倒向了宮門外,宮牆也燻黑了,還連累幾個擠在最前面的軍兵喪了性命!但是閣樓一除,宮門再沒有其他掩護了。眾兵士一擁而上,刀槍並舉,饒是如此,又費了不少力氣才將燒焦的九龍門砍倒。

宮門一開,曹操就是想喝止住兵士都不成了,那些兵卒似潮水般往裡湧。曹操等人別無他法,只得各自下馬也跟著衝了進去。那些宦官知道自己沒活路了,今天也玩了命,明知不是對手,硬是舉著刀往上迎,都被砍翻在地。可苦了那些守宮的羽林兵,他們的職責是守備皇宮,雖然是宦官殺死大將軍,但是兵入國門如同造反,交手不是,不交手也不是,方才一番鏖戰不知該幫誰,可宦官們一死,他們還在猶豫間就被衝上來的兵士結果了性命。官兵都殺紅眼了,只要看見戴貂璫冠沒有鬍鬚的人,二話不說上去就砍,也不管是不是閹人了。頃刻間,皇宮佈滿了哀嚎聲和廝殺聲,也不知道有多少人無辜喪命了。

曹操忽然想起,自己的族弟曹純還在宮中呢!他年紀輕輕又是黃門侍郎的服色,若是撞見這些兵,豈還能有性命?於是邊四處張望邊扯開嗓門大喊:“子和!子和!你在哪兒啊!”

可他那點兒喊叫在偌大的皇宮裡算得了什麼,而且四下裡已經沸反盈天。曹操眼瞅著吳匡、張璋等人赴省中而去,連忙在後面也追了下去。那些省中的屬官令史皆手無寸鐵,看見那麼多氣勢洶洶的兵殺進來嚇得都尿褲了,最倒黴的是那些年紀輕輕沒鬍鬚的人,被誤殺的人數不勝數。吳匡等人搜的是十常侍,曹操找的是弟弟,全都瞪大眼睛舉著兵刃亂竄。

正匆忙間,突見一個戴貂璫冠、穿黃袍的年輕人跑了出來。吳匡見了舉刀就要過去劈,卻見那人把衣服一敞,他竟早把褲子褪到腳踝,那玩意扎眼地在外面耷拉著——正是曹純!

“我不是閹人。”他這一嗓子吳匡還真收了刀。

“子和!你這是幹什麼?把褲子穿上!”曹操一把攬住他。

“都到這時候了,保住命要緊,還顧什麼羞呀。”曹純說著提起褲子,又把頭上的冠戴摘了。曹純這一鬧算是給吳匡出了主意啦!他聽罷連連點點頭:“別亂殺了!所有官員都給我聽著,全把褲子給我脫了,要是不脫老子就當閹人殺。”

那些令史、屬官聞聽譁啦啦脫了一大片,挺著腰給當兵的看。真有七八個不敢照辦扭頭就跑的,兵士立刻趕上去就剁,將屍體排開,又見其中兩人黏著假鬍鬚,扯下去細瞧,是十常侍的宋典和高望。

曹操如今顧不得十常侍:“子和快隨我走,先尋個安全的地方將你安置了!”曹純披頭散髮提著褲子在後面相隨:“你的兵呢?宦官逃過複道奔北宮了,恐怕這會兒已經劫持了聖駕。”

“我的兵都殺散了,先回去想辦法。”哥倆說話間趕到南宮嘉德殿前。又見來了許多的文武官員,一個時辰前在袁府議事的人幾乎全到了,以太尉袁隗為首,正在喝止軍兵不要亂殺,其中崔鈞竟還在混亂中尋到了曹操的大宛馬。

“孟德,軍兵都亂啦,怎麼辦?”崔鈞把馬交還給他。

“我也不知道……”曹操放眼望著四下裡混亂的情景,“何進麾下的兵完全失控了。”大家正不知所措,忽見打宮外又衝來兩隊人馬。一支是袁紹所率的司隸兵馬,一支是車騎將軍何苗帶來的親兵。兩隊人馬進駐,各鳴金鼓,混亂的軍兵才漸漸歸攏過來。

吳匡、張璋舉著刀,拿著宦官的人頭也來了。一眼望見何苗站在殿前耀武揚威,吳匡心中大怒,高聲吶喊:“兄弟們聽著!害死大將軍的就是何苗,因為他袒護閹人,事情才會鬧到這一步!殺了他給大將軍報仇啊!”何進生前雖然懦弱無謀,但卻憨厚坦誠,頗得手下這些武夫們的尊敬。大家聞吳匡這一聲倡議,紛紛呼應:“殺了他!殺了他!”不容分說就往前衝。何苗大驚失色,趕緊叫手下幾個親兵招架,自己轉身想逃。奉車都尉董旻見了,堵住去路,一刀刺入他的腹中。

“你為……為什麼……”何苗捂住傷口顫抖著。

“你不是殺了董後嗎?我得為老人家報仇,這天下一筆寫不出倆董字啊。”董旻咯咯笑道。

“你……你……”何苗還未說完,身後又被人砍了一刀——正是秦宜祿!小人永遠是小人,這會兒他要弒主以求自保了。秦宜祿將何苗砍翻在地,踏上一腳,假模假式招呼道:“吃裡爬外作威作福,早就看這小子不地道,大家剁了他呀!”其實這話說他自己比說何苗更合適。後面吳匡等已經追上,眾人亂刀齊下,將其砍成了肉醬!

董旻擦擦刀上的血,湊到袁紹、曹操跟前冷笑道:“何進死了,何苗也死了。這次外戚徹底完了!”曹操越看此人,越覺厭惡,抬頭又見一隊兵馬捆著兩個官員押到袁隗面前,乃是“笑面虎”樊陵和“不開口”許相。他二人被宦官矯詔任命為司隸校尉和河南尹。

樊陵一見袁隗立刻跪倒,再也笑不出來了:“老太傅!我等冤枉啊!十常侍矯詔之事我等全然不知,偽詔我們也沒有接到。這不是閉門家中坐,禍從天上來嘛!”袁隗反倒笑了:“你們倆冤枉嗎?”

兩人連連磕頭:“冤枉啊……”

“呸!”袁隗轉笑為怒,“你們這兩個諂媚宦官沒骨氣的東西!就算這次冤枉,以往的事情也冤枉嗎?你們從王甫的時候就是閹人的狗腿子!早就該殺!你們有什麼臉面活在世上?”

一向笑容可掬的“笑面虎”樊陵竟然哭了起來:“冤枉啊……我沒害過人呀!我不過就是想混個官當……我都六十歲的人了,最後竟是這個結局嗎?嗚嗚……”他一抬眼皮看見了曹操,“賢侄啊!悔不聽你父親的良言,早早辭官何至於有今天……你救救我吧……”

曹操見他如此撕心裂肺地哀求,不禁生出一絲憐憫之意,還未來得及張口,袁隗便道:“休想!今天誰都救不了你們這兩個小人。”

“袁次陽!你這老匹夫!”誰都沒有想到,從來默默寡言的“不開口”許相竟然破口大罵,“你算個什麼東西!也敢說我們是小人?你不過仗著四世三公的名氣罷了,我們諂媚宦官?你倒是不諂媚,你整日在府裡算計你的陰謀,你是條毒蛇!你是個畜生!樊兄在京兆給老百姓修過渠,可謂造福一方。我給國家舉薦過賢才,你一輩子幹過什麼叫人佩服的事兒?七十多了還要出來害人……你得不了好下場,你們家都得叫人斬盡殺絕了……”

袁隗臉上鐵青,被罵得直哆嗦:“快殺!殺!殺!殺!”

“笑面虎”叩頭哭哭啼啼,“不開口”兀自罵個不休——人的本性原來可以與日常表現這樣的大相徑庭!眼見二人斃命刀下,曹操斜眼瞪著袁隗,心道:“樊陵許相雖然諂媚,但是為百姓做過好事,一輩子沒有害過人;可你今天一晚上,就謀害了多少性命?許相說的不假,袁隗你不會有好下場!”

正在此刻,中軍司馬劉子璜抱著兩顆血淋淋的人頭匆忙跑來:“壞了!趙瑾與潘隱被亂兵誤殺了!”這兩個人雖是蹇碩帳下的司馬,卻為保護何進做過貢獻,實在是死得冤枉。

袁紹不忍看那兩顆人頭,擺手道:“可惜嘍……好生安葬了吧。”

“死人太多,我找不到他們屍身了……”

劉子璜話未說完,又見一人披頭散髮奔來,一把抱住袁紹大腿:“袁大人,救救我!他們要殺我啊!”來者乃是宦官郭勝。他雖是宦官,但是有意攀附何進,揹著蹇碩與十常侍幫了不少忙。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袁紹一腳蹬開:“宦官一律不赦!”

幾個兵一擁而上,扯著郭勝的腿,將他拖走動刑。郭勝被人拉著雙臂掙扎,無助地嘶嚷著:“冤枉啊……在下何罪之有啊……”

曹操心頭一凜——殺戮太過了!

“救命啊……救命啊……”又有一陣悽慘的叫聲傳來。原來是何苗的掾屬應劭,吳匡舉刀要殺他,曹操趕忙一個箭步竄上去,以青釭劍相迎。“當”的一聲,吳匡的刀斷為兩截,曹操一把護住應劭:“別殺,他與樂隱乃是大將軍差至何苗府中的人。”

吳匡一愣,往邊上閃了兩步,只見樂隱早已經身中數刀倒在血泊中了。後邊何苗的親兵全被亂刀砍死了,只有秦宜祿一人因背主而生還,而且還在幫著屠殺別人。

今天到底殺了多少不該殺的人呢?曹操感到一陣惱怒,立刻騎上大宛馬,奔上嘉德殿的殿階,放開喉嚨大叫道:“都別殺啦!咱們是來救駕的,不是來這兒仇殺!皇上在哪兒!你們還記得皇上嗎!”

眾人聽罷一陣愕然,這才默默放下了屠刀……

漁翁得利

光熹元年(公元189年)八月戊辰,洛陽發生大暴亂。十常侍誅殺何進,劫持了皇帝劉辯、何太後,以及陳留王劉協。救駕的各路兵馬衝入皇宮,結果卻激發了宦官、外戚等問題的一系列仇殺,殉難者多達兩千多人。

張讓、段珪劫持王駕緊閉北宮不出,官兵只得放火焚燒宮殿寺舍逼他們出宮。何後自閣樓跳下逃脫,而張讓、段珪則帶著劉辯、劉協兄弟偷偷溜出洛陽北門,趕奔小平津再做打算。可悲的是泱泱救駕大軍,全在自顧自地報復仇殺,只有盧植一人夜馳追趕聖駕!

早就過了子時,皇宮的殘垣斷壁間,屍體堆成了山。曹操已經在這個血腥不堪的地方轉了無數圈了,根本沒找到皇上和陳留王的線索。最後不得不拉著馬回到德陽殿前,又坐回到人堆裡。

“怎麼樣?還沒發現什麼嗎?”曹純怕被誤殺,已經從死人身上扒了一身衣服換上,“太后受驚過度了,就是沒完沒了哭,什麼都問不出來。宮女們都各回各殿,嚇暈了不少呢!”

曹操一個勁搖頭嘆息。王允見狀,連忙遞給他一個水袋:“孟德,喝口水吧。很快就有訊息了,我已經派兵把守在河南各個要道口,十常侍就算逃出皇宮也跑不了。”

“但是皇上和陳留王究竟在不在他們手中呢?”

王允默然良久才道:“至少現在查點的死人中沒有皇上他們,可就怕……”說到這兒,他回首望了一眼諸多坍塌的閣樓與宮殿。

曹操心中一陣刀絞:這叫他媽什麼事兒呀?宦官造反沒逮著,錯殺了這麼多人,還把皇宮燒了一多半。我幹嗎多這麼一句嘴,告訴他們放火呢!想至此曹操左右開弓給了自己兩耳光。這時突有一匹快馬奔過滿地的瓦礫,來到殿前,馬上之人高喊:“王尹君何在?王尹君!”

王允認出是自己麾下的斥候,騰地蹦了起來:“有什麼訊息?”

那兵丁連忙下馬給王允跪倒:“啟稟大人,中部掾閔貢閔大人在北邙山堵截到了十常侍餘眾。”

他聲音清脆,在場的人聞聽都站了起來:“

然後呢?”

“經過激戰,張讓、段珪投河自盡,其他人都被閔大人所殺。閔大人還遇到了盧尚書,盧大人他一直在獨自追趕……”

“少說那些沒用的!”王允吼道,“聖駕呢?”

那小兵低頭道:“萬歲和陳留王在戰亂中走失了……但肯定就在邙山裡。閔大人已經帶著人入山去尋找了。”眾人一聽,又都洩氣了。

“這樣不行!”王允跺著腳,“邙山多狼蟲虎豹,咱們去找!你還有多少兵?”他看看袁紹。

袁紹這會兒眼睛一亮:“我的人都已經派出去了,零零散散都在京城四圍找皇上,我現在給他們傳令,叫他們都去邙山!”

太傅袁隗面色慘灰,他畢竟是快七十歲的人了,這半宿折騰得上氣不接下氣,坐在地上閉著眼道:“光指著他們不行,人太少了,咱得把洛陽駐防的兵都派出去才行啊。”

“這可不行!”曹操即刻反對,“南邊佈防的兵已經抽調過來攻皇宮了,大將軍差派東西兩路可是拱衛京師的,絕對不能離開。”

“現在哪還有什麼大將軍?”袁隗拄著柺杖站了起來,“國不可一日無君,咱們現在得先找到皇上,找不到皇上拱衛的又是誰?如今我說了算,把所有的兵都調往北邙山,一起尋找聖駕!”

“叔父,方才孟德說得有道理。”袁紹一把攙住袁隗,在他耳邊低聲道,“莫忘了董卓、丁原二人。”

“哼!他們一共才六千人,咱們各路兵馬加起來何止一萬?怕他們做什麼?”袁隗跺著柺杖,“快去啊!咱們的罪過夠大的啦,皇上若有閃失,咱們怎麼跟大漢列祖列宗交代啊!”說著他竟流出幾滴眼淚來。

袁隗是太傅,如今沒有人比他官大,諸人只好按他說的辦。一會兒的工夫,命令傳至城外,夏牟、趙融、淳於瓊、馮芳,四個尚在駐防的校尉各率人馬趕奔邙山。文武公卿親兵侍衛,只要是走得動的全都出了洛陽北門,沿著邙山山脈呼喊著萬歲。

一時間,北邙山上密密麻麻,有官有兵,還有不知所蹤的帝王。正應兒歌之言——侯非侯,王非王,千乘萬騎上北邙!漢家官員講究威儀,可到了這會兒連自己的皇上都給混丟了,還有什麼威儀可言?公卿大臣們也顧不得體不體面了,撩著袍襟扯著脖子一通喊,在黑暗的山坳中,回聲傳出去老遠。有馬的騎著馬在山下找,沒有馬的就跟著兵丁上了山,前山找遍了找不到,大家又紛紛奔後山。有的老臣實在是爬不動喊不動,也哭不動了,就倒在滿是露水的地上噓噓睡去……

就這樣,昏昏沉沉過了近兩個時辰,才傳來訊息,皇上和陳留王已經駕至洛舍驛了。原來兄弟二人在宦官與閔貢等拼命時趁機逃脫,躲到了邙山的荒草之間。後來聽到有人呼喊,又不知是何方得勝,便一路向北跑了下去。一個十七歲的嬌柔天子,拉著一個九歲的小王爺,哥倆忍著飢渴竟摸著黑徒步翻越了整個邙山。到黃河邊尋到一戶普通民家,坐上一輛光板馬車,才筋疲力盡到了官驛。閔貢苦尋了一夜,最後終於找到了洛舍驛。群臣兵士聞知,無不歡呼雀躍!

一夜的疲乏霎時間一掃而光,催馬的催馬、奔跑的奔跑,都往洛舍驛接駕。曹操、袁紹等眾校尉也不顧自己的兵了,縱馬趕在了最前面。剛自正北面下了邙山,果見小路上走來一隊稀稀拉拉的人馬,為首有二騎:前面的一馬雙跨,端坐一員風塵僕僕的將官,身前還坐著一個衣衫破碎的小孩——乃閔貢帶著陳留王劉協。

後面一騎是匹瘦骨嶙峋的瘦馬,馬上坐了一位面容憔悴的青年,冠冕皆已丟失,只穿著滿是口子的錦繡龍衣——正是當今天子劉辯。

曹操、袁紹等盡皆下馬,見駕三呼萬歲,又特意讓出好馬給皇帝騎乘,恭恭敬敬在後面相隨。一行人繼續南走,接駕的人越來越多,老崔烈最細心,還自宮裡帶來一襲嶄新的龍衣。劉辯就於邙山上更換新衣。然而小劉協才九歲,倉促之中未能找到小王衣,就只有勉強穿著舊衣服了。不到半個時辰,大隊的官員兵馬盡皆趕到,大家見到皇上,譁啦啦跪倒一大片,那些老臣有的哭有的笑,真可謂悲喜交加。

既然大家都到了,就要講朝廷的威儀了� ��由崔烈在前面引路開道,眾官員簇擁聖駕在後,眾兵丁則逐漸相隨。

曹操與袁紹、袁術、崔鈞等並轡而行,幾個人總算是輕鬆下來。累了一夜,疲勞感漸漸襲來,曹操摸了摸痠痛的脖子,小聲道:“昨天就想好好睡一覺,今天看來又不行了,回營還得清點兵馬,我現在連自己的兵都找不到了。”說著回頭看了一眼後面散亂的軍隊,什麼旗號什麼服色都有,北軍五營、西園諸校尉營、七署、司隸校尉營都已經混雜在一起了。

袁紹卻笑道:“今天再忙一天,以後天天都可以睡好覺了。宦官殺乾淨了,何家也完了,而且不是咱們僭越而為,這個結果不是也不錯嗎?”曹操不得不承認,雖然死了許多人,但這確實算是個圓滿的結果。橫亙大漢王朝數代的宦官、外戚兩股干政勢力至此全部滅亡。更難得的是皇帝還年輕,還有更多希望,他與以往的小皇帝不同,他將不再長於宦官婦人之手,不會再是先帝那樣驕奢淫逸的昏君。真乃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這心境恰如此時的天空,黑暗漸盡,萬物朦朦朧朧已轉明亮,新的一天又開始了。

群臣漸漸都意識到這一點了,不再抱怨哀嘆,而是有說有笑,計劃著回去重修宮殿輔佐新君……

剎那間,突聞金鼓大作,又見旌旗耀眼。自正南方山下殺氣騰騰迎來一彪人馬,這支隊伍真是扎眼:兵如魑魅,馬似魍魎,一個個騎著長毛野馬,手使長槍大戟,強弓硬弩盡背在身,多有披髮左衽者。為首一將五十餘歲,身高八尺,虎背熊腰,粗胳臂粗腿,肥頭大耳,一雙犀利的鷹眼,嘴似八字般撇著,黑黝黝的臉上滿是橫肉,臉上花白的鬍鬚打著卷,頭戴鐵兜鍪,身披鎖子大葉連環甲,外披皂羅袍,騎著一匹紅火炭般的高頭大馬,有奉車都尉董旻在他旁邊緊隨不離。

崔烈正在前引路,見此人帶著羌胡之兵迎面湧來,高聲喝罵:“何人兵馬敢擋聖駕,速速退避一旁!”

哪知那人非但不躲,反而回敬道:“崔烈,少跟我擺架子!因為何進的一道小小手札,我不分晝夜辛苦趕來,到了這裡你他娘的卻叫我退避,避個屁!姓崔的,再嚷一句我砍了你的腦袋!”

崔烈本是不怕的,他早年久戰涼州,這等陣仗見得多了。他冷笑一聲:“他媽的!張奐老將軍過世了,如今沒人管得了你這挨千刀的老兵痞了,是吧?”

天子群臣早已被那些羌胡嚇得膽戰心驚,真有膽小的從馬上掉了下來,曹操、袁紹、袁術等校尉各拉刀劍護住聖駕。諸人聽崔烈還敢與他對罵,都捏了一把汗!

哪知那人卻仰天大笑:“哈哈哈……崔兄你還是這臭脾氣呀!軍馬退至一旁,待我見駕請安。”說罷他挺著大肚子下馬,趾高氣揚走到聖駕前跪倒:“臣並州牧董卓迎駕,萬歲!萬歲!萬萬歲!”

他這三呼萬歲與其說是問安,還不如說是挑釁,真喝得前面幾位大臣的馬不由自主往後退。董卓猛然一抬頭,兩隻犀利的鷹眼直盯著皇帝。劉辯從未見過這樣野蠻的臣子,嚇得臉色蒼白體似篩糠。群臣敢怒不敢言,曹操等人緊緊握著手中劍,看他是否有僭越之舉。

袁隗見狀覺得事情不對,對董卓喊道:“皇上有詔叫你退軍。”別的大臣聽太傅說話了,也順勢跟著喊退軍。

董卓輕蔑地看了一眼袁隗,笑道:“公等為國家大臣,不能匡正王室,致使國家播蕩,有何臉面叫我退兵?”

他這話雖然有失體統,但卻在理,諸人確實無言可對,即便有話又豈敢說?劉辯見群臣披靡越發戰慄,董卓則越發鄙視。眾校尉兀自壓著火氣,眼瞧著一場衝突又要一觸即發。

突然,傳出一陣尖銳而又稚嫩的聲音:“董卓!你是來接駕,還是來劫駕?”曹操舉目一尋,原來是閔貢馬上的陳留王劉協。

或許是童言無忌,亦或許這句話問得太直接了,董卓一愣,竟然低下了腦袋:“臣誠心接駕,不敢有他心。”

“既來接駕,快請平身。孤王命你……”劉協眨麼著小眼睛,伸出一隻小手撓著腦袋,想了好一會兒才道,“命你速速帶領人馬,保護皇帝哥哥回京。”董卓緩緩起身,盯著這個九歲的孩子,臉上流露出驚訝的神色,看著看著突然哈哈大笑:“臣領王家千歲之教!”說完邁著大步回去,上了他的大紅馬傳令,“爾等兒郎聽真,休要聒噪,下馬接駕!不得騷擾聖駕和公卿,讓開道路到後面一同護駕!”

“諾!”那些羌胡兵一聲吶喊,震得人腦袋發漲。緊接著那些耀武揚威的騎士彷彿變成了一群綿羊,不聲不響都下了馬,把大路閃開,跪倒在地,供聖駕透過。曹操不得不佩服這董卓的厲害,這樣參差野蠻的兵士,竟叫他管束得服服帖帖。

即便如此,文武百官走過這群胡兵身邊時還是有些神不守舍,目不斜視加緊腳步;皇帝劉辯則以袖遮面,頭都不敢多抬一下。

董卓兄弟歸入官員隊伍中,只見他高人一頭、胖人一圈,細看之下又見他鬢角已經有幾縷斑白了。董卓對別人一概不理不問,湊到閔貢馬前小聲說道:“王家千歲,休要與他擁擠,臣這匹赤兔馬乃是一等一的好坐騎,過來與我共乘吧!”

劉協畢竟還是九歲的孩子,玩心甚大,咧著小嘴笑道:“咦?紅色的大馬啊!”只見董卓二話不說,探臂腕一把抱住劉協。閔貢大驚,伸手欲奪,董卓卻早將王家千歲安置在了自己馬上。劉協可能是年紀小,不懂得什麼叫害怕,坐在那裡,時而擺弄著赤兔馬的鬃毛、時而戳戳董卓的大肚子,董卓滿臉帶笑,哄著這個小王爺。

百官見狀這才算把心放到肚子裡,又過了一會兒就不再驚懼害怕了。袁紹在馬上也安了心,衝曹操笑道:“有驚無險,這董卓也是個怪人。喜歡別人頂他,卻不喜歡別人哄著他。”

曹操可沒心思琢磨這些,急切問道:“董卓帶來多少兵?”

“三千啊!”袁紹脫口而出。

“你自己看看這有三千嗎?”

袁紹不禁回頭:“這也就是一千多人吧,他看到洛陽火起,恐來不及,只帶了這些人來。”說話間太陽升起,天已經大亮。又有不少洛陽的小卒零零散散加入隊伍,過了一會兒助軍右校尉馮芳也來了。他見大隊行進未敢施禮,匆匆忙忙在聖駕隊伍後面繞了個圈子,來到曹操、袁紹面前,說道:“事情不太對勁。”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怎麼了?”

馮芳神色很慌張:“董卓的涼州軍趁亂已經進入洛陽了。”

“什麼!?”曹操大驚失色,“進去多少?”

“城裡城外加一塊得有兩千人。”

曹操頭皮發麻:“怎麼會這樣呢?不是還有大將軍部下在洛陽嗎?咱們能容那些涼州兵入國都嗎?”

“哎呀!”馮芳連連叫苦,“不提他們還好,何進手下這幫粗人,見了涼州武士反倒臭味相投,竟是他們將人讓進去的。現在大街上點上火把,喝酒吃肉兩邊混得跟一家人似的,我管都管不了呀!”

“你們看!”袁紹突然指向遠處。眾人這時才發現,丁原督著他的幷州軍也到了,他手下那幫匈奴、屠格身披裘皮手持彎刀,亂七八糟的就擁到了護駕大軍之中。如今洛陽諸軍建制已亂,奔跑了一夜,軍兵都垂頭喪氣的;再看涼州、幷州之軍,馬上步下氣勢洶洶精力旺盛。

“完了!阻止不了他們進城了!”曹操不禁出了一身冷汗。

馮芳又道:“還有一件怪事,清點皇宮寶物時,發現傳國玉璽不見了!”曹操、袁紹更覺驚駭——象徵皇帝高貴威嚴的傳國玉璽丟失,這是極大的不祥之兆。他們幾個人灰頭土臉,各自排遣著恐懼,誰都沒敢再說什麼。

“他媽的!”忽聞董卓那粗莽的聲音響起,他對身邊的大臣道,“老子要進洛陽,你們哪個敢管!弄丟了皇上,你們他媽的還有理了。惹急了我,一個個把你們都宰了!”太傅袁隗此刻已經慌不擇言:“仲穎啊,你也是老朽的掾屬故吏,賣老朽一個人情吧。”

“去去去!老子有今天,是在戰場上真刀真槍玩命玩來的,與你這老家夥何干?洛陽城我去定啦!”說罷董卓丟下聖駕,打馬載著小劉協奔到前面與崔烈同行。曹操又回頭看了一眼士卒:那些西涼的羌兵、湟中義從,幷州的匈奴、屠格縱馬在官軍間隨意衝突,看誰有水袋奪過去就喝,有乾糧搶過去就吃,丁原竟與部下說說笑笑毫不約束。

曹操又看到皇帝劉辯以淚洗面啼哭不止,袁隗等眾官員默默不語全低著頭,心中一陣憤慨:“這些愚蠢的傢伙,為了窩裡鬥,費盡萬般心機!反而給別人做了嫁衣……外戚完了……宦官完了……可是赳赳武夫來了……吃人的禽獸董卓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