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六道修真聊天群最新章節列表 > 051 少林法空講佛門(科普篇之二)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051 少林法空講佛門(科普篇之二)

法空第一堂課給秦書書講的既非是功法如何修習,也非佛門正經,而是透過列舉人間界的各種教派與佛教進行對比,一邊對比,一邊進行闡述,從而讓秦書書對於佛教能有全面的瞭解。

像法空這般講法,實乃秦書書生平僅見!

法空所講的涵蓋千羅永珍,對於其他教派的教義和經典書籍研究頗深,甚至絲毫不弱於那些虔誠的信徒們,當真是讓秦書書歎為觀止。

在講完佛教與其他教派的不同,確定了佛教是以人為本的好教派的主基調後,法空便開始了進一步深入的洗腦……傳播教義!

“釋迦牟尼佛在世說法四十九年,透過仔細觀察研究即可發現佛陀的教義和教法一大組織,其內容無論原始釋教與後期釋教,均脫離不出四聖諦領域。因此四聖諦可說是釋教的基本教理,全部大小乘經典都是由四聖諦開闡出來的。”

“四諦是釋教底子要義之一,不但是小乘教法所依據的真理,也可通於大乘的教法。四諦又名四聖諦,在《華嚴經四聖諦品》中,列有種種不同的稱號,意圖為隨眾生心,適令調伏。由於眾生根基各個不同,有利亦有鈍,因此施教的內容辦法亦有所不同。”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譬喻對一個小學程度的人,對其講大學課程的理論,等如對牛鼓黃,底子不能明白你所講的道理。四聖諦便是醒悟者說出其所證、所知的實在原理。通稱為苦、集、滅、道,依此法門而修,成就其道業者,稱為聲聞。”

“四聖諦的第一諦為苦諦。苦是強逼性,是闡明眾生身心,常備種種苦楚纏擾不安,所以稱為強逼性。正如經雲,三界無安,猶如火宅。咱們這一個現實的人間界,充滿著多種的苦。”

“例如初出母胎,風刀割體,煩惱業力,眾苦交集,稱為生苦。隨著歲月增長,發白麵皺,體力減退,舉動言行均不能左右逢源,稱為老苦。又人身有四大的不調,精力欠佳,身心感觸到病痛,稱為病苦。”

“又四大渙散,神識相離,茫然自失,業境現前,稱為死苦。此外,親朋戚友,名位權利受樂得失的愛別離苦。終身榮譽,高興可愛是願望所及,求之不得的名求不得苦。又怨家仇人及憎恨之事,相遇會見,心中所發生不安的怨憎會苦。”

“由色、受、想、行、識五蘊等無常的變易熾盛所生的五陰熾盛苦等。總歸,苦諦是指人們的身心所感觸的苦楚。苦的分類在佛法中有三苦、八苦、無量諸苦等說。”

“三苦為苦苦、壞苦、行苦。遭受到苦事,而感覺苦楚,名苦苦,遇到樂事變遷,如富貴的人遽然貧窮而感觸到的苦楚,名壞苦。關於全部事物的遷流無常,如好境不常,盛延難再等所引起的苦楚,名行苦。”

“指的八苦是生、老、病、死、求不得、怨憎會、愛別離,五陰熾盛。生苦人們在母腹中所感觸的苦楚,每一個人的神識在胞胎中就有感觸,母親吃熱的食物,胞胎中的認識便感觸熾熱的苦。吃冷的就感觸到寒冰相同的冷苦。所以嬰兒初生時呱呱而哭便是苦楚的體現。不過人類的才智,還不能夠如實證知算了。”

“老苦是年白叟所周知的事,曰,白髮從來不怕人,侯王頭上曉霜新。發白麵皺,氣喘神衰,齒牙動搖,飯食無味,苦楚是很難說盡的。病苦也是人所難避免的事。正如英豪也怕病來磨,病中滋味真有令人難以消受之感,火燒我骨,冷刺我心,寒熱交集的時候,是會令人有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苦。”

“死苦是一息不來,便成隔世,神息和軀體脫離的一會兒,是有如生龜剝殼般的苦楚。除非修行有所把握能自知時至,身無病苦。”

“求不得苦是由於眾生的慾念永無休止,所求不如意稱心便生苦楚。愛別離苦是恩愛六親卷屬,遽然別離,其苦楚是不堪言說的。古人說,世上千般愁苦事,無非死別與生離。”

“怨憎會苦是怨家路狹,見面相逢時所生的苦楚,所為不是怨家不聚頭,便是苦楚的表明。五陰熾盛苦,五陰是色、受、想、行、識,便是人們身心的實質,也便是眾苦的底子。要是把八苦再加以微細的剖析,就成為無量諸苦了。”

“總而言之,環繞身體的生、老、病、死,無量任何眾生都要面臨接受的,且擾心的有貪、嗔、痴等煩惱及隨時的天災人禍,死後有六道輪迴之苦,因此人類生計這五濁惡世中,充滿著種種苦所以稱為苦諦。”

“四聖諦的第二諦,亦稱為苦集諦。集是招理性,是自己內心所起的無名、貪、瞋、痴等所唆使,去妄造全部惡業,依業受報而招集得來的,故稱為招理性。”

“我們生起種種的固執、願望,皆由身、口、意三方面所造出來的業,而業力積集為業因,招集相應其業的苦報,發生的苦果。”

“換句話說,苦果的遠因是無明等惑,近因是業,便是全部種種惡業,皆由無明生起我執,而固執我想為底子,所以苦的底子原因歸納是我想。現在許多年青人,就由於我想點就點,因此造出種種損人不利己之事,想做就去做,不顧後果。”

“就由於我想和我執太重,把我放在第一位。現在的苦果是過去的惑業所生未來的苦果是現在惑業所生的。又苦果存在之處,常伴以惑業,所以惑業與苦果常互為因果,從無始來即迴圈相續不已,反覆的受諸存亡苦論。因是能招集存亡等,故稱為集諦。”

“集諦所指的是貪等諸煩惱,能集起六道的果報,分開來說,便是見惑和思惑。見惑是照見真理的時候,就可斷除的惑。思惑是斷見惑後,還要透過思想,修習真理才可斷除的惑。見惑是妄見,不明白四諦的真理。”

“思惑是迷情,迷於人間的事情。見惑的內容是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貪、瞋、痴、慢、疑十種妄見和煩惱。思惑的內容只要貪、瞋、痴、慢,而沒有種種的妄見。由於在見道時已斷去那些妄見了。思惑比較見惑難斷,所以有見斷如破石,思斷如藕絲之說。”

“咱們眾生有了這見、思二惑,所以就要造出許多的善業和惡業,也就要被業力牽引到天、人、阿修羅、地獄、餓鬼、畜生道中去轉那輪迴的圈子了。”

“所以在本節課的最一開始,為你講到了五戒,便是透過戒的習慣來逐漸的減輕嗔痴貪等妄念,從而減輕業力,避免墜入三惡道。”

秦書書點了點頭。

法空大概講的意思也很簡單,就如同人間的法律和道德的關係差不多。

打一個很小的比方。

如果小孩子在上學的時候偷拿了同桌的鉛筆,橡皮。

對於小孩子來說這種行為純粹是為了滿足他單純的快樂,並沒有上升到偷盜的思想高度。

但是回到家裡面以後,父母對他們的教育,就會讓他們在未來走向截然不同。

比如說品行端正的,父母就會要求孩子第二天立刻將東西歸還給失主,同時要對施主表示歉意,告戒孩子,別人的東西不能夠在別人未經允許的情況下拿走,並且要求他未來也不要這麼做,否則將會受到懲罰。

這樣的孩子,便知道了不屬於自己的東西不能夠去拿,這就是規矩,也就相當於佛門的戒律,未來長大的時候他就不會因為偷盜而進入監獄。

而有一些素質極差的家長,孩子拿了其他小朋友的東西,不以為恥,反以為榮,並且感慨未來可以省下很大一筆文具錢。

在這種縱容之下,孩子便會把這種興趣放大,每天想的都是怎樣從其他的小朋友手中拿到更多的文具物品。

沒有了規矩,在成年之後這種行為再繼續,面臨他的未來便是鋃鐺入獄,也就相當於人在輪迴的時候,進入了下三道。

所以佛家的五戒本身並沒有什麼法力讓人能夠不墜下三道,但是透過五戒逐漸的改變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最後人變得更加善良,所做的事情便是善事,在輪迴之時便能夠不墮下三道。

“四聖諦的第三諦稱為苦滅諦。滅是可證性,是無明煩惱,由集業斷除去我、法二執,貪瞋痴煩惱已盡,存亡擺脫,眾苦消除,得寂滅境,安住涅槃,故稱可證性。”

“由於生起苦果的近因是業,亦即行為,而業是由煩惱所生,煩惱是由無明及因無明所生的我想,及由我想而生的固執及願望等所生的,所以要斷此苦果,須不造業,為著不造業,猶先斷其原因之我想,斷了我想見,才幹超絕六道輪迴,脫出存亡苦海,這便是苦滅的涅槃、終究的擺脫,所以說它為滅諦。”

“滅諦是指的滅除煩惱和存亡之累,便是有餘涅槃和無餘涅槃。滅去貪、瞋等煩惱和善惡諸業,就能夠不再受三界中的存亡,但還有現在殘存的色身,名有餘涅槃,要是灰身泯智,連現前的果報色身也扔掉了,就可稱為無餘涅槃。”

“四聖諦的第四諦為道諦,指能靈通涅槃的道路,或稱為苦滅道諦,是達到苦滅擺脫,進入涅槃果位的修行辦法。”

“道是可修性,已然知道存亡諸苦,是由集的業惑所成,同時又知斷了煩惱而證涅槃,因此急需向上再追求斷集的辦法。修諸道法,即經、律、論三藏所闡述的道理均是修道內容。簡略來說,略言之則為八正路,廣則為三十七道品,但其大體能夠歸納於斷盡諸惑的戒、定、慧三學。”

“八正路即:正見、正思、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定。正見,正確的見地。關於佛法,有正確的瞭解,遠離唯神、唯我、唯物等之荒唐妄見。”

“正思,純正的思想或稱正思想,即遠離邪妄貪慾,作真理才智的思索。正語,淨善的語言即遠離虛言、鄙言惡語、詆譭、妄語、戲論等等之言語。正業,合理的作業,即恪守國家法律,嚴持律義,有犯法之事勿作,不作走私販毒的作業,實施高尚而善良的日子。”

“正命,合理的經濟常存著品德、倫理觀念,以謀求合理工作,以保持生命。**,真理的信仰,即正心誠意,遠離夢想顛倒不失**。“”

“正精進,積極的精力,向正理方向努力行進,即勤修戒、定、慧三學。正定,禪定的日子身心注於一境,消除全部雜亂,以養成完美的人格。”

“以上八種的正路去,才幹擺脫無明所集聚的煩惱眾苦,獲得清淨寂滅的境界。至於三十七道品,計有四念處、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及八正路等七科,都是眾佛弟子最重要應學的佛法。再者戒定慧三學乃是斷盡諸惑,實踐修行的辦法。”

“戒便是防非止惡。佛陀為防止其弟子有紊亂的行為,使僧團加清淨和階,逐漸制定大小輕重戒法,使弟子持此戒法,能夠具足無量積德行善,故亦名為具足戒,主要為身、口、意三業,及助長定、慧二學。出家比丘有應持的二百五十條戒律,比丘尼則有五百戒條。至於在家居士,設有五戒或十善戒等。”

秦書書咂咂嘴。

也不知道法空是從哪只眼睛裡面看到他和佛祖有緣的。

他這個人生平最不喜歡受到管束,即便是佛門五戒他能做到就算不錯了,什麼250條戒律,500條戒律,那不得把他折磨瘋了呀!

現在身上披著居士皮不就很好嘛!

等回頭再讓法空給自己開一個居士證,這樣回頭出入哪個寺廟遊玩的時候都不需要花錢了,這不就相當於給他未來把妹多了免費的景區嗎?

ヾ(??▽?)ノ

如果現在法空知道了秦書書心裡到底在想什麼,一定會氣到吐血三升。

說起來,這可是他第一次當老師,更是全身心的投入為學生講解佛法。

其認真程度,甚至已經遠遠超越了他和嵩陽書院做辯論!

“定,又稱三摩提或三昧。行將身心集於一處不使散亂,身心輕安,從定中發生無漏的才智之意。所謂四禪八定,以致脫離迷妄的本源,超絕全部相對的觀念,以修到寂靜的精力停止,才幹得到心清淨無漏的才智,而斷盡全部煩惱惑業。”

“慧,即到對岸的才智。由以上修持戒、定,便能夠證悟四諦,及達到斷惑擺脫的最高才智作用。故總而言之,戒、定、慧三學乃是斷盡諸惑,依之實地真修,便可達到意圖,了脫存亡,證入涅槃,故道為可修性。又道為能通義,依諸道法而修,可由凡夫地進入涅槃聖地。所以稱為道諦。”

“為什麼稱為諦呢?因為諦便是真理。它的涵義有打量和實在之意。就智的方面說打量,即覺知義。就境的方面說實在即不虛義。便是打量三界存亡,實在是苦,不可令樂,故稱以苦諦。打量貪瞋痴等惑業,實在能感三界存亡不能避免,故稱集諦。打量涅槃理體,實在寂滅,永離存亡,故以滅諦稱之。打量出世道法,實在能令眾生離苦得樂,故稱以道諦。”

“總歸,生生世世受生老病死等輪迴強逼為苦諦。眾生念念起夢想固執,生煩惱惡業,積集感存亡為集諦。行滿道果成佛,諸苦永滅為滅諦。時時勤修八正路、戒定慧三學之道為道諦。“”

“先了知存亡諸苦後,當去尋找苦的根源,所以找出了一個集,為了感覺依業受報,存亡無量的苦楚,因此急求擺脫的真理滅,為了要滅苦斷集,求證涅槃,因此集求法道。所以說苦是集的成果,集為苦的原因,滅為修道的意圖,道為求滅和斷苦的工具與程序。苦集諦為人間因果,滅道諦為出人間因果。”

“釋教中世出人間全部諸法,均逃不出因果二字,所謂果不離因,無因不成果。就四諦來說,苦是集的果,集為苦的因,滅是道的果,道為滅的因。由於若果眾生沒有貪瞋痴等的集因,怎能招感存亡的苦果?若無精進道法為因,又怎能證得涅槃寂滅之果?故四聖諦照順序來說,應是先因成果,即為集苦滅道。”

“由於果易曉而因難知,欲使其容易化導,所以先示苦相,令其厭離,次示業因,使它斷集,繼則先示以涅槃清淨之樂,令其欣慕,然後再以道法令其修持,意旨要其知苦斷集,慕滅修道。因此之故,而先說果然後說因,故為苦集滅道。”

“四聖諦的法門,是佛陀在菩提樹下,實修體會的成果,為著利他教化,簡略應機來施教的,這即是佛陀成道後,首先在鹿野苑初轉法輪,其時對陳如等五比丘所說之法,以後為應弟子根基不同,而重複地說法三次,故亦稱三轉法輪。”

“一為示轉,此是苦,強逼性。此是集,招理性。此是滅,可證性;此是道,可修性。是佛陀直接開示四聖諦的真相,令其知苦斷集,慕滅修道,利根一聞即悟。”

“二為勸轉,此是苦,汝應知。此是集,汝應斷。此是滅,汝應證。此是道,汝應修。是佛陀顧慮到有些根性稍鈍的人,初度聽法恐怕還不能直下承擔,故重為警省勤修,中根人聞之依法奉行。”

“三為證轉:“此是苦,我已知。此是集,我已斷。此是滅,我已證;此是道,我已修。是慈善偉大佛陀,想到一般性較鈍的眾生,再三不能信解,所以便引己為證,諄諄善導地重覆為勉勵著眾生,使鈍根性的至此都能醒悟。”

“小僧總結,苦、集、滅、道的四聖諦,是佛陀的底子教義,也是佛陀終究悟證而說出來醒悟人生的四大真理原則。”

“最後為你講解一下?三法印,分別為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幽靜。三法印是識別真佛法與假佛法的規範。全部法若與三法印相違的,即使是佛陀親口所說,也是不了義。若與三法印相契合的,縱然不是佛陀親口所說,也可視同佛說。”

“由於三法印是印證佛法真偽的規範,好像人間的公函,憑仗印監可以承認公函的真假,因此稱為三法印。”

“人間道中每個宗教都著重自己所宣傳的教義是真理。所謂真理,必須符合本來如此、必定如此、普遍如此、永久如此等四個條件。釋教的三法印的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幽靜,便是符合這四個條件的真理。”

“三法印同樣是我佛法的根本大綱,不只說明宇宙人生生滅改變的現象,也詮釋諸佛寂滅無為的擺脫境地,是涵括人間法與出人間法的三條定律。”

“所說諸行無常,是指人間上的全部有為法都是因緣和合而生起,因緣所生的諸法,空無自性,隨著緣聚而生,緣散而滅,是三世遷流不住的,所以說無常。”

“無常有念念無常與一期無常兩種。佛法中的無常,並非斷滅,而是變滅,這種變滅是前滅後生,相續不斷的,這便是宇宙人生全部現象的真理。”

“諸法無我,全部有為、無為法並無獨立的,不變的我的實體,全部法都是依因緣而生,互相相互依存,並無我的恆常不變的實體與自**縱的功能,所以說無我。”

“無我有人無我、法無我二種。由於全部法無我,所以無自性,無自性即緣起性空,無我係釋教的根本教義之一,所以要正確的瞭解佛法,必須徹知諸法無我。”

“涅槃幽靜,這是滅除貪、瞋、痴三毒煩惱,達到身心俱寂的一種擺脫境地。涅槃剛才也說過了,便是四聖諦中的滅諦。幽靜是遠離煩惱,斷絕苦患,也是涅槃的代名詞。”

“涅槃佛性是人人本自具足的,佛陀成道之初曾說,大地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因夢想固執,不能證得。若離夢想,全部智、自然智即得閃現。眾生從無始以來,由於我執之故,起惑造業,因業受報,所以流轉存亡。”

“我執若除,則惑、業不起,當下即能證得涅槃實相。佛陀宣說三法印,便是為了破除眾生的我執,以引導眾生出離存亡之苦,而得涅槃之樂。”

“三法印是原始釋教的根本教義,全部小乘經典都是以三法印來印證是否為佛說。大乘經典則以一實相印來印證佛法的終究與否。一實相印其實便是三法印中的涅槃幽靜,所以有不同的立名,是因眾生根機有利有鈍,所以佛陀說法才有廣略的方便,而終究之理只有一個。”

“在原始釋教的教理中,三法印是緣起論的思維根底,緣起論是佛陀教法的代表,兩者含義相通,同為開始的根本佛法。因此,若能瞭解三法印,也就能掌握佛陀的根本思維了。”

在一旁已經昏然欲睡的諸葛青雲,強自掙扎著雙眼看著時間,這時勐的站起身來。

“小和尚,你到下課時間了,該輪到我了!”

猝然被諸葛青雲打斷,法空眉頭微微一皺後很快釋然,對著秦書書輕笑道。

“正如我在課前所講的那般,無根之木,難以繁盛。想要學習佛門功法。首先當見心明性,對於佛有所體悟,這樣才能夠在修為上一日千里。不知道本節課我所講的內容,秦施主可曾聽入耳中,記在心底?”

秦書書揉著有些發脹的腦殼說道。

“大師所講的我原本是都能夠聽得懂的。只不過這一堂課所講的內容過於龐雜,到此時,我已經深覺身心疲憊。腦中開始變得一團漿湖。不知道大師之前所講能夠幫我疏通經絡之事,可還當真?”

法空和尚看了看秦書書,而後又看了看諸葛青雲,最後還是點了點頭。

“好吧,那我便為秦施主疏通一二,待到脈絡通暢時,自然神清氣爽。”

說罷便將手輕撫於秦書書頭顱之上,以特殊的手法按壓起來,讓他感覺甚為舒適。

“嘖嘖嘖,大師這手法絕對是頂級的!如果放到盲人按摩店裡面,至少能賣上99元的好價錢!嗯嗯!如果要是放到養生館兒裡,還能翻倍!”

諸葛青雲原本臭臭的臉色緩和了不少。

他看到法空羅裡吧嗦的講了四十來分鐘,把秦書書整個人的精氣神都損耗的差不多,現在下課之後就想一走了之,擺明了要陰自己一道啊!

這個賊禿,果然壞滴很呢!

好在秦書書提出了讓法空為他進行經絡疏通,這樣他的一品聚靈丹,才能夠發揮出更強的效用來。

其實以諸葛青雲的經濟實力來講,一品聚靈丹對於他來說和巧克力豆相差不了多少,純粹是在讀書略感疲乏的時候吃一些提提神用的。

對於沒有服用過靈藥的凡人,諸葛青雲覺得一品聚靈丹已經是很不錯的存在了。

好歹是真材實料藥材煉製的,論起提神醒腦的作用,比那些人間生產出來的保健品、藥品不知道要好上多少倍呢!

只是他不知道,秦書書可是完全吃過見過的主。

區區一品丹藥,現在在他面前那完全就是地攤兒貨,要吃起碼得吃三品丹藥啊!

一方面是因為他只吃過三品丹藥,另一方面,他的極限也就是能夠承載三品丹藥……

“來,秦兄,這是我嵩陽書院煉製的一品聚靈丹,你且服用上一枚,這樣有助於你儘快的讓頭腦清明起來。”

“那就多謝諸葛兄了!”

秦書書還是裝作了非常開心的模樣,接過丹藥扔到了肚子裡面。

一品就一品吧!

畢竟是白來的丹藥,正常人想吃還吃不到呢!

說起來,現在自己渾身上下只剩下一枚三品丹藥了,如果自己想要進行入夢的話,這一枚丹藥過後,可就沒有辦法再發動入夢法門了。

現在看起來諸葛青雲身上似乎有不少的丹藥,如果能夠搞到一些,哪怕是一品聚靈丹也行啊!

每次攢下那麼一粒,攢的次數多了,在入夢之前全部服用,應該也能夠發動一次法門吧?

“咳咳……諸葛兄啊,你這丹藥的藥性好像略微差了一些,能否再給我兩粒進行服用?”

“那自是沒問題的。”

諸葛青雲立刻一抖手又給了秦書書兩枚丹藥,有些驚奇道。

“若是正常人服用,這樣一枚丹藥,很快便會神清氣爽。由此可以看得出來,秦兄的神魂頗為強大,在這一點上,倒是非常符合修仙者的資質呢。”

秦書書心中微微一驚,不知道自己的天賦異稟會不會引起諸葛青雲的懷疑。

但他又捨不得剛剛到手的丹藥,將兩枚丹藥剛放到嘴邊兒蘸上口水,連忙又拿來展顏一笑道。

“哈哈哈……是嘛!可能是剛才藥性發揮的稍微慢了一些,我現在感覺卻是好多了呢。藥這東西果然還是不能多吃,還是還給諸葛兄吧!”

一邊說著,一邊將沾滿口水的丹藥向諸葛青雲遞了過去。

諸葛青雲見狀連連揮手。

“這兩枚丹藥先放在你那裡吧,本身就不是什麼值錢的丹藥。你以後什麼時候感覺困頓的時候,可以服上一枚。我這裡這種丹藥很多,隨時可以來拿。”

“那兄弟我就卻之不恭了。”

秦書書奸計得逞,輕輕擦了擦丹藥上的口水,隨後將兩枚丹藥單獨的包了起來。

這樣一來,他的小金庫裡面又添了兩名新丁,著實是可喜可賀呀!

兩個老師,一個佛門高僧給自己做小保健,另外一個儒家大儒給自己端茶送藥,這待遇還真是好的有些離譜哇,搞得秦書書一時之間都有些膨脹了!

修仙者怎麼了?修仙者也是人吶!

人和人之間相處,最重要的不就是開心嘛!

現在這樣三個人其樂融融的場景,還真是風景美如畫呢。

別說,少林法空的按摩手法還真是蠻不錯的,剛中帶柔,柔中又透著些許力氣透過經絡,讓他感覺有很多阻塞之處開始被疏通。

那感覺就好像是一個年久失修的馬桶,在正常情況下按下抽水鍵時,馬桶中的水位會一直上漲到最高線,隨後在一點點的滲透下去。

而在少林法空的按摩手法過後,那絕對是按下了抽水鍵,馬桶之中就會打著旋渦的向下勐抽,簡直不要太順暢啊!

大荒浪人之前就說過,只要是踏入修仙路,凡塵俗世中的錢將會輕而易舉的獲得。

以少林法空的能耐,現在即便是去開一個養生館,想來都能夠賺的盆滿缽滿。

畢竟現在的養生館,一般都是以騙人為主的呀!

比如什麼元素檢測呀,酸鹼平衡啊,骨盆修復啊……

就拿骨盆修復來說吧,隨著生活質量的提高,越來越多的媽媽們在生產之後都會更注意自己的產後狀態,所以都會選擇去做專業的產後修復,產後修復者分為腹直肌修復、盆底肌修復和骨盆修復。

被動型的儀器是透過擠壓來達到修復盆骨的效果,這樣的操作,在醫學上來說是很不合理的。

首先,既不能對人體的盆骨進行精準的評估,它只是系統化,大眾化的做盆骨修復,並不能對症下藥,也不能針對性的去調理每個人的骨盆問題。

一些寶媽用儀器做過骨盆修復,恰好碰巧可能跟自己的骨盆狀態合拍,所以就認為儀器的效果比較好。

市場上魚龍混雜,每一家骨盆修復都說自己是最專業的。

如今現在徒手骨盆修復正在興起,按照店家們的宣傳,徒手骨盆修復主要是利用中醫學原理,用筋骨病並中和槓桿力學找到顧客的支點和軸點,進行巧妙的實力,再配合顧客的呼吸運動,從而達到骨盆修復的目的。

在正常來說,在做徒手骨盆修復之前,會透過手觸診來精準的辨別骨盆存在的問題,然後再對存在的問題辨證調理,最後再制定專屬的、針對性調理方桉。

但實際的情況是,一些做過骨盆修復的寶媽,有些說做完之後效果很好,有些又說做了跟沒做一樣,錢都白花了。

又有大部分人說說,現在做徒手骨盆修復效果還不錯,對人體也是沒有創傷和副作用,更有些說用骨盆修復的儀器,做完之後路也不能走了,甚至還住進了醫院。

在這樣魚龍混雜的市場裡面,恰恰就缺少著像法空大師這樣的按摩高手。

如果他能夠支起一家門店的話,絕對會患者滿座,有數不盡的財源滾滾而來!

秦書書是何等聰明好學之人?

法空在這裡為他進行按摩,他在舒服享受著的同時,也是時刻的牢記法空的手法。

把這一套手法學下來,完全可以在平時的時候為自己疏通一下經絡,改變一下自己這個修仙根基很差的體質。

如果在合適的時候,也可以把這套手法用在蕭柔柔身上,搞不好還能夠贏得她的芳心?

正所謂一門通,門門通。

把頭療這一塊兒搞清楚了,把手法學到手了,再把身上其他的穴位記一記,那不就能進行全身性按摩了嗎?

到時候把這套按摩手法應用到蕭柔柔身上……

(∩?_?)?⊙⊙Niice!

看著秦書書表情變得越來越銀蕩,口水都快要流下來時,諸葛青雲輕咳了一聲站起身來。

“我覺得你狀態現在恢復的差不多了,那麼就由我來給你講解一下儒家吧!”

【作者題外話】:PS:所有的科普篇可選擇性閱讀,跳閱不影響全文劇情走向,請讀者知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