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玄幻 > 縱橫五代之趙匡胤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十章 天下叛亂李筠出兵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十章 天下叛亂李筠出兵

那好吧,可憐的李守節只好告別家人,獨自進京,去見一見新科皇帝趙匡胤。而趙匡胤也沒有讓他失望,第一句話就差點讓他昏了過去。

趙匡胤笑吟吟地問:“太子,汝為何而來?”

這一句,不僅讓李守節害怕,就連趙匡胤身邊的人也嚇了一跳。為什麼要這樣?之前極力地安撫李筠,而現在又開門見山地點明李筠要造反,這不是朝令夕改,自相矛盾嗎?

不,一點都不矛盾,只是內幕裡的事沒法讓所有人都知道。就在這時,趙匡胤已經收到了一個讓他差點昏過去的訊息――李重進反了。

歷史證明,李重進才是那種嘴上叫哥哥,腰裡摸傢伙的標準的造反貨sè。他之前給趙匡胤編織了一個無比美好的假象,不僅臣服,而且心悅誠服、一服到底。可是背地裡他卻不僅僅磨快了刀槍,擴招了人馬,更加開始了著手聯絡同黨。

他瞄上了李筠。作為同齡人,李筠是什麼貨sè他可比趙匡胤瞭解得太多了,沒有什麼試探,他直接派人去和李筠結盟。在李重進的心裡,上戰場是殺人,造反不外乎也是殺人,有什麼大不了的!至於皇位嘛,多年以來,他不可能不想,千年之後,他想到了什麼程度,沒有記載無法猜測,甚至當初柴榮剛剛即位的時候,他在想什麼,也都不好說。

誰讓柴榮開板就唱,即位才一個多月就來了個高平大捷,不僅一戰定江山擊垮了北漢劉崇,更加讓國內所有存有異心的人馬上知道了深淺。這讓剛勇強悍,唯力是視的李重進除了臣服更加佩服,直到真心實意地為柴榮鞍前馬後東擋西殺。可是趙匡胤算是什麼東西?一個稍有戰功、剛剛露頭、ru臭未幹的暴發戶!趁著朝中無人,從孤兒**手裡搶東西的無恥小人!

想著這些,李重進無論如何都沒法說服自己為趙匡胤工作……要知道,以上這些,除了給趙匡胤家打工,或者孔聖人再世的門徒之外,誰也沒法說李重進就錯了。大丈夫頂天立地,說反就反,管別人他娘的什麼鳥事!

難道真有誰是上帝的私生子嗎?憑什麼就要別人全身心地為之服務?李重進的造反,無論如何也說不上“反賊”二字,只不過,除了勝者王侯敗者賊這個中國式的宿命之外,更加遺憾的是,過於硬朗的李重進又犯了知兵而不知人的本xing式缺陷的老毛病,讓他沒等起跑,就已經輸定。

從當時宋朝的最南端,頂在南唐國境邊上的揚州出發,要穿越幾乎當時宋朝的整個國土,才能到達另一端,與北漢接壤的李筠所在地潞州。

其間有多少關隘,多少盤查,而且要帶去的還是造反結盟的使命。李重進啊李重進,你為什麼就選不出一個哪怕稍微可靠點的人?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李重進派出去的人叫崔守珣,這人沒有絲毫猶豫,直接就撲進了新任天子趙匡胤的懷抱。理由很簡單,第一趙匡胤已經是皇上了,沒有必要再去燒李重進這個還冷著的鍋灶;第二,李重進犯了一個最不可饒恕的錯誤,他居然壓根就不知道,崔守珣與趙匡胤是老相識,你不派他出使,他都有可能當你的內jiān!

於是就有下面這樣的對答:

趙匡胤:“……李重進終於還是反了……如果我賜給他丹書鐵券,保證永不相負,他能不能不反呢?”

崔守珣搖頭:“彼終無歸順之心。”

好了,趙匡胤完全明白了,他對崔守珣大加賞賜,並且許以官爵,要他回到揚州之後,不要勸李重進不反,而是要要勸李重進一定要小心謹慎,只是儘量地拖延一下,這樣就足夠了。

打發走崔守珣之後,趙匡胤陷入了沉思。李筠和李重進,無論哪一個都是後周藩鎮的代表,他們如果造反,馬上就會變成整個國內人心順逆的風向標。所以不能再等了,養癰為患,不如一快揮之!

但是這很有難度,不是說擊敗他們就可以,既要贏,還不能傷動自己的元氣,而且實際cāo作起來,既不能讓他們聯合起來,而且還不能由他趙匡胤先出兵……一定要讓天下人知道,趙匡胤的心胸寬廣如海,能容萬物。從來都是人負他,而不是他負人。

那麼就唯有讓李筠不得不反,立即就反!至於李重進,就只好聽天由命了……但願崔守珣撒謊和拖後腿的功夫足夠一流。

於是才有了趙匡胤對李守節的那句――太子,汝為何而來?

可憐的李守節被這迎頭一棍徹底打懵了,他的解釋蒼白得沒有一點兒營養,無非就是再表忠心,絕無二心,請您務必相信……這樣的話半點都打動不了趙匡胤,他笑了笑,說出了一句不像是出自天子之口的話――歸告汝父,吾未為天子時,任汝自為之;吾既為天子,汝獨不能小讓吾耶?

像不像是不系外的老朋友之間,爭個小事取個樂而已?你看這東西你先不要,我拿了你又急,你就不能消消火,讓我一步?

哪像是在爭奪天下皇權的主宰,人間獨一無二的權力。每當翻閱史書,看到這裡,腦海中都不由自主地泛起了趙匡胤微微含笑的表情,那真是笑面含chun威不露,一點殺機隱在心。讓誰都挑不出毛病。然後他就把送到了嘴邊的肥肉李守節給放了。是的,為什麼要殺他呢?這孩子一點危險都沒有,放他回去才最符合趙匡胤的利益。於是李守節就平安回到了潞州,給他的父親帶去了趙匡胤這些非常“溫柔貼心”的話。

可是會說的,不如會聽的,李筠馬上就明白了趙匡胤想幹什麼,別看他嘴上說得雍容大度,這年頭稍微有點身份的**大哥都不會再動不動就叫囂給我砍了誰誰呢。

於是,李筠終於可以對自己說,看,我說過了吧,最後還是得造反,一切都像當初我懷疑的那樣……我算得多準啊。

建隆元年,即公元960年四月,原後周昭義節度使李筠決定正式造反。這時距離趙匡胤建立宋朝才剛剛過去了100多天。

經過搜查案底,李筠幹造反的買賣還真是頭一次,不過沒吃過豬肉不要緊,五代十一國時遍地都是肥豬在走,李筠對造反怎麼cāo作早就爛熟於胸了。

首先,他派人四處出擊,廣為收集,編輯了大量趙匡胤的反面教材。比如說趙匡胤怎樣對柴榮忘恩負義,用卑鄙可恥的yin謀詭計篡奪後周的江山,怎樣欺負可憐的孤兒**等等等等,從根兒上追究宋朝的不合法xing;然後再大力深挖趙匡胤家族都是怎樣的出身卑微渺小,根本就不配作皇帝,希望以此來喚醒民眾們沉睡的激情,來跟他一起造反,並且藉機打擊趙匡胤的追隨者們的信心;

第二,他辦了件實際點的事。他把宋朝派來的監軍綁了,送給了太原的劉鈞,以此請劉鈞確信,這一次他是認真的,破釜沉舟,絕不回頭了;

第三,李筠還要聯絡後蜀的孟昶,他派人秘密穿越陝西,前去結盟,但是很不幸,他的使者雖然沒有背叛他,但是卻被宋朝的邊防卡給逮到了……

但是這都沒什麼,一切的較量都要在戰場上才能分出真正的輸贏生死,李筠手裡最大的籌碼不是所謂的天時或者人和,那都太假,他佔了絕對的地利。

潞州,古稱上黨,高居太行山之脊,所謂“居天下之肩脊,當河朔之咽喉”,是絕對的兵家必爭之地。而他的手下更加不乏深謀遠慮之輩,謀士閭丘仲卿說得很清楚――開封兵甲jing銳,難與爭鋒,不如下太行山,直抵懷(今河南沁陽)、孟(今河南孟州),堵塞虎牢關(今河南滎陽西北)之路,據守洛陽,東向而爭奪天下。

但是誰知李筠聽了之後竟然非常生氣。閭丘,你怎麼把我最大的優勢給忘了?要時刻記得,我的資歷……資歷!!什麼開封兵甲jing銳,難與爭鋒,就算那是真的,也都是我的!

――“吾乃周朝宿將,與周世宗義同兄弟,禁軍軍校皆吾舊人,聞吾到來,必定倒戈歸順!”

上帝啊,面對這樣的自信,還有什麼可說的呢?真不知道一個人要失常到什麼程度才能說出這樣的話。可惜當時沒有人在他耳邊輕聲地問上一句:“請問,就算此時周世宗本人復活,開封的禁軍們是否會倒戈歸順?”

歷史記載沒有人,或許就算有人想說,可也不敢吧。誰敢冒犯擁有如此輝煌巨大的資歷的人呢?何況李筠緊跟著又鬥志高昂地宣稱――“吾有儋珪槍、撥汗馬,何憂天下不平哉!”

這裡請注意,所謂的儋珪槍,並不是李筠自己的武器,“儋珪”為李筠之愛將,擅使長槍。至於撥汗馬,是指一匹能馱著李筠ri行700裡的快馬。這兩樣東西就是李筠敢和趙匡胤叫板的最大本錢。看到這裡,有沒有想到呂布呢?奉先當年曾在坐困白門樓之前說過“吾有畫杆戟、赤兔馬,天下誰敢近吾!”

祝福李筠吧,希望他也有三國時溫侯冠絕天下之勇,而他的撥汗馬也千萬別用在逃命上,雖然看起來一天能跑700裡,可真是不容易追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