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玄幻 > 縱橫五代之趙匡胤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十一章 親自披甲掃平李筠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十一章 親自披甲掃平李筠

公元960年4月,打著為後周報仇復國旗號的李筠率先動手了,不管他之前做過了哪些腦筋鏽鬥的事,可只要一回到戰場上,作為一個傑出統帥的本能就指引著他取得了一個重大的勝利。

一戰即奪取了澤州城。

澤州,在潞州之西,面向太行山,這時李筠的局勢好得無以倫比――只要衝上太行,趙匡胤就再也沒有辦法阻止他。李筠以太行之險,一衝而下,直接就可佔據黃河上游,進而控制沿岸的永豐、回洛、河陽等幾乎所有的重要糧倉,斷絕宋朝都城開封的漕運之路。

國家無糧,那是最致命的、無可救藥的硬傷,別說趙匡胤剛剛得國,人心不符。就算是他已經根深蒂固都沒法維持統治!

訊息傳來,趙匡胤慌了,沒有別的辦法,只有以力求勝,必須取勝!命令――駐兵河北的侍衛馬步軍副都指揮使石守信與殿前副都點檢高懷德立即率軍火速進討。一定要快,“勿縱李筠下太行山,急進師扼其關隘,破之必矣!”

而這時,又傳來了一個更壞的訊息,北漢皇帝劉鈞已經親自率軍出太原,來援助李筠了。

好了,趙匡胤徹底冷靜下來了,看來屋漏偏逢連夜雨,感冒拉肚一起來啊……沒有餘地了,只有御駕親征,自己的事情自己辦,盡最快的速度把反叛蕩平,就像當年的柴榮那樣!

於是趙匡胤抖摟jing神,重cāo舊業,把多半年沒動的刀槍盔甲再往身上套,一切都應該還挺熟悉……可就在這時,又一件鬧心的事發生了,讓他恨得牙根兒癢癢,忍不住都想抽出刀來先把這個混帳東西砍了祭旗再說,然後才能領兵出發。

這個混帳姓王,名彥升。對了,就是在陳橋兵變當天把韓通全家都殺了的那位仁兄。話說趙匡胤登極,給所有與會人員都升官發財,唯獨對他不賞反罰。那麼罰了什麼呢?真的是很嚴重,趙匡胤說了,“終生不得授節鋮!”也就是說,王彥升你一輩子都別想當節度使!

節度使是誰都能當的嗎?王彥升已經立了什麼大功差一步就能當上節度使了嗎?這樣無厘頭的處罰,就好像某一天上帝對高天流雲說,你混蛋!為了處罰你,罰你一輩子都別想當上美立堅合眾國的國王!這有什麼實際意義嗎?

然後趙匡胤就任命他為鐵騎左廂都指揮使,負責在開封城裡ri夜巡邏守護(怎麼樣,不是可靠的心腹不能幹這個活兒吧)。可是在一天晚上,王大指揮使不知哪根筋不對,一時興起,半夜三更猛敲宰相王浦家的大門,史稱“溥驚悸而出”。問他什麼事,他直接大模大樣進了王浦家,坐好了才說:“巡夜是很辛苦地,到你這兒討杯酒喝。”

王浦長出了一口氣,真怕啊,誰知道這樣的渾人是不是殺高官殺出癮來了。沒辦法,擺酒,而且親自作陪。可誰知道王彥升根本就不是幾杯酒就能打發得走的,他還要錢。據歷史記載,有說“彥升得白金千兩而退”的,也有說“彥升意在求貨,溥佯不悟,置酒數行而罷”的,反正當天晚上王浦是沒死。第二天就把這事密告了趙匡胤。

趙匡胤這個氣,他壓了又壓,才勉強把火壓了下去。不過再不能留這樣的東西在都城裡了,尤其是在馬上就要御駕親征國中無人的時候。結果王彥升被趕出了開封,到唐州去混飯吃。然後趙匡胤才能放心地集結軍隊,準備無論如何都要和李筠比一比,看誰能先爬上太行山!

趙匡胤已經決心玩了命都要搶先爬上太行山了,可是李筠卻還在太行山腳下忙著跟劉鈞皮笑肉不笑地互相狗扯羊皮。

李筠攻下澤州城後,本想一鼓作氣去爬山,可是沒想到劉鈞聽到這個利好的訊息後,馬上就帶人馬趕了過來。說是要以北漢jing銳之師御駕親征來支援李筠。李筠大為高興,怎麼說劉鈞也是一國之君啊,這麼給面子,那就等等他吧。

可是一見面,李筠大失所望。他可真的沒想到,幾年不見,北漢已經徹底貧困,都潦倒到這個地步了!只見堂堂的皇帝陛下只帶來了幾千人馬,而且人瘦馬疲,軍容不整,別說軍隊了,連他的鑾駕都寒酸簡陋得要命。

而且就這樣,劉鈞還大擺架子,要李筠以臣子之禮覲見!那天李筠的神經一定是在極度憤怒之後導致突然短路了,他真的以臣子之禮拜見了北漢皇帝劉鈞,而劉鈞投桃報李,封其為**(一字之差啊,差點就拍成平西王),然後兩人才談起了如何合作。但是遺憾的是無論怎樣都談不攏。

首先的問題是契丹,劉鈞這些年靠著契丹人過ri子,這時候自然而然地就想起了外國乾爹,但是沒想到李筠一口拒絕,不管怎麼樣,不許契丹人沾邊,這是原則!而且,在談判桌上,李筠一口一個“忠於周室,不敢愛死而臣宋”,壓根兒就不給劉鈞面子。

誰都知道後周和北漢是什麼關係,血仇積壓了兩三代,根本無可化解,可李筠卻仍然要做後周的忠臣,而且是當著劉鈞的面直接說!劉鈞沉默了,但是已經習慣了低姿態生活的北漢皇帝最後仍然選擇了繼續合作。不過,他為此額外又給了李筠一個禮物――監軍。派宣徽使盧贊從即ri起無微不致地關懷照顧李筠的軍事生活。

就這樣,談判結束,李筠從北漢那裡得到的全部好處就是――幾千名賣相不佳的士兵、一個**頭銜、外加一個叫盧贊的軍事特派員。

真是有夠衰!

但衰的事情還在後邊,石守信和高懷德馬上就到了,在結盟地點太平驛不遠的長平附近,雙方第一次接戰,可能是擁有巨大號召力的**李筠沒有親臨戰場的原因吧,潞州的叛軍居然被打敗了,損失了近3000人,還丟了澤州外圍重要據點大會寨。

這都沒什麼,一次小勝負而已,但接下來的就是另重要軍情了,宋朝駐真定的二號軍事人物殿前都點檢慕容延釗以及彰德軍留後王全斌已經出動,正向澤州迅速靠攏,並且陝西、京西(今河南西部地區)諸道兵馬也已經完成集結,不僅對澤州的李筠部,就連其老家潞州,都在威懾打擊的範圍之內。

形勢劇變,李筠壓力驟增,這時他有些慌了,他一邊命令潞州的長子李守節加強jing戒,一定要守住老巢。一邊自己更加小心謹慎。他的應對辦法就是收縮兵力,時刻戒備。

就這樣,太行山就在他的眼前,可是這座山的意義乃至形狀都與以前不一樣了,再不要提什麼捷足先登,順勢而下奪取黃河掌控開封。眼前的這座高山,是上天恩賜與他,讓他守住眼前的戰果,保存實力的最佳天險。

這正是趙匡胤希望他做的,為了達到這個目的,趙匡胤已經打出了當時手裡所有的底牌。並且他本人也於公元960年5月21ri率禁軍從開封出發,24ri到達滎陽,急速渡過黃河,直撲巍峨險峻的太行山。

出開封前,趙匡胤已經做了最壞的打算,他悄悄地把弟弟趙光義叫過來,小聲吩咐――“是行也,朕勝,自不待言,如不利,則使趙普分兵守河陽,別作一家計較。”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請仔細分析這些話裡的內蘊,為什麼要說“如不利,則使趙普分兵守河陽……”?為什麼不是趙匡胤本人來下令如何應對?因為趙匡胤已經決心與李筠決一死戰,不勝即死,絕無二志!而且他非常清楚,自己家裡人都太嫩了,連最年長的二弟光義都挑不起大梁,真要到了那一步,都得倚仗趙普來支撐危局才行……就這樣,趙匡胤率領大軍,不顧一切衝上了太行山!

史稱“山路險峻多石,帝先於馬上負數石,將士因爭負之,即ri平為大道”,全軍迅速翻越巍巍太行,出乎潞州軍意料之外,突然出現在澤州城下。

戰局至此,李筠已經徹底失敗了,他唯一的機會已經在他稍微猶豫的時候從他的指縫中迅速溜走。而且他沒有料到,趙匡胤敢在剛剛建國,人心未定的時候就遠離國都,御駕親征。這嚴重打擊了潞州軍的士氣,隨後在澤州城南爆發的第一場主力決戰中,李筠近三萬人的大軍被石守信、高懷德所部擊潰,李筠狼狽逃回澤州城,回城之後才知道,這一仗下來他還是有所收穫的。

北漢派來的監軍盧贊,還有北漢的河陽節度使範守圖,連同那幾千個老弱病殘的北漢兵都被宋朝的軍隊給卡嚓了。唉,累贅都死了,應該高興啊,可是直到這時,李筠才能體會出劉鈞還有那些北漢的朋友們對他是真心實意的。你看,人家為了他,把命都搭上了,這樣的誠意難道還不夠嗎?

就算是為了這些為他而死的朋友們,他也得繼續戰鬥,絕不投降!

於是趙匡胤帶著全國大半軍隊在澤州城外ri誑圍攻,cāo練了近半個月,可還是攻不進去。這時候新的問題就出現了,時間,要命的時候開始對趙匡胤不利。全國各地的大小節度使,尤其是南邊揚州的李重進,都在盯著澤州城,都在蠢蠢yu動,而趙匡胤的籌碼都壓在了李筠這裡,其它的地方都是空的!

也就是說,現在已經不是能不能抓住李筠的問題,而是李筠能不能拖著趙匡胤一起下地獄的問題。

局勢要求趙匡胤就算是拿他本人拿牙去咬,也得馬上把澤州城的城牆啃破。於是皇帝下旨重賞三軍,不惜一切代價攻進澤州城!

這時候趙匡胤的老班底站了出來,殿前司控鶴左廂都指揮使馬全義(當年趙匡胤受柴榮的命令召集天下壯士擴建禁軍,殿前司諸班中有散員、散指揮使、內殿直、散都頭、鐵騎、控鶴之名號。馬全義是控鶴班中的一部分)率幾十個敢死軍冒著箭雨仰攻澤州城頭。史稱“箭如雨下,飛矢貫臂,而全義拔鏃進戰,”終於攻上了澤州城頭。

澤州城終於被攻破了……人人長出了一口氣,可是誰也沒有料到,就在城將破未破,場面最亂最危險的時候,皇帝本人竟然一躍而起,跟著敢死隊第一時間衝了進去。

沒有人能夠體會到當時趙匡胤的心情,親歷殺場十餘年,從來沒有這樣驚心動魄過!往ri為別人賣命,就算戰死了,也知道自己的妻兒家小有人照料,可是這時貴為天子,失敗了就求為匹夫而不可得……那時人為刀俎,我為魚肉,怎一個屈辱了得?

而這也正是李筠的想法,城破之後,迎接趙匡胤的是一團熊熊大火,李筠像當年的李守貞那樣,投身火海,絕不偷生。這時候,相信沒有人會再挑剔他生前的種種不智之舉了,無論如何,他敢做敢當,給自己的行為買了單。

火海映紅了勝利者的笑臉,這是趙匡胤登極之後的第一個勝利,同時,千里之外遠在揚州的李重進的命運,也隨著這團大火被確定了。

攻破澤州,逼死李筠,趙匡胤面前的天地豁然開朗。這時他可以從容地給這次平叛的行動來個妥善的收尾了,那就是繼續進兵潞州,徹底掃平李筠的勢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