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玄幻 > 縱橫五代之趙匡胤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章 學終成破廟十結義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五章 學終成破廟十結義

然而,在後晉天福三年(公元938年)的夏天,也就是趙匡胤十二歲的時候,趙匡胤又失學了。前後算起來,趙匡胤在洛陽讀了兩年書,在汴梁也是讀了兩年書。

趙匡胤在洛陽失學是因為他騎馬嚇著了陳學究。而他在汴梁失學則是因為辛文悅不見了。確切説,辛文悅在汴梁城裡失蹤了。連官府的公差都找不著辛文悅的去處。

辛老師走了,正如他輕輕的來。他揮一揮衣袖,沒有帶走任何雲彩。

這是一個在歷史上晃眼即逝的人物,他的傳記不過百十來字,不過,我們有理由相信這位辛老師雖是布衣,卻並非凡人。

在辛老師的認真教導下,短短幾年時間,趙匡胤同學就學到了別人一生也不可能學到的東西。

從他後來的表現看來,他的這段學習對他的一生影響重大。

趙匡胤得知辛文悅失蹤的真相後,雖然不無驚異,但在內心深處,卻也是對辛文悅充滿感激的。沒有辛文悅,他那種強烈的學武願望就無法得到滿足。這種發自內心的感激,趙匡胤一直珍藏著。直到做了皇帝之後,趙匡胤又見著辛文悅了,這種感激也沒有消退多少,以至於,他因此還與自己的宰相徹底鬧翻了臉,並因此為自己的猝死埋下了禍根。當然,這是後話。

辛文悅失蹤了,趙匡胤無學可上了,趙弘殷便又想著為兒子重新物sè一位先生。趙匡胤知道後,高低不同意。他情知跟父親説沒什麼用,便纏著母親道:“娘,您對孩兒説過,等孩兒長大了,就叫爹教孩兒練武。現在,孩兒已經長大了,娘不能説話不算數的……”

趙匡胤雖然只有十二歲,但因為個頭高身體壯,一眼看過去,也像個小大人了。杜氏見兒子已經下定決心不想再讀書,於是就勸丈夫道:“世道不太平,就讓胤兒跟你學幾招功夫防身吧。不然,一個將軍的兒子連一點武功都不會,別人也會笑話的

趙弘殷覺得妻子所言不無道理,也就暫時打消了讓兒子繼續讀書的念頭。更何況,練習武藝,應從小做起,等兒子真正長大了再想教他武藝,恐怕就遲了。殊不知,趙匡胤當時一身的武藝,已經不在乃父之下,只是尚欠幾分火候而已。

趙弘殷問兒子希望學練何種武藝。趙匡胤回答:想學練騎在馬上耍劍。

騎在馬上仗劍劈刺,是趙弘殷武藝中的強項,又是那位江湖大盜的弱項。故而,趙匡胤自然就想把父親的高招學到手。

因為馭馬的技術較高超,所以趙匡胤學練馬上劍術就沒有多少困難。在父親jing心指導之下,只兩個月左右時間,趙匡胤在馬背上舞劍就很像模像樣了。

趙弘殷在杜氏的面前誇讚道:“胤兒這小子就是聰明,一點就通,一學就會。若是他再大上幾歲,我在馬背上恐就不是他的對手了!”

如果趙匡胤在父親的面前賣弄騎馬shè箭之術,恐趙弘殷就要更加地自愧不如了。好在趙匡胤雖年少,卻也頗有城府,連著好幾年,趙弘殷也不知道自己的兒子會有那麼出眾的箭術。

就在這一年的年底,趙匡胤結識了一幫年齡相仿的朋友。這幫朋友對他ri後的事業起了很大的作用。

朋友自然是在社會上結識的。一開始,趙弘殷不允許兒子隨便外出。在趙弘殷看來,兒子年少,又懂了些武藝,若是常在外面走動的話,説不定就會惹出什麼事端來。然而趙弘殷不可能整天都呆在家裡看著兒子。他好歹也是後晉的一個指揮使,雖然並沒有得到當朝皇上石敬瑭多麼的器重,卻也需要常常到朝中去公幹。這樣一來,趙弘殷就總有不在家的時候。趙匡胤就是趁父親不在家的時候得以外出玩耍的。

杜氏本也不想讓兒子到外面走動的,可架不住兒子的軟磨硬纏,最終只得同意。不過,杜氏雖然同意了,卻又總是派一個僕人跟著趙匡胤。杜氏還這麼對兒子道:“你若是在外面惹出事來,那你以後就甭想再踏出家門一步了!”好在趙匡胤很聽話,並未給父母招惹什麼麻煩。這樣一來,不僅杜氏放心了,連趙弘殷也放心讓兒子外出了。到後來,趙匡胤再外出玩耍的時候,身後已經沒有了僕人。

趙匡胤是在一所破廟的門口結識那幫朋友的。汴梁雖是後晉的都城,但那樣的破廟卻無人修治,從此便可以想出當時的朝代和社會是怎麼一副光景了。

那是一個下午,趙匡胤出了家門在大街道上閒逛著,一邊閒逛一邊東張西望。之所以東張西望,是因為大街上的行人和景緻他已經看夠了,也看厭了。他想看到一些新鮮的自己感興趣的東西。就這麼著,他看到了那所破廟。

是一陣嘰嘰喳喳的聲音將趙匡胤吸引到破廟附近的。破廟門口,有一幫小孩正在吵鬧。也不是什麼吵鬧,是有兩個小孩正摟抱在一起摔跤,其他的小孩在旁邊鼓掌叫喊,十分地熱鬧。趙匡胤耐不住了,“噔噔噔”地就跑了過去。

正在摔跤的兩個小孩,一個個頭稍矮身體稍胖,另一個則個頭略高身體略瘦。倆人許是已經摔了一段時間了,都沒什麼力氣了,只互相摟抱著喘氣,並無什麼摔打動作,模樣看上去十分滑稽。

圍觀的七八個小孩不樂意了。幾個小孩衝著那稍矮稍胖的小孩打氣道:“石守信,加把勁,把王審琦撂倒!”

另幾個小孩則給那略高略瘦的小孩鼓勁:“王審琦,快摔啊,石守信已經不行了!”

可不論圍觀的小孩怎麼打氣、怎麼鼓勁,摟抱在一起的石守信和王審琦也提不起jing神來了。

石守信問王審琦道:“你還想摔下去嗎?”

王審琦無力地搖了搖頭道:“我不想再摔了,我沒有力氣!”

石守信言道:“我也不想再摔了,我也沒有力氣了

石守信和王審琦同時鬆手,又同時跌坐在地上,還同時“哎喲”一聲。圍觀的小孩一時都很失望。趙匡胤忍不住地跨到石守信和王審琦的身邊言道:“你們這算是哪門子摔跤?還沒分出個勝負來就罷手了,也太不中用了!”

沒人認識趙匡胤,也沒人看見趙匡胤過來,所以趙匡胤冷不丁這麼一説話,眾小孩都大為吃驚。吃驚之後,一小孩指著趙匡胤言道:“你是誰?你算老幾?你怎麼敢瞧不起石守信和王審琦?告訴你,石守信是我們的大哥,王審琦是我們的二哥,你不能這樣説他們!”

趙匡胤“哈哈”一笑道:“什麼大哥二哥的,我趙匡胤既然來了,那我趙匡胤就是這裡的老大!”

趙匡胤敢自充老大,那還了得?石守信一指趙匡胤,衝著那幫孩子叫道:“揍他!”

王審琦還補充道:“把他揍扁!”

七八個孩子“呼”地一聲就朝著趙匡胤衝了過去。趙匡胤沒有應戰,而是轉身向破廟裡跑。石守信硬撐著站起來叫道:“快追!不要讓那小子逃了!”

石守信這話是多餘的。趙匡胤如果真想逃,就不會朝廟裡跑了。他之所以跑向廟裡,是因為他怕在廟外爭執被別人看見會告訴他的父母。可見,與同齡孩子相比,趙匡胤應該算是個有心機的人。

趙匡胤跑進廟裡,眾小孩也追進廟裡。趙匡胤突地轉身喊道:“站住!”眾小孩還真的都站在了原地。

趙匡胤要幹什麼?只見他,先是穩穩地扎了個馬步,然後身子一挫,一隻手一隻腳同時擊出,且隱隱地挾著風聲。他在眾小孩的面前施展起拳腳來。

一路拳腳打完,趙匡胤面不紅、氣不喘地收住了身。收住身之後,他瞪著眾小孩問道:“你們誰敢上來與我較量一番?”

眾小孩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僅不敢上前,反而一步步地向後退。要知道,趙匡胤剛才賣弄的那路拳腳,就是成年人看了,也會心存怯意的。

石守信和王審琦雖然是最後進廟的,但也看見了趙匡胤的身手。石守信問道:“王審琦,你能打過這傢伙嗎?”

王審琦搖頭:“我打不過。你能打過嗎?”

石守信也搖頭:“我也打不過這傢伙

於是,石守信和王審琦雙雙走過去,走到了趙匡胤的面前。趙匡胤jing覺地一頓道:“你們是不是不服氣想跟我動手?”

石守信慌忙道:“不,不,我們服氣……”

王審琦向趙匡胤解釋道:“你厲害,所以我們想叫你做我們的大哥……”

見石守信和王審琦如此説,其他的小孩便七嘴八舌地衝著趙匡胤叫起“大哥”來。趙匡胤忽地大聲言道:“等一等!”

眾小孩一愣,以為趙匡胤不願意做他們的大哥。卻見趙匡胤轉身指著廟裡的一尊滿布蛛網的塑像問道:“你們知道這個人是誰嗎?”

石守信和王審琦搖頭,眾小孩也都説:“不知道於是趙匡胤便又開始賣弄起肚裡的那點知識來。

“我來告訴你們,你們都豎起耳朵聽好了!”趙匡胤一副煞有介事的模樣:“這個人姓關,名羽,人稱關公關老爺。有一回,他同另外兩個人,一個叫劉備,一個叫張飛,在一個叫桃園的地方結為異姓兄弟,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桃園三結義的故事。後來,那個叫劉備的做了皇帝,這個關老爺和那個張飛都做了大將軍。你們都聽清楚了嗎?”

“聽清楚了!都聽清楚了!”眾小孩亂哄哄地叫著。在他們的心裡,趙匡胤簡直就是一個了不起的人物,不僅身手不凡,還知道廟裡這個關老爺的故事。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石守信突然問眾小孩道:“我們現在就與這位大哥在關老爺的面前結為異姓兄弟,你們同意不同意?”

眾小孩還未及張口呢,王審琦緊跟著言道:“誰要是不同意,我就揍誰!”

即使真有哪個小孩本不想同意的,恐也不敢表達自己的意思了。眾小孩一起喊道:“同意!同意!”

再看趙匡胤,不無得意地瞟了眾小孩一眼,然後面對著關公的塑像雙膝跪地,且口中言道:“請關老爺作證:我趙匡胤今ri與眾位朋友結為異姓兄弟,不求同年同月同ri生,但求同年同月同ri死!”

石守信和王審琦等人也學著趙匡胤的樣,一邊跪倒一邊嚷著:“不求同年同月同ri生,但求同年同月同ri死只是跪得不甚整齊,嚷得也不甚整齊,情形多少有些混亂。

趙匡胤率先爬起來,石守信和王審琦等人趕緊跟著爬起來。趙匡胤扯開嗓門叫道:“從現在起,我就是你們的大哥了,你們就是我的好兄弟了!”

眾小孩一陣“大哥”、“大哥”的亂叫。石守信湊到趙匡胤的身邊問道:“大哥,如果你以後當了皇帝,我們是不是都可以當上大將軍?”

“那是自然趙匡胤一本正經地言道,“我是皇帝,你們都是大將軍!我們是兄弟,有福同享,有難同當!”

石守信和王審琦等人都手舞足蹈起來。彷彿,趙匡胤現在就是皇帝了,而他們現在已經是大將軍了。

包括趙匡胤在內,他們一共是十個人。

從此,趙匡胤的生活就變得豐富多彩了。他每天都要定時地朝那所破廟裡走一趟,而石守信和王審琦等人又肯定會在破廟裡等候著他。趙匡胤毫不吝嗇地將自己的武藝傳授給石守信和王審琦等人。石守信和王審琦等人也確實學習得十分認真、刻苦,且進步也非常快。時間一長,趙匡胤和石守信、王審琦等人的關係便越發地親密,其大哥的地位也隨之越發地鞏固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