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青春1968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十五章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十五章

強富說,我1970年到黑河下鄉,0多年了,完全成了土著。我每次回上作者和“水電大王”張強富崗水電站凝結了他的青春熱血和對北大荒的一片痴情。

海探家,走在街上,沒有一個人會認為我是上海人。我剛來的時候,插隊在黑龍江邊的張地營子。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到黑河第一個晚上我們住在邊北的第二旅社,半夜時分大家都醒了,大喊大叫地抓蚤子,我們從沒見過這種狠毒的小動物。

第二天到了張地營子,面對那一片殘破的土屋,女知青們都哭了,她們問:“這裡是新社會,還是舊社會?!”我們151個知青擦乾眼淚,開始了改造“舊社會”的新生活。我們破雪播麥,進山開路,背起槍在江邊巡邏。開始那江邊突然騰空而起的信號彈讓我們膽戰心驚,對岸就有蘇聯邊防軍駐防,後來我們成了中國邊防站保衛邊疆的最有力助手。

張強富曾當過基幹民兵的輕機槍手,一次他組織民兵包圍了偷渡的“特務”,衝到前面一看,是漂過江的半截木樁。

“你看,我們保衛邊疆的警惕性多高!”

他接著說,197年0歲的我當上了張地營子生產大隊的隊長,領導村民們要把這個窮村子建成村容村貌煥然一新的“新社會”。在村裡工作時,我也犯過錯誤,當隊長時,開槍打死了鑽到地裡毀青苗的一隻豬,原來是隊裡養的種公豬。正趕上縣長來隊裡檢查工作,在大會上批評我:

“好個張強富!你的槍好準哪,一槍就把隊裡的種公豬打死了!結果讓全隊的母豬都‘守了寡’!”

全場子的社員都笑翻了天!

第二年全村人都推薦我去上大學,本來我是可以上上海交大的,縣裡有這個指標,就是要給上海知青的,我卻選擇了東北農大。當時我想的是,畢業後還要回來和鄉親建設新農村。

1977年金色的秋天,大學畢業的張強富真的回到了黑河,他謝絕了上海對他的呼喚,辭掉了省城大機關對他的安排。同時和他回來的還有他的女朋友一畢業於齊齊哈爾衛校的姜雪珍,他們是同學,又一起到黑河下鄉。她被分配到婦幼保健站,他被留在了地區水利局,這些崗位比他們回張地營子更重要。作為一個盡職的技術員,他在建設和維護黑龍江江堤上大顯身手。心靈手巧極富創造精神的他,還和同志們設計製造了一臺5噸的吊車,現在還在使用。

1981年,張強富滿懷光明的理想奔赴荒涼的庫爾濱水電站工地。在黑河這些年,他曾站在黑龍江畔,江對岸那個布拉戈維申斯克市燈火通明,而身後的黑河因電力不足經常一片昏暗。他想水力資源非常豐富的黑河地區為什麼不加快建設水電站?

現在終於盼來這一天,他可以實現自己的抱負了!

張強富來到庫爾濱時,正值水電工程剛剛進入大壩基礎處理階段一帷幕灌漿。每灌一立方米國家投資117元,而工程隊要價00元,張強富決定自己幹。工程指揮部接受了他的建議,並決定由他領導承擔這項工程。他和工人們一起大幹起來,別人三班倒,他4小時在現場。

有人說,他像鐵打的漢子。在數九寒天、滴水成冰的時候,灌漿到了結尾階段。每到起塞下鑽時,他都搶著幹。為工作方便,他穿著單薄,凍得實在受不了,就抱著熱水桶取暖。有一次他竟跳進冰水裡,潛下去尋找孔眼,上來時已凍得說不出話來。工人說,從來沒見過這樣的技術員。

在工地哪裡出了難題,哪裡有他;哪裡的活最苦最累,哪裡有他。當年春節,他連家也沒回,領著18個安裝人員到湖北學習。1977年7月1日,庫爾濱水電站勝利竣工並正式送電,看著山鄉的老百姓開始了光明的生活,張強富熱淚盈眶。他被調到庫爾濱電廠當廠長,努力把光明更安全更有效益地送到千家萬戶。

1986年10月,在荒山野嶺的白石,又開始了建設庫爾濱河上第二座水電站的戰鬥。已經成為當地水電建設專家的張強富,又擔任了總指揮。這時他思考的問題,不僅要保證工程的質量,還要為國家節省資金。他對工程的承包、材料的採購總是精打細算。一位外地的材料推銷員來到白石推銷產品,在洽談中因產品質量不能保證工程的需要,當場被拒絕訂貨。那位推銷員暗地給張強富送了一大包錢。張強富笑著說:“我收了你的錢,不買你的貨,你幹嗎?”那人無趣地走了。他親自組織發電機組的訂貨,他竟一次向8個廠家發出電函詢問價格和質量,然後貨比多家選擇質優價廉的廠家籤訂合同。歷時5年的艱苦奮鬥,1991年10月,裝機容量5800千瓦,年發電61萬千瓦時的白石電站建成了,這回遜克縣終於告別了電力不能自給的歷史。

1988年7月,黑龍江省省長邵奇惠來工地視察。他握著張強富這位特別能幹的上海知青的手說:“黑龍江人民永遠忘不了你!”

已成為當地水利建設專家的張強富乘勝前進,1994年春天又帶領自己英勇善戰的隊伍,開始發起新的進攻。他們要在庫爾濱河上再建設一座中型水利樞紐工程,它由攔河壩及溢水工程、引水系統、發電廠房組成,總庫容量5.8億立方米,電站裝機容量為19500千瓦,年發電量50萬千瓦時,工程總投資1458萬元。

他帶領著千餘人大軍開進寶山,在荒野裡,平地、修路,搭帳篷。吃苦挨累他們都習慣了,最大的難題是籌資。張強富和縣裡領導跑部進省,拜佛燒香,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終於感動了上帝,資金逐漸到位。這其中的甘苦,只有他們自己清楚。張強富夜間趕路白天辦事,坐火車從不進餐車,進城市從不打出租的習慣,讓每一個和他出差的同事都十分發怵,但誰都佩服他辦事的高效率和低成本!

1998年末寶山電站發電了,遜克縣開創了向伊春林區賣電的歷史。

10多年的時間裡,張強富成了擁有8億資產的庫爾濱流域水電公司總經理。他還是不滿足,他認為庫爾濱還有著發展水電的巨大潛力,他又提出繼庫爾濱、白石、寶山之後再建設第四座水電站一烏宋崗水電站的建議。縣裡領導請專家論證後,再一次為張強富投了贊成票。但是錢從哪來?張強富發動職工集資,自己帶頭拿出5萬元,很快集資了00萬元,工程按期開始了。000年1月0日,烏宋崗水電站也投產了。現在張強富的水電公司總裝機容量已達到500千瓦。水力發電已經成了遜克縣經濟的一個支柱產業。張強富成了黑龍江省最有名的“小水電大王”。

在張強富忘我地投身自己熱愛的水電建設的時候,他的妻子領著女兒回到了上海,雖然理解支援丈夫的事業,但是她無法忍受他對家庭的淡忘。0年了,張強富只能每年春節和家人團聚。女兒兩三歲時,一見他就哭,堅決不讓這個黑乎乎的男人上她們的床。後來她長大了,總盼著他回來,和別人家的爸爸一樣領著她去公園玩!可是身在工地的爸爸難得給她打個電話。

199年6月,女兒患重病住進醫院,天后,張強富才回到上海趕到醫院。女兒哭著說,爸爸,我可想你了!這時強富說:爸爸也想你呀!你是爸爸的心肝寶貝!說到這兒,他忍不住,淚水流了下來!

0多年來,他面對再多再大的困難,忍受再大的委屈,也沒有這樣哭過!這次面對病重的女兒和樵悴的妻子,他哭了!他覺得對妻子,對女兒,對家人歉疚太多太多了!

張強富不願意和我說這些兒女情長的事。他眉飛色舞地講起他的遜克有1條河流,流長1744公里。整個流域有半個海南島那麼大,有個上海那麼大!他說,有生之年,我還要再建幾個水電站。那時遜克就要“以電富縣,以電富民”了,這個邊疆小鎮又強又富了!這就是張強富的最高理想!

他請我最好五六月來,他的水電站旁到處都是紫盈盈的達子香花,美極了!他還和我說,你冬天來更好!這裡有黑龍江省最美的樹掛。冬天水電站不凍,熱氣蒸騰,溫度一降,滿樹的霜雪,真是美極了。我說,你真行,還給黑龍江省建立了一個風景勝地。

我很奇怪,張強富還是黑河市的政協副主席,代表著無黨派人士。我問:“這麼多年,你怎麼不入黨呢?”他說:“剛下鄉只有表示一輩子紮根邊疆,才能入黨。許多人都表示了,他們都先後入了黨。後來他們都走了。我從來沒表示過紮根,卻在這裡幹了0多年!入沒入黨,並不影響我幹事。”說著,他竟笑了起來。

這就是我所知道的“一個人和一條河”的故事,是《黑河日報》老總編張桂馥介紹我認識了他,後來我來到遜克縣,他陪著我看了他的那一座座建設在偏遠的大山峽谷中的壯麗的水電站,又增加了我對他的一份敬重。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離開遜克前,我還來到了烈士陵園,拜謁了金訓華墓。那裡埋藏著的也是“一個人和一條河”的故事,那就是下鄉77天的上海知青金訓華,為搶撈落水的電杆,1969年8月15日犧牲在遜河裡。他把自己的生命匯入這條大河,流向了永遠。而同是上海知青的張強富,把自己寶貴的青春化成了庫爾濱河上的一個個的夜明珠,給山區的人民帶來了永久的光明和富足!他們都是值得我們尊重和熱愛的。

後來,我和張強富還在哈爾濱見過幾次面,他現在已不再兼任遜克電力公司的職務了,他已把主要精力用在政協的工作上了。他經常做的工作是招商引資,推進當地的重點項目建設。當然他最大的人脈資源是在黑河下過鄉的老知青,他動員他們和他們的朋友為第二故鄉的建設出力。(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