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青春1968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十八章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十八章

本來他是有機會改變自己命運的,85農場的老場長黃振榮是郭小川在59旅的戰友,小林的母親杜惠曾給他寫過信,讓他關照小林。可小林從來沒有找過他,可後來想找時,他已被打成叛徒迫害致死了。以後因為詩人郭小川也被打倒,“黑幫”子女郭小林的日子更不好過了。

大批知青來到兵團的1968年,郭小林的處境終於有了轉變,他被放了出來,成了光榮的兵團戰士。邊疆愛他了,他也更愛邊疆了,於是就有了他的那首《兵團戰士愛邊疆》,1969年發表在《兵團戰士報》上。1970年小林被借調到《兵團戰士報》幫忙編詩集,他成了我的同事。小林給我印象良好,他很有才華,對同志熱情,人也特別單純。他雖然性格怪異,但還是成了我的好朋友一敬其父更愛其本人。經過一段實習,報社準備調他當詩歌編輯,但因為他還是工人身份,只能先調到報社印刷廠當校對。小林可能難以容忍比他晚下鄉4年的我們是幹部,而他還是工人。〔因為我們都曾當過排以上的幹部,而他始終是個戰士。〉也許為了尊嚴,小林又揹著小書包回85農場了,當時我們都很惋惜。在這前後他還曾被借調到師部的計劃科和省出版社幫過忙,可不知為什麼又回到他所在的老連隊了。那個時代不包容個性,而天才都是有個性的。那只能是黃鐘譭棄,瓦釜雷鳴了。

每一次可能改變命運的機會失去後,小林都會遭遇更多的磨難。領導可能覺得他不安心邊疆,更需要艱苦的鍛鍊。回來後他曾被派到山裡伐木,有兩次差一點被砸死;他又被安排去打石頭,他抱起重有百斤鋒利如刀的石塊裝車,衣服被割爛了,手被磨起老繭;他又在三九天冒著風雪去放牛,棉襖被風吹透,他像寒鳥一樣發抖。那時小林特別堅強,他要讓人們看一看自己是怎樣紮根邊疆的!白天勞累之後的晚上,他總是躲在豬舍裡點著油燈寫詩,那時他的心情像春天的陽光一樣燦爛。外面越來越大的詩名,並沒使他的境遇有一個好的轉變。名氣大更遭人妒嫉,有的人以欺負名人為快感。在最困難的時候,他不斷接到在天津的團泊窪幹校勞動的父親的來信。母親也去了幹校,妹妹嶺梅和曉惠也下鄉到內蒙古建設兵團了。詩人一家天各一方,他們用書信溫暖著親人,企盼著早日熬過嚴冬。

1971年那個陰冷的春天,郭小林在醞釀著一部長詩,它源於一段美好的回憶。上個世紀的50年代初,在中宣部工作的郭小川和家人都住在風光灩漪的中南海,少年的小林經常能見到毛主席,那時的陽光真溫暖。有一次他和秦川(曾任《人民日報》總編)的兒子在游泳館玩時,看到毛主席正在池邊休息,便走到他的身邊問好。毛主席樂呵呵地問他倆的名字和學習情況,小林說:“我學習不太好。”秦川兒子說:“他學習挺好,還得了二等獎。”毛主席說:“你比我學習好!我讀書時可從來沒得過獎。”他們都和毛主席一起笑起來。小林還記得有一次,毛主席背著手在中南海邊散步,他跑上前去,把一隻蘋果放在毛主席手裡,然後掉頭就跑了。毛主席喊他,他卻不好意思回頭。小林就從中南海的這幾件小事寫起,表達從一個孩子對長輩的小愛到一個戰士的對領袖的大愛。那是一首600多行的長詩,在知青中流傳,那真情感動得許多人落淚。在父親的指導下,他把這首詩修改了許多遍。在“七一”黨的第50個生日前,他謄寫了兩份,作為獻給黨的賀禮,一份寄給了中央辦公廳敬轉毛主席,另一份寄給了人民文學出版社。他望眼欲穿地等待,一天兩天,一個月兩個月,已經到了下雪的日子,結果泥牛入海無訊息。

春天離小林還很遙遠。也許一個小知青的詩不可能打動官方,在那浩繁的賀詞中它肯定是微不足道的;也許他借了郭小川的“光”。當年江青和郭小川都在中宣部當副處長,“文革”中她說過,當時郭小川對批《武訓傳》不積極,批《清宮秘史》不熱心,早就是個反革命修正主義分子!在這樣的形勢下,一個被打入另冊的詩人的兒子,怎麼可能發表歌頌領袖的長詩!

心灰意冷的郭小林在愛情中尋找慰藉。他愛上了一個北京女知青,而她並不珍惜這個才情豐潤的詩人,而選擇了別人。傷了心的小林認為城市女知青都水性楊花,他要找一個本地姑娘做自己的終身伴侶,同時也想顯示自己紮根邊疆的決心。他愛上了百裡挑一的養豬姑娘楊桂香,這個山東移民的後代如“小芳”一樣的“一雙美麗的大眼睛,辮子粗又長”,她還很賢惠善良,可她對小林並沒有什麼感覺。小林給她寫詩,她說讀不懂;小林到豬舍給她拉手風琴,她對他說你別費心了,我年紀小,不考慮個人問題。但是詩人熾烈的愛情能讓冰雪融化。經過兩年多的窮追不捨,小楊終於給小林傳來一張小紙條:“你父親的問題解決沒有?”在那個時代,哪個姑娘也不敢嫁給一個家庭有問題的男人,那會影響後代的。他馬上告訴小楊父親已被“解放”,很快要安排工作。這時小楊接受了他,他們開始談婚論嫁了。

但是郭小川一家並不贊成他們的結合,他們都知道農村生活的艱辛,而小林沒有能力支撐一個家庭,更不能給妻兒幸福。父母和妹妹都來信,表明他們的態度。這時老作家馮牧的一封來信更考驗著小林的愛情。馮牧是小川的老戰友,無兒女的他特別喜歡小林,在小林下鄉時他把儲存多年的戰利品軍用小刀和當年自己的舊軍裝贈給了他。他知道小林在兵團的處境後,便給他的老部隊昆明軍區的領導寫信,推薦小林去搞文學創作。經過一年的運作,部隊終於同意了。他高興地通知小林快辦手續。可是小林拒絕了前輩的好意,他回信說,我就要和楊桂香結婚了,她是個好姑娘,我不能離她而去。我們可愛的詩人又一次和機遇失之交臂,他本來可以成為一位出色的軍旅詩人的。

1974年秋天,小林領著楊桂香回北京旅行結婚,父母還是尊重了他們的結合,給予了相當的禮儀和真情的歡迎。那是中國的多事之秋。郭小川寫了一篇報告文學《“笨鳥先飛”^記少年莊則棟的訓練生活》發表在《新體育》上,意在批判林彪的“天才論”和唯心先驗論,卻受到了江青的批判:“莊則棟如果是笨鳥,那中國人還有聰明的嗎!郭小川這是對中國人民的誣衊!”就要出來工作的郭小川又一次陷入災難之中。對他又打又拉的江青託人郭小林扶著父母的肩頭,他和他們一起經歷苦難給郭小川捎話:如果能給首長寫封信,表示自己改換門庭,不僅問題可以解決,還可以出來工作!郭小川說:“我從參加革命那天起就知道共產黨、毛主席,沒有什麼門庭可以轉換!”這樣江青一夥對郭小川更是恨之入骨了。鄧小平的出山讓郭小川看到了自己的希望,也看到了中國的希望。他給鄧小平寫了長信,反映江青的極“左”路線給文藝界帶來的災難,透過胡喬木同志轉交。小平同志安排4位副總理一起找他談話,詳細聽取他的意見。這時“四人幫”開始瘋狂地反撲,要追查這封“黑信”的源頭,矛頭直指鄧小平。在王震同志的安排下,郭小川到河南林縣避難。具有高度政治敏感的郭小川已從滿樓風聲中聽到了欲來的山雨。他把小林一家和兩個女兒都調到了林縣,他們躲藏在旋渦外,遠觀中國兩種命運的大決戰,急切地等待參加戰鬥的時機。小林在北大荒出生的女兒也來到林縣,小林給她起名“愛農”,小川說這個名字好,我們全家都愛農,並準備做一輩子農民。他們已做好了最壞的打算。本來縣裡答應要把小林安排到縣委宣傳部搞報道工作或到縣中學當教師,可因為小川的失勢,他和愛人的工作都沒有著落,一家暫居在一間農舍中。

郭小川一家終於盼到了1976年的10月,小川已從《人民日報》的隻言片語中感受到了“中央肯定有了大變化”,他請假名為到安陽看病,實為要轉道北京回去“參加戰鬥”。郭小林陪父親來到安陽,小川卻把兒子趕走了,他說:“快回去照顧老婆孩子吧!”1976年10月18日,郭小川這位中國人民愛戴的偉大詩人葬身在安陽地委的第一招待所的火海中一也許他已得知來自北京的粉碎“四人幫”的勝利喜訊,興奮地不斷吸菸,後又多吃了安眠藥。未燼的菸頭點燃了被褥,他又深睡難醒,終於把自己也化成了一炬烈火。詩人死在黎明前,那一年他57歲。這一切驗證了郭小川寫於一年前10月的《秋歌》中的詩句一我知道,總有一天,我會化煙,煙氣騰空;

但願它像硝煙,火藥味很濃,很濃。

郭小川一直把自己當作在硝煙中戰鬥的戰士,可惜他沒能參加讓中國走進新時代的偉大戰鬥,更沒能分享那勝利的果實。

郭小林還是嘗到了些許的勝利果實,中組部在處理父親的後事時,當地組織把他安排到林縣的城關公社中學當老師,楊桂香到公社衛生院當藥劑員。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度過比北大荒還艱難的5年生活後,他們頗費周折地和兩位在北京工作的林縣的石匠對調後回到了北京。小林的對調單位是一個建築公司,沒有他能幹的活。已經當了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的馮牧又伸出了溫暖的手,小林到作協當了幹部,後來又到《中國作家》當了編輯,一直幹到00年內退。在回北京的0多年裡,為別人縫製嫁衣的小林累白了頭累彎了腰,能記起的故事並不多。我知道他在成堆的來稿中發現了哈爾濱市青年作者鮑十的小說《紀念》,經他精心整理發表在《中國作家》上,後來張藝謀把它改編成電影《我的父親母親》。這部電影在國際上得了大獎,那小妮子章子怡因主演出了大名,可沒有幾個人知道郭小林是這篇小說和這部電影的第一個伯樂。(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