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青春1968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十四章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十四章

後來知道,其實時刻關心著老樂的郭奕明也面臨著同樣的困難,也遭受過巨大的精神創傷。他把1歲的兒子送回上海請父母幫助撫養,當時他和愛人兩個人一個月的工資還不到大山中最後的知青一家人1000元。回到上海,雖然有親人的呵護,但孩子總有孤獨感,開始學習很好,上中學時迷戀上遊戲機,乾脆放棄了學習,整天泡在遊戲廳,可爺爺奶奶並不知道。高中畢業那一年,老郭幾乎天天都要給兒子打電話,詢問他的學習情況,他總是報喜不報憂。6月1日學習單發下來了,他的成績很差。兒子覺得沒臉見為他費盡心血的父母了,6月日中午,他走出爺爺奶奶家,找了一處高樓要結束自己的生命。他走到18樓,上面有護欄,他又走到6樓,一頭栽了下去……正在外地出差的老郭趕到上海,看到躺在病床上血肉模糊、渾身纏滿紗布的兒子時,他眼前一黑,幾乎倒下。萬幸的是,兒子跳下時被空中的電線擋了一下,掉下後又被及時發現、及早送到了附近的吳涇醫院,迅速處置後又被送到條件更好的第五醫院。但是醫生還是讓他做好“兩手準備”:死亡的可能很大,活過來也可能是植物人!兒子昏迷0天,這0天是老郭兩口子的人生地獄,他們已記不清是怎麼熬過來的。兒子終於醒了,老郭和妻子叫著兒子的名子,已是淚流滿面。真是神奇,兒子竟沒有留下嚴重的後遺症!休息恢復兩年後,在老郭和愛人的鼓勵下,兒子考上了上海師大的日語系,現在已經畢業正等著工作呢。我說,老郭你太善良了,蒼天有眼,讓你兒子化險為夷,而且會前途無量!真是好人有好報。老郭笑了。

聽說我來採訪,上甘嶺林業局的馬仁祥書記和夏景濤局長把我請到局招待所。我向這兩位年輕幹部彙報了老郭對老樂的幫助,他們都說老郭是個好人好幹部,他為人正派,工作兢兢業業。有人說,他有權不會用,物資局長白當了。可全域性的幹部都知道,他克己奉公,當得很好!我還說到老樂現在的困難,還有愛人的社保金問題。他們都表示,只要政策允許,我們一定幫助。還沒離開伊春時,我就聽說,老樂家的社保金解決了。我知道,林區職工有困難的人很多,基層的領導能這樣關心老知青,已讓我們很感激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我想,寫完這篇稿,我應該到黑龍江科技學院去看一看樂巖,我想對他說,你的父母很偉大,他們像上甘嶺上的紅松一樣紮根山岩,千磨萬擊還蒼勁。你應該像他們一樣!

黑龍江科技學院在哈爾濱市松北區的糖廠街1號,樂巖在礦務加工工程專業學習。我想還會有人去關懷他--個飽經苦難的老知青的後代。

部落格留言:

老樂的故事又讓我落淚了。他是上甘嶺的堅強戰士,歷經磨難,但他沒有離開林區。他的女兒死在了大山裡,他的兒子終於考上了大學。老樂夫婦的精神讓人感動。他們的戰友老郭和同事們對他們的幫助讓人感動。我們真應該向作家老賈學習,多關心生活困難的老知青,多關心社會上的弱勢群體。

-方中行看到賈老師的這個故事,我想到了一個問題,不管返城的知青成功與失敗,我們畢竟回城了。我們不應忘記那些當年一個車皮下鄉、在一起摸爬滾打、因種種原因還留在那裡的戰友們。我們更不能忘記,那些至今留在北大荒的外省知青,因為他們才是“獻完青春獻終身,獻完終身獻子孫”的一個特殊的群體。

-武振中我是樂新華的兒子樂巖,現正在黑龍江科技學院上大學。在這裡向所有關心我父母關心我的好心人表示感謝!首先感謝賈老師,感謝他不辭勞苦跑進大山,把不為人知的我的父母的苦難經歷告訴了更多的人。也感謝他在採訪了我的父母之後,又帶領夫人和兒子兒媳一家四口人,到學校來看望我鼓勵我,給我送來衣物。也感謝那些從報紙上從網站看到賈老師的文章後,給我打電話來信的好心人,更感謝他們對我父母對我的資助!請相信,我一定會以我的父母為榜樣,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好好讀書,將來回報社會,回報所有的好心人!

―樂巖百萬知青中更多像老樂這樣的人,普普通通、平平常常,如果不是賈老師這樣的有心人去採訪他們,就將默默無聞終其一生。無論是返城的還是守望麥田的,他們都是主體,真正做出成就,改變命運,或者能扼住命運的喉呢的人,畢竟是鳳毛麟角。我所認識的知青中有許多像老樂這樣的人,他們善良、本分、純樸、忠厚,卻有些窩囊、怯懦和遲銑,因此一直生活在底層。我不知道這樣表達是否準確,但毫無居高臨下的意思,這些人曾是我的好兄弟好哥們,有的甚至為我拼過命、打過架。但是那個年代他們畢竟耽誤了最好的一段青春年華,因此在命運的搏鬥中缺少智慧。可喜可賀的是他們的後代成長起來了,樂巖他們會靠知識改變命運的。

王國棟

#走進大山如果說,黑龍江省的版圖像一隻展翅飛翔的天鵝,那8900平方公里的大興安嶺就是那天鵝的頭冠。那裡是祖國的綠色瑰寶,山高林美,資源豐富。有多少人對這片神奇的山林心嚮往之,趨之若鶩。當然,做一次進山的旅遊者很愜意,如果要長期在大山裡生活就不容易了。高寒和高緯度環境會使許多人的身體不適應,嚴重威脅人生命的心臟病發生率較高。這幾年,這裡的人們對心臟病卻不再懼怕了,因為有一位上海的心臟病專家,成了他們的“守護神”,他隨叫隨到,一年有五六次跑進大山為病人動手術。如果你找到上海他工作的瑞金醫院,只要你說是“大興安嶺的”,他便如親人般給你安排醫療。更重要的是,由他牽線,大興安嶺地區醫院已和上海瑞金醫院建立了合作關係,在他們的指導下,地區醫院已組建成了全省地市級醫院中一流的心血管專科。

這位“大興安嶺人的守護神”叫張大東,當年在呼瑪縣下鄉的上海知青,現在是上海瑞金醫院集團閔行醫院的院長助理、心血管內科主任,中國著名的心血管介入治療專家。

那天早上8點半,我就趕到了位於心血管專家張大東也是山裡人的“守護神”莘莊鎮的閔行醫院,在那座新建的大廈的15樓,我找到了心內科的病房,樓廳裡掛著許多錦旗,都是讚揚張大東的醫術和醫德的。他正在查房,挨個病房巡視,親切地詢問病人,仔細地檢查,身邊跟著許多實習醫生。半個多小時過去了,站在走廊上的我失去了耐心,只好對護士說:“我是大興安嶺的,找張主任。”這一招還真靈,張大東馬上出來見我,把我領到他的辦公室接受採訪,這其間,呼瑪縣一位姓趙的縣人大副主任來找他,她是來看病的。還有科裡的護士長,也來主動介紹情況,她曾和張主任到過加格達奇為病人做手術。

110裡的山路。開始我們還指點江山,有說有笑的。初春的興安嶺,殘雪未盡,達子香已綻出紫色的花蕾,山色秀美,我們像逛公園一樣高興。後來就步伐越來越沉重了,滿腳的泥水,衣服都被汗水溼透,軍用水壺的水喝沒了,書包裡的饅頭也啃光了。飢寒交迫的我們就只好抓路邊的殘雪解渴了!總算在半夜時分,走進了察哈彥這個地處黑龍江轉彎處的小屯子,倒在土炕上就睡,一夜無夢。我們浪漫又艱苦的知青生活就這樣開始了。

和那些逃難到大山裡的移民一樣,大東他們春夏秋季開荒種地打糧,到張大東當年抬大木頭總是抬“第一槓”

大東很帥,有點像哪部電視劇的男主角,儒雅又親切。聽說我在黑河當過知青,他說呼瑪和黑河是近鄰,我們都在黑龍江邊下鄉,接著就無話不說了。他說,我是1954年出生,1970年4月15日下鄉的。我們是知青中的小字輩,被稱為“小六九”〈69屆中學生當時只記得路太遠了,走了好幾天,先坐火車從上海到塔河,又換汽車跑到一個叫三間房的小村落,前面就沒有公路了。鄉里要安排我們坐拉行李的拖拉機,可是我們一激動,要來個急行軍!沒想到,那是了冬天就進山伐木。對這些大城市的孩子來說,什麼活都不輕。年紀最小的大東一點不示弱,重活累活都搶著幹,不長時間他就“出人頭地”了,先當上隊裡的民兵排長,後來還當上了生產隊副隊長,主管副業生產。從下鄉的那年冬天開始,連續4年領著大夥進山伐木,在零下7度到8度的嚴寒中,他們跪在大雪地裡,用簡易的彎把子鋸,把參天大樹放倒,再砍掉枝杈,把樹幹用馬拖到楞場,再堆成垛,等待火車裝走。在楞場抬大木頭是又累又危險的活,白白淨淨的大東,總是搶第一槓,他指揮著8個棒小夥彎腰掛鉤,一’起身抬起數千斤的大原木,然後邁著穩健的步伐,向如走去。他們一‘起喊著號子一哈腰掛,那個嘿喲挺起腰,那個嘿喲往前走,那個嘿喲莫回頭,那個嘿喲……

嘶啞的號子裡有血絲飛迸,在廣闊的楞場上空迴盪,和火車的鳴叫、山林的呼嘯,組成動人心魄的交響樂。這是張大東人生中最重要的旋律,現在想起還讓他激動。他說,人生就是要承擔責任,再重的擔子也不能彎腰,也不能回頭,只能一個勁往前走!後來大東擔任了金山公社的團委書記,他不願意坐辦公室,經常活動在各個村屯,和知青同吃同住同勞動,成了1000多個知青的知心朋友。在不經意中,他還發現因為自然環境的惡劣,地處邊遠,老鄉和知青看病難是個很嚴重的問題。有的屯子的幹部要到縣裡開會,要走一個星期,更別說是老鄉看病了。公社沒有像樣的衛生院,村裡的赤腳醫生根本滿足不了農民的需要。那時已經有來自上海的醫療隊,在這一帶巡診,大東很敬重他們,但是他從來沒有想到有一天,自己也會加入他們的行列。但是命運還是安排了這個心地善良又特別有責任心的青年,成了人民的白衣天使。(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