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劉邦背後的女人最新章節列表 > 第6章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6章

為什麼會受到“盟軍”的阻攔呢?原來劉邦聽從了一個謀士解生的話,那位老先生對劉邦說,章邯已降項羽並被封雍王,據說項羽要把關中交給他,到那時沛公怕要失去關中,應該馬上派兵守住函谷關,不讓諸侯軍隊入關。劉邦於是派曹無傷把守函谷關。

項羽大為震怒,準備讓英布武力奪關,隨後令大軍駐紮在離灞上四十裡的鴻門(今陝西臨潼東項王營),接下來就有了歷史上著名的“鴻門宴”的故事。這個故事大家都熟悉,不說也罷。總之,劉邦從範增設下的陷阱中安然逃出,毫髮未損。

鴻門宴之後不久,項羽聯軍開進咸陽,又一次大開殺戒,秦王子嬰及宗室王族、貴戚大臣殺戳貽盡,並將宮室珍寶和美人劫掠一空,然後放火焚燒阿房宮,大火三月不滅。

項羽聯合諸侯進表給懷王,請示懷王該怎麼分封關中,懷王回話說:照先前的公約辦。項羽十分不滿,他決不能看著將關中之地讓劉邦擁有。

高帝元年(前06)正月,項羽在戲亭召集會師咸陽的各路諸侯和將領舉行分封會議,以懷王名義大封諸侯。他自為西楚霸王,王梁楚地九郡,都彭城(今江蘇徐州),封劉邦為漢王,王巴、蜀、漢中,都南鄭(今陝西南鄭)。如此分封,僅讓劉邦得關中之名,而受窮僻之實——因為巴、蜀雖也是關中地區的一部分,但這個地方既貧窮又僻遠,交通閉塞,經濟落後,文化荒蠻,實在不是個好地方。為了防止劉邦出川,又把關中切分成三塊,分別封秦朝降將章邯為雍王,都廢丘(今陝西平興東南),司馬欣為塞王,都櫟陽(今陝西臨潼北)、董翳為翟王,都高奴(今陝西西安)。此後又封了十八路諸侯。

這些事情安排已畢,項羽對正在成為一片焦土的咸陽不再留戀,而抱定“富貴不回鄉,如衣錦而夜行”的道理,押解著從秦宮掠奪的珠寶美女,回彭城去了。劉邦則率領項羽撥給他的三萬人馬,向漢中開赴。忍下這口惡氣,也全虧了周勃、樊噲、灌嬰等一批老將,再加上蕭何的勸諫,依劉邦那脾氣,當時非要和項羽這小子拼個魚死網破不可。

在戲亭分封時,懷王熊心被項羽和諸侯共推為“義帝”,項羽以“古之為帝者,地方千里,必居上游”的名義,將其遷到湘水上游的彬縣,又在懷王遷徙途中,密令英布等人將他殺害在江中。

劉邦軍團歷盡千辛萬苦,才到了漢中,中途有不少人開了小差,呂雉的二哥呂釋之就是半路上跑回來的。劉邦依照韓信“明修棧道,暗渡陳倉”之計,著手啟動“還定三秦”的戰略計劃,楚漢戰爭揭開了帷幕。

出關之前,劉邦因為他的家屬還在豐邑,不敢大舉挺進中原,他派出小規模先頭部隊先從武關進入楚地,去接回在豐邑的家屬。張良也潛入關中,他緊急致信給項羽,說漢王僅僅是按照原先懷王之約,欲得關中,“如約即止”根本無意東出中原。那個時候,項羽正為齊王田榮叛楚興兵的事頭疼,急如星火地召集諸侯去齊國征討田榮,沒把劉邦攻下廢丘的事過於放在心上,他相信了張良關於劉邦真的會“如約即止”的承諾。

去豐邑搬取劉邦家屬的是劉邦舊時的“大哥”王陵。

王陵也曾是沛縣的一個有名的豪傑,他早年的勢力比劉邦大得多,項羽一直想把他拉到自己的隊伍裡來,於是他在陽夏把王陵的隊伍攔截住了,王陵派出使者去陽夏交涉,提出要借道去豐邑搬取漢王家眷,卻發現王陵的母親已被楚軍從沛縣接到了這裡,並且受到了“東向首座”的尊貴待遇。楚軍方面也向使者提出了招安王陵的意圖,並開出了條件。在送別使者的時候,王陵的母親找機會悄悄對使者說“你替我轉告王陵,讓他一心一意侍奉漢王。漢王是個有情有義的好人,千萬別因為擔心我的安危,左右不定,我現在就以死告別”。說完搶過使者的佩劍,自刎而死。使者也急急逃回,稟告了王陵。

項羽以為自己受到了嘲弄,氣得暴跳,下令烹煮王陵母親的屍體,瀉洩憤恨,這個事件也更堅定了王陵鐵下一顆心隨劉邦反楚的意志。

現在我們該說到呂雉了。

從克復豐邑那時的癸巳年(秦二世二年,公元前08年)到現時的丙申年(漢王二年,公元前05年)已經三個年頭了。劉邦一去不返,書信也很少捎回來,她哥哥呂釋之在入蜀中途開了小差,回到豐邑,她才知道劉邦被封為關中王,已經入蜀。而且入蜀之路非常艱險,最險要的路段,只能在前人修的棧道上行走。棧道下就是千丈深谷,不小心掉下去就會粉身碎骨,一些特別艱難的地方只容一個人單獨透過,所有的輜重、糧草、兵器都得用人一件件背過去,連日行軍,不慎失足跌下山澗摔死的人越來越多,因此不斷有人從半路上逃亡。劉邦憂心忡忡,每天晚上都要借酒來澆心中的愁悶。

呂雉一直為劉邦暗暗擔心。

這幾年,她一個女人家,撫養老人,帶著幾個孩子,日子過得十分艱難。而且這世道一直就不太平,按照項羽的分封,沛縣泗水屬於項羽的封地。由於一些將領對戲亭分封不滿,爭端紛起,未得封王的田榮起兵反楚,鬧得人心惶惶。

豐邑克復之後,劉邦接受雍齒的教訓,安排任敖駐守豐邑。任敖就是當年呂雉被關進監牢時為她打傷了主辦審訊的吏員的壯士。又安排一個名叫審食其的年輕人做為舍人,去照料他的家事。舍人,其身份是家僕或者也可稱為管家。這審食其,也是本邑人氏,他最早同周勃一樣,也做著在喪事上擔任樂師的職事,在地方上人緣很好,且又生得一表人才,從劉邦起事不久,就追隨劉邦,不過他不是跟隨劉邦衝鋒陷陣,而是照管劉邦的家事,只不過當時他還沒有“舍人”的名義。在那戰亂的年月裡,劉邦的家也是不安定的,免不了東躲西奔,審食其一直恪盡職守,也吃了不少苦。不久呂雉和太公做了項羽俘虜,審食其是一直伴著他們一家的,形勢緊張以後,呂雉生怕會遇到不測,把自己生的一雙兒女交給一個親戚帶著,自己和太公、劉肥在家裡等待前方的訊息。

穩定了後方之後,劉邦以閃電般的速度揮師出關,在陳倉(今陝西寶雞)被攻克之後,相繼挫敗了塞王司馬欣和翟王董翳,平定了關中大部分地區,開啟了東進之路。釋出項羽十大罪狀於天下,號令諸侯共討之。其中最後兩條是“使人陰殺義帝江南”、“為人臣而殺其主,天下所不容,大逆無道”。這一檄文有很大號召力,於是各地諸侯紛紛起兵。

第二年五月,劉邦率五十六萬反楚聯軍,直逼彭城。

而此時項羽正在齊國對付反楚的田榮,彭城幾乎沒有什麼兵力,因此劉邦沒費多大勁就佔領了項羽的國都。

項羽聞訊,急忙率精兵三萬餘,日夜兼程趕回彭城,而此時劉邦又犯了好財好色的老毛病,進入彭城後,整天泡在霸王後宮嬪妃之中,將士們也陶醉在勝利的狂歡中,放鬆了防備。項羽率軍奔襲,先佔據了彭城西南的蕭縣,從彭城背後發起衝擊,這一著連韓信都沒想到,他當時為防項羽回師,把防禦重點放在了彭城之東。楚軍殺來,漢軍只好倉促應戰,五十六萬大軍這一下可是“兵敗如山倒”啊!劉邦一下達撤退的命令,兵士們自相踐踏,死傷者無數。在倉惶逃竄中落入轂水、泗水淹死的,就有十幾萬人。

劉邦率部向南突圍,又在靈壁(今安微宿縣西北)東睢水上被楚軍追上,一場激戰,又有十幾萬漢軍或戰死或淹死,“睢水為之不流”。劉邦在夏侯嬰、樊噲等人的保護下,得以逃生。一路上被項羽追得丟盔御甲,狼狽不堪。

劉邦敗走豐邑,想接走老父妻兒時,不想項羽的軍隊已先行一步,攻破了豐邑。

楚軍攻城之時,呂雉和太公老倆口、庶子劉肥在審食其的保護下,緊急向山裡轉移,這時那兩個孩子還由親戚帶著,不在身邊,臨行前呂雉匆匆做了安排,自己與審食其和太公老倆口、劉肥先行出城。沒想到,他們居然荒不擇路,迎著楚軍追來的方向逃命,結果把自己送在楚軍手裡。

九、她聽到了自己心臟破碎的聲音

被楚軍俘獲後,呂雉做好了必死的準備,嗜殺成性的項羽,肯定不會放過她們的。沒想到楚軍對他們還算客氣,因為項羽有令,不得虐待漢王的眷屬。在項羽手裡,劉邦的父親、妻子是一個很重要的籌碼。

呂雉沒有費力氣揣摸項羽的用意,她只為一雙兒女擔憂,不知他們是否逃過了此劫,如今又在何方?

幸虧有了審食其,在精神上有了依靠。

此時,劉邦已敗潰到了沛縣,那時審食其已帶著太公和呂雉、劉肥離開,但他卻找到了劉盈兄妹,劉邦意外驚喜,連忙把他們抱到自己乘坐的車上。

劉邦的車仍由夏侯嬰操控。他乘的還是四馬的王車。那時車是立乘的,路又顛波難行。有一支騎兵部隊緊緊咬住劉邦不放,這支部隊的將領就是以“為氣任俠”而著名的季布。

馬車疾駛中,兩個孩子在車上站立不穩,接連從車上跌下來,劉邦怕被季布追上,命令夏侯嬰不要停車管孩子,夏侯嬰不聽,停下車子把孩子一次次抱上車。兩個孩子嚇得大哭,劉邦心煩,索性把孩子推下車去。夏侯嬰停下車,把孩子抱在懷裡,他怕孩子再從車上跌下來,或被劉邦推下去,就把兩塊盾牌插在車軒兩側。這樣走走停停,就耽擱了一些時間,劉邦大怒,幾次拔出劍來威脅夏侯嬰,不許他停車,夏侯嬰說:“大王要殺了我,誰來替您駕車子呢?”跟隨劉邦的侍衛們也表示誓死保護好兩個孩子,劉邦這才不說什麼了。

劉邦、夏侯嬰畢竟對這一帶地形相當熟悉,巧妙地甩開了季布的追擊,逃離沛縣地面。

可是,下一步怎麼辦,到哪兒去落腳?

劉邦決定到下邑去。

下邑是魏國的屬地,在碭山東北部,關鍵是這裡由呂雉的哥哥呂澤鎮守,而且呂澤手裡有一千多兵士,這支隊伍雖然不大,但都是子弟兵,況且下邑曾是碭郡的郡治,劉邦在項梁死後被楚懷王任命為碭郡長,他在這個地方還是有很好的社會基礎和人脈的。

劉邦在向下邑逃亡的路上,有一段插曲,不能不說。這段插曲正史不見,但野史和民間卻多有傳佈,姑且記之。

劉邦在去下邑的路上,走到天黑,又累又餓,又不敢去沿路的村子上借宿,怕被人舉發,那時整個泗水流域,到處都是搜尋追殺劉邦的楚軍,投降了楚軍的諸侯部隊,也想捉住漢王去項楚建功,所以一路上提心吊膽,儘量避開人群。一行人走得人困馬乏,實在走不動了。正在這時,忽然見前面樹林裡透出幾點燈火,於是迎著燈火走去。

樹林裡的一片空地上有三五間草屋,侍從敲了敲柴門,走出來一個鬚髮皆白的老人,夏侯嬰上前施禮說:“打擾老丈,我們走得疲乏了,想在您老人家這裡歇歇腳,討碗水喝”。

老漢見這一干人雖然滿身煙火征塵,卻氣宇不凡,為首的一位,居然乘坐著四匹馬拉的車子,不敢怠慢,忙說:“不打緊,請,請,只是寒舍窄小,委屈了諸位”。

老漢把劉邦讓到屋裡,坐了上位,又招呼女兒燒湯讓劉邦等人洗塵,並安排飯食。老者委婉地問起劉邦身世,劉邦見老漢乃是忠厚長者,也不隱瞞,就以實相告。老漢納頭便拜:“老朽不知是大王駕到,罪!罪!”劉邦連忙扶起了老漢。老漢說,他本是定陶人氏,前因秦項交兵,一家逃避至此,老妻、幼子皆被亂兵衝散,毫無訊息,身邊只有小女相伴,權且在這裡借居。

這時,劉邦才注意到老漢的女兒,雖在離亂之中,仍不失大家本色,姿容豔麗,身姿婀娜,一雙眼睛之間,流露著百媚千嬌。劉邦好色的本性又被逗起來了,問老漢:“令媛果然聰明靈秀,不知可許字他人?”老漢說:“小女年方二九,因戰亂頻仍,以致延誤至今。過去有人給她算過命,說她生有貴相,日後必逢至尊至貴之人。今日幸遇大王,莫非是上天成就小女?”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劉邦一聽,心裡樂開了花,早把自己的境遇生死置之度外了。忙從身上解下一塊佩玉,交給老丈,算是定聘之禮,約定天下平定之日,再來迎娶戚女。

不久,劉邦果不食言,在平定海內,即皇帝位於洛陽之前,派人到定陶將戚氏接入軍中,這戚氏女,就是後來專寵的戚妃。

《劉氏大成譜》上記載的劉邦遇戚氏的故事則是另一類版本了。

那個故事說,劉邦被項羽追殺,失魂落魄,擺脫追兵之後,又累又餓,在馬背上昏昏睡去。那匹馬馱著劉邦,來到豐縣西北濟陰戚家寨(現在山東定陶孫溜鄉戚莊),被一座高牆擋住了去路。那匹馬長嘶一聲,騰空一躍,翻牆而過,落在一戶人家的後花園裡。劉邦被顛下馬來,仍在大睡。

第二天一早,這家小姐由丫環陪伴著到花園賞花,看到了熟睡中的劉邦。小姐疑是賊人,剛要呼喊,再一看不對,這個熟睡的漢子身披鎧甲,腰佩寶劍,一身武將裝束。再瞧長相,劉邦雖衣甲不整,面帶倦色,卻依然相貌奇偉,一雙臥蠶濃眉,眉宇間透著一股英武之氣。小姐看著心裡愛慕,就把自己身上披的一件繡著並蒂蓮的鵝黃色披風解下來,輕輕蓋在劉邦身上。這個小姐就是戚家寨富戶戚公的女兒。

戚公夜裡做了一個夢,夢見一白髯老者對他說:明日將有一騎白馬之人到府上,此是大貴之人,可以女妻之。

戚公醒了,覺得這個夢很怪,有點似夢非夢的感覺。忽聞家人報說:有一個人躺在後花園裡大睡,旁邊還有一匹白馬。

戚公三步兩步走到花園裡,那個熟睡的漢子還未醒,身上卻蓋著女兒的鵝黃披風。老漢撩開披風一看,嚇了一跳,他認出這個漢子居然就是泗水亭長劉邦。戚公為什麼會認出劉邦呢?泗上在濟陰東南,兩地相隔幾十裡遠,劉邦交遊很廣,認識他的人很多,戚公也是個拋頭露面的鄉紳,認識劉邦也就不奇怪了。

戚公忙搖醒劉邦。劉邦睜開眼睛,問知此地乃濟陰戚家寨,知道自已原來兜了個大圈子,並沒有逃出多遠,怕項羽追兵趕到,馬上就要辭行。戚公哪裡肯放,就把他帶到廳上,熱茶熱飯好生款待。席間,戚公讓女兒出來為劉邦敬酒,並對劉邦說:“小老兒只有這一個女兒,從小百般聰慧,一心要找個好人家嫁了。如不嫌棄,願將此女為大王奉箕帚。”

劉邦被戚女美貌迷得七顛八倒,心裡一百個高興,嘴上卻說:“如今兵敗彭城,若喪家之犬,何敢妄想。”

戚公說:“不瞞大王說,剛才我見大王臥處有紫氣縈繞,此乃王氣也。大王必得天下無疑。”

劉邦聽了這話高興了,一高興就順嘴說:“如果真有那一天,我定會封小姐為皇妃。”

這門親事就這麼訂下了。當晚就在戚公家草草行了合巹大禮。第二天,辭別戚公戚氏,戚氏一路送出好遠,依依惜別。

劉邦建立漢朝,第一件事就是把戚氏接到宮中,冊封為皇妃。後來,又為褒獎戚姬的德行,將定陶給她做了封地。戚姬被呂雉害死後,定陶人為紀念她,建了一座戚姑寺。至今定陶縣城北仍有戚姑寺遺蹟留存。

定陶在什麼地方,就在現在山東省的西南部,從地圖上看,離沛縣一帶算不得太遠。

這位戚氏的名字,史書無載,在臺灣作家高陽先生寫的一本后妃傳中,說她名懿,不知有什麼憑據。

對於戚氏,司馬遷《史記·呂太後本紀》只是記“及高祖為漢王,得定陶戚姬,愛幸,生趙隱王如意”。且記“戚姬幸,常從上之關東”,說這位戚夫人因為得到劉邦的寵幸,所以常常跟隨劉邦去關東一帶打仗。正史的記載戚氏的來歷就是這些,語焉不詳,所以野史才有了種種不同的說法。

劉邦在離亂中納戚氏,或許是他堅定不移地相信自己是“真命天子”。當年呂雉嫁他,也是因為會看相的泰山老丈看出了他的不同凡俗,而且呂氏也多次被相面術士說成“天生貴相”,這個戚氏,簡直又是呂氏的另一個翻版。

且說劉邦到了下邑,立刻就有了一個意外的驚喜——張良也來了!這真叫天無絕人之路,有了張良,他就什麼也不怕了。

張良告訴劉邦,韓信仍在睢水一帶牽制項羽主力,一些散失的部隊正在那裡集結。而且蕭何也在後方力挺,這等於給劉邦打了針興奮劑,他的情緒立馬亢奮起來。只要有蕭何、韓信在,他就有拼下去的本錢。

實際上當時的形勢還十分嚴峻,原來歸附劉邦的諸侯王和大大小小的將吏,這時候一看風頭不對,紛紛倒戈,據地背漢,劉邦幾乎正而八經成了孤家寡人。所幸項羽回師彭城之時,田橫從城陽反撲,迅速戰領了三齊之地,把項楚扶立的齊王田假打得丟盔棄甲跑回彭城,項羽只得抽出大量的兵力和精力來對付這些棘手的突發事件,這讓劉邦得到了暫時的喘息。

張良給劉邦獻計,說有三個人可以幫你打敗項羽,哪三個人呢,頭一個是九江王英布,他曾是項羽手下最勇敢的猛將,功勞卓著,隨項羽出生入死,只得了個九江王的封號,心裡彆扭,跟項羽已經是貌合神離了。第二是遊擊王彭越,他是平民出身,和項羽一向格格不入,在分封時他和田榮一樣遭到貶低,所以跟田榮結成反楚同盟,現在梁的大部分地盤在他手裡。第三個人是誰呢,就是您麾下的韓信,在您手下的將領中,只有他一個人是可以託付大事的,可以把一個軍團交給他,讓他與漢軍互為犄角。您如果將來真的能兌現誰幫您打敗項羽就和他平分天下的諾言,那麼這三個人就是最佳拍檔,把這三個人掌握在您手裡,就足以擊破項羽了。

劉邦當然依計而行。

被羈押在彭城楚軍大營中的呂雉,此刻正經歷著難以忍受的煎熬。

這些日子,楚營裡差不多天天都有慶祝勝利的歡呼聲,某某城邑又攻下了,某某將領又歸附了,某役殺了漢軍多少,這些訊息都像刀子扎在呂雉的心上,她希望從這些訊息中,能捕捉到丈夫的行跡。

可是,沒有任何關於劉邦的訊息。

審食其總是耐心地照料她,寬慰她。

審食其是個善解人意的年輕人,劉邦當年讓他以舍人的身份照料他的家人,他的命運從此就和這個家庭牢牢系在了一起。

劉邦從有了戚氏,無論行軍還是作戰,都把她帶在身邊,早就把被羈押在楚營的呂雉忘在腦後了。而呂雉憑著女人天生的敏感,也惴度出一生風流成性的劉邦一定又有了新寵。因為在進入楚營之前,她已經很難見上劉邦一面了。她一直默默承受著被冷落的痛苦和巨大的委屈,為劉邦撐著這個家。一想到自己在敵人的營壘裡過著生不如死的日子,而別的女人卻乘機鳩佔鵲巢,她的心像一下子被扔進了滾沸的油鍋裡,她恨那個下賤的女人,她一定是憑著自己的年輕貌美橫刀奪愛。她也恨劉邦,這麼多年同生共死的夫妻之情,他居然可以為一個萍水相逢的女子而決絕地拋棄。這種痛苦蛇一樣噬咬著她的心。但她卻始終不願痛快淋漓地發洩一場,她知道這個時候她的心必須準確地貼近自己,戰爭正處在膠著狀態,哪裡是掄醋罈子的時候?

所幸劉邦送給了她一個審食其。審食其雖然只是一個相當於家奴的舍人,可是他年輕,人也長得很帥氣。最重要的是他太能揣摸女人的心思了,在她面前,審食其不是卑瑣的,他很有分寸地保持著身份感又總能夠恰到好處地履行著男人的責任,他很少說什麼,卻懂得在最應該做什麼的時候怎麼做。如同春風化雨,潤物無聲。他讓呂雉明白了很多她百思不得其解的東西,讓她懂得了人生的幸福其實是很簡單的,她煩燥不安的時候,只要審食其把手輕輕放在她的肩頭,她就能立即安靜下來。

在成為人質的日子裡,審食其是她惟一的安慰。因為一開始項羽有過關照,對漢王的家屬多加禮遇,所以楚營對他們的看管並不太嚴密,審食其除了照料太公老倆口的飲食起居,有較多的時間陪呂雉。兩個人在一起的時候,既使不說什麼,也都知彼此的心思。

終於有一天,審食其帶來了一個訊息:漢王已經佔領了滎陽。從審食其眉飛色舞的表情上看,這應該是個好消息。

滎陽依山傍水,是關東通向關中的咽喉,退可守,進可攻,是個樞紐之地,佔了滎陽,遏止敗勢是早一天晚一天的事。

不久,審食其又帶來訊息說,英布已經歸附漢王,也到了滎陽。

過了一段時間,又得到楚軍的傳聞:彭越也歸附漢王了。韓信連打了幾個大勝仗。霸王準備很快進攻滎陽。

呂雉的心一天一天懸起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