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言情 > 大宋帝國風雲錄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十五章 四百多年的老妖精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五十五章 四百多年的老妖精

西北策略將如何改變?

大宋在陝西方向奪取了天都山和橫山,已經取得了戰略優勢,現在大宋又拿到了山後九州,只要大宋再拿到雲內,全取代北,那麼大宋就從東西兩個方向對西夏形成了包抄之勢,西北策略勢必將由防禦轉為進攻。

問題是,樞密院、主掌西北軍的統帥,還有陝西、河東各路的西北軍將領,他們的意見會不會統一?肯定不會。大宋的主戰派從打算北伐到制定平燕策再到組織北伐,整整花了十年功夫,由此可以想象改變西北策略,而且是從防禦轉為進攻,這個難度有多大。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折可求在書信中明確提出,西北策略必須從防禦轉為進攻。

很簡單,大宋收復燕雲之後,隨即具備了向北拓展疆土的條件,如果繼續堅持“守內虛外”,堅持防禦策略,那明顯不利於大宋的發展。進攻意味著戰爭,戰爭意味著利益,利益之爭勢必引發權力之爭,而權力之爭決定由誰主掌朝綱,這正是能否改變國策的關鍵所在。

誰掌握了大宋權柄、掌握了大宋朝綱,誰也就掌握了大宋的命脈、大宋的國策,而誰掌握了大宋的國策,也就意味著他掌握了予殺予奪的權勢和取之不竭的財富。

這種改變大宋國策的事只有李虎才有可能做到,他是大宋實際意義上的第一個藩鎮,對於一個將門世家來說,它肯定做不到這點,充其量只能施加一些有限的影響力,但是,國策一旦改變了,西北策略由防禦轉為進攻,將門世家的地位將因此得到極大的提高。

守疆和開疆是兩回事。開疆拓土,那種功勞和榮耀等同於開國元勳,將門世家將因此獲得更大的利益,甚至有可能在邊疆做一個等同於藩鎮的鎮戍世家。

這才是折家真正需要的財富。

李虎佩服,驚歎,這才是一個四百多年歷史的將門世家應有的氣魄。

這封信如果送到汴京,皇帝會感動。從臣的角度來說,折家可謂忠貞不貳,一心一意為了大宋;從家族的角度來說,折家用忠誠和鮮血換回來榮耀和財富,折家的子子孫孫從此可以安心享受他們祖輩留下來的豐厚遺產。

如果李虎認同折家對西北策略的意見,和折家以及抱有相同看法的其它西北鎮戍世家結成同盟,齊心協力改變西北策略,那麼雙方的利益隨即連為一體。這是一個長期利益共同體,如果把這個巨大的目標放在前面,眼前的利益之爭根本不值一提,雙方都可以退讓一步,各取所需。

李虎把信遞給了岳飛。

岳飛看完文卷後,對西北的兵事和將門世家有了一個大概的認識。這些事對他來說一無所知,他從來沒有接觸過,也沒有機會接觸。這份文卷恰好給他開啟了一扇窗戶,讓他看到了一個完全不一樣的世界。他睜大好奇的眼睛望著這個全新的世界,憑藉著自己的學識和理念來認知這個世界的善和惡。這個世界裡的善惡和草民世界裡的善惡完全不同,岳飛需要時間去理解,去讀懂它們。

岳飛又看完書信,然後他糊塗了。

在文卷裡,折家就象西北的一個土霸王,它甚至可以影響到大同會戰的勝負,但在這份書信裡,他卻看到了一個對大宋忠心耿耿的將門世家。到底哪一個才是真正的折家?

李虎低頭思索,他要好好想想。折家這個坑挖得太大了,他要想想自己會不會掉進去,假若掉進去爬不出來,那還不如現在和折家劃清界限,免得被這個四百多年的老妖精一口吃了。強龍鬥不過地頭蛇,李虎現在知道地頭蛇的厲害了。這哪裡是地頭蛇,這根本就是一條霸王龍嘛。

“折家的後面到底是誰?”李虎越想越覺得複雜,折家利用這場決定自己生死存亡的大會戰把自己突然拉進了汴京的朝堂之爭,這太不可思議了,自己不但一點準備都沒有,甚至在西京還沒有喘過氣來,就要和汴京鬥上了。直娘賊,老子的命還真苦。

原野當然不知道折家的後面是誰,他擔心地看著李虎,李虎則一臉茫然。

“我們要派人到汴京去。”原野忽然說道,“我們對汴京一無所知,這太危險了。”

李虎轉頭看著原野,搖頭苦笑。義軍裡都是遼東漢人,燕雲漢人,要麼就是蕃人,到汴京做回易還差不多,想做暗探?做夢去吧。

“梁山人都是汴京一帶的。”原野說道,“大戰結束後,馬上把梁山人請到大同,我們讓梁山人到汴京打探訊息。”

“這個我們可以做到,而且還是來自中樞的訊息。”吳思銘不知道折可求的信裡寫了什麼,但從李虎和原野的表情上看得出來,折可求提了一個讓李虎害怕的要求。

李虎和原野同時望向吳思銘,眼露驚色。梁山人還有這麼大的本事?

吳思銘嘿嘿一笑,有些得意地說道:“我們有個兄弟叫燕青,原來是盧俊義的家童。他長得非常英俊,武技也很高超,琴棋書畫詩詞歌賦無一不精。有一年他隨盧大哥到汴京辦事,無意中認識了大才子周邦彥。周邦彥帶他認識了汴京第一名伎李師師。這個李師師是當今皇帝的禁臠,整個汴京城都知道,聽說蔡京、高俅等人都是她的座上客。中樞的事一般大臣不知道,李師師卻知道。”

李師師?李虎馬上想起來了,老爹對自己說過這個風塵女子,而《水滸傳》裡燕青的確和李師師有些交情,只是《水滸傳》裡說燕青帶著宋江找到李師師,意在託她說情以便儘快招安,其實根本不是這麼回事。

“當初我們在京東一帶遭到官軍圍追堵截後,宋大哥本來準備帶著我們北渡黃河,到太行山去,但燕青從李師師那裡得到訊息,說官軍都在黃河邊上等著了,宋大哥無奈之下,這才帶著我們南下。”吳思銘嘆了口氣,“其實現在看來,南下是錯誤的,當初我們應該強渡黃河到太行山去。”

這是個好消息,非常好的訊息。李虎和原野都很高興,李虎更覺得自己收留梁山軍是正確的決策。有了燕青這著暗棋,汴京有什麼事很快便會傳到大同,這對義軍來說,等於有了千里眼順風耳。

“你親自去寧武關。”李虎略加思索後,對原野說道,“這件事讓李綱去可能有些不便,你認為呢?”

“好,我日夜兼程,兩三天內就能趕到寧武關。”原野懂得李虎的意思,當即說道,“除了梁山軍這件事,你還有什麼要交待的?”

“我要軍隊,更多的軍隊。”李虎說道,“你告訴折可求,三萬軍隊杯水車薪,解決不了問題,請他務必想個辦法,再給我調兩萬軍隊過來,我至少要五萬人。”

吳思銘目露驚色。從李虎的語氣裡看得出來,他在大同會戰中已經落於下風,不過這個人在北方就是一個神話,吳思銘相信李虎不會敗,相信老天不會滅絕梁山人。

原野皺皺眉,低聲說道:“總帥,折可求不過是府州知州,他有多大權力?就算是河東帥司也無權調兵的。”

李虎指指岳飛手裡的信,“你告訴折可求,我已經和童貫談妥,大同會戰結束後,我就出兵幽燕,我可以搶在童貫前面奪取燕京,拿燕京城來要挾汴京,逼迫汴京改變西北策略。”

原野笑笑。他瞭解李虎的性格,這位虎王張嘴就能騙,他只管現在,哪管將來?“他的確無權調兵。”

“他肯定能想出辦法。”李虎非常自信地說道。

“其它的呢?”

“答應折可求。”李虎笑道,“折家目光長遠,著眼未來,他們不會提出太過分的要求。你只要覺得可以接受,那就和他結盟。”

原野不再多說什麼,隨即以李虎的名義給折可求寫信。李虎則親自給宋江吳用,還有盧俊義和林沖給寫了一封信,請他們聽從折可求的安排,儘快趕到大同。

當天夜裡,原野和吳思銘急赴寧武關。

五月二十,鎮川堡。

這天,金軍把主力移到了鎮川堡右翼,猛攻東頭溝。

虎烈第二軍阿巴頓、第六軍譚弘毅、黑山軍、雷霆軍在董小丑的指揮下,奮勇阻擊,但金軍的兵力明顯佔據優勢,經過三個時辰的攻擊,他們拿下了三座烽火墩,宗磐親自統率一支軍隊逼近了東頭溝的側翼。

就在這個時候,飛雲軍到了。飛雲軍左副帥陳豹領四個將迅速殺進戰場,和宗磐正面交鋒。

半個時辰後,飛雲軍的右副帥南宮博再帶兩將軍隊趕到。

宗翰聽說飛雲軍到了,大喜過望,急忙下令宗磐撤出戰場,停止攻擊。

當天夜裡,完顏杲、宗翰、宗望商量了一下,決定由宗望、宗弼、完顏婁室、耶律奴哥率七萬軍隊急赴野狐嶺,會合野狐嶺的兩萬軍隊,以九萬兵力攻打奉聖州。

本來宗翰還指望耶律奴哥的詐降起點作用,但現在戰局正在向有利於金軍的方向發展,此刻李虎無論如何也不敢相信耶律奴哥,所以詐降之計隨即作罷。

“蒲家奴說殺虎口太難打,留三萬人馬以做牽制,帶四萬主力趕到鎮川堡。”完顏杲說道,“這樣一來,我們在鎮川堡一線的總兵力並沒有減少太多,依舊可以保持強勢攻擊,牢牢拖住漢軍主力,從而確保你順利攻克奉聖州。”完顏杲望著宗望,鄭重囑咐道,“今天是二十,你必須在二十四日到達野狐嶺並展開攻擊。攻擊一定要猛,要快,打漢軍一個措手不及。只要你打下奉聖州,這一仗我們就贏了。”

宗望微笑點頭,領命而去。

=(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qidian.,章節更多,支援作者,支援正版閱讀!)(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