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言情 > 大宋帝國風雲錄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十五章 老帥定計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十五章 老帥定計

二十四日,西涼府。

卯時兩刻,仁多保國被扈從叫醒,鷹崖堡遭到攻擊的訊息讓他震驚不已,急忙下令集結軍隊直殺鷹崖堡,務必守住這個重要關隘。

仁多保國一邊洗漱,一邊想著鷹崖堡如果失陷後所造成的局勢變化,心情不禁越來越沉重,思緒慢慢飛到了賀蘭山。河西戰場的這一突如其來的變化,對正在興慶府說服皇帝和大臣們固守賀蘭山的防禦策略是否有幫助?

李察哥的防禦策略在興慶府遇到了巨大阻力,不管是党項權貴還是漢蕃臣僚,幾乎是異口同聲,堅決反對。

首先,讓皇帝和朝廷冒著全軍覆沒的危險坐鎮賀蘭山,這根本不可行,甚至有大臣質問李察哥,你居心何在?你把皇帝和朝廷留在賀蘭山,自己卻跑到河西,是不是想乘機篡僭?之所以有大臣不惜挑起君臣矛盾,原因就是不想留守賀蘭山,不想拿身家性命來賭博。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李虎和虎烈軍在極度困難的情況下,在三個戰場先後擊敗女真人,金軍因此遭受重創,勃極烈完顏昱陣亡,東帳主帥完顏宗望因為兵敗中原而導致病情加劇隨即病逝,元帥府右都監耶律餘睹全軍覆沒。此戰過後,李虎和虎烈軍聲名大振,可以想像,這種情況下,李虎發動西征,有多少党項人能像李察哥一樣鎮定自若,還能冷靜地分析敵我雙方的優劣並拿出正確的攻防策略?

好在李乾順這個皇帝不錯,在國祚危難之際,給予了李察哥極大的信任,但形勢擺在這裡,西夏的國力和兵力根本無法與李虎抗衡,當整個朝廷都要求皇帝退守河西的時候,李乾順還能保持冷靜嗎?

皇帝和梁乞申、李安惠、李仁禮、薛元禮等一幫重臣商議之後,決定讓太子監國,讓李察哥輔佐太子,齊心協力固守賀蘭山,而皇帝則帶著部分文武大臣退守河西。

李察哥勢單力薄,一個人的力量根本無法和整個朝廷對抗,他只能接受這個在他看來糟糕到了極致的辦法。

其次,皇帝和朝廷對李察哥以十萬重兵戍守賀蘭山也提出異議。

這是很簡單的事,皇帝和朝廷要撤到河西,那麼軍隊的主力當然也要撤到河西。西夏的軍隊現在只有二十多萬,這是在全民皆兵的基礎上所能集結到最多的軍隊數量,但戰鬥力已經和過去無法相比了。軍隊存在與否直接決定了國祚的存亡,只要軍隊在,就算賀蘭山丟了党項人也不會就此敗亡,還可以再殺回來,再把賀蘭山奪回來,還有翻身的機會,所以在這一點上,包括李乾順都不同意李察哥的攻防策略。

十萬大軍戍守賀蘭山,這是李察哥擊敗李虎的唯一辦法,如果這個策略被否決,皇帝和軍隊主力全部撤到河西,那正好中了李虎的奸計,而賀蘭山一旦丟失,党項人在狹窄的河西生存艱難,勢必會陷入大宋、吐蕃和草頭韃靼、黃頭回紇的三面圍攻之中,國祚岌岌可危。

李察哥為此據理力爭,為了贏得支援,他動用了一切力量,試圖說服皇帝和朝中重臣。

興慶府陷入爭論之中,也陷入了權力爭鬥當中,各種各樣的矛盾也在這一刻激發了,好在李虎還沒有發動攻擊,興慶府的君臣們還有時間商討,但李察哥做出的一系列兵力部署卻因此耽擱了。

以河西戰場來說,按照李察哥的設想,要儘快從西平軍司和甘肅軍司調集主力趕赴西涼府和喀羅川,要重兵駐防仁多泉城,要從虯龍嶺的東西兩個方向牢牢壓制住虎烈軍,阻止李虎攻打朔方,合圍賀蘭山,然而,這個部署因為興慶府對整個防禦策略的質疑而擱置了。

李察哥唯一做成的事就是把仁多保國和李定川送出了興慶府。仁多保國到了西涼府,李定川到了統安城,這兩個人支援李察哥的防禦策略,而且作戰經驗豐富,有他們戍守前線,李察哥最起碼可以保證河西和朔方的安全。

仁多保國三天前到達西涼府,憑藉個人在河西諸蕃中的威望,正在設法說服諸蕃,調兵支援仁多泉,然而,戰局的發展太快了,宋軍竟然越過了雪山,殺進了河西,不過,仁多保國並不驚慌,以他和西北軍作戰幾十年的經驗來看,這支軍隊不是西北軍的主力,也不是西北軍的主攻方向,這應該是西北軍偶然得到了一個機會,冒冒失失地闖進了河西而已,不足為慮。

幾位將帥匆匆走進府衙,向仁多保國稟報軍隊已經集結完畢,請求仁多保國下令急速殺奔鷹崖堡。

仁多保國遲疑片刻,忽然問道:“你們吃飯了嗎?”

幾位將帥當然沒有吃飯,連洗漱都沒來得及。

“先吃飯,吃完飯再說。”仁多保國熱情相邀,幾位將帥卻是面面相覷,不知道這位老帥用意何在。

“鷹崖堡距離西涼府八十裡,就算你們縱馬狂奔,也來不及救援了。”仁多保國習慣性地抓抓禿頭,輕描淡寫地說道,“既然來不及救援了,那就不要急,慢慢商量,拿出一個萬全之策來,免得匆忙之下中了敵人的埋伏。目前西涼府就你們這五千人馬,一旦折損過半,我拿什麼戍守城池?”

來不及救援?幾位將帥暗自詫異。鷹崖堡易守難攻,有一千多守軍,堅守幾個時辰不成問題吧?如果飛速馳援,極有可能守住堡寨,但一旦耽擱,那十有八九要失陷。不過這話誰都不敢說,現在興慶府局勢緊張,這時候出了錯,前途難保,既然仁多保國說不急,幾位將帥巴不得了。

仁多保國沒有心思吃飯,他敷衍了一下,隨即走到院落裡,一邊踱步,一邊沉思。

十九日,西北軍開始攻擊仁多泉,二十四凌晨,鷹崖堡遭到偷襲,但直到現在為止,喀羅川方向卻沒有任何動靜,無論是震武城還是蘭州,都沒有發生激戰。這是為什麼?雖然西涼府是整個戰局的要害所在,但李虎這樣明目張膽地攻打西涼府,顯然與常理不合。以常理來說,李虎的攻擊目標如果是西涼府,那西北軍現在應該猛攻喀羅川,以掩護偏師偷襲涼州,哪有這樣直擊要害的?

從整個戰局來說,李虎如果要合圍賀蘭山,必定先從東線發動攻擊,以便把夏軍主力誘到賀蘭山一線,造成夏軍西線兵力空虛,然後再打喀羅川,掩護偏師偷襲西涼府,但如今卻倒過來了,東線的虎烈軍沒有發動攻擊,西線的主力也沒有攻打喀羅川,而是派一支偏師率先直擊西涼府。

李虎用意何在?

仁多保國連抓腦殼,越想心裡越是忐忑不安。李察哥先前曾估猜李虎要以喀羅川為陷阱,把夏軍主力誘到河西和朔方一線,以便虎烈軍迅速攻佔賀蘭山,但現在李虎一開始就打西涼府,這等於告訴西夏人,我要攻佔西涼府,我要合圍賀蘭山,這等於逼著西夏人把兵力調到河西。但問題是,從仁多泉、大雪山這個方向攻打西涼府,路途艱險難行,就算李虎把主力送過來了,但糧草武器怎麼辦?沒有大量糧草武器的補充,這支殺進西涼府的軍隊等於自尋死路。

宋夏兩軍為什麼要爭鬥喀羅川的控制權?原因就在如此。由喀羅川直殺涼州,大軍從寬敞的大道推進,這才是攻打河西唯一的路,至於仁多泉這條捷徑,只適合偷襲,但偷襲能否成功還在於喀羅川戰場的配合,沒有主力從喀羅川北上策應,偷襲必定失敗。

李虎在做一件根本就不可能成功的事,為什麼?

仁多保國想不通,想不通他就不想了,他決定以西涼府為陷阱,把這支偷襲敵軍誘進西涼府,然後達到他的兩個目的。第一個目的當然是幫助李察哥。西涼府失陷,賀蘭山退守河西的路被斷絕,那麼皇帝也罷,朝廷也罷,在這條路沒有打通之前,無法撤離。既然皇帝和朝廷無法撤離,那麼十萬大軍肯定要戍守賀蘭山,如此一來,李察哥的防禦策略就可以順利實施。

其次,他有充足的理由,可以在最短時間內把西平軍司和甘肅軍司的主力軍隊拉到西涼府,一則切斷西涼府和仁多泉之間的聯絡,確保隨時圍殺敵軍,二則給喀羅川戰場以有力支援。也就是說,即使朝廷還是拒絕接受李察哥的防禦策略,但仁多保國卻利用西涼府失陷一事,巧妙地完成了河西戰場的兵力部署。

黑暗在悄悄流逝,一絲曙光驀然躍出,天亮了。

仁多保國走進屋子,給幾位將帥下達了命令。西涼府守將李延川率兩千人馬趕赴鷹崖堡救援,如果鷹崖堡丟失,則阻擊敵軍,於天黑前撤回西涼府。仁多保國率三千人馬駐守西涼府,並配合府衙撤離城內百姓,務必於天黑之前全部撤離完畢。

李延川領命,匆忙率軍趕赴鷹崖堡。

仁多保國則回到書房,給皇帝擬寫奏章,給李察哥寫了一封長信,又給統安城的李定川通報了河西戰場上突然發生的變故,接著給西平軍司和甘肅軍司下令,即刻支援西涼府。

=(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qidian.,章節更多,支援作者,支援正版閱讀!)(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