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言情 > 大宋帝國風雲錄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十七章 大戰在即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十七章 大戰在即

涼州在熙河軍的攻擊下,陷入混亂。

姚平仲就象一頭瘋狂的猛虎,張開血盆大嘴,肆意吞噬,短短三天之內,橫掃涼州。仁多保國沿著馬城河不斷北上,退進了沙漠。他非常有耐心,等待熙河軍跳進陷阱,然而,姚平仲就是不上當。熙河軍沒有進駐西涼府,也沒有攻打涼州其它縣鎮,而是在鄉村牧場之間燒殺擄掠,涼州諸蕃遭到了血腥屠殺,屍橫遍野。恐懼隨著呼嘯的寒風,迅速在河西走廊傳開,宋軍殺進河西的訊息更是隨著滾滾狼煙傳遍了祈連山。

河西震動,諸蕃驚惶,甘肅軍司以最快的速度召集軍隊,第一批援軍風馳電掣,直奔涼州而來。

二十八日,瞿進接到斥候的稟報,得知西夏援軍逼近涼州,馬上率軍後撤。當日夜,姚平仲下令,主力固守鷹崖堡,另遣十二支百人隊密藏於山野之間,深入敵後偷襲騷擾,幫助主力堅守河西。

二十八日,李虎在湟州德固寨接到了姚平仲的書信。

一天前,姚平仲報捷,熙河軍成功翻越雪山,並於二十四日凌晨攻佔鷹崖堡。李虎大喜,熙河軍此次偷襲,出敵不意,一擊而中,但隨之而來的問題是,熙河軍能否在河西堅持下去,只有堅持下去才能牢牢牽制住河西夏軍,甚至把賀蘭山方向的夏軍吸引過來,否則此次勝利沒有太大意義。

緊接著姚平仲的第二封書信就到了,這封信的內容和李虎的想法不謀而合。

“姚帥的意思很清楚,他希望大帥把主力用來攻打喀羅川,只要大帥能以最快速度拿下喀羅川,那他在河西才能一直堅持下去。”侯概看完書信,順手遞給了張高兒,然後轉身衝著李虎說道,“大帥,我覺得姚帥的建議很不錯,如果我們在河西連續投入兵力,甚至攻克西涼府,那等於逼著党項人盡遣主力救援河西,如此一來,我們在河西難以立足,沒有了河西的策應,我們就很難攻克喀羅川,喀羅川拿不到手,我們就無法對賀蘭山形成合圍。”

李虎揹負雙手,一邊來回走動,一邊低頭沉思,沒有回應侯概的話。

張高兒匆匆看完信,馬上說道:“兩萬熙河軍能否堅持一個多月?西夏人以重兵戍守喀羅川,我們的八萬大軍想在短時間內攻克喀羅川防線,難度非常大,一旦此戰久拖不決,熙河軍恐怕很難在河西堅持下去。”

張高兒不想參加喀羅川的攻堅戰,相反,他很想到河西戰場去。閻王軍的精銳過去都是馬賊,這種軍隊適合到河西戰場作戰。“我們在河西戰場投入重兵,不但可以牽制河西的軍隊,可以吸引賀蘭山方向的軍隊,還能重創党項人的士氣。河西是党項人的後院,是他們生存下去的最後一個希望,如今這個希望被我們突然擊毀,對他們的打擊之大可想而知,這明顯有助於我們取得西征大戰的勝利。”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糧草武器的運輸怎麼解決?”侯概毫不客氣地反駁道,“如果我們進入河西戰場,那蘭州就要給四萬大軍提供糧草武器,但從湟州治府邈川城到鷹崖堡的這四百多裡山路艱險難行,運輸極其困難,一旦下雨下雪,山路基本上就不能行走了,所以我覺得姚帥的建議非常合理,從雪山方向打河西只能做為佯攻,我們的主攻方向依舊是喀羅川。”

“但我們已經走了五百多裡,快到仁多泉了,這時候再調頭回去,下面人會把我們罵得狗血淋頭。”

侯概嗤之以鼻,這也算理由?你不過是看到進入河西戰場的通道被熙河軍打通了,想乘機殺進河西搶功勞而已。“鬼帥,大帥帶我們急赴仁多泉,是為了幫助熙河軍翻越雪山,殺進河西,而不是一次性把四萬大軍全部投進河西戰場。我們整個西線的兵力只有十萬,如果在河西投進四萬,那喀羅川還打不打?西線的攻擊目標是喀羅川,我們只有拿下喀羅川,攻佔朔方,姚帥在河西戰場的策應才有意義,否則熙河軍這一仗就算白打了。”

李虎一直不說話,他擔心姚平仲的熙河軍在河西夏軍的瘋狂反撲下,無法堅持,所以打算把張高兒的閻王軍也投進河西戰場,但考慮到喀羅川守軍的數量,他又遲疑了。正如侯概所說,這一仗的關鍵還是先拿下喀羅川,否則大軍就無法合圍賀蘭山,姚平仲的熙河軍也就無法一直在河西堅持下去。

就著他猶豫不決的時候,長安羅青漢來信,雖然朝廷和以長孫康寧為首的聯合商會竭盡全力籌措錢糧,但第二批運到蘭州的糧草武器要延後到十月下旬,羅青漢因此再一次告誡李虎,要妥善安排攻擊時間。

李虎無奈,斷然放棄了增兵河西的想法。他命令飛雲軍、閻王軍把隨軍攜帶的糧草武器全部留在德固寨,由湟州組織人力運到仁多泉,給熙河軍以更多的補充。

二十九日,李虎率飛雲軍、閻王軍返回湟州,準備會合韓世忠等人,北上震武城。

二十九日,仁多保國集結了大約三萬人馬向熙河軍發動反擊,雙方在鷹崖堡一帶激烈交戰。

仁多保國設下的陷阱沒有發生作用,河西戰況並沒有預想的那樣“糟糕”,這顯然無法對賀蘭山的決策產生重大影響,為此,仁多保國經過一番深思後,於三十日下令,停止攻擊。在西夏皇帝還沒有做出固守賀蘭山的決策之前,他需要這支宋軍留在河西。

仁多保國把西涼府拱手相送,宋人竟然不敢要,由此可以推測到這支宋軍偷襲之師的兵力極其有限,他們的目的僅僅是想牽制河西夏軍,從而幫助其主力攻打喀羅川。仁多保國因此基本上確定了宋軍的意圖,李察哥對宋軍攻擊策略的判斷基本上正確,李虎率先以偏師突破雪山防線殺進河西,正是要以喀羅川為陷阱,把党項人的主力誘到河西和朔方,繼而為虎烈軍主力攻陷賀蘭山贏得有利條件。

按照李察哥的部署,夏軍將計就計,在喀羅川與李虎決戰,讓李虎陷進喀羅川,同時把虎烈軍主力也拖在賀蘭山下,經過長時間的僵持之後,迫使李虎撤兵。党項人的實力不足以抗衡葫虎烈軍,只有用這種“拖延”的辦法,把李虎活活拖垮。

仁多保國再次稟奏興慶府,透過河西戰局的發展來進一步分析和判斷李虎的西征策略,懇請皇帝和朝廷接受李察哥的防禦策略,不要因為自身實力不夠而恐慌,繼而倉促決定撤離賀蘭山退守河西,導致國祚陷入危亡的困境。

眼下,河西局勢緊張,河西夏軍正在全力攻擊宋軍,爭取儘快把敵人趕出河西,所以近期內,皇帝和朝廷即使想退守河西也不具備條件,另外,虎烈軍一旦對喀羅川發動了攻擊,河西夏軍還要分兵支援,河西局勢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很難得到根本性改善,因此仁多保國懇請皇帝和朝廷暫時還是留守賀蘭山。

十月初四,仁多保國的奏章遞到興慶府,皇帝李乾順、宰相梁乞申和部分宰執大臣們勃然大怒。

仁多保國這道奏章擺明了就是威脅,就是逼迫皇帝和朝廷留守賀蘭山。

“陛下,這是陰謀,這絕對是陰謀。”梁乞申怒不可遏,幾乎失去了理智。目前,契丹人在兀剌海城已經集結完畢,虎烈軍在橫山南部的銀川城也完成了集結,天都山南部的西北軍已經沿著葫蘆河川北上了,大戰一觸即發,為了確保大夏國祚,皇帝和朝廷的退守河西已經迫在眉睫,這時候仁多保國卻告訴他們,宋人殺進了河西,河西局勢緊張,這不是陰謀是什麼?

仁多保國離開賀蘭山的時候,河西很安全,等到他到了涼州,宋人就突然越過雪山殺進了河西,而且還差點佔據了西涼府,這是不是太過巧合了?是不是巧合得太離譜了?聯想到興慶府激烈的權力鬥爭,這裡面是不是充滿了陰謀詭計?

李察哥臉色鐵青,一言不發。他現在不能說話,一說話事情更複雜了。

李安惠不得不出面,做為主掌樞密院的長官,他要為自己的下屬辯解。“樞密院早在仁多保國離開興慶府之前,就要求調整河西的兵力部署,尤其要增兵仁多泉城,以確保雪山防線的安全,但是……”李安惠瞪著面紅耳赤的梁乞申,厲聲說道,“樞密院的這個策議至今沒有得到批准,這直接導致了雪山防線的丟失。樞密院認為應該把河西主力調到喀羅川防線,但你從退守河西出發,要求樞密院把河西主力調到瓜州和沙州一線,阻御草頭韃靼和黃頭回紇,這才是造成河西局勢緊張的直接原因。”

梁乞申當然不會接受這番指責,當即和李安惠吵了起來。

李乾順馬上阻止了他們,直接問李察哥,現在怎麼辦?

“虎烈軍的攻擊馬上就要開始了。”李察哥神色沉重,“李虎非常驕狂,這一個多月來明目張膽地在邊境集結人馬,導致我大夏軍民人心惶惶,此刻陛下和朝廷務必堅守賀蘭山,穩定人心,激勵士氣,以確保我們在黃河一線擋住虎烈軍,給仁多保國穩定河西贏得時間,給陛下和朝廷的撤退贏得時間。”

李察哥無奈,只能以退為進,先把皇帝、朝廷和十萬主力留在賀蘭山。隨著戰局的發展,皇帝或許會改變想法,那事情就好辦了。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