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西夏風雲最新章節列表 > 第012章 鏖戰大順城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012章 鏖戰大順城

宋朝君臣得到鄜延路、環慶路、涇原路的十萬火急奏報,大驚失色,沒想到李諒祚小小的年紀,竟有如此大的膽量,敢發兵侵擾宋境。

宋英宗的心砰砰地亂跳,這是他即位伊始發生的戰爭。沒當皇上的時候,中國南北西三面戰爭不斷,他也聽到過,但他不著急不上火。現在不行。他想不著急,可告急的文書摞在龍案上,都急火火地跟他要兵;他想不上火,可戰火在燃燒,如同焰眉之急,將士要犧牲,百姓要遭殃。怎麼辦?怎麼辦?要兵就得打仗。此時,宋英宗才知道龍椅並非寶座,實乃針氈也。

宰相韓琦出班啟奏:“皇上初登大位,不可輕易出兵征戰。西夏李諒祚年幼不諳世事,宜下詔責問並撫慰。”

宋英宗道:“好,就依愛卿。”

於是,遣文思副使王無忌持詔赴夏。李諒祚得到侍臣稟報宋朝使者了,微微一笑,“讓他在驛館待著吧。”

楊守素見皇上把宋朝使者涼在驛館也不是個事,就對李諒祚道:“皇上,以老臣之見,還是應和宋使見個面,看看朝廷說什麼,也好留條後路。”

李諒祚點點頭:“好吧,老愛卿明天就把宋使領來。”

宋使來了,宣讀了詔書,就是讓李諒祚遵守臣規,遵守和約。李諒祚接旨後,仍然我行我素,根本不把大宋皇上的話當回事。

在秦鳳路德順軍地界內有一個堡子叫同家堡,在威戎堡西二十餘裡,是李元昊在世時,當地十九戶蕃戶舉堡獻於宋朝,當時並沒有劃界,更沒有修建作為界限標記的堠堡(注1)。李諒祚聽臣下說此地是西夏的,認為是宋朝侵佔了夏的土地。於是遣兵進掠,殺宋朝邊民數千人,掠牛羊數萬。並俘漢人蘇立,授以官。

宋英宗得報,檢視戶部的戶籍,知同家堡本宋地,再遣王無忌使夏,來到興慶府。李諒祚心中明白宋使來做什麼,拒絕接見。王無忌在興慶府逗留了三個多月,見李諒祚無意接見,只得捧著詔書走了。

多次舉兵進擾宋境,人也殺了,牛羊也搶回了,宋朝就是派個使臣宣個詔,說道說道,願意見就見個面,不願意見就不見,宋使自覺無趣就灰溜溜地走了。李諒祚嘗到了甜頭,無怪乎太爺爺、爺爺、父親,屢屢出兵,然後就伸手要歲賜,還真是要啥給啥。他認準了這條道,該出兵殺掠就出兵殺掠,該派使臣朝貢就派使臣朝貢,該稱臣還稱臣。大宋朝的歲賜一點兒不少,使臣又能帶些東西在京城貿易。他看看到年底了,趕緊派使臣進汴京賀正。

使臣前腳走了,一個叫景詢的人後腳就來了,自薦是延州人氏,特來投奔。

李諒祚得到稟報,想起父皇在世的時候,張元和吳昊投奔的事來,二人幫助父皇出謀劃策,運籌帷幄,打了不少勝仗。立即傳旨:“有請。”

景詢,延州人,小有才智,因事得罪應死。為了活命,四處奔逃,無處存身。他想到了西夏,只有西夏能容身,於是喬裝打扮,逃到興慶府。

景詢自薦其才,李諒祚愛其才,授其為學士,參與國事。

歸附宋朝的蕃戶稱為熟戶,宋朝為招降西夏邊民,給投奔過來的蕃戶很多優惠政策,耕種官田,而無賦稅,也不出徭役,只有發生戰爭時,出騎從徵,生活無憂,安居樂業。致使很多西夏邊民叛夏歸宋。兩國也因此經常發生摩擦,以致戰爭。

李諒祚也想招誘熟戶叛宋歸夏,就派出人員到邊界

地區,遊說宋朝的熟戶,許予牛馬和錢糧。經過西夏的遊說,陝西熟戶有半數想投奔西夏。

這一事件在民間傳開了,就傳到官府耳中。鄜延鈐轄李若愚得到稟報,心中吃驚。熟戶要是都跑到西夏,朝廷可要追究責任,他和知州等一干官員難免其責。於是,他趕緊將各蕃族大小酋長大小族長請到府衙,擺宴設酒款待。

席間,李若愚假傳聖旨,對眾酋長道:“皇上十分關心你等,今年按往年的慣例,一律免除徭賦。本官聽說西夏在招誘你們族人,你們都是族長和酋長,不要輕信西夏的許諾,一定要看管好自己的族人,不要姑息養奸。如有族人叛逃到西夏,本官可保不住你們,你們也不要忘了朝廷給你們的恩惠。”

酋長和族長們都異口同聲地回答:“請鈐轄大人放心,我們一定看管好族人,保證一個族人都不往西夏跑。”

李若愚道:“本官相信你們,卻不相信你們的族人,腿都長在他們的身上,想往哪跑就往哪跑。”

酋長和族長們趕緊回道:“鈐轄大人儘管放心,我們不領他們跑,他們哪個敢跑。我們願用腦袋擔保,我們決不領族人投靠西夏。”

“來,各位大酋長,各位大族長,請舉杯。”李若愚端起酒杯,環視席間,見他們都舉起了酒杯,道:“熟戶們的事就拜託各位了,望各位按你們說的話去做。來,乾杯。”

“幹,幹,幹。”酋長和族長們一飲而盡。

李諒祚得到大臣們稟報熟戶準備棄宋來歸,十分高興。可等了好幾個月了,不見熟戶們到來的資訊,就問:“熟戶怎麼還沒來到?”

諾移賞都回奏:“稟皇上,臣聽說想過來的熟戶又不想來了。”

李諒祚問:“可知道那些熟戶因為什麼不過來了?”

諾移賞都道:“臣聽說是鄜延路官員召集蕃部酋長集會,命他們管束族人,不得歸順我國。”

李諒祚怒道:“好個鄜延路官員。”

學士景詢出班啟奏:“皇上不必煩惱,宋朝官員阻止蕃戶來歸,就舉兵進擾,用兵說話。”

“好,就用兵說話。”李諒祚叫道:“右樞密使破醜多良。”

破醜多良出班:“臣在。”

李諒祚對他下令:“朕命你領五千騎兵,討伐鄜延路的保安軍。”

破醜多良施禮:“臣遵命。”

破醜多良遂領騎兵五千,出洪州,越過古長城,直驅保安軍,將臨近邊界的順寧寨圍困。

順寧寨早就得到鄜延路的公文,加強了防禦。見到夏軍騎兵來攻,堅守城池不出戰。夏軍攻城乏術,又都是騎兵,沒帶攻城器械,只將城寨圍住。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破醜多良命將士圍住城,不讓一個人出城。城裡的宋軍也不出城,在城頭監視夏軍的動靜。兩軍相持有半個多月了,順寧城不見開門請降。

破醜多良怕宋軍來援,所帶糧草也不多了,就下令撤軍,在回軍路上燒殺擄掠。

李諒祚派遣軍兵和民夫二千人,在西使城建造府衙,修建糧倉,囤積糧谷。升西使城為保泰軍司,派遣駙馬禹藏花麻在此鎮守。

九月,李諒祚調集騎兵一萬,步兵一萬,命禹藏花麻領騎兵五千,至白豹城會合,兵進慶州。

禹藏花麻率軍來到白豹城。兩軍略做休整。李諒祚下令進兵。

大軍向東南進發,在大順城前五里紮下營寨,

將大順城包圍。大順城離白豹城只有一百二十裡,是宋朝的前沿城堡,有重兵駐守,城牆高而堅固。

夏軍調動時,宋朝的細作探得軍情,迅速將情報送往大順城。大順城守將派人將情報飛速報往環慶經略司。經略使蔡挺親到大順城坐鎮指揮,派人讓邊民進入附近堡寨躲避,命令各堡寨不得出堡寨迎戰,在堡寨內固守,多設弓箭手,暗中將鐵蒺藜佈置在護城濠中。命安疆寨和荔原寨整軍待命,命環州和慶州大軍向大順城進發,駐軍在大順城三十裡之地,對夏軍形成兩面夾擊之勢。約定見狼煙速來大順城增援。

夏軍在清晨發起攻城。時值初冬,護城濠中水位較淺,夏軍大軍躍到濠中,走不幾步,人被絆倒,馬踏鐵蒺藜率倒。城上亂箭齊發,夏軍連人帶馬死傷慘重,只得退回營寨。

第二天,李諒祚命士兵背土添濠。西夏盾牌軍在前,用盾牌護住背土軍兵。進到濠溝邊,將土倒在濠溝裡。城上宋軍見狀,還是射箭。有的夏軍中箭。三天後,西門前的濠溝被添平。夏軍抬著雲梯衝上來,豎起雲梯往上爬。利箭、滾木雷石從城上往下砸。夏軍冒死爬上雲梯,快到城頭時,被長槍刺下去。

頗超青豹見攻城半天了也沒攻上城頭,就向李諒祚請命:“陛下,末將願帶兵攻城。”

李諒祚看看大順城,對他道:“此城牆高堅固,不易攻破。將軍是我大夏良將,不可輕身陷於危險。”

頗超青豹深受感動,“謝陛下,有用末將時,當肝腦塗地,在所不惜。”

一連攻城三天,大順城巋然不動。李諒祚下令:“明日卯時造飯,辰時攻城。”

城中蔡挺見夏軍攻城乏術,一味強攻,沒有什麼計謀,遂命部將張裕率八百名弓弩手,乘夜偷偷出城,埋伏在濠外。並派人傳令給環州和慶州兩軍,明晨進攻夏軍。

天剛剛亮,夏軍抬著雲梯,又來攻城。李諒祚身披銀製鎧甲,紅纓白氈帽,乘駱馬(注2),張設著黃羅傘蓋,親自督戰。

張裕眼尖,見有黃羅傘蓋,知李諒祚在陣中,於是傳令弓箭手:“一隊射前來攻城的夏軍,一隊射黃羅傘蓋下銀鎧白馬的人。”

話音剛落,支支利箭飛向李諒祚。

李諒祚大驚。往日的箭都是從城上射下來的,今日的箭卻是從濠邊射來的。他趕緊躲避。一箭射中他的鎧甲掉在地上,一箭射中戰馬,一箭射進鎧甲,鮮血頓時透出來。嚇得頗超青豹和禹藏花麻趕緊趨馬到身前,用身體擋住他。親軍們迅速圍過來,用盾牌護住他。

禹藏花麻對李諒祚道:“陛下,撤軍吧。”

頗超青狗也道:“陛下,撤軍吧。”

李諒祚捂住傷口處,氣惱地大喝:“朕不能被小小的大順城擋住腳步。”

這時,幾名探馬飛馳而來,“報陛下,離此地二十多裡,發現宋軍大隊人馬,有數萬人之多。”

李諒祚有些吃驚:“哪來那麼多宋軍?”

頗超青狗焦急地:“陛下龍體重要,末將以為宋軍是有備而來,我軍不宜再戰。請陛下傳旨退軍。”

禹藏花麻道:“討伐宋朝不在此一戰。”

“好吧,撤軍。”李諒祚望著大順城,恨恨地:“大順城,朕一定回來。”

注1 堠堡:瞭望敵方情況的土堡。

注2 駱馬:黑尾黑鬣毛的白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