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西夏風雲最新章節列表 > 第034章 血戰永樂城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034章 血戰永樂城

“乙埋,乙埋。”梁太後看到兵敗淮安鎮的戰報,氣得暴跳如雷,竟然呼出國相的名號。

“臣在,臣在。”梁乙埋不等出班趕緊回答,步出班位,對著垂簾後的梁太後施禮:“太后有何吩咐?”

梁太後見梁乙埋恭恭敬敬地站在面前,身子一激靈,意識到剛才的失態。她穩了穩激憤的情緒,坐直了身子,對梁乙埋道:“國相,我軍一敗再敗,淮安鎮一仗又敗。這仇不能不報。”

“太后說的是。”梁乙埋停了一下,奏道:“仇要報,雪要恥。宋朝五路大軍入侵,我夏國戰勝實屬不易,兵馬損失嚴重,國用空虛。以臣之見,當休養生息,厲兵秣馬,方能一戰即勝。”

“好,國相之言很好。”梁太後長出了一口氣,又道:“國相,你給本宮準備好人馬,這仇一定要報。”

“是,太后,臣記下了。”

梁乙埋在國中十丁抽九,點集三十萬大軍,命統軍使葉悖麻、副統軍使咩訛埋屯兵涇原北,帶百日糧草,等待宋軍出塞迎擊。

李憲上表朝廷,請再出兵伐夏,集中兵力,出鎮戎軍,直搗鳴沙城,修築城寨,步步為營,兵陷靈州,大軍北進,夏國可滅。

種諤雖被貶官,卻不甘心。五路大軍伐夏,攻佔銀、夏、宥三州,因糧草不接而失敗。壯志未酬,讓他夜不能寐。想來想去,決定讓兒子種樸上言:

橫山延袤千里,多馬宜稼,人物勁悍善戰,且有鹽鐵之利,夏人恃

以為生。其城壘皆控險,足以守禦。今之興功,當自銀州始;其次遷宥

州,又其次修夏州,則三州鼎峙,橫山之地已囊括其中;又其次修鹽州,

則橫山強兵、戰馬、山澤之利盡歸中國,其勢俯視興、靈,可以直覆西

夏巢穴。

宋神宗御覽奏章,覺得這是一條很好的建議,於是召種樸入朝,詢問詳情。種樸說是父親的計謀。遂召種諤進京,升為閣門袛候,決定讓其築城。

延州知州沈括也上表,請築烏延古城,以包橫山,下瞰平夏,使夏人失去沙漠的屏障。

宋神宗見種諤和沈括都主張經營橫山地區,於是採納二人的奏議,派給事中徐禧、內侍押班李舜舉,前往實地考察築城最佳地點。

二人來到鄜延路後,實地考察。徐禧認為銀州雖據明堂川、無定河交匯處,而故城東南已為河水所吞,其西北又阻天塹,實不如永樂之形勢險厄。

種諤認為永樂之地依山而無水,地勢雖然險要,沒有水源,戰時將士如何解決用水?萬不可在此築城。應築烏延城。

徐禧與種諤二人爭論不下,都上表朝廷,提出各自的建議和主張。沈括也上表,改變了以前的建議,附和徐禧的建議。

宋神宗接到二人的表奏,否定了種諤的建議,採納了徐禧的建議。於是下詔命徐禧負責築城,沈括領兵護從,李稷主饋餉。

種諤見宋神宗下旨築永樂城,連忙進京,向宋神宗再陳築永樂城的弊病,請收回詔命。

徐禧也趕回朝廷,當著宋神宗和滿朝大臣的面,惱怒地對種諤道:“君獨不畏死嗎?敢誤朝廷大事。”

種諤悲憤地回道:“城之必敗,敗則死,拒節制也是死。拒節制而死,勝於喪師辱國屍棄異域!”

徐禧再奏:“種諤跋扈異議,不可同與築城,以惑軍心。”

宋神宗見二人水火不相容,遂命種諤留守延州。

徐禧得到宋神宗的支援,躊躇滿志,調動軍民二

十三萬,夜以繼日,奮戰十四天,將城築建完工。

徐禧命曲珍領兵萬人駐守永樂城,與沈括、李舜舉回米脂城。

永樂城在橫山東麓,臨近夏州,如刺在喉。梁太後得到情報,氣得七竅生煙,再也忍不下去了,立即下令葉悖麻搗毀永樂城。

葉悖麻命咩訛埋領兵五千過無定河,偵察宋軍情況,不戰而退。徐禧得報,認為夏軍害怕不敢與戰,遂放鬆防範。

宋軍探馬探到西夏以舉國之兵來奪永樂城,飛報徐禧。

徐禧不相信西夏敢來爭奪永樂城,狂妄地道:“若是西夏大軍來,正是我立功,取富貴的時候。”

探馬十數次來報,曲珍也派人催促。徐禧才帶著李舜舉和李稷來到永樂城。等上到城頭,向西望去,只見遠處的夏軍鋪天蓋地,望不到邊際,宋軍驚懼。

大將高永亨對徐禧道:“城小兵少,又沒有水,不可困守城池。”

徐禧大怒:“大敵當前,竟敢惑亂軍心,給我推出斬了。”

李舜舉連忙求情:“大戰即在,先斬大將于軍不利,且饒他死罪,讓他戰場上立功,將功折過。”

高永能也求情:“大人息怒,末將願用項上人頭以保我弟,若再違將領,將我兄弟二人一併處罰。”

徐禧看看高永能和李舜舉,對高永亨大喝:“非本帥不殺你,是看在你兄與李大人之面,饒你死罪。來人。”

“大人,有何將令?”一隊親兵跑過來。

徐禧指著高永亨:“將他枷起來,送到延州大牢裡。”

“是。”親兵將高永亨押走。

次日,葉悖麻指揮夏軍向永樂城進軍,騎兵奉命先渡無定河。

徐禧命曲珍領兵七萬在城下列陣,命道:“看我手中的黃旗,以旗幟所指方向,攻擊夏軍。”

於是,徐禧坐在譙樓上,手持杏黃旗,指揮宋軍。

高永能見夏軍鐵騎正過河,就向徐禧建議:“這是西夏的‘鐵鷂子’,應當在他們渡到河中間的時候攻擊,要是等他們上岸,其鋒不可阻擋。”

徐禧不滿地瞪了高永能一眼,捋著稀疏的鬍鬚,高傲地道:“你知道什麼,王師不鼓不成列。”

高永能只得閉上嘴,站到旁邊。

曲珍見夏軍鐵騎快要上岸了,急忙對城上的徐禧高喊:“這是夏軍的精銳,趕快下令,趁其半渡攻擊,我們還能佔據有利形勢,要是他們上岸了,其勢不可阻擋。”

徐禧嘿嘿一笑,對著城下道:“將軍放心,鄜延選鋒軍乃我軍驍銳,何懼西夏鐵騎。不必多言,聽我將令!”

曲珍無奈,眼睜睜地看著西夏鐵騎躍馬上岸,只得命令將士準備迎擊夏軍。鄜延選鋒軍是種諤挑選訓練的宋軍精銳騎兵,驍勇善戰,以一當百,銀槍錦衣,光彩映日。

夏軍鐵騎奔上河岸,步兵隨後,列陣以待。宋軍見夏軍勢大,都露出懼色。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曲珍知寡不敵眾,此戰必敗,焦急地對徐禧高喊:“軍心已搖,不可戰,戰必敗,請收兵入城。”

徐禧大怒:“你身為大將,為何遇敵不戰,卻要退兵?!”

曲珍無可奈何,只得等待夏軍進攻。

夏軍鐵騎發起攻擊,殺向宋軍,步兵隨後衝來。兩軍接戰,選鋒軍大敗,調轉馬頭往回跑。馬踏步兵大陣,死傷無數。宋軍見騎兵敗退,跟著騎兵往城裡跑。夏軍在宋陣中往來衝殺,宋軍將校寇偉、李思古、高世才、夏儼、程博古等戰死於亂軍中。宋軍爭相往城裡跑,城門被堵住,只得往南逃跑,有計程車

兵竟然跳下懸崖。

曲珍無法組織宋軍反攻,跟著殘軍要進城,卻進不去,見將士們沿著懸崖攀登而上,他跳下戰馬,也爬崖逃進城裡。七萬宋軍連死帶逃,只有一少半人逃進城裡,八千匹戰馬被夏軍繳獲。

葉悖麻下令:“包圍永樂城。”

夏軍將永樂城團團包圍,包圍圈厚達數里,猶如鍛造的鐵箍緊緊地扣住城牆。夏軍佔據水源,分兵據守要地。

夏軍攀登懸崖峭壁,日夜攻城。宋軍晝夜浴血奮戰。永樂城中沒有水,人馬乾渴。徐禧下令掘井,井深數丈,出水很少,士卒渴死大半。

永樂城被圍困的戰報傳進汴京,宋神宗心急如火,坐不住金鑾殿了,急命李憲、種諤、張世矩火速增援。又命沈括與夏人談判,只要夏軍撤圍退兵,就交還永樂城。

李憲、張世矩得詔,不敢怠慢,立即派兵出發,被夏軍阻擋在險要之地,無法突破阻擊繼續前進。

種諤得詔,竟然有些幸災樂禍,心中道:皇上,誰讓你聽信那個自以為是狂謀輕敵的徐禧的話,我早知必有今日。徐禧,你自作自受,皇上保不了你,求菩薩吧。遂以守延州為由,不出兵,觀望不救。

沈括奉詔前往談判,被阻在路上,派人與夏軍交涉。夏軍狂妄地道:不能放你們過去,有能耐打過去。急得沈括團團轉,就是到不了夏營。

曲珍對徐禧道:“城中井深水少,士卒渴甚,恐不能長久堅持。宜乘士氣未衰,拼死突圍,使將士各自求生。”

徐禧喝道:“此城據要地,艱苦築成,豈能放棄。且身為主將豈能臨陣脫逃,軍心動搖,如何守城。”

曲珍回道:“我並非怕死,但皇上的特使和謀臣同沒於此,我怕有辱國威。”

高永能也向李稷建議:“將金銀絹帛都拿出來,以招募勇士,力戰殺出城去。”

李稷見徐禧不同意曲珍的建議,不敢答應。

高永能和曲珍出了徐禧的府衙,兩人悽楚地對視。

曲珍對高永能道:“老將軍,你我在軍中數十年,身經百戰,從沒有這麼窩囊地打仗。這把骨頭,都得扔在永樂城了。”

高永能嘆口氣,“我等不怕死,早就死過多次了,只可惜朝廷……”

夏軍攻城數日後停止攻城,對城上高喊:“請曲太尉來談判。”。

徐禧得報,心中暗喜,在心裡道:永樂城堅固無比,夏軍攻不進來,開始耍花招了,談就談。正好拖延時間,援兵就要到了。他擔心曲珍的安危,於是派裨將呂文惠前去談判。

葉悖麻見來人不是曲珍,氣惱地大喝:“你是無名小將,不可議約,你回去,叫曲太尉來。”

徐禧又派呂整和景思誼去談判。

葉悖麻見二人的官職高了些,就道:“朝廷要是歸還蘭州和米脂二城,本帥就下令撤圍退軍。”

景思誼道:“此為朝廷大事,豈是我等邊臣所能做主的。”

“什麼?”葉悖麻大怒:“你等不能做主,竟敢來談判!”遂命人將景思誼剃光頭發,關押其來,將呂整亂棒打出。“滾回去,告訴你們那位徐大人,今夜本帥就下令攻城,讓他把命準備好。”

是夜,雷電交加,大雨如注。焦渴若焚的永樂城,迎來了甘霖,也迎來了夏軍的猛烈進攻。宋軍將士浴血奮戰,頑強反擊。夏軍的攻勢猶如浪濤,一撥猛似一撥,終於殺上城頭,宋軍敗退到城下。

永樂城在電閃雷鳴和慘烈的殺聲中陷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