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西夏風雲最新章節列表 > 第044章 關門稱帝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044章 關門稱帝

張浦病了,李德明到府上看望。

張浦躺在床上,對李德明道:“西平王,老臣這一病,恐怕再爬不起來了,不能為少主出謀劃策了。”

李德明安慰道:“老軍師不要這麼說,你會好起來的。”

張浦看著李德明:“老臣年事已高,恐不久於人世,老臣有幾句話要對西平王言說。”

李德明心中傷感,眼裡湧上淚水。他彎下腰,握住張浦的手:“老軍師,有話請講。”

張浦慢慢地伸過另一只手,顫顫巍巍地握在李德明的手上,欣慰地道:“張浦本是一介潦倒書生,幸得先王救命,得以重用。又得到少主的賞識,言聽計從。老臣幸甚,多想再助西平王。生死有命,老臣要去了。西平王,請你記住:‘北為靠山,向西發展,抗拒東南’的國策。”

李德明點頭:“老軍師為我西夏制定的國策,指導父王開疆擴土,始有西夏這遼闊地域。我一定不忘老軍師的囑咐,牢記這一國策。”

“好,好。”張浦老淚縱橫,“老臣還有一句肺腑之言要講。”

李德明握了握張浦的手,“請講,請講。”

張浦看著李德明的眼睛,語氣凝重地:“你雖貴為王者,卻是宋臣。西夏已有立國之基,請西平王不要有負天命。”

李德明激動地道:“謝謝老軍師教誨,德明牢記在心,定不讓老軍師失望。”

張浦長舒一口氣,淚水滾落。“西平王能立國為帝,老臣死而無憾。”

“我不會讓老軍師遺憾的。”李德明用手輕輕抹去張浦臉上的淚水,“請老軍師安心養病。”

李德明派了最好的大夫,給張浦治病,又多次到張府看望。張浦因年事已高,醫治無效,遂於宋大中祥符七年(公元1014年)七月,去世。

李德明親臨其喪,極其悲哀,大哭,贈“銀州觀察使”。

景德和約的簽訂,使宋夏休息養生,安國利民。自歸順以來,每年的正旦、聖節、冬至等節令,李德明都派遣使臣到京師朝貢。

宋朝為籠絡李德明,每次都恩賜官告,賞賜頗豐,穿的從衣服到玉帶,用的從金銀到彩錦,出行的從馬匹到配飾,應有盡有。

但宋朝不增設榷場,西夏不能擴大通商,特別是禁鹽,影響了西夏的貿易和軍民的生活。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宋大中祥符八年(公元1015年),李德明遣牙內指揮白守貴再次進京上表,請求開放鹽業貿易。

宋朝經過廷議,制定出兩全其美的基本方略: 禁鹽是限制李德明的必要措施,其欲取消鹽禁,惟有遣子弟入質方許,李德明必然不肯,開通鹽禁也就作罷。

這確實是兩全其美的方略,一美是:李德明同意遣子弟入質,換取鹽業貿易,大宋就攥著人質要挾,他就得像磨道上的驢,怎麼吆喝就得怎麼聽喝;二美是:根據景德和約簽訂的情形,李德明是不會同意子弟入質的,那麼,請求開放鹽業貿易就等於沒說,用不著朝廷明費心了。

結果確如宋廷之議,李德明果然不肯遣子弟入質,於是,鹽禁如初。

居住在宋朝延州和慶州的党項人和其他居民,大都有親族在西夏,他們私下裡偷偷地進行貿易,西夏得其利。這種情況後來被宋朝官府得知,下令禁止。

李德明見私市被宋朝禁止,再次在石州的濁輪谷修建榷場,招納商旅前來經商。宋真宗再次下詔邊境地區的安撫使,明令禁止。

數請開鹽貿易不許,私置榷場不得。李德明十分生氣,調集兵馬,攻掠宋境,並下令邊境地區所部釀造美酒,引誘歸附宋朝的蕃漢諸族前來飲酒,乘機勸降。飲酒的蕃漢人等端著酒碗紛紛地道:“降,一定歸降。”

這些人回去以後,也不歸降也不來飲酒了。李德明氣得甘生悶氣。

延州黑林平地區,與夏境相鄰。李德明上表朝廷:黑林平地區為熟戶侵佔。

宋真宗見表,令陝西轉運使薛奎勘驗。薛奎查閱郡籍,郡籍載黑林平屬延州,又到實地檢視。黑林平在延州境內,非夏境內。薛奎上書秉明勘驗結果。宋朝下書,錄明籍載、勘圖,以示李德明。

在事實面前,李德明無話可言。

鎮守涼州的蘇守信去世了,其子蘇羅麻未經西平王李德明的任命和部眾的推舉,就擅自繼承了父親的職位。蘇守信的部下都憤憤不平,怨恨蘇羅麻沒有西平王的任命,又沒有戰功,憑什麼繼任涼州知州。一時間,部將不滿,涼州大亂。

甘州回鶻得知涼州發生了變故,夜落紇大喜,“機會來啦。”

夜落紇隨即調兵遣將,於宋大中祥符八年(公元1015年)十一月派遣大軍進攻涼州。

部眾不服,無人賣命。蘇羅麻無法指揮作戰,夏軍戰敗,被殺三百多人,百於族帳被俘,奪得馬匹甚眾,涼州被回鶻大軍輕易攻陷。蘇羅麻棄城逃進沙漠,派人向西平王李德明報信求援,並派親信潛回涼州,暗中聯絡舊部作為內應,等西夏大軍來攻城,裡應外合,一舉奪回涼州。

夜落紇攻佔涼州後,心中思忖:李德明絕不會善罷甘休,一定會發兵爭奪。能否保住涼州,他心裡沒底。如何應對,才能保住涼州?夜落紇犯了難。雖然他曾打敗過西夏大軍,可現在的西夏如日中天,非往昔可比。

夜落紇想到了六穀部吐蕃人,六穀部與西夏有不共戴天之仇,兩部曾有過聯盟。他派出使者出使六穀部吐蕃。回鶻使者說明來意,正中六穀部大首領廝鐸督下懷,為哥哥報仇的機會來了。於是,廝鐸督和夜落紇結成聯盟,共同抗擊西夏。

第二年春天,李德明派遣大軍進攻涼州,回鶻和吐蕃聯軍擊敗了西夏大軍。西夏大軍沒有收復涼州,無功而返。

兵敗涼州,並沒影響李德明的心情,因為當年,甘露降國中,糧畜豐收,國人歡喜。伴隨著甘露,懷遠縣溫泉山又出現了真龍!

這驚奇的訊息不脛而走,傳遍了西夏大地,也傳進了西平王府。

懷遠縣地處西平府之北,賀蘭山之東。莽莽蒼蒼的賀蘭山,橫亙在寧夏之北,氣勢雄偉,如萬馬奔騰。懷遠縣地形分為山地與平原兩部分,西部和南部較高,為賀蘭山之餘脈。北部和東部較低,是黃河沖積平原。懷遠縣地勢平坦開闊,土地肥沃,溝梁縱橫,水利資源豐富。蜿蜒坦蕩的黃河穿行在縣城東面,流勢平緩,潤澤了懷遠大地。賀蘭山和黃河,共同造就了富饒秀麗的懷遠縣。因其自然條件十分優越,有塞上江南之美譽。

懷遠縣溫泉山上出現真龍,這讓李德明更加高興,喜出望外。真龍出現,就要有真龍天子出現了。真龍天子是誰呢?西夏大地上出現真龍,真龍天子當然就是我李德明了。

李德明又想起了張浦,老軍師的話正應了真龍的出現。既然懷遠縣的山上出現真龍,我就應該應運而行,國都就應該建在懷遠縣。他將想法告訴了眾臣。

野利仁榮道:“西平府土俗淳厚,然而地居四塞,我可以往,彼可以來。不如懷遠地理優越,西北有賀蘭山之固,黃河繞其東南,西平府為其障蔽,形勢利便,實在是萬世之業也。況屢現吉慶之徵兆,神人希冀。老臣以為當下之急,應勘察修築新都,以承天命。”

李德明很高興,採納了野利仁榮的奏議,遣賀承珍督辦建城,北渡黃河,大建宮殿、門闕及宗社、廟宇。於是,李德明將王府從西平府遷往懷遠縣,改懷遠縣為興州,定為國都,號興州(今寧夏銀川市)。

張浦的離世,對西夏政權是一個巨大損失,讓李德明十分悲傷,張浦對他說的話,時常縈繞於耳。他也總想一個問題——稱帝。老軍師說的對,西夏已有立國之基。他也不想永遠稱臣,他想自己做皇帝。

李德明思來想去,感到稱帝的時機尚未成熟。稱帝方針已定,現在要做好準備,對宋稱臣,關門為帝。於是,他著手稱帝的準備。皇宮已修建完畢,出行大輦方輿,鹵簿儀衛,一如中國帝制。

右都押牙劉仁勖向李德明建議:“先王創造大業,中道崩殂。今徽號未加,非報本追崇之意。”

李德明道:“好,押牙之議正合我心。”

宋大中祥符九年(公元1016年),春夏之交,百花豔麗, 陽光燦爛。號角嘹亮,旌旗飄舞,將士肅立。一群男巫師身著五色彩服,腰繫串鈴,披頭散髮,圍著火堆赤腳舞動,嘴裡喃喃作聲,向天祈禱。李繼遷墳墓前,碩大的香爐裡,高香繚繞,祭臺上擺放著牛頭羊頭和瓜果祭品。

西夏軍民都穿著盛裝,頭飾彩巾,面對著陵墓,神情歡快。

李德明點燃三柱香,舉向長生天,深深三拜,然後緩緩地插在香爐裡,率親眷和部下跪倒,對墳墓三叩首。

李德明對著墳墓悲壯地稟道:“孝兒臣德明稽首上言:伏以天命非忱,惟歸於有德,上玄降鑑,敢遵歷代之規,式薦配天之號。上尊諡號曰:太祖應運法天神智仁聖至道廣德光孝皇帝,廟號武宗。惟父皇安息九泉。翹企長生天,佑父皇禔福鹹隆,佑我党項和蕃漢諸民,物阜民豐,佑我大夏國運永昌!”

將士高舉刀槍,內侍舞動旌旗,軍民齊聲歡呼:“物阜民豐,國運永昌!物阜民豐,國運永昌!物阜民豐,國運永昌!”

群情沸騰,歡聲雷動,號角齊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