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大明國師最新章節列表 > 第063章 商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063章 商

從古至今,變法改革都是一項無比艱鉅,無比危險的任務,從先秦時代的商鞅變法,到宋代的王安石變法,再到萬曆年的張居正改革,歷朝歷代,能成功者不多,能有善終者更是極少,哪怕是皇帝親自來主導,也很難成事,因為是要跟舊有的體制對抗,跟整個階層對抗。

崇禎六年春,改革變法的號角才剛吹響遭到了前所未有的阻力,最大的是銀行的建立。

明朝商業貿易已經很發達,跟家族、政治等各種因素相互融合,勾連成片,最有名的如晉商,起於唐代,發於宋代,主要做邊貿生意,跟蒙古、滿清都有極深的關係,如果李雲崖沒有出現,未來滿清入關之後,晉商成為皇商,比後世的國企更厲害。

皇太極在遼東建國以後,發奮圖強,要學習明朝製造火器,還有一日可織布百匹的織布機、可以建高樓築堅牆的灰壤,即水泥,以及各種其他的技術,晉商出錢出力,暗地裡收買中科院的工作人員,盜竊關鍵科技。

李雲崖發展工業最重視的三件事情:保密、消防、環保,數年間抓了不少間諜,百分之八十以上都跟晉商有關係。

當初他打敗高迎祥,順勢整頓山西全境,作出一系列手段打擊晉商,還下令逐步關閉邊境,切斷跟高迎祥、蒙古、滿清三邊的貿易往來。

高迎祥在連年災害的甘陝,蒙古在只產牛羊的大草原,滿清在冰天雪地的東北,都是物資極其匱乏的地方,連吃飽飯都費勁,高迎祥和蒙古只能向西跟那些汗國交易,需要穿過重重沙漠,其中艱難可想而知。

滿清倒是還有一個選擇,是朝鮮,皇太極透過去年那場戰爭發現已經打不過明朝,於是又將目標轉向朝鮮,剛開始只是過去燒殺搶掠一番,到後來范文程、寧完我等人給他出主意,讓他順勢把朝鮮佔了,大清國人力有限,要跟明朝對抗,必須得吸收大量的人口和土地資源,於是皇太極開始密謀準備吞併朝鮮,設立朝八旗。

邊貿被一步步鎖死,晉商損失慘重,他們暗中支援高迎祥,送糧送錢,這回聽說李雲崖要城裡中央銀行,立即來了精神,把各房各家的銀子都拿出來,要打一場經濟戰,恰好這時江南來人聯絡,於是晉商、徽商、浙商等各個集團都串聯在一起,共湊了白銀一億三千萬兩,南北各省的錢莊票號全都動員起來,要進行一場沒有硝煙的血腥搏殺!

這時候的錢莊票號都還處於原始階段,只吸納存款和放貸,而且都要收利息,按照後世的說法,存款也要利息是所謂的負利率。

各位鉅商老闆們也是按照這個思維,準備在利率方面做手腳,只是央行掛牌營業之後,公佈出來存款由銀行付給客戶利息,各家都有點傻眼。

世界上竟然還有這樣的事?你替我儲存銀子,然後你還給我利息?眾商戶經過研究之後,覺得妖道國師有點傻,於是先拿出一百萬兩存進中央銀行試水,準備看一個月後能不能拿回來四千兩銀子,如果不能的話,信用破產,則一擊而潰。

新成立的中華銀行釋出存摺的方式跟現在通用的商票不同,各家的商票是認票不認人,不管誰來都能取,但央行接受存款的時候,需要存款人帶著民政部核發的戶口本及本人身份證到銀行開戶,等到取款的時候,必須本人拿著存摺來才能取走銀子。

一個月後,商人們如願拿到了一百萬零四千餘兩銀子,這下大家都震驚了,才一個月的功夫,白得四千多兩雪花白銀,照這麼下去,這個新開的中央銀行不是得破產了嗎?

商人們經過商議之後,第二次來存錢,這回直接存入兩千萬兩,定期三個月,準備等到時候來取八萬兩銀子的利息。

李雲崖知道以後喜上眉梢,立即讓封緣名下的企業去貸款,擴大生產規模,但是紡織系列新建了十六個,包括羊絨、兔絨、棉衣、細麻、真絲等,做氈子的、做絨線的、做上衣的、做內褲的、做襪子的……使用上電力紡織機的工廠裡,生產效率奇快,三名工人合力操作一臺機器,每天制出來的綾羅布匹、氈毯褲襪,效率抵得上原來幾百個小作坊,三班輪換,日夜不停地生產出堆積如山的成品,然後以便宜得令人髮指的價格傾銷到全國各地。

三個月後,商人們如願拿回了兩千萬兩本金,還有八萬多兩的利息。在他們還搞不清楚狀況的時候,中央銀行宣佈,在山西太原,山東濟南,河南鄭州,湖北武漢,南直隸南京、浙江杭州,福建福州設立分行,並且開始發行新幣。

朱由檢下詔書,以後官員俸祿,軍人開餉,工匠薪資,全部用新幣付給。

對於新幣,不管是朝中大臣還是普通百姓全都帶著挑剔和牴觸的心裡去看待,眾多商人們分成兩部分,一部分繼續搞銀行,他們的招數也很多,如在北京大量存款,然後跑到太原去大量取款,如果央行流通不及時,會拿不出錢來。還有拿出大量散碎銀子進行零存整取,既吃利息還能賺銀耗。或者大量貸款之後攜款潛逃,進行賴賬……各種手段五花八門,層出不窮。

另一部分要在貨幣上下手,他們各家都有熔鑄貨幣的經驗,不管是銅錢還是銀元寶,都是行家裡手,這次準備製造出數量巨大的劣幣和□□,並且發動人脈在全國各地散播謠言、製造恐慌,竭盡所能來打擊流通到市場上的新幣。

對於第一種方法,李雲崖和央行的人早提前想到了,規定大額取款必須提前通知,十萬兩以上提前一天,百萬兩以上提前五天,千萬兩以上提前一個月。而要貸款的話,必須提供祖上三代明細,要當地公安部開發證明,還得有東西抵押才行。

而新幣發行下來,準備熔鍊造假的人也傻眼了,這東西是鐵的,不熔鍊值一兩銀子,熔鍊之後連半文也不值,而且還沒辦法造假,他們沒有車床衝壓等裝置,得靠匠人們一點一點打磨,做出來一枚錢幣的本錢,要花費十倍以上,更無法進行電鍍,刷一層銀粉,普通人都能輕易識破。

民間對於新幣的接受程度卻很高,畢竟不是紙筆,而且鍍金鍍銀鍍銅,看上去金光閃閃的,製作又很精美,為了對付謠言,李雲崖也讓人製造謠言,說這錢都是國師在八卦爐中以點石成金之法,採天地之靈氣,吸日月之精華,花費九九八十一天祭煉而成的,鑄造的時候,雷神送炭,風神鼓風,龍王送水,天地為之變色……老百姓們得到錢之後拿回家都打板供起來,日日上香,逢年過節還用肉米上供,需要用錢的時候請出相應的份額,確實是恭恭敬敬地請出來,大家堅信這錢能夠帶來福氣,還能驅除邪祟,不少道士開始用這錢製作法器。

央行宣佈,新幣跟白銀是完全相等的,不管是誰,只要拿錢到任何一家銀行,都能立即兌換到相應等額的銀子,而且封緣旗下所有產業都認新幣,國家收稅也認新幣。

為了防止敵人的擠兌潮,李雲崖並沒有一下子把所有新幣都投入市場,而是隨著官員俸祿,士兵軍餉,各廠子的工人薪資,逐步發放。

剛開始的時候,大家拿到新幣之後立即到銀行兌換,畢竟還是實實在在的銀子拿在手裡更安心,除了封緣旗下的商戶之外,其他店鋪也都不收新幣,不過逐漸地,新幣的優點體現出來了,銀子流通的時候太不方便,得用戥子去稱,有時候還要用剪子剪,銅錢則有好幾十種,成色各不相同,新幣卻極統一,一圓是一圓,一角是一角,而且封緣大商戶都收,買衣服鞋子,到酒店用餐,買書買紙,買火爐買瓷器……還有給國家交稅等等,全都通用,於是很快開始流通起來。

期間商人們又發動了數次擠兌潮,都被央行用各種政策化解,他強任他強,清風拂山岡,新生的中華銀行始終屹立不倒,到了崇禎八年的時候,全國除了陝西,其他各省全都開有分行,每一個州府都有支行,可以說是遍地開花,央行儲備白銀共計三億六千萬兩,釋出新幣總額二十億元。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因新幣跟白銀掛鉤,一枚崇禎通寶價值一兩銀子,人們將其稱之為銀圓,或者銀元,四種錢幣俗稱分別是元寶、一元、一角、一分。

不只是大明朝,連陝西的大乾國、塞外的蒙古、東北滿清,都開始用崇禎銀圓。

李雲崖有一種站在紫禁之巔,俯視著山河大地的感覺:自己已經取得了三地的鑄幣權,利用合法走私的途徑,輕而易舉地將他們辛苦養大的牛羊、皮毛、人參等物資收刮到大明來,再過兩年,只要自己稍稍打個噴嚏,能讓這些地方抖上三抖。

只是這三個地方也太窮了,除了吞了朝鮮之後的滿清能好一點,其他兩個地方簡直拔毛都沒得拔,他跟朱由檢商議,召葡萄牙人跟荷蘭人進京,談一談雙邊貿易問題,這兩個國家現在可肥得很,隨便薅一把都夠大明百姓吃幾年了,只是人家是做貿易起家,要薅他們身上的羊毛可不容易。

朱由檢從頭到尾完全旁觀這場經濟戰,對於李雲崖口中說的什麼鑄幣權、什麼定價權、什麼通貨膨脹、通貨緊縮、利率等於貨幣價值等名詞極感興趣。

私底下,朱由檢央求李雲崖:“我想到央行做一個司長。”

李雲崖感到頭疼:“陛下,咱們當初分工好的,你管軍政和監督,我管民政,咱們之前只能相互幫忙,但是不能直接插手對方的事務。”

朱由檢點點頭:“我知道,可是軍政有孫大人在,監察部有史可法,他們都做得好好的,根本用不著我操心,外交部也沒什麼事,等西洋公使來京的時候我見一面好了。可是我太喜歡銀行的工作了!”一說起央行,他的眼睛開始亮晶晶的,大約是過去窮怕了,“錢之利,人之所欲,從欲以馭萬民,無形無跡,改天換地,實乃神乎其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