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明末逆夜行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十一章 失解元 箭在弦上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五十一章 失解元 箭在弦上

一位短鬚副考官有些不捨的將蕭銘中所作的文章放下,給出了自己的意見:“那就將他取為第三名吧!”

“不妥,不妥,殊不知‘行高於人,眾必非之。’前三還是太高,與他無益。”趙老頭言之鑿鑿,出聲反對。

湖廣學政劉憑還是欣賞蕭銘中才華的,又覺得他年級不大,壓一壓也好,開口一錘定音:“那就取為乙榜第六名,名列中上等。如此,這屆舉子的試卷湖牆公示時,才不至於引人非議。”

鄉試中舉叫乙榜,又叫乙科。放榜之時,正值桂花飄香,故又稱桂榜。鄉試考中的稱舉人,俗稱孝廉,第一名稱解元。

此時,正在籌劃著對黃家“鬥合升”動手的蕭大公子,茫然不知自己被人一番“這樣做是為你好”的騷操作,打壓了名次,和解元的頭銜失之交臂。

翌日,放榜之時,方為漢同王家三兄弟相邀看榜,今次前來應試的士子們大多雲集與此,近一大半還帶上了僕役隨從,彼此間摩肩接踵,使得武昌貢院的門前擁擠不堪。

剛同方為漢在街口會合,王夫之就問了起來:“咦!雁生怎的沒與你同來?”

“大考過後,他就一直早出晚歸的,也不知在忙些什麼?”

方為漢今日一大早就去相邀蕭銘中同來看榜,卻是結結實實地吃了個閉門羹,草廬中沒有人在。

已入而立之年的王介之,皺眉道:“父親收的這個學生頑劣的狠,平日裡對正經的學問不上心,抱著一些無用的雜學不放。

這次他若是落榜,我必借來父親的戒尺,嚴加管教於他,免得讓他折了我王家的聲譽。”

……

保濟門的前範家商號中,如今的這裡變化有點大,牆壁上、樑柱上、大門上、窗靈上,整座宅院內密密麻麻貼滿了黃色符紙,大量的香燭紙錢焚燒產生的煙霧,灰濛濛地籠罩在上空,讓這處宅院越發的詭異。

蕭大公子也算是舊地重遊,將議事廳設在了暖閣的一樓大廳中。對頭,就是做掉了幾個建奴韃.子的那處暖閣。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大廳中的陳設基本都撤了去,正中鋪著的團花羊絨地毯上,獨獨擺上了一張大號的八仙桌。

八仙桌上東西不多,其中有一張地圖極為的醒目,這張地圖的紙張不應該出現在這個時代,蕭銘中趴在地圖上,添添減減在上面標註著一些特殊的符號圖形。

這張圖上畫的正是武昌城寶綬街的地圖,其中“鬥合升”那塊區域描繪的最為詳細。

蕭大公子親自前去踩過點,利用飛船智腦的掃描功能,對那裡做了一個詳盡地剖析。

結合童子營少年從外圍搞到的情報,蕭銘中對這“鬥合升”中的人員配備、防禦設施、大事小情,摸了個一清二楚。

這個時候,張老道、黃好武、蕭漢魂三人從外面走了進來。

蕭銘中將手中的紅藍鉛筆放下,舒展猿臂,伸了個懶腰,懶懶地說:“咋樣?”

張老道第一個發言:“一切都已經打點好了,行動那天貧道會在谷燒酒中添上點料,保管將保濟門的官兵盡數放倒。”

站點:塔^讀小說,歡迎下載-^

這段時間,張老道簡單的改裝易容了一番,對外的一些交涉全由他來負責。

他這人能說會道,毎天都會買上酒肉,請守著武昌城水門的官兵一同吃喝。一來二去的,就與這些苦哈哈的守城官兵混得爛熟。

“我這也沒問題,從孝感,咸寧買來的兩條沙船藏在了蘆葦蕩中,隨時待命。”黃好武也將派給他的任務辦妥。

最後輪到了蕭漢魂,在蕭大公子的目光注視下,這個基因克隆人鏘鏘地說:“童子營集訓的成績不錯,已經初步掌握了手槍的使用,可堪一用。”

童子營的少年們全部都能熟練的使用火槍,如今操練起自動手槍來,上手那是非常的快。

萬事俱備,只待時機。

聽完三人的彙報,蕭銘中十分滿意,放出話來:“事已至此,如箭在弦上,不得不發。等我三位兄長和同窗離去,就馬上動手。”

……

夜幕降臨前,蕭銘中帶著黃好武和蕭漢魂兩人趕回學宮苑草廬小院。

好傢伙,在家門口聚著五六個人正等著自己,有王氏三兄弟、方為漢、鄒兆南,還有多日不見的易少澤。

蕭銘中一愣,開口說:“各位兄長為何事在此駐足?”

“城內即將宵禁,還不請我們進屋。”王夫之提醒道。

開啟院門,將眾人請進了草廬正中的堂屋,茅屋中的房梁上掛起了四個亮晃晃的大燈籠,大家在屋中的火塘旁邊圍坐一圈。

將將坐定,王介之就斥責道:“雁生,今日看榜為何不到?讀書人應有讀書人的樣子,事關今後仕途,豈可輕慢?”

“兄長說滴是,兄長說滴是……是小弟孟浪了。”

熟知歷史走向的蕭銘中,其實對往後的仕途沒有什麼興趣,參加科舉無非是想弄個功名在身,享受到讀書人的特權,能夠見官不拜,不做叩頭蟲。

如果不是學政劉大人極力推崇,蕭大公子考完院試,得了秀才功名,就作罷了。

不象鄒兆南和易少澤兩人抱著僥幸心理也參加了鄉試,見這二人神情沮喪,不用去猜,也定是撲街了。

“雁生,知不知道你這次中了乙榜第六,這可是位列中上等的名次。”王夫之早就憋不住了,將這個激動人心的訊息告訴了蕭銘中。

蕭銘中並沒有讓眾人看到欣喜若狂的樣子,只是澹澹一笑地說:“乙榜第六嗎?那各位兄長可有喜訊?”

王參之有些羞愧地說:“為漢取了今次的乙榜第二十九名,家兄介之僥倖得中副榜。”

鄉試副榜起於明嘉靖時,每正榜五名取中一名,名為副貢,不能與舉人同赴會試,仍可應下屆鄉試。

“你和為漢不愧為我衡州神童,湘南雙璧,天姿之高,令我等年長者豔羨。”一番感慨脫口而出,王介之那刻板的臉上也露出了些許的落寞。

事實證明,歷史的車輪並沒有因為蕭銘中的到來,偏離既有的軌道,做出太大的改變。

這次的鄉試,王夫之還是一如既往的撲街了。他將會在三年後的鄉試中大放異彩,一舉奪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