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古代 > 一品代嫁最新章節列表 > 177、同歸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177、同歸

寧壽宮的火頭其實並不大, 畢竟許碧和善清只是在幾處地方堆了些溼柴,騰起了濃濃煙霧, 旨在擾亂人心,給外頭的人製造機會而已。

然而此刻,燒起來的卻是寧壽宮正殿。滾滾黑煙騰起,一眾侍衛宮人卻都在一邊看著。倒是正殿周圍已經被水澆得透溼, 一些花木也被拔去,拓出一圈空地, 讓火勢無法蔓延開去。

當然, 正殿內的人也都已經救了出來,幾位年紀大些的誥命夫人吃不住這驚嚇, 獲救之後倒暈了過去;年輕些的身子雖支援得住,卻也受驚不輕。自有太醫前來救治, 忙亂成一團。

在場很有幾位夫人癱成了一團。這幾位差不多都是帶著自家女孩兒入宮的,自然是為了敬親王選妃之事來向袁太后討好。可這會兒, 袁太后突然之間就發起瘋來,一邊逼宮謀逆, 一邊還險些把他們都燒死在寧壽宮裡——正殿四周都澆過了油, 才一點火便燒得焰火騰騰, 若是她們不曾得救, 外頭一點上火, 裡頭的人怕是一個都跑不出去!

可是,這會兒雖是得救了,這些人心裡在狂喜之後, 卻又害怕了起來。畢竟袁太后這是謀逆啊!

若放在普通官員身上,這是可是抄家誅族之罪。可袁太后身為太后,皇帝卻不好處置。但,不好處置太后,未必不會遷怒他人,而他們這些之前還想著討好袁太后,擠進敬親王府的人家,不就首當其衝嗎?

寧遠伯夫人幾乎要癱倒在地,拉著女兒的手,只恨自己不能暈過去。在她不遠處就是梅若嫿,一張臉也是毫無血色。袁太后這一手完全出乎她意料之外,只怕朝中立刻就會掀起一場風暴,而她,她剛剛跟寧遠伯家定了親事啊!

如今,寧遠伯怕是要被連累了,而她就算現在立刻跟寧遠伯府解除婚約,也必然受到影響,以後——還有什麼以後,怕是這次解除婚約,父親就要立刻送她回族裡了……

梅若嫿的目光掃過一眾女眷,搜尋著許碧的身影。現在已經有消息靈通的人知曉了,那把火就是許碧放的。就是這把火擾亂了袁太后,令潛入寧壽宮的沈雲殊救下皇子,開啟了宮門。至於之前許碧將蘇美人與小公主藏於太后寢殿之中的功勞,那就更是實打實的了。

一場謀逆,倒成就了沈家夫妻的救主從龍之功。

梅若嫿不自覺地握緊雙拳,指甲深深刺進掌心,卻絲毫感覺不到疼痛。她終於找到了許碧,在遠遠的地方,正與另一個人雙手相執,低聲絮語,旁若無人。而那個人,當然就是沈雲殊了。

人家夫妻情深,而她,機關算盡,到頭來還是一場空。

梅若嫿身體一晃,只覺得喉嚨口一甜,一股血腥氣直湧了上來。方才所受的驚嚇與此刻的絕望混合在一起,讓她一口鮮紅吐在自己裙上,接著一頭栽倒了下去。

梅太太失聲驚呼,頓時又引起了一陣混亂,連許碧那邊都聽見了:“又是怎麼了?”

其實梅若嫿實在是自己腦補得太多了。此刻沈雲殊雖然關心許碧,但看見一家人都無恙也就夠了,哪裡還有時間和心情去私語訴情呢?就是現在兩人所說的,也都是嚴肅的話題。

“皇次子受傷可重?”

沈雲殊連梅若嫿那裡都未看一眼,眉頭緊皺:“摔破了頭,昏迷不醒。”

袁太后用力推的那一下,讓那名心口中劍的侍衛身子一歪倒在宮牆上,他手中挾持的皇次子也從牆頭落下,直接摔在了地上。才幾歲大的孩子,從高高的宮牆上摔下來如何禁得住?如今太醫院的院使帶著十幾名太醫,正在全力救治呢。

“會不會有人說……”許碧低聲道,神色有些擔憂。

如今從正殿救出來的內外命婦們都在此處,可梅皇后與梅賢妃,還有許瑤都不在,自然都是看皇子們去了。

總共兩位皇子,沈雲殊與五煉合力,卻只救下了一位。而這一位,偏偏是許瑤生的皇長子。

沈雲殊微帶譏諷地笑了笑,卻沒有否認。其實,剛才梅賢妃獲救之後,看見安然無恙的皇長子與摔得頭破血流的皇次子,就已經發瘋一般鬧過一場了。不過那會兒她還不知道是他救的人,這會兒大約已經知道,怕是更要鬧了。

長春宮中,梅賢妃正如沈雲殊所預料的一樣,正跪在皇帝面前痛哭:“……陛下明鑑!兩位皇子都被逆黨挾持,為何一個安然無恙,另一個卻……無非是因為,皇長子是許氏所生!沈家這是,這是要左右東宮之選,左右國之儲君啊!”

皇帝低頭看著她:“耀兒猶在昏迷,你不守在他身邊,卻惦記著來對朕說這些?”

梅賢妃被噎了一下,哭道:“臣妾守著又有何用?若是臣妾守著,耀兒便能醒過來,臣妾情願一輩子守著他!可如今耀兒昏迷不醒,臣妾必要給他討個公道,不能,不能讓他白白受苦啊!”

方才她守在皇次子身邊之時,聽著那些太醫們會診,只覺得心在不停地往下沉。雖說太醫們素來喜歡誇大,因為這樣治好了才能顯他們的功勞。但今日之事,別說太醫們對著皇帝陰沉的臉色不敢胡亂敷衍,而且就算他們不說,她也能看出來情況不妙。

頭部素來是人身重要之處,便是成年之人,傷了頭部也可能十分兇險,更不必說皇次子一個小小的孩子,又是從宮牆上墜下了。雖未當場死去,可這般昏迷不醒,最後只怕也是……

梅賢妃此刻心中真是恨得無法用言語形容。袁太后自然是該死的,可為何她的兒子奄奄一息地躺在這裡,皇長子卻活蹦亂跳?剛才眾人被從正殿救出來時,她還親眼看見沈雲殊抱了皇長子過來,那小崽子一頭扎到許瑤懷裡,哭的聲音能掀翻了屋頂!

可她的兒子呢?為何同是皇子,同被袁太后舉在宮牆之上做人質,下場卻這般的天差地別?沈雲殊能救一個,為何不能救兩個?分明就是他懷著私心,巴不得皇次子死了,好讓許瑤所生的兒子入主東宮,承繼天下!

這樣的事,她豈能容許?她的兒子若活著,必得東宮之位;就是死了,也不能讓許氏血脈上位!她還年輕,還能再生兒子。可即便是再生,年紀也比皇長子要小得多了,必然有些不利之處。所以,無論如何,她一定不能允許皇長子得了皇帝的心,不管是為了耀哥兒,還是為了她將來的孩子!

“你去守著耀哥兒吧。”皇帝沉默片刻,還是只說了這麼一句,就轉身走了出去。

“陛下,陛下!”梅賢妃膝行向前了幾步,想抱住皇帝的腿,但只抓住皇帝衣裳的後擺,被帶得險些撲倒在地上,皇帝已經頭也不回地走了。

梅賢妃伏在地上,牙齒緊咬,片刻之後才低聲道:“汲月。”

汲月早就奔過來攙扶她,聽她低聲說了幾句,不由得大駭:“娘娘,這,這可是——”

“難道你要我看著那小崽子登上太子寶座嗎?”梅賢妃陰沉地道,“這會兒他也受了驚,若是病了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再說,又不是叫你下毒,你怕什麼!想清楚了,若是永和宮得了勢,你又有什麼好下場不成?”

“可是皇上——”汲月想到許瑤在梅賢妃這裡受過的氣,不由得動搖起來。許婕妤此人,絕不是什麼寬宏大量之輩,真要是皇長子做了太子,長春宮哪還會有什麼好日子過?縱然有梅皇后在,可梅皇后是梅皇后,梅賢妃卻是梅賢妃。

“我為了這個孩子,做了什麼你也知道……”梅賢妃聲音壓得低低的,卻是從牙縫裡一字字擠出來的,“我若不能做太后,你當皇后會保我嗎?”

汲月被這話驚出了一身冷汗。她竟忘記了這一點!梅賢妃縱然再是梅皇后的妹妹,可兩人之間……

“皇后娘娘——”汲月說了幾個字,後面的話便咽了回去。她是個機靈能幹的,否則也不會讓梅賢妃帶進宮裡並委以重用。梅皇后小產之事,她自己只怕已經猜到了真相,只是為了將來得承大位的必是有梅氏血脈的皇子,所以隱忍不發罷了。可若是皇次子死了,做了太子的是皇長子,那梅賢妃對她就失去了用處,她又如何還會力保梅賢妃呢?

有道是主辱臣死。她們這些做奴婢的倒不必說那等氣節之事,可利益相關,若是梅賢妃倒了,她這樣的貼身宮人是必定要跟著倒的;只有梅賢妃立得住,她才有好日子過。唇亡齒寒,皮存毛附,古來如此……

“奴婢知道了,這就去安排。”

梅賢妃從地上爬了起來,擦了擦臉上的淚水,走回內殿。

太醫院院判正在跟幾位太醫商議要施行金針之術,梅皇后端坐在那裡,聽完院判的話,點頭道:“既然如此,就行針吧。”

“行針?”梅賢妃一眼看見桌上鋪開的針囊,其中根根金針都長有半尺,看著好生嚇人,頓時急了,“皇子貴體,如何能用這等方法?”

“賢妃娘娘——”院判也是心力交瘁。今日這一場宮變,他年紀也不小了,險些被嚇去半條命,現在又接了這麼一個燙手山芋。給貴人們治病,最怕的就是他們不懂卻還要指手畫腳。好容易皇后娘娘通情達理,聽他們說完理由之後就同意了行針,這賢妃娘娘又跳出來反對了。

“小殿下年紀幼小,這樣昏迷下去情況危險,若能行針令其清醒,還可下藥……”孩子昏著,藥都灌不下去,叫他們做太醫的怎麼辦?

梅皇后淡淡地道:“賢妃,不要胡鬧。太醫們經驗豐富,既說行針,必有道理。你不懂藥理醫術,不要胡亂說話,與我一起在這裡等著便是。”

“姐姐說得好輕巧!”梅賢妃滿腔的不平和鬱憤,突然找到了發洩的閘門,“耀哥兒被那老虔婆挾持,姐姐不急;如今摔成這樣,姐姐也不急!等著?等什麼?等耀哥兒被他們治死了,姐姐好再抱個皇子來養?”

旁邊的太醫們恨不得自己沒有長耳朵,聽不見這番涉及宮闈秘事的“胡言亂語”。只可惜梅賢妃一旦開口,就不打算停下來:“姐姐可別忘了,皇長子是怎麼得救的!沈家明擺著要扶持皇長子,若姐姐只想著自己是太后,可別到時陰溝裡翻了船,被沈許兩家得了勢才好!”

“胡說八道!”梅皇后也有些惱怒了,站起身來冷冷地道,“我看你是急糊塗了,簡直不知所云!來人,扶賢妃去後頭歇著,不要在這裡發瘋!”什麼太后?皇帝正當壯年,現在說什麼太后,是說她盼著皇帝死嗎?

梅皇后一開口,捧月立刻上前來“扶”梅賢妃:“娘娘累了,還是——”

啪地一聲,梅賢妃迎頭就給了她一記重重的耳光:“狗仗人勢的奴才!憑你也敢碰我!別以為是皇后的人,我就不敢動你了!”

捧月被打得頭昏眼花,梅皇后臉上也有些過不去——尤其這裡許多太醫,縱然他們也知道該謹言慎行,可難保就沒人會把梅賢妃這些話傳出去。別的倒也罷了,姐妹爭吵不過是丟臉而已,可那“太后”的話傳出去,可是大大犯忌諱的。

“你不要再鬧了!”梅皇后嚴厲地道,上前兩步,親自伸手去拉梅賢妃,“這是什麼地方,耀哥兒還病著,你——”

誰知她尚未說完,就被梅賢妃用力推了一把。

梅皇后萬沒想到梅賢妃敢對她動手的。梅賢妃雖然自小就爭強好勝,但也不過是嘴上官司,從未動過手。更何況她做皇后多年,即使袁太后都不曾當面對她有這般舉動,因此猝不及防之下,竟被梅賢妃推得直向後倒去。

此時捧雪還在皇次子床邊,捧月正挨了一耳光猶在昏頭昏腦,其餘宮人離得遠,皆來不及上前阻攔或攙扶,一片驚呼聲中,梅皇后仰倒下去,後腦重重磕在了一旁的桌角上。

梅賢妃是氣昏了頭,直到推倒梅皇后,才驚覺自己做了什麼。看著梅皇后倒在地上,她怔怔站了一瞬,才失聲大叫起來:“姐姐,姐姐!”

捧雪直撲到梅皇后身上,伸手要扶她,觸手卻覺梅皇后腦後一片溫熱,竟是染了滿手的鮮血,頓時發狂般大叫:“太醫快來!娘娘不好了!”

長春宮裡亂成一團的時候,皇帝正在寧壽宮一處偏殿之中。

這裡以前據說就是皇帝的生母曾經住過的地方,自從袁太后從皇后升為太后,無需再安排宮女侍寢先帝,這些年就一直閒置了下來。

一間房子,若是長久沒什麼人住著,即使收拾得整齊,看上去也總是少那麼點兒人氣,透著一股子荒涼勁兒。

袁太后就坐在偏殿之中,眼前擺著敬親王已經冰冷的屍體。伺候敬親王的宮人戰戰兢兢跪在一邊,講述了袁勝蘭是如何帶了飲食過去,她們又是如何仔細檢驗,可袁勝蘭卻將毒下在那一套瑪瑙碗上,以至於敬親王與袁勝蓮一同身亡云云。

皇帝站在偏殿門口,默然地看了一會兒。

“皇上——”宮人看見皇帝,彷彿看見了一根救命稻草,連忙往門口跪行了幾步。她奉袁太后的命令要“仔細照看”敬親王,卻仍舊讓敬親王被毒死了,袁太后焉能饒得了她?倒是皇帝這裡,敬親王死了對他是件大好事,說不定會看在她“失職”的功勞上,抬抬手保住她的命。

袁太后彷彿沒聽見皇帝來了。事實上,就連這宮人方才所述敬親王被毒死的過程,她彷彿都沒有聽見。她的全副心神都放在敬親王身上,身周的一切彷彿都不存在一般。

皇帝靜靜地看了她一會兒,才開口道:“袁昭儀如今禁在景陽宮,母后要如何處置?”

袁太后彷彿大夢初醒一般,慢慢抬起頭來看了看皇帝:“皇帝好福氣。自己不好動手,自有人替你動手。”

“袁昭儀是母后的侄女,原是該向著母后的。”皇帝淡淡地道,“朕也不曾想到,她竟會如此仇恨母後。”

袁太后眼角肌肉抽動了一下:“那個賤婢——”雖然只有短短四個字,卻像是在牙齒間狠狠咀嚼過一般,帶著血似的擠出來,無比怨毒。

“想來這也不過是報答母后送她的黃芪紅棗茶罷了。”

袁太后對此毫無觸動:“讓她進宮盡享尊榮富貴已是運氣了,難道還想要做太后不成?”

“母後果然是夠狠心。”皇帝扯了扯唇角,眼中卻毫無笑意,“若不然也不能就把自己的孫兒從牆頭上扔下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袁太后大聲冷笑起來:“孫兒?你是善春那丫頭給先帝生的,與我有何關係?你的兒子,也配做我的孫兒?”

她的頭髮早已散亂,似乎只在這幾個時辰之間就又花白了許多,以至於現在看起來竟完全是個老嫗模樣了。

敬親王一死,袁太后彷彿連表面上的那些客氣也不肯再維持了,竟然說出這樣一番話來。皇帝看著她,目光中露出些傷感,但轉瞬即逝:“既然如此,那也不必多說了。袁昭儀毒殺先太子之子,即使是太后的侄女,亦是罪責難逃。謀害皇族,袁氏一門皆要問罪。承恩公府雖是太后的母家,但既同姓連宗,亦不可不罰。著削爵,餘者一族,皆抄家流放。”

袁太后猛地抬頭:“袁勝蘭那賤婢殺人,與我母家何干!”

“朕方才已說過了,同姓連宗,如何能說無干?”皇帝神色冰冷,“朕未以謀逆之罪誅連,已然是寬容了。”

袁太后呼地就想站起來,可坐得太久腳下發麻,才一起身就在打晃。旁邊一名侍衛閃身上前,輕輕一推,就將袁太后推得重新跌坐了回去。那侍衛也不退回去,反而將腰間佩刀抽出,就站在旁邊緊盯著袁太后。

“你,你好——”袁太后瞪著皇帝,兩眼通紅,似乎能流出血來。但此時此刻,她已一敗塗地,即使是目光怨毒,也不過像一條苟延殘喘的老狗,再也無力傷人了。

皇帝看著她,目光同樣冰冷:“太后謀害皇嗣,逼宮篡位,本應昭告天下,明正典刑。念及從前對朕有撫育之恩,此事朕自會壓下,此後,太后就在寧壽宮養病吧。畢竟今日寧壽宮正殿起火,太后本就受驚不淺,加以敬親王被害,又是一重傷心。年紀大了,自然禁受不住,久病也是情理之中。”

他說完,不願再看袁太后一眼,轉身便走。

袁太后在他背後哈哈大笑起來:“撫育之恩?你是怕皇室操戈,傳揚出去讓天下人笑話吧?我不承你這情!”

皇帝停步轉身,正要說話,便見袁太后突然又站起來,衝著旁邊侍衛就撞了過去。那名侍衛先是一驚,但隨即鎮定下來,並未後退,於是袁太后便猛地撞在了他的刀鋒上。只聽一聲低低的悶響,袁太后的身體緩緩向後倒下,鮮血自心口處泉湧而出,瞬間就染紅了衣裳。

“皇帝,你想粉飾太平,我——”袁太后的聲音細若遊絲,只說到一半,就沒了動靜,只一雙眼睛還瞪得滾圓,死死盯著皇帝。

皇帝默然注視太后片刻,轉頭吩咐道:“太后因敬親王身亡,急怒攻心,召平日裡伺候寧壽宮的太醫速來診治。”

平安一直跟在他身邊,聞言連忙躬了躬身:“是。奴婢這就去傳。”至於這個太醫,來了之後還能不能再活著回去,可就不知道了。畢竟他沒能“治好”太后,皇帝一怒之下將其處死,也是常有的事。這做太醫,伺候好了固然榮華富貴,可一旦伺候死了人,那災禍也隨之就來了。

不過平安才一轉身,就見一名小內侍飛奔而來,老遠就喊:“不好了,不好了,皇后娘娘不好了!皇上,太醫請皇上速往長春宮啊!”